下书看 >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 第21章 澜起科技688008的前世今生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第21章 澜起科技688008的前世今生

    起源与创业之路

    2004 年,在全球科技浪潮涌动的时代背景下,澜起科技于上海正式创立,创始人杨崇和凭借着对半导体行业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眼光,怀揣着在芯片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芯片解决方案的梦想,踏上了创业的征程。

    彼时的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巨头林立。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技术迭代迅速,国际大厂占据着主导地位。杨崇和及其团队却迎难而上,将目光聚焦于内存缓冲芯片的研发。他们深知,内存接口芯片作为内存模组的核心器件,是 cpU 存取内存数据的必由通路,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研发,澜起科技在 ddR2 内存缓冲芯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研发的芯片在功耗上比行业内公认的顶尖水平低了 40%,这一卓越的成果迅速引起了行业巨头英特尔的关注。2006 年,英特尔派人到上海对澜起科技进行考察后,果断决定投资 1000 万美元技术资金 ,并停止了自身的内存缓冲芯片研发项目。这不仅为澜起科技带来了宝贵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英特尔的认可,如同获得了一张通往国际市场的 “通行证”,标志着澜起科技正式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崭露头角,开启了与国际巨头深度合作的新篇章,也为公司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纳斯达克上市风云

    凭借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卓越成就和良好的市场前景,2013 年 9 月 26 日,澜起科技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股票代码为 “moNt” ,成为当时少数在美上市的中国半导体企业。上市首日,澜起科技股价表现亮眼,上涨 28%,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持续走高,2014 年 1 月底,股价更是冲到 24.57 美元的历史高点,四个月内涨幅超过 140% ,一时风光无限,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然而,好景不长。2014 年 2 月 6 日,美国投资研究机构 Gravity Research 发布报告,直斥澜起科技财务数据造假,将其最大的经销商 Lqw 科技有限公司指为是一家为制作财务业绩而建立的空壳公司。报告指出,在 Lqw 成为分销商之前,澜起科技毛利率为 26.9%、净利率为 - 28.5%,而 2011 年 Lqw 成为分销商后,澜起科技实现了 73% 的营收增长,毛利率翻倍,净利润率达 15.8% ,且 Lqw 成立时间短,注册办公地点无人出入,其董事长住址与澜起科技财务副总裁实际地址相同等诸多疑点,直指澜起科技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的行为。

    一个月后,Aristides capital 也发布公告称,澜起科技 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营收大部分为虚构。该机构通过对比澜起科技、客户、竞争对手及芯片供应商提供的数据,认为其 Soc 机顶盒业务的收入几乎虚报了 7 倍 ,还指出澜起科技大客户列表存在矛盾,如四川金网通作为其客户,购买机顶盒数量少于银河电子,支付费用却更多,且金网通产品中仅一款采用澜起科技 Soc 芯片,却贡献了不少收入,据此认为澜起有明显虚假宣传和虚增营收利润的可能。

    在两家做空机构的轮番攻击下,澜起科技股价一周内暴跌 27%,市值大幅缩水。与此同时,美国当地律师事务所 Levi & Korsinsky 代表投资者,指控澜起科技及其高管发布与公司真实财务状况不符和误导性声明,违反了联邦证券法,澜起科技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面对做空机构的质疑和投资者的诉讼,澜起科技董事会迅速聘请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 Jones day 进行独立调查。经过大量时间的努力,完成了内部审查。2014 年 4 月 22 日,律师事务所发表声明,认定澜起科技账面现金和收入毛利确认无误,财报真实有效。虽然 Jones day 在声明最后补充称发现 Lqw 的母公司和澜起科技管理层存在联系,但没有证据证明存在因此产生的会计不法行为 。这一调查结果虽还了澜起科技财务报告的清白,但关联关系的存在仍让部分投资者心存疑虑。

    由于开展此次内部审计调查,澜起科技推迟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 2013 年年度财务报告文件,在 2014 年 4 月中旬和 5 月中旬两次收到了来自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书面警告。同年 10 月,在还未完成私有化退市交易的澜起科技再次收到了纳斯达克的 “逐客令”。

    在多重压力下,2014 年 6 月,澜起科技宣布接受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发出的 6.93 亿美元私有化邀约,启动退市流程。2014 年 11 月 20 日,澜起科技完成私有化,正式从纳斯达克摘牌退市 。这场做空风波和私有化退市,成为了澜起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段曲折经历,也让公司深刻认识到在国际资本市场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回归 A 股,登陆科创板

    私有化退市后的澜起科技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开始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和业务布局。公司深知,国内半导体市场潜力巨大,且随着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策环境日益利好,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扎根国内市场,将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

    2019 年 7 月 22 日,这是一个注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的日子,科创板正式开市,澜起科技作为首批 25 家上市公司之一,成功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为 “” 。这一举措标志着澜起科技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回归 A 股不仅让公司获得了更稳定的国内资本支持,也使得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为其后续的业务拓展和技术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登陆科创板后,澜起科技凭借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迅速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拓展业务领域。在内存接口芯片方面,随着内存技术从 ddR4 向 ddR5 的升级换代,澜起科技紧跟行业趋势,率先完成 ddR5 第一子代内存接口芯片及内存模组配套芯片的研发,并于 2021 年第四季度正式量产出货 ,成为全球唯二能提供 ddR5 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全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除了内存接口芯片,澜起科技还积极拓展产品线,在数据处理及互连类芯片领域持续发力。公司成功研发了 pcIe 4.0 Retimer 芯片,填补了国内相关市场的空白,成为全球能够量产这款芯片的三家公司之一 。2023 年 1 月,其 pcIe 5.0 \/cxL 2.0 Retimer 芯片也成功实现量产,成为全球第二家量产该芯片的公司 。在备受关注的 cxL 技术领域,澜起科技于 2022 年 5 月发布了全球首款 cxL 内存扩展控制器芯片 (mxc) ,凭借这一技术优势,公司与三星电子、海力士等行业巨头展开合作,推出 cxL 内存产品,在 cxL 技术领域抢占了先机。

    技术实力与产品布局

    内存接口芯片的技术领先

    从 ddR2 到 ddR5,澜起科技始终在内存接口芯片技术的发展浪潮中勇立潮头。在 ddR2 时代,其研发的芯片凭借低功耗的显着优势,成功吸引了英特尔的目光,为公司的发展赢得了关键的契机。进入 ddR3 和 ddR4 时代,澜起科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芯片性能,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 。

    在 ddR4 阶段,澜起科技更是凭借其创新的全缓冲 “1+9” 架构,在行业内脱颖而出。这一架构最终被 JEdcE 国际标准采纳,成为国际通用的 ddR4 LRdImm 标准设计 。这不仅是对澜起科技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使得公司在 ddR4 内存接口芯片市场逐步确立了领先地位,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随着内存技术向 ddR5 时代迈进,澜起科技再次展现出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2021 年第四季度,公司率先实现 ddR5 产品量产,成为全球唯二能提供 ddR5 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全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此后,澜起科技不断迭代升级 ddR5 内存接口芯片,2024 年初推出的 ddR5 第四子代 Rcd 芯片已送样主要内存厂商 。其研发的第二代内存接口芯片套件(mRcd 和 mdb),数据传输速率更是提升至

    mt\/s,相比第一代产品性能提升了约 45% ,为数据中心及高性能计算等对内存带宽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产品线的拓展与创新

    除了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持续深耕,澜起科技还积极拓展产品线,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以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推动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在 pcIe Retimer 芯片领域,澜起科技凭借自研核心底层 Serdes Ip 技术优势,紧跟协议升级步伐,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公司成功研发出 pcIe 4.0 Retimer 芯片,成为全球能够量产这款芯片的三家公司之一 ,填补了国内相关市场的空白。2023 年 1 月,其 pcIe 5.0 \/cxL 2.0 Retimer 芯片成功实现量产,又成为全球第二家量产该芯片的公司 。2024 年,澜起科技更是推出了 pcIe 6.x\/cxL 3.x Retimer 芯片 m88Rt,并已向客户交付样品 。这款芯片支持 16 通道数据传输,速率高达 64Gt\/s,相较于 pcIe 5.0 标准,数据传输能力翻倍 ,有效解决了数据中心数据高速、远距离传输时信号时序不齐、损耗严重、完整性差等问题,为 AI 服务器、NVme SSd、Riser 卡等典型应用场景提供了高性能的互连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数据传输领域的技术地位。

    在 cxL 技术领域,澜起科技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2022 年 5 月,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 cxL 内存扩展控制器芯片 (mxc) ,这款芯片可为 cpU 及基于 cxL 协议的设备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高速互连解决方案,实现 cpU 与各 cxL 设备之间的内存共享,在大幅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显着降低软件堆栈复杂性和数据中心总体拥有成本 。目前,mxc 芯片已率先列入 cxL 官网的合规供应商清单,并已有首批出货 ,随着下游厂商对其性能的认可和应用的推广,有望在未来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此外,澜起科技还在内存模组配套芯片、时钟驱动器 (cKd) 芯片等领域积极布局。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 ddR5 内存模组配套芯片已实现量产出货,满足了 ddR5 内存模组对串行检测集线器 (Spd)、温度传感器 (tS) 以及电源管理芯片 (pmIc) 的需求 。发布的业界首款 ddR5 第一子代时钟驱动器 (cKd) 工程样片,支持数据速率高达 6400mt\/S,并具备低功耗管理模式 ,在 AI pc 对更高带宽内存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cKd 芯片将在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市场表现与未来展望

    财务数据与市场表现

    近年来,澜起科技的财务数据展现出其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市场竞争力。2024 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 36.3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59.20%,其中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约 33.4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53.3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3.78 亿元 - 14.3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5.62% - 218.93% ,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公司历史新高。从单季度数据来看,2024 年第四季度表现尤为亮眼,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 10.68 亿元,归母净利润 4.00 亿元 - 4.60 亿元,扣非净利润 3.50 亿元 - 4.10 亿元 ,各项关键指标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且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实现连续七个季度环比增长 。

    在市场表现方面,澜起科技登陆科创板后,其股价走势和市值变化备受关注。尽管期间受到市场波动、行业竞争等多种因素影响,股价有所起伏,但随着公司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产品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以及财务业绩的持续向好,公司市值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截至 2024 年,澜起科技凭借其在内存接口芯片、pcIe Retimer 芯片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市值稳定在较高水平,成为了科创板半导体板块的重要代表企业之一。

    行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半导体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澜起科技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也将从中受益并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云计算领域,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企业对云计算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数据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使得对高性能内存接口芯片和高速互连芯片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澜起科技的内存接口芯片作为数据中心内存模组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随着 ddR5 内存技术的普及和后续 ddR6 等新一代内存技术的研发推进,澜起科技凭借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能力,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为澜起科技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AI pc、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快速崛起,对算力和数据传输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澜起科技的多款高速互连芯片产品,如 mRcd\/mdb、pcIe Retimer、mxc 芯片等,可有效提升系统的 “运力”,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高速、稳定数据传输的需求 。例如,在 AI 服务器中,一台典型的配置 8 块 GpU 的主流 AI 服务器需要 8 至 16 颗 pcIe Retimer 芯片 ,随着 AI 服务器市场的快速增长,pcIe Retimer 芯片的市场空间也将随之不断扩大。

    未来,澜起科技将继续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布局下一代芯片技术。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持续优化 ddR5 芯片性能,积极研发 ddR6 相关技术;在 pcIe Retimer 芯片方面,加快推进 pcIe 7.0 Retimer 芯片的研发进程,不断提升芯片的性能和数据传输速率,以满足市场对更高性能互连芯片的需求 。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拓展市场,加强与国内外客户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巩固现有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智能汽车、物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实现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