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穿书,妙玉扶黛玉做女皇 第41章 文殊降栊翠
话说这一章,
是第二部“云空未必空”的开篇。
作者自云经第一部“欲洁何曾洁”之后,人物关系已经基本交代清楚。咱们的女主妙玉也在大观园的栊翠庵里安顿了下来,和大观园的一些人也大都认识了。特别是黛玉、香菱、惜春等人。
到了这年秋天,随着史湘云要出嫁,宝黛的关系也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这连他们自己,也能感觉到。
而随着文殊师利刘姥姥和善财童子板儿的到来,大观园里一时竟成了热土。连妙玉的栊翠庵,都要出来接待了。
记得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在元妃省亲时。那次栊翠庵也接待了元妃。这次贾母和王夫人、薛姨妈、李纨、凤姐儿等大佬,都来了。还外带了文殊师利刘姥姥和善财童子板儿,栊翠庵主动出面接待,自然也是很好的!
话说众人听刘姥姥说完“大倭瓜”的牙牌令后,一时又都笑了起来。凤姐儿和鸳鸯还嫌不够热闹, 鸳鸯又叫人取了黄杨木的大套杯来。
文殊师利刘姥姥边喝着酒,边吃了王熙凤喂她吃的茄鲞。这刘姥姥还没吃够,就问王熙凤这茄鲞是如何做的,也想回家做来吃。那凤姐儿就浑说了一通,吓得刘姥姥赶紧罢了。
一时藕香榭上唱了一会子,就停了。那贾母带着刘姥姥就到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贾母和刘姥姥就说了。刘姥姥就向贾母说道:
“城里不单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
众人不解,刘姥姥就说道:
“那金金架子上的绿毛红嘴的鹦哥儿是认得的。那笼子里的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了,也会说话呢。”
这两句,
明显是调侃鸳鸯、凤姐儿的。
众人听了,
都笑了起来。
忽见奶子抱了王熙凤的闺女大姐儿来,那大姐儿才多大,见善财童子板儿抱了佛手玩,就也哭着要佛手。丫鬟问板儿取了佛手给大姐儿,大姐儿果然就不哭了,那板儿把换来的柚子当球踢了,更觉好玩,也就不问大姐儿要那佛手了。
说话间,众人就来到了栊翠庵。
那贾母早就接到了妙玉师父的邀请,今天顺路来这里,也是贾母头一次来。那文殊师利刘姥姥早就听观世音菩萨说起过,这贾府大观园栊翠庵的庵主,是个带发修行的,只因还未了尽尘缘,目下只是观世音的记名弟子。上次得见,还是在京城的牟尼庵里,文殊师利收了妙玉的师父作徒弟,这么说来,文殊师利就成了妙玉的师祖了。其实这些空名,佛菩萨最是不讲究。那文殊师利本就是七佛之师,自然也不计较什么师父师祖的话。于这里也是第一次来。就仔细看了这后山上的栊翠庵,确是个干净又清静的所在。
那妙玉知道贾母和文殊师利来了,自然是忙接了进去。那贾母自然也是个懂事的,因刚吃了酒肉,就不往正殿里去,只去了那东禅堂,问妙玉要了好茶来醒酒。
那文殊师利刘姥姥一进来,妙玉就以传音入密敬颂了文殊师利的法号。那文殊师利也不和她客气,只管扮了那刘姥姥,向正堂上合十拜了几拜。
那妙玉吩咐人煮了茶,亲自捧与贾母。贾母说自己不吃六安茶。妙玉就说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回道是旧年蠲存的雨水。贾母吃了半盏,笑了递给刘姥姥道:
“你尝尝这茶!”
那文殊师利刘姥姥一口饮尽,笑道:
“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贾母众人都笑了起来。
你道贾母如何不吃六安茶而喝老君眉?
原来还真有讲究。
话说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执政,自这年初大将霍去病征讨匈奴人取得河西大捷,那国内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案发后二王自杀。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国,就取衡山境内的六县、安风、安丰等县的第一个字,重新命名为“六安国”,封自己的同父异母弟胶东康王刘寄的幼子刘庆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
“六安”由此得名。
六安,又可以理解为“上下左右前后平安”,也就是和那“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一个意思。
这六安茶,就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又称为“瓜片”。可作药用,品种却为绿茶。又带了苦味。
李太白对此好茶,就有“扬子江中水,齐云顶上茶”之赞语。宋人对这瓜片更有“茶中精品”之誉。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中也称赞:“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那老君眉,又名仙茶。这种熟茶,是武夷山的名丛,该茶的汤色,深切鲜亮,香馥味浓,又最能消食。
有的说这老君眉意思,
就是“老君没”了。
贾母要喝这茶,
就有些不甚吉利。
这话自然是听不得的,
茶是好茶,
哪里就不吉利了。
要说不吉利,
那只有是人赚的。
贾母将妙玉给她斟的茶,喝了两口就递给文殊师利刘姥姥喝了,刘姥姥一口喝完,还嫌淡了,说要是再浓些,就更好。
这贾母却是嫌弃了茶水都不够好,就把本来妙玉恭敬送她的福气,给了文殊师利刘姥姥。
贾母不要那“六地平安,永不反叛”倒也罢了,偏又喝了那“老君没”。
果然没过几年,
元妃走了,
贾母也走了,
贾府享受租的好日子,
也算到头了。
这些,也不过是巧合罢了。
这时候的文殊师利刘姥姥,可不管那么多,这大观园已经乐够了,到了栊翠庵这方外之地,就是文殊师利的主场了。
那文殊师利刘姥姥,如果不开创点新鲜的,怎么配得上,咱们第二部,由她这样的大智慧来开场!
于是那文殊师利刘姥姥,就拿了那观世音菩萨的法应身说起了佛法。只听那文殊师利说道:
“阿弥陀佛,我看这庵主妙玉师父是个有灵性的。我们那有句老话,这有灵性的人不光外表显得年轻,内心也像小孩一样纯净,不耍心机,没有小聪明,全都是大智慧呢!”
那妙玉在一旁,被文殊师利夸得,顿时就不好意思起来,赶紧拜了刘姥姥道:
“姥姥是活菩萨一样的,自然是看得最明白了!“
这话被贾母听了去,就有些不开心。只听那文殊师利刘姥姥也不管别人如何,只管又说道:
“咱们乡下人,从来不会耍那些小手段。哭就是哭,乐就是乐。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哭。你看那板儿,从来不会藏着掖着,讨好别人去。说来说去,那份讨好,也不过是为了赚一些好,好去赚了别人的好,卖个好价钱!
不过这乡下人,因此也就被说难有啥作为,难以取些哄骗人的什么劳什子“成功”去。其实这就是造化了。何时见过那些“成功”的主,到最后不失败的,越成功,甚至于失败得越惨。那些觉悟了的人物,早就看开了,偏有那些别有用心的,天天拿了这“成功”二字,去骗那些才出没出道的,说什么985,说什么996,岂不知这人要是不开悟,到哪里,任何时,也是个呆子罢了。那些个说辞,无非是连哄带骗地想得了别人的好处去,早晚是要还了人家,即算不还,那老天爷也饶不了他。只那些有造化的,他们虽看上去傻傻呆呆的,不过他们的智慧和预感,却像得了神助一般,能够预先感知别人的想法和套路。这样的人,别看他们在尘世当中成长得慢,但却能得到更高维度神明般的庇护,很多事情上都能够化险为夷。他们的能量又很强,如果他们的精神力能高度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是很能改变这件事情的呢。所以,如果哪位是这类人,别为自己诧异,跟世俗难以融合,要明白,这正是你的独特之处。心怀善意,你早晚就会得了意想不到的大收获,当然也必不是俗世里的那些个、不值得夸赞的收获,也才算收获。”
那文殊师利说着说着,越来越不像刘姥姥了。不久竟浑身就透出了金光,把个贾母和众人唬得登时就呆着了。好在那善财童子板儿和妙玉及时叫了:
刘姥姥~刘姥姥!
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收了那万丈光芒。那众人被那强烈的光芒震慑住,还以为这庵里的观世音菩萨显灵。
她们哪里知道,
她们日思夜想的文殊师利
就在他们身边。这时刻,
正在开示着她们呢。
那妙玉自是得了大自在一般,于那未尽的俗世里的一点点念想,也逐渐淡了去。
那贾母到底越听越不耐烦了起来,就只管站了起来出去了。那妙玉也不甚留,就合十送出山门,回身就将山门闭了。
这时那文殊师利刘姥姥,就随了鸳鸯也下了山,去了门首的那“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又要闹出一番笑话出来!
要知后事如何,
且听妙玉师父下章分解。
是第二部“云空未必空”的开篇。
作者自云经第一部“欲洁何曾洁”之后,人物关系已经基本交代清楚。咱们的女主妙玉也在大观园的栊翠庵里安顿了下来,和大观园的一些人也大都认识了。特别是黛玉、香菱、惜春等人。
到了这年秋天,随着史湘云要出嫁,宝黛的关系也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这连他们自己,也能感觉到。
而随着文殊师利刘姥姥和善财童子板儿的到来,大观园里一时竟成了热土。连妙玉的栊翠庵,都要出来接待了。
记得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在元妃省亲时。那次栊翠庵也接待了元妃。这次贾母和王夫人、薛姨妈、李纨、凤姐儿等大佬,都来了。还外带了文殊师利刘姥姥和善财童子板儿,栊翠庵主动出面接待,自然也是很好的!
话说众人听刘姥姥说完“大倭瓜”的牙牌令后,一时又都笑了起来。凤姐儿和鸳鸯还嫌不够热闹, 鸳鸯又叫人取了黄杨木的大套杯来。
文殊师利刘姥姥边喝着酒,边吃了王熙凤喂她吃的茄鲞。这刘姥姥还没吃够,就问王熙凤这茄鲞是如何做的,也想回家做来吃。那凤姐儿就浑说了一通,吓得刘姥姥赶紧罢了。
一时藕香榭上唱了一会子,就停了。那贾母带着刘姥姥就到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贾母和刘姥姥就说了。刘姥姥就向贾母说道:
“城里不单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
众人不解,刘姥姥就说道:
“那金金架子上的绿毛红嘴的鹦哥儿是认得的。那笼子里的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了,也会说话呢。”
这两句,
明显是调侃鸳鸯、凤姐儿的。
众人听了,
都笑了起来。
忽见奶子抱了王熙凤的闺女大姐儿来,那大姐儿才多大,见善财童子板儿抱了佛手玩,就也哭着要佛手。丫鬟问板儿取了佛手给大姐儿,大姐儿果然就不哭了,那板儿把换来的柚子当球踢了,更觉好玩,也就不问大姐儿要那佛手了。
说话间,众人就来到了栊翠庵。
那贾母早就接到了妙玉师父的邀请,今天顺路来这里,也是贾母头一次来。那文殊师利刘姥姥早就听观世音菩萨说起过,这贾府大观园栊翠庵的庵主,是个带发修行的,只因还未了尽尘缘,目下只是观世音的记名弟子。上次得见,还是在京城的牟尼庵里,文殊师利收了妙玉的师父作徒弟,这么说来,文殊师利就成了妙玉的师祖了。其实这些空名,佛菩萨最是不讲究。那文殊师利本就是七佛之师,自然也不计较什么师父师祖的话。于这里也是第一次来。就仔细看了这后山上的栊翠庵,确是个干净又清静的所在。
那妙玉知道贾母和文殊师利来了,自然是忙接了进去。那贾母自然也是个懂事的,因刚吃了酒肉,就不往正殿里去,只去了那东禅堂,问妙玉要了好茶来醒酒。
那文殊师利刘姥姥一进来,妙玉就以传音入密敬颂了文殊师利的法号。那文殊师利也不和她客气,只管扮了那刘姥姥,向正堂上合十拜了几拜。
那妙玉吩咐人煮了茶,亲自捧与贾母。贾母说自己不吃六安茶。妙玉就说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回道是旧年蠲存的雨水。贾母吃了半盏,笑了递给刘姥姥道:
“你尝尝这茶!”
那文殊师利刘姥姥一口饮尽,笑道:
“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贾母众人都笑了起来。
你道贾母如何不吃六安茶而喝老君眉?
原来还真有讲究。
话说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执政,自这年初大将霍去病征讨匈奴人取得河西大捷,那国内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案发后二王自杀。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国,就取衡山境内的六县、安风、安丰等县的第一个字,重新命名为“六安国”,封自己的同父异母弟胶东康王刘寄的幼子刘庆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
“六安”由此得名。
六安,又可以理解为“上下左右前后平安”,也就是和那“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一个意思。
这六安茶,就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又称为“瓜片”。可作药用,品种却为绿茶。又带了苦味。
李太白对此好茶,就有“扬子江中水,齐云顶上茶”之赞语。宋人对这瓜片更有“茶中精品”之誉。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中也称赞:“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那老君眉,又名仙茶。这种熟茶,是武夷山的名丛,该茶的汤色,深切鲜亮,香馥味浓,又最能消食。
有的说这老君眉意思,
就是“老君没”了。
贾母要喝这茶,
就有些不甚吉利。
这话自然是听不得的,
茶是好茶,
哪里就不吉利了。
要说不吉利,
那只有是人赚的。
贾母将妙玉给她斟的茶,喝了两口就递给文殊师利刘姥姥喝了,刘姥姥一口喝完,还嫌淡了,说要是再浓些,就更好。
这贾母却是嫌弃了茶水都不够好,就把本来妙玉恭敬送她的福气,给了文殊师利刘姥姥。
贾母不要那“六地平安,永不反叛”倒也罢了,偏又喝了那“老君没”。
果然没过几年,
元妃走了,
贾母也走了,
贾府享受租的好日子,
也算到头了。
这些,也不过是巧合罢了。
这时候的文殊师利刘姥姥,可不管那么多,这大观园已经乐够了,到了栊翠庵这方外之地,就是文殊师利的主场了。
那文殊师利刘姥姥,如果不开创点新鲜的,怎么配得上,咱们第二部,由她这样的大智慧来开场!
于是那文殊师利刘姥姥,就拿了那观世音菩萨的法应身说起了佛法。只听那文殊师利说道:
“阿弥陀佛,我看这庵主妙玉师父是个有灵性的。我们那有句老话,这有灵性的人不光外表显得年轻,内心也像小孩一样纯净,不耍心机,没有小聪明,全都是大智慧呢!”
那妙玉在一旁,被文殊师利夸得,顿时就不好意思起来,赶紧拜了刘姥姥道:
“姥姥是活菩萨一样的,自然是看得最明白了!“
这话被贾母听了去,就有些不开心。只听那文殊师利刘姥姥也不管别人如何,只管又说道:
“咱们乡下人,从来不会耍那些小手段。哭就是哭,乐就是乐。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哭。你看那板儿,从来不会藏着掖着,讨好别人去。说来说去,那份讨好,也不过是为了赚一些好,好去赚了别人的好,卖个好价钱!
不过这乡下人,因此也就被说难有啥作为,难以取些哄骗人的什么劳什子“成功”去。其实这就是造化了。何时见过那些“成功”的主,到最后不失败的,越成功,甚至于失败得越惨。那些觉悟了的人物,早就看开了,偏有那些别有用心的,天天拿了这“成功”二字,去骗那些才出没出道的,说什么985,说什么996,岂不知这人要是不开悟,到哪里,任何时,也是个呆子罢了。那些个说辞,无非是连哄带骗地想得了别人的好处去,早晚是要还了人家,即算不还,那老天爷也饶不了他。只那些有造化的,他们虽看上去傻傻呆呆的,不过他们的智慧和预感,却像得了神助一般,能够预先感知别人的想法和套路。这样的人,别看他们在尘世当中成长得慢,但却能得到更高维度神明般的庇护,很多事情上都能够化险为夷。他们的能量又很强,如果他们的精神力能高度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是很能改变这件事情的呢。所以,如果哪位是这类人,别为自己诧异,跟世俗难以融合,要明白,这正是你的独特之处。心怀善意,你早晚就会得了意想不到的大收获,当然也必不是俗世里的那些个、不值得夸赞的收获,也才算收获。”
那文殊师利说着说着,越来越不像刘姥姥了。不久竟浑身就透出了金光,把个贾母和众人唬得登时就呆着了。好在那善财童子板儿和妙玉及时叫了:
刘姥姥~刘姥姥!
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收了那万丈光芒。那众人被那强烈的光芒震慑住,还以为这庵里的观世音菩萨显灵。
她们哪里知道,
她们日思夜想的文殊师利
就在他们身边。这时刻,
正在开示着她们呢。
那妙玉自是得了大自在一般,于那未尽的俗世里的一点点念想,也逐渐淡了去。
那贾母到底越听越不耐烦了起来,就只管站了起来出去了。那妙玉也不甚留,就合十送出山门,回身就将山门闭了。
这时那文殊师利刘姥姥,就随了鸳鸯也下了山,去了门首的那“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又要闹出一番笑话出来!
要知后事如何,
且听妙玉师父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