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云霄 第四十五章 异国同乡
后来还是小Eric自己跑过来跟我们说没事儿,我们问咋回事,他说了一大段话,里面全是各种机械术语,我们听得一头雾水。后来我才知道,小Eric在军队里就是修坦克的!
听不懂没啥问题,反正我们经常听不懂,也不在乎这一句两句,只要知道没事儿就行。
小Eric说半个小时应该能搞定,我们也没觉着啥,半个小时也不长,等着呗。
小Eric跟我交代完,就熟练地钻进了车底,看那动作娴熟得不要不要的。我想着小Eric连坦克都能修,一辆小破车应该不在话下吧。
然而,事实证明,品种不一样,就是隔行如隔山。搞得了坦克,不见得搞得了二手小破车。
董麒的烟是一根一根地吸,孟奇的牛逼是一个一个地吹。时间有时候很慢,有时候却很快,快得我看手表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了。
也就是说小Eric倒腾了一个小时也没把事儿办成!说好的半个小时呢?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董麒的烟抽完了,孟奇的牛逼也吹不下去了渐渐地我们开始抱怨起来,怎么还没有修好。
过了约莫十分钟,小Eric从车底爬出来,面无表情地示意我们稍安勿躁,然后打了个电话。
从他的话里我基本能分辨他是打给我们校长,后面我也懒得听了。小Eric打完电话,告诉我们大Eric和Angel会来。
大家都知道Angel是天使的意思,当作人名时大多是女性用,不过很不凑巧,这个Angel是个男的!就跟我“徐玉”的名字一样,娘炮得不行。
Angel是航校的教官之一,他还有另一重身份——飞机维修师。航校里飞机的故障维修就是Angel负责。
听说Angel要来,我眼皮跳了跳,一个修坦克的,一个修飞机的,地上跑的,天上飞机都来了,再搞不定,我就要去鄙视他们了。
Angel来这儿都要一个多小时,我们肯定还要等好久,等着累了就拉着孟奇到附近转转。小Eric嘱咐我们请不要走远,我们爽快地答应了。开玩笑,我们可是有过悲惨遭遇的,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我们刚走几步,就发现路对面有一家大型超市,名字就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家乡气息——HongKong!
这可比之前去的那家小商店大太多太多了!
我跟孟奇眼睛一亮,各自检查了下钱包钱,发现银行卡现金都在,顿时跟饿了几天的野狼,眼中散发出绿油油的光芒,撒腿就往超市跑。
HongKong说是超市,更像是菜市场,几乎一般的商品是新鲜的。
在那里我看到了沃尔玛没有的羊腿,大肠,腰子,猪蹄,猪油(在我们那儿叫荤油),肉松各种调料,豆干,对了!还有烤乳猪卖,不过就是太贵,舍不得花那么多,哈哈。
我记得那天我花了132美元,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当时我身上就一张百元大钞,余下的钱是跟孟奇借的,到现在还没还,嘿嘿。
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买了一只大羊腿,还有腰子以及一条烟熏猪尾巴。
这条烟熏猪尾巴只是我看着一时兴起又不贵买的,却不知道就是这条烟熏猪尾巴将来在阴差阳错之下被我做成了一道极为美味的菜肴,使得我享誉飞行学员圈子,众人纷纷效仿。
虽说我不会做菜,但是我们宿舍几乎七成的菜式是我最先做的。我这人就喜欢瞎捯饬,捯饬捯饬就能弄出一道新菜,也是有趣。
在逛超市的时候,因为穿着制服特别扎眼,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抓着我们问:“你们是中国的飞行员?”
我们说是,她立刻问道:“毛主席他老人怎么样了?”
我说道:“毛主席走了很久了。”
“走了?去哪里了?我临死前要回北京看主席的。”老奶奶说道。
“这…”我望向老奶奶身后站着的一个年轻人,想他帮帮忙。
他把我拉到一边,有些歉意地对我说:“我奶奶已经四五十年没回国了,一直记着主席,我跟她说主席已经去世了,她不信,说我没回过国怎么知道。又解释不通什么叫网络,她说要等遇到国内来的人问了才信。”
我看了一眼不远处还在跟孟奇说话的老奶奶,心里有些酸酸的,问道:“还是不要告诉她吧,让她留个念想。”
“哎。”年轻人喟然一叹,道:“她一直要说回去,要看看毛主席,但是她的身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禁得住去北京那一路折腾。”
“那你们不早点回去?扯到现在?”我眼睛一瞪,搞不懂为何不在老奶奶身体好的时候回去看一下。
年轻人拉着我走得更远一些,压低声音道:“说真心的,像我,还有父辈基本已经融入美国社会,对中国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也感受不到奶奶对中国的感情,以为她也就说说。哪知道最近她提得越来越频繁,有时候连做梦都在说,估计她也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回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
随后补充道:“对中国感情不深这话可不能让奶奶听见,不然她会说我数典忘宗的。”
“那你准备怎么做?还回去吗?”我问道。
“回去!我们会安排一下这里的事情,然后带她回国,然后在国内住着,等到她……走了,再回来。”年轻人坚定道,但是下一刻脸色一黯,道:“不知道奶奶去北京看到毛主席会不会伤心。”
“老一辈的感情,我们怎么能懂。”我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漂泊异乡四十年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希望魂归故里,那是怎么样一种心情。
突然,老奶奶走了过来,一边还说道:“你拉着人家说什么呢?把腌菜给人家。”
年轻人拿下背包,从里面取出一罐腌菜。罐子很大,两只手都包不住。我忙摆手说不要。
年轻人硬往我手里塞,说着:“奶奶第一次见到国内来的人,你就收着吧。”
话都说这份上了,我也只能接下。我透过透明的罐身看到里面的腌菜好像有点眼熟,有点像我们老家的“三腊菜”。
听不懂没啥问题,反正我们经常听不懂,也不在乎这一句两句,只要知道没事儿就行。
小Eric说半个小时应该能搞定,我们也没觉着啥,半个小时也不长,等着呗。
小Eric跟我交代完,就熟练地钻进了车底,看那动作娴熟得不要不要的。我想着小Eric连坦克都能修,一辆小破车应该不在话下吧。
然而,事实证明,品种不一样,就是隔行如隔山。搞得了坦克,不见得搞得了二手小破车。
董麒的烟是一根一根地吸,孟奇的牛逼是一个一个地吹。时间有时候很慢,有时候却很快,快得我看手表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了。
也就是说小Eric倒腾了一个小时也没把事儿办成!说好的半个小时呢?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董麒的烟抽完了,孟奇的牛逼也吹不下去了渐渐地我们开始抱怨起来,怎么还没有修好。
过了约莫十分钟,小Eric从车底爬出来,面无表情地示意我们稍安勿躁,然后打了个电话。
从他的话里我基本能分辨他是打给我们校长,后面我也懒得听了。小Eric打完电话,告诉我们大Eric和Angel会来。
大家都知道Angel是天使的意思,当作人名时大多是女性用,不过很不凑巧,这个Angel是个男的!就跟我“徐玉”的名字一样,娘炮得不行。
Angel是航校的教官之一,他还有另一重身份——飞机维修师。航校里飞机的故障维修就是Angel负责。
听说Angel要来,我眼皮跳了跳,一个修坦克的,一个修飞机的,地上跑的,天上飞机都来了,再搞不定,我就要去鄙视他们了。
Angel来这儿都要一个多小时,我们肯定还要等好久,等着累了就拉着孟奇到附近转转。小Eric嘱咐我们请不要走远,我们爽快地答应了。开玩笑,我们可是有过悲惨遭遇的,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我们刚走几步,就发现路对面有一家大型超市,名字就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家乡气息——HongKong!
这可比之前去的那家小商店大太多太多了!
我跟孟奇眼睛一亮,各自检查了下钱包钱,发现银行卡现金都在,顿时跟饿了几天的野狼,眼中散发出绿油油的光芒,撒腿就往超市跑。
HongKong说是超市,更像是菜市场,几乎一般的商品是新鲜的。
在那里我看到了沃尔玛没有的羊腿,大肠,腰子,猪蹄,猪油(在我们那儿叫荤油),肉松各种调料,豆干,对了!还有烤乳猪卖,不过就是太贵,舍不得花那么多,哈哈。
我记得那天我花了132美元,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当时我身上就一张百元大钞,余下的钱是跟孟奇借的,到现在还没还,嘿嘿。
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买了一只大羊腿,还有腰子以及一条烟熏猪尾巴。
这条烟熏猪尾巴只是我看着一时兴起又不贵买的,却不知道就是这条烟熏猪尾巴将来在阴差阳错之下被我做成了一道极为美味的菜肴,使得我享誉飞行学员圈子,众人纷纷效仿。
虽说我不会做菜,但是我们宿舍几乎七成的菜式是我最先做的。我这人就喜欢瞎捯饬,捯饬捯饬就能弄出一道新菜,也是有趣。
在逛超市的时候,因为穿着制服特别扎眼,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抓着我们问:“你们是中国的飞行员?”
我们说是,她立刻问道:“毛主席他老人怎么样了?”
我说道:“毛主席走了很久了。”
“走了?去哪里了?我临死前要回北京看主席的。”老奶奶说道。
“这…”我望向老奶奶身后站着的一个年轻人,想他帮帮忙。
他把我拉到一边,有些歉意地对我说:“我奶奶已经四五十年没回国了,一直记着主席,我跟她说主席已经去世了,她不信,说我没回过国怎么知道。又解释不通什么叫网络,她说要等遇到国内来的人问了才信。”
我看了一眼不远处还在跟孟奇说话的老奶奶,心里有些酸酸的,问道:“还是不要告诉她吧,让她留个念想。”
“哎。”年轻人喟然一叹,道:“她一直要说回去,要看看毛主席,但是她的身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禁得住去北京那一路折腾。”
“那你们不早点回去?扯到现在?”我眼睛一瞪,搞不懂为何不在老奶奶身体好的时候回去看一下。
年轻人拉着我走得更远一些,压低声音道:“说真心的,像我,还有父辈基本已经融入美国社会,对中国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也感受不到奶奶对中国的感情,以为她也就说说。哪知道最近她提得越来越频繁,有时候连做梦都在说,估计她也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回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
随后补充道:“对中国感情不深这话可不能让奶奶听见,不然她会说我数典忘宗的。”
“那你准备怎么做?还回去吗?”我问道。
“回去!我们会安排一下这里的事情,然后带她回国,然后在国内住着,等到她……走了,再回来。”年轻人坚定道,但是下一刻脸色一黯,道:“不知道奶奶去北京看到毛主席会不会伤心。”
“老一辈的感情,我们怎么能懂。”我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漂泊异乡四十年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希望魂归故里,那是怎么样一种心情。
突然,老奶奶走了过来,一边还说道:“你拉着人家说什么呢?把腌菜给人家。”
年轻人拿下背包,从里面取出一罐腌菜。罐子很大,两只手都包不住。我忙摆手说不要。
年轻人硬往我手里塞,说着:“奶奶第一次见到国内来的人,你就收着吧。”
话都说这份上了,我也只能接下。我透过透明的罐身看到里面的腌菜好像有点眼熟,有点像我们老家的“三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