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 第89章 极乐世界

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第89章 极乐世界

    情感启示录 241

    当年晓格的那一番话,确实充满某种逃离苦海的“去极乐世界”般的诱惑。

    说脱离苦海,是因为艾姝去世后,都城人民医院仿佛在我心里突然变得“黯然无光”,我因深深怀念她而无法自拔,像进入了一座难以割舍与逃离的牢笼,也没有了有艾姝在身边时的那种“流光溢彩”,就像后来互联网经常流行的一句话说:不是因为风景本身有多迷人,而是因为你看风景时有一个“她\/他”(不知是我自创的一句话,还是在哪读到过的一句,反正就那意思)。同样的,不是因为都城有多美,而是因为有了艾姝。

    说“去极乐世界”,是因为确实如晓格说的,都城已成为我的伤心地。任何一个人,当你失去了一个你最爱的人,你都会因那座城市的一些风景(或你们去的老地方)而触景生情,或者说“触景生悲”——你一想到曾经你们牵手走过的那些“地方”,如今却只剩下你孤单一人,无疑你心中的悲会悄无声息又止不住地“升起”。这种悲,又会慢慢累积到“一个极限”,从而促使你想“离开此地”的冲动。与晓格一起离开这,无疑是一个充满十分诱惑,与暂时脱离对艾姝深深痛苦怀念的一个最“快速”的方法——像一位耐不住苦修的苦行僧,想走捷径,直接达佛家讲的清静清凉的“极乐世界”一样,或者说是“无上正等正觉”。

    我最终未采纳晓格的建议,因为这不是一个人该有的“风格”——即为了逃避痛苦就不管不顾。而且,虽然艾姝的离世给我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但成人那种该有的“理性”还是有,即:逝者已去,但生者的生活还是要过下去,尽量过的很痛苦。艾姝的突然离世,也仿佛一夜之间让我长大了许多(都说唯有磨难,才会让一个男孩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这种“长大”,不是指生理意义上的,更多的说的是“心智的成熟”——心智的成熟,就是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哪怕这个责任会让你非常痛苦,甚至还让你非常绝望。

    有担当的人,会主动承担起责任,而承担起责任时,同时你就拥有了更多的“权利”与有一种自我掌握的感觉。责任与权利总是“如影相随”的,承担责任的人,往往都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团队里面往往也是领导——你看过逃避责任的人,能成为领导吗?

    所以,我拒绝了晓格的建议,尽管我也爱晓格,但我却不能那样做,即使“做”了,我也永远不会原谅自己——原谅自己那么快就找了“另一个”,而找了另一个人往往很容易会忘记上一个人,或者至少会暂时忘记。

    后来——也就在三天后,“非典支援”小组——王院长她们一行人也已回到都城,而薛院长也没“兑现”当初他们离开时说的“承诺”,即在“望月楼”为“支援小组”(的归来)接风洗尘。

    这当然是因为“艾姝”的离世。当薛院长在医院大门口迎接“他们”回来时,只有无声的握手,连“同志们辛苦了”等之类的话都没有,因为薛院长与“他们”都知道,这一个“无声的握手”所表达的意思,甚至比一句简单的“辛苦了”还要“包含”更多的意思。

    我则拖着如“行尸走肉”般的,犹如扭干了思想与灵魂的皮囊开始继续上班——在我自己强烈要求下(外科住院部因为平时经常加班,所以经常把几个月的假累积到一块休息,是常有的事),我开始“恢复到工作状态”——也许让自己忙碌起来,能更容易让自己暂时脱离“思念的苦海”。

    我与晓格的关系也还像原来一样,若即若离,就像她与周瑜亮的关系一样——他对晓格也一直守护,尽管晓格曾对他说过,她心里装的是另一个人——我。

    这世上的情感关系,就总是这么微妙,不是光有一方一厢情愿就行的,因为这其中有太多“无奈”或说不清楚的“原因”——我的无奈是;因为我先遇见的艾姝,而艾姝的离世,是我永远无法抹灭的“心坎”,所以不管从道义、道德伦理上或情义上来说,我都无法一下子接受,或在未来接受晓格(的情感)。

    至于筱蝶,则因为晓格的“传达”,也来看过我一次,她变得比以前更加地成熟与稳重,她希望我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并说她是我最忠实的“支持”者。

    又在三天后,医院筹备了一场关于“艾姝为医务事业献生”的追悼会,追悼会办得很隆重,也很庄严肃穆,而且自从都城医院从建院以来(由解放前一位来自于欧洲的牧师所建立,后划为国家公有制单位),还没有过任何一名员工为“医务事业”而付出宝贵生命的。这不是因为都城医院不出“卫生英雄”,而是因为医院本就是“救死扶伤”之处,大多数无名英雄都“淹没”或“隐藏”在一日日的繁忙工作之中。

    艾姝作为第一名都城人民医院的“烈士”,自然也受到市、县里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作为当年——非典时期都城唯一一名为“抗击非典”而战斗在一线而“去世”的“英雄”,也同样受到最“高级别”的“追悼会”规格待遇。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我在十几年后,在返回家乡居住的书房里记载那场追悼会的感受时,我的内心反而变得平静了,没有了像先前写艾姝去世时的那些“段落”时的“难以自拔”的痛苦了,只是觉得,“追悼会”再隆重,也换不回我的艾姝重新回到身边,也尽管那场追悼会有近800多名员工参加(除去非专业人员及值班人员),我同样也没——作为艾姝的男友,亦是未婚夫未没有感到任何骄傲与自豪之处,只有那“痛到心底”的悲凉,与对艾姝离我而去的“刻骨难忘”的思念。

    我还记得,在追悼会上,王院长——艾姝的母亲,在整场追悼会上,都是“沉默寡言”的,没有一丝笑容,而我与彬山大哥,也同样没有半点“笑容”。在三个与艾姝最为亲密的“亲人”(艾姝父亲因非我院员工,所以未参加那次追悼会)中,我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位,与艾姝没血缘关系,但却追悼会上最“痛苦”的一位,也是在整个追悼会上八百多员工中,最能“感同身受”到“事故”的一位——因为,我真的没想过此生会离开她。

    与她在一起后,我一直想的是我永远不会离开她,但却没有想到,到最后的“结局”是:艾姝先离开了我……

    13.57

    情感启示录 242

    在“追悼会”的一周后,也是艾姝去世半个月后的一天,更是艾姝下葬后的第十天后,王院长与晓格相继告诉了我一些关于“艾姝”在“抗击非典”时的一些“轶事”。

    前者告诉我,之所以艾姝“感染非典”的消息没及时告诉我,和医院全体人员,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艾姝自己的强烈要求,因为她被确诊为已感染非典时,我也因感冒发烧而住院,不想给我太多的“分神”。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支援小组成员有意地“封锁”了这个消息,以避免都城医院员工”人心惶惶”,因为那时我们国家已找到攻克非典的最终方法,不想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

    后者(晓格)告诉我,我刚住院那天,艾姝就告诉了她已感染非典,但一再交待她不能告诉我,并说自己终究是不祥之人,不值得我托付终身,晓格才是最适合我的那个人。

    听完“这些消息”后,我的内心是漰溃的,也使当初的迷团终于解开,只是当时听到艾姝已去世的消息后,大脑没来得及去分析这些“疑惑”或“问题”,这是用“脚趾头”想想也能明白的事:当你听到心爱的人已“出事”时,你哪里还有“心思”去想那些有关“死亡”之外的问题,你想的最多往往是:为什么她会死?为什么死的人偏偏是她?她死了我该怎么办等等。

    彬山大哥也在无意中告诉我,说艾姝之所以会感染非典,很有可能是因为“我”的原因。我忙问为什么?他说,因为那段时间,你们经常电话与短信联系,而艾姝为了能及时回复你,经常会“违反工作规定”——暂时脱下防护服口罩与你对话”,因为她觉得与你的对话“更为重要”。

    我的心房再一次“漰塌”,再一次犹如一场超级地震震坏了我整个的身体与心灵,连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经常在上班期间“出差错”。王院长看我这样,对我说,干脆你请假一段时间算了,等你真正能“放下”艾姝时,再回来上班。

    我听了王院长的建议后,沉默了一会儿,并没有马上“采纳”她的“建议”。在第二天的上午,我对王院长说,我想了想还是听你的,我想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就像当初艾姝因秦仪的离世而离开一段时间一样。我想回一趟老家,也顺便陪陪我那因为平时工作太忙而不常陪伴的母亲。

    医院批了我一个月的假,我则毫无犹豫的收拾了一些简单的物品,准备当天下午就开始踏上回家的路,我知道自己有“逃避”现实之嫌,即因为对艾姝的内疚与无法消解的思念所堆积的“心理包袱”,让我在潜意识里开始相信“都城”这个地方正是晓格所说的伤心之地。我该离开一段时间,也许会让自己的心灵“伤口”用“时间的良药”慢慢治愈,甚至复元。

    我不知道晓格在哪听到的消息,当我背着行李背包,正欲离开宿舍去街上打车到都城火车站坐车回家时,晓格来了。

    晓格说,能不能带上她,她也请了一周的假,想陪我一起回去。

    我犹豫了一会儿,望着她那一点也并不像是在开玩笑的“眼晴”,我的内心一紧,不知说什么想好,这无疑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因为从小到大,我从未带过一个女生与我一起回家,包括本欲今年打算结婚的艾姝也没有去过我家(因为工作的繁忙一拖再拖,这也是我深深的遗憾),而且,这个“特殊时刻”——即刚失去艾姝不久,带晓格回去肯定是“不合适宜”的,这除了是因为“情理上”过不去,我自己内心也无法接受,更关键的是,我完全无法忘记艾姝而选择与晓格在一起。

    晓格见我久不回答,焦急地用手扯了扯了我的衣袖,用撒娇的语气对我继续说道,师哥,我只是想陪着你回去散散心,我知道你还很难完全放下艾姝姐,就像艾姝姐也花了很长时间才放下秦仪与你在一起一样。但我愿意等你,就像你默默等待艾姝走出“秦仪”的阴影一样。

    我长长叹了一口气,放下了背包,并把它放在书桌上,转过身在书桌前坐了下来,双手撑着脑门,肘部顶在桌子上,一股如“厌倦人世”的疲惫感瞬间侵袭着心房,自从艾姝去世后,我就没有一天有过真正快乐的笑容,神经仿佛像一根紧绷的弦似的勒着我的身体。

    特别是艾姝下葬的那天,我更是痛苦的无以复加,想大声地在她坟墓(都城县公墓园)前肝肠寸断地大哭一场又不能(已无泪可流,也已无法完全释放自己的情绪——因为艾姝的去世让我仿佛在一夜之间又成熟长大了许多),我一直压抑着自己“痛苦”的情绪,这种压抑随着一天天的累积,终究消耗着我的体力与意志力。我记得——艾姝下葬那天,我把属于艾姝的那盆桅子花,也是筱蝶送来的说是象征她自己的第二盆桅子花里的花瓣全部摘了下来,把它们撒向了艾姝墓碑之上的天空,最终又落回到坟墓上——而那天,也正是满山桅子花盛开的时侯(因为我痛苦万分,因为我肝肠寸断,所以艾姝离世前后的很多相关“事”,我有意地作了删减或回避记录,我会在本系列书的三加一本中的《情感启示录》番外篇,补充那些有点遗落的故事或情节)。

    晓格不年几时已走到我背后,并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双肩,我缓缓地转过身,抓住了她的双手,把它们放了下来(放在她的身侧),我喃喃地说道:[晓格,我知道你对我好,但就像一开始我对你说过的,如果不是因为先遇见的艾姝,也许我会选择与你在一起,但天意弄人,我们终究无法在一起,哪怕现在艾姝已去世,我的内心已无法再容下第二个女人……对不起……]

    晓格缓缓地向后倒退了几步,眼神怪异又充满着无法理解的疑惑望着我,仿佛我是一直无法被动植物学家们所归类的“古板又怪异孤癖的动物”一样,她嘴唇嗫嚅着,欲言又止,但终究没有说出口,突然,晓格抬起右手,捂着双眼,开始“禁止不住”地哭了起来。

    我顿时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想不到自己一番“善意”的话,竟不小心伤害了她,但也就在那一刹那——也是晓格抹着泪正转身离开时,我说:[晓格……要不……我回去之前,你陪我去一趟屏山牧场吧。]

    04.26修订

    情感启示录 243

    当汽车经过都镇中学大门口时,我不经意的一束目光,被坐在旁边的晓格“捕捉”到眼里,她扭头对我笑了笑说,我们要不要在这下车去看下筱蝶?我先是一怔,疑惑地看着她,但马上我就明白了她的意思,眼神茫然地摇了摇头说,不用了。

    “再次”到达屏山风景区时,正是日上三竿之时,我们用了一个小时“攀登”到了屏山牧场区,也就是不到一个月前,我用花戒向艾姝求婚的那片牧场。

    我原本是打算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后,重回医院时,再到这里看看,重温那一段与艾姝在这屏山之巅的“缠绵”与“柔情”时光,但因为晓格突然哭得那么伤心,她的眼泪顿时“打乱”了我的计划,在“仓促”与“手足无措”中,“临时”

    邀请她与我一起走一趟屏山风景区,但很快我就有点“后悔”,因为这无疑有点不合适宜,毕竟艾姝才刚“走”,我就与另一女子“在一起”,尽管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在一起”,只是一起“走走”那片我与艾姝一走过的“风景区”,但我依然有有无法“释怀”,总感觉在天堂的艾姝,通过天空的“折射”,在“瞪着”我。

    但看着当时马上停止哭泣的晓格那幅“风雨后彩虹”般的惊喜笑容时,我真的无法“反悔”,只有“硬着头发”履行“承诺”带她来这里。

    在来屏山的一路上,晓格脸上都是充满幸福的微笑的,我则总是脸上带着淡淡的“忧伤”,毕竟要我一下子彻底遗忘艾姝带给我的“伤痛”,以及忘记艾姝,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那种伤痛如风吹走沙丘的沙一样,一天吹走一点,一天吹走一点,让自己的心灵没有那么荒芜了,慢慢露出了沙丘之下的“顽强生长”的有微草覆盖的绿地。

    只是我不知道,“思念”的沙子虽然被吹到沙漠的另一处,但同时也随着一天天时间的累积,被吹走的沙堆又重新在另一处形成了一座沙丘——说到底,我对艾姝“思念”的痛苦,只不过是暂时地缓解罢了,并没有因晓格在身旁陪伴,就彻底“断了根”。

    没有了艾姝的屏山牧场区,远远没有了有她在时“美丽与辽阔”,尽管在“物理”意义说,草原的每一棵草都与以前的没有太大变化,但在我眼里,“它们”

    就是不一样,仿佛牧场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因思念艾姝而带来的“忧郁”色彩,尽管擅于给人带来阳光心情的晓格在身旁也如此。

    因为晓格在都镇中学读书时,也常来屏山游玩,因此她之所以答应与我一起来这,那完全是因为我,或者说是我主动邀请她来这,她从内心感到非常高兴。所以我们来牧区完全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散心情”——我是为了来这怀念艾姝,晓格则是为了陪伴我。

    但在草场上悠闲地闲逛时,我总是有意无意地蹙着眉头,还在看到有一些“小景点”时还会“轻叹”一口气,而这一切我的“情绪”变化都被生性敏感的晓格看在眼里,原本因为有我在身边陪伴的晓格是非常开心的,但看到我总是无法完全释怀,一幅一愁莫展(想不通艾姝为什么就离开了我,为什么相爱的人就不能长相守等)的样子,晓格慢慢也失去了“重温美丽风景”的兴致,也开始“捡起”了我的“情绪”,变得悲伤了起来。

    [林风哥,要不我们上山转去金莲禅寺看看吧……也许那里更适合我们……]在我们漫无目地在这片草场上“逛了”不到半小时,晓格突然说话了(前面我们都是沉默,或只是简单的“相视一笑”或笑而不语)。

    金莲禅寺?我在内心默念了一遍,同时产生一阵痛,因为那也是我与艾姝一同前往过的一处景点,而且还记得那位叫不争的禅修女。

    当我与晓格来到金莲禅市门口时,正恰巧看见一位清秀的素衣布鞋的女子在扫扫庭院,等我们再向里院走近时,一看赫然就是不争师姐。

    她也在那一刹那看见了我们,她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恢复到平淡的神情,她放下笤帚,“直起身”后向我们走来。

    [两位施主……林风师弟,小格格施主,请里边请。]说着,她左手一迎,把我们引进到了上次我和艾姝与她一起“问道”的“茶禅一味”茶室。

    [小格格……我好久未见你了,令尊与令堂最近可安好?]在午后茶的第一缕清香弥漫在这座古朴典雅的茶室时,不争师姐一边为我们倒茶,一边看着晓格说道。

    [好的很……能吃能睡能跳,好的很……感谢善清姐姐的关心。]晓格用欢快与有点调皮的语气回答道。

    我忍不住地淡淡笑了笑,而不争师姐却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继续为她自己面前的茶碗倒茶,而我则同时在心中疑惑,她俩又是怎么认识的,仿佛比我与她(不争)还要更熟似的。

    [那……风师弟,近一个月未见,你可安好?]说完,不争淡定从容地坐了下来,并用不冷不热的目光望着我,仿佛我们是许久未见的朋友,又像是刚认识的“熟人”一样。

    [我……我们……很好……也谢谢师姐的关心……]我有点吞吞吐吐地回答,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一样,仿佛在潜意识里总觉得艾姝的离世,是由我直接造成的,这也在意识里让我觉得,我是一个罪人,无法像曾经的我一样,高高地抬着头与众人“平视交往”。

    晓格与不争听我这样回答后,都没有马上回应。不争师姐轻轻地端茶碗,轻轻地饮了一口茶,而晓格则侧脸用怜惜的目光望了望旁边的我,并在桌下用手握了握我的手腕,仿佛在安慰我说,师哥,一切都会好的。

    在我们三人都突然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不争师姐放下了手中的茶碗,悠然说:[林风师弟……艾姝的死,与你没有关系,请你放下过去,重新开始,艾师妹只是完成了她自己这一生在人间的使命……] 14.19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