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 > 第127章 纸张的价格

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 第127章 纸张的价格

    王通依然摇头。

    “十五文?”

    王通道摇头依旧,见主公真心想让这份纸品流传四海,他略一停顿,沉声道:“至少得要二十五文!”

    许牧听完,想了想,眼里闪过一丝疑惑:“会不会定价过高了点?”

    要知道,在洛阳,普通人家一个月的进项也就三五百文上下。

    若按二十五文一张算,十张纸就得是人家大半个月的辛苦钱了!

    王通却一语道破:“主公有所不知,洛阳的富豪大多出身名门,家中书香门第,酷爱文玩字画,藏书颇丰,二十五文一张纸,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许牧这才宽下心来。

    那就从这些豪门大户下手吧!

    这些人富的良田千顷,穷的却居无片瓦,他这就当是在均贫富了。

    从世家那里拔点毛...

    次日,待造纸作坊的新一批纸张出炉,许牧便准备将它们送入洛阳城中。

    让范逐着手经营万民商号的第二大业务。

    现在只是起步阶段,将来造纸作坊的日产量预计能稳定在两千斤左右。

    如果全数售出,洛阳纸价飞涨,城里的读书人恐怕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价格确定后,许牧再次向王通询问夜校教材编制和招生的进展情况,编写的主要是《三字经》和《千字文》的相关教材。

    “主公编纂的《三字经》《千字文》注解已近完成,唯招生环节,似乎遇到些棘手问题。”

    收起纸张,王通展示出这半个月来他精心准备的配套教材。

    没有采用深奥难懂的古语,全是寻常百姓一听就能明白的白话。

    许牧接过教材,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千字文》中的典故,亦或是背后的历史渊源,都解释得详尽入微。

    不得不承认,当世大儒的水平确实不同凡响。

    “何等难题?百姓不愿学字?”放下教材,许牧挑眉问道。

    王通苦笑:“主公英明,百姓们普遍认为读书识字是读书人的事,与他们无关。”

    纵然他胸怀大志,欲普及文化,使寒门出更多学子,但...

    世人根深蒂固的观念难以一时扭转。

    士农工商,自古以来,各业有各业的规矩与界限。

    对这些百姓来说,耕好自家的地,便是他们的本分。

    对此,许牧早有对策,随即拿出了一份拟好的政令递给王通。

    “老王,你看这个办法如何?”

    接过政令,王通再度愕然,尤其是其中的方法,前所未闻,却让他眼前一亮。

    但片刻之后,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虑,“此法一开,百姓为利而来,恐怕难以专心读书啊...”

    许牧提议的是夜校薪酬制度。

    作为万民城首席大学,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采取晚间教学,面向全民招生。

    只要入学,每月即可领取三百文薪酬。

    在古代,这种事情前所未闻。

    许牧此举,也是无奈之举。

    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若想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唯有最直接有效的金钱刺激了。

    毕竟,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只怕百姓都冲着这三百文而来,心思不在书本上,学不了几个字。”王通道,语气中满是忧虑。

    既有对现状的无奈,又有着对改变的迫切。

    而许牧却摇头道:“放心,绝不会如此!每月都会进行毕业答辩,不合格者,不予发放薪酬!”

    许牧设立的夜校,特地选在晚上授课,以免影响百姓白天劳作。

    且仅需学习《三字经》《千字文》,为期一个月。

    “同时,答辩中表现优异者,还将有三人可获得一千文的奖学金!”

    接着,许牧更进一步提出奖学金制度!这个时代的人太过安逸,既然不愿主动求知,那就用钱迫使他们去学!

    给他们一个挣钱的机会,看他们来不来!

    王通听完,眼睛瞪圆,深受触动。

    从这件事上,他深深感受到了主公推广文化教育的决心...

    丝毫不亚于自己。

    “果然是最懂我的人,非主公莫属了...”王通心中感叹。

    他朝许牧行了一礼,说道:“有此两策,仲淹定能为主公培养出一批能读书识字的民众。”

    世间熙攘,皆为利来。

    他坚信,这两个方法一出,百姓的学习动力自然就有了。

    接下来,只需完成主公设定的教学目标即可。

    第一批百姓中,至少要有百分之十...嗯,学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