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日常:我靠美食养崽 第147章 凉皮和绿豆汤
热门推荐:
远星计划:统御边缘
陈情令系列之
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
农村小子救美记
嫡女满级归来,反派全员陪葬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嫌我穷?我在末世有九千亿吨黄金
斩神:我的禁墟通王者
端午当天,苏檀天不亮就起来。
其他人听见动静也起来跟着忙活。
因为店里没有冰窖,冰块拉去店里再做又怕化了,所以苏檀让荷花和闻老太去店里支应,反正今天是端午,基本不会有什么客人,哪怕有也只是买粽子的。
端午节哎,就连县学也放三天假呢,除了城外的赛龙舟,就是祭祀活动时人最多,都去凑热闹了,谁还来吃饭。
刘柱去喊外送部的小子们,顺便去店里把用来外送的小推车带过来,苏檀则领着剩下的人做了三种冷饮。
其中两种就是薄荷茶和紫苏饮子,之前定做的小竹筒拿出来洗净,灌进做好的饮子再塞几块小冰块,最后盖上盖子,整整齐齐码在大木箱里。
这两种都是直接加冰块的。怕冰化了,苏檀又去抱了床大被子把木箱裹上才算完。
还有一种就是绿豆汤,熬煮好等到放凉,灌进小竹筒后直接连着竹筒坐在铺满碎冰的箱子里,有客人想买只需要从里面拿出来就可以。
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苏檀和刘柱推着车去龙舟现场摆摊,巧云和杏儿以及刘莺就继续在家做饮子。
因为时间还早,河边的人还不算多,个个搬着小板凳抢占好位置。
但无论坐哪,哪怕撑着油纸伞都有热浪袭来,简直热煞人了。
正是心浮气躁的时候,就听旁边有人大喊:“卖饮子喽,冰饮子,冰冰凉凉解暑热的冰饮子嘞!”
这大热天的,听见冰冰凉凉四个字就觉得热气削减了一半,口中也不自觉分泌起唾液,迟疑了一下,不由自主地走过去问价钱。
“有薄荷饮子,紫苏饮子,还有绿豆汤。都是五文钱一份。”苏檀一边介绍一边把箱子打开,果然见里面密密麻麻摆了不少小竹筒,其中一口箱子里还有碎冰块呢。
那人吞了下口水,“价格太贵了吧……自己煮都花不了两文钱呢。”
苏檀笑笑不说话,这大热天的,河边热浪就没停过,肯定是物以稀为贵呀。
“好叫客人知道,我这三种饮子里都是加了糖的,这冰块价钱也不低,实在是划算得很呢。”
箱底就铺得有冰块,苏檀又拿了一个装着薄荷茶的小竹筒,轻轻一晃就能听见里面竹筒碰撞的声音。
那人抿了抿唇,“那就给我来个薄荷茶尝尝,龙舟要比大半天呢,要是真解暑了还来买。”
“好说,好说。”苏檀笑了一下,“这个小竹筒收费一文,客人喝完了饮子拿过来还了,再把一文退给您。”
“要是来不及喝完,就拿去东二街的苏氏私房菜换钱也是可以的。”
“这还挺好。”那人应了一声,给了钱拿到薄荷饮子,当场就揭开盖子灌了一大口,“痛快,真是痛快。”
也没等到龙舟开始,这人又要了一份绿豆汤,捏在手里拿去给占位置的婆娘喝。
第一笔生意顺顺利利,接下来苏檀又喊来外送部的小孩排排站,把箱子里冰饮给他们分了些装进小车里,拉上就窜进人群叫卖。
这么一来,箱子里的冷饮就不多了,苏檀和刘柱合计把木箱抬去放在石头上,由刘柱盯着售卖和兑换小竹筒,苏檀则拉着小推车回去补货。
中途绕到店里瞅了一眼,粽子也卖得差不多了,苏檀干脆让闻老太跟着回去,留荷花守在店里给客人换小竹筒的钱。剩下没卖出去的粽子也打包回去,自家人吃了算了。
又装了满满两箱冰饮后,苏檀跟个老黄牛似的拉着车送去赛龙舟现场,刚好上一波的冰饮卖完了,顺利补上。
瞥见孩子们回来往小箱子里补货时满头大汗,苏檀叮嘱道:“来回走路慢慢走,别跑得太快,要是有谁不舒服就说,别硬撑着。冰饮你们也能喝,但一次不能喝多了,免得肠胃不舒服。”
“我都叮嘱过了。”刘柱点头附和,“他们知道轻重哩。”
“那就好。”苏檀又拉着回收回来的小竹筒带回去洗,洗净又灌上饮子送过来。
如此跑了两三趟,一直进行到正午的赛龙舟可算是完了,冰饮也卖没了。
苏檀一直守到这时候,后面又帮着回收小竹筒,等河边人都散得差不多了,才领着一群累麻了的小孩往家走。
路过店里时,荷花说她也收回来不少小竹筒,苏檀粗略算了一下,五百个小竹筒收回来了多一半。
看着街上人也少了,苏檀就让她闭店跟着一块回去,厨子都没在店里,哪怕有人吃饭也没人给做。
热了一早上,那群孩子一回来就找了阴凉地方歇着,苏檀让巧云给他们一人舀了一碗绿豆汤,“少加点冰,热了一早上,吃太多冰对肠胃不好。”
“知道了。”巧云应了一声,站起来拍拍屁股把剩下的绿豆汤盛出来,一人分了一碗。
苏檀歇了会儿,等身上的暑热消散了,才进厨房做饭。
天热,本来琢磨着一人一碗凉面糊弄糊弄嘴,可转头一瞧,大大小小十几张嘴呢,这年头又没有机器,纯手擀就是胳膊擀断了都供不上吃。
为了自己胳膊着想,苏檀干脆把凉面改成了凉皮,反正都是凉吃的,没差。
她先是揉了块面,又准备了一盆清水,接着把面团放进水里,跟洗衣服一样反复揉搓。
直揉了两刻钟,面团里的面被揉出来,水也变成了奶白色,而一开始的面团此刻变成巴掌那么大,这就是洗出来的面筋。
洗好的面水沉淀片刻,先把面筋铺平在盘子里,接着上火蒸熟,又切了点胡瓜丝,捣了点花生碎。
这时候面水也沉淀的差不多了,把最上层的废水倒掉,盆里只留一部分,用勺子把面浆搅匀,接着舀一勺倒在铺了细屉布的蒸屉上,盖上锅盖上锅蒸。
待得差不多了,顺着锅边淋下一点热水,双手扯着屉布揭起来,顺势倒摊在刷了油的大盘子上,一张凉皮就做好了。
因为大大小小十几张嘴,苏檀足足蒸了四十多张才罢手。
统一切了放进碗里,上面码上蒸好切丝的面筋,抓一点胡瓜丝,捏点花生碎,然后放上各色调料和辣油拌一拌,吃着有滋有味,夏天暑热时候来一碗最是相宜。
人太多,苏檀也没让摆桌子,各人按照自己的口味轮流进来调了一碗,端出去找个阴凉地方坐下开吃。
凉皮爽口,半下午的穿堂风也凉爽,就着一阵阵的风吃完凉皮,再来一碗绿豆汤,个个都被撑得不想动。
其他人听见动静也起来跟着忙活。
因为店里没有冰窖,冰块拉去店里再做又怕化了,所以苏檀让荷花和闻老太去店里支应,反正今天是端午,基本不会有什么客人,哪怕有也只是买粽子的。
端午节哎,就连县学也放三天假呢,除了城外的赛龙舟,就是祭祀活动时人最多,都去凑热闹了,谁还来吃饭。
刘柱去喊外送部的小子们,顺便去店里把用来外送的小推车带过来,苏檀则领着剩下的人做了三种冷饮。
其中两种就是薄荷茶和紫苏饮子,之前定做的小竹筒拿出来洗净,灌进做好的饮子再塞几块小冰块,最后盖上盖子,整整齐齐码在大木箱里。
这两种都是直接加冰块的。怕冰化了,苏檀又去抱了床大被子把木箱裹上才算完。
还有一种就是绿豆汤,熬煮好等到放凉,灌进小竹筒后直接连着竹筒坐在铺满碎冰的箱子里,有客人想买只需要从里面拿出来就可以。
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苏檀和刘柱推着车去龙舟现场摆摊,巧云和杏儿以及刘莺就继续在家做饮子。
因为时间还早,河边的人还不算多,个个搬着小板凳抢占好位置。
但无论坐哪,哪怕撑着油纸伞都有热浪袭来,简直热煞人了。
正是心浮气躁的时候,就听旁边有人大喊:“卖饮子喽,冰饮子,冰冰凉凉解暑热的冰饮子嘞!”
这大热天的,听见冰冰凉凉四个字就觉得热气削减了一半,口中也不自觉分泌起唾液,迟疑了一下,不由自主地走过去问价钱。
“有薄荷饮子,紫苏饮子,还有绿豆汤。都是五文钱一份。”苏檀一边介绍一边把箱子打开,果然见里面密密麻麻摆了不少小竹筒,其中一口箱子里还有碎冰块呢。
那人吞了下口水,“价格太贵了吧……自己煮都花不了两文钱呢。”
苏檀笑笑不说话,这大热天的,河边热浪就没停过,肯定是物以稀为贵呀。
“好叫客人知道,我这三种饮子里都是加了糖的,这冰块价钱也不低,实在是划算得很呢。”
箱底就铺得有冰块,苏檀又拿了一个装着薄荷茶的小竹筒,轻轻一晃就能听见里面竹筒碰撞的声音。
那人抿了抿唇,“那就给我来个薄荷茶尝尝,龙舟要比大半天呢,要是真解暑了还来买。”
“好说,好说。”苏檀笑了一下,“这个小竹筒收费一文,客人喝完了饮子拿过来还了,再把一文退给您。”
“要是来不及喝完,就拿去东二街的苏氏私房菜换钱也是可以的。”
“这还挺好。”那人应了一声,给了钱拿到薄荷饮子,当场就揭开盖子灌了一大口,“痛快,真是痛快。”
也没等到龙舟开始,这人又要了一份绿豆汤,捏在手里拿去给占位置的婆娘喝。
第一笔生意顺顺利利,接下来苏檀又喊来外送部的小孩排排站,把箱子里冰饮给他们分了些装进小车里,拉上就窜进人群叫卖。
这么一来,箱子里的冷饮就不多了,苏檀和刘柱合计把木箱抬去放在石头上,由刘柱盯着售卖和兑换小竹筒,苏檀则拉着小推车回去补货。
中途绕到店里瞅了一眼,粽子也卖得差不多了,苏檀干脆让闻老太跟着回去,留荷花守在店里给客人换小竹筒的钱。剩下没卖出去的粽子也打包回去,自家人吃了算了。
又装了满满两箱冰饮后,苏檀跟个老黄牛似的拉着车送去赛龙舟现场,刚好上一波的冰饮卖完了,顺利补上。
瞥见孩子们回来往小箱子里补货时满头大汗,苏檀叮嘱道:“来回走路慢慢走,别跑得太快,要是有谁不舒服就说,别硬撑着。冰饮你们也能喝,但一次不能喝多了,免得肠胃不舒服。”
“我都叮嘱过了。”刘柱点头附和,“他们知道轻重哩。”
“那就好。”苏檀又拉着回收回来的小竹筒带回去洗,洗净又灌上饮子送过来。
如此跑了两三趟,一直进行到正午的赛龙舟可算是完了,冰饮也卖没了。
苏檀一直守到这时候,后面又帮着回收小竹筒,等河边人都散得差不多了,才领着一群累麻了的小孩往家走。
路过店里时,荷花说她也收回来不少小竹筒,苏檀粗略算了一下,五百个小竹筒收回来了多一半。
看着街上人也少了,苏檀就让她闭店跟着一块回去,厨子都没在店里,哪怕有人吃饭也没人给做。
热了一早上,那群孩子一回来就找了阴凉地方歇着,苏檀让巧云给他们一人舀了一碗绿豆汤,“少加点冰,热了一早上,吃太多冰对肠胃不好。”
“知道了。”巧云应了一声,站起来拍拍屁股把剩下的绿豆汤盛出来,一人分了一碗。
苏檀歇了会儿,等身上的暑热消散了,才进厨房做饭。
天热,本来琢磨着一人一碗凉面糊弄糊弄嘴,可转头一瞧,大大小小十几张嘴呢,这年头又没有机器,纯手擀就是胳膊擀断了都供不上吃。
为了自己胳膊着想,苏檀干脆把凉面改成了凉皮,反正都是凉吃的,没差。
她先是揉了块面,又准备了一盆清水,接着把面团放进水里,跟洗衣服一样反复揉搓。
直揉了两刻钟,面团里的面被揉出来,水也变成了奶白色,而一开始的面团此刻变成巴掌那么大,这就是洗出来的面筋。
洗好的面水沉淀片刻,先把面筋铺平在盘子里,接着上火蒸熟,又切了点胡瓜丝,捣了点花生碎。
这时候面水也沉淀的差不多了,把最上层的废水倒掉,盆里只留一部分,用勺子把面浆搅匀,接着舀一勺倒在铺了细屉布的蒸屉上,盖上锅盖上锅蒸。
待得差不多了,顺着锅边淋下一点热水,双手扯着屉布揭起来,顺势倒摊在刷了油的大盘子上,一张凉皮就做好了。
因为大大小小十几张嘴,苏檀足足蒸了四十多张才罢手。
统一切了放进碗里,上面码上蒸好切丝的面筋,抓一点胡瓜丝,捏点花生碎,然后放上各色调料和辣油拌一拌,吃着有滋有味,夏天暑热时候来一碗最是相宜。
人太多,苏檀也没让摆桌子,各人按照自己的口味轮流进来调了一碗,端出去找个阴凉地方坐下开吃。
凉皮爽口,半下午的穿堂风也凉爽,就着一阵阵的风吃完凉皮,再来一碗绿豆汤,个个都被撑得不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