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直播养娃日常,古人羡慕哭了 > 第76章 秋税

直播养娃日常,古人羡慕哭了 第76章 秋税

    广场上的华夏人眼含热泪。

    光幕那边的大夏人也被深深的震撼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又哭了。”

    “我以为升旗仪式不过是个好玩的仪式,没想到是这样的,要是能身为华夏人,此刻该是格外的自豪吧?”

    “这首歌真是雄浑大气啊,听到了就让人震动不已。”

    “难怪皇后娘娘会带乔家小公子来看升旗,真的忒振奋人心了。”

    “我想每一个见过升旗仪式的华夏人,都无法不爱这个国家。”

    “从这场升旗仪式中,我看到了华夏蓬勃的生命力,如同旭日东升,华夏人正在路上。”

    看完了升旗仪式,众人久久不愿离去。

    时间还早,乔年年感觉自己的精神正无比的亢奋。

    但是她回头看了看乔景之,他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正在打瞌睡。

    还有林阿姨,她也看着格外的疲惫。

    算了,乔年年决定先带他们吃点东西,再回去补觉。

    等再睡醒时已经是下午了,乔年年带着大家出门吃饭,然后决定去逛一逛附近的公园。

    乔年年告诉大家:“有两朝皇帝都曾定都京城,所以京城留下了很多风景美丽的皇家园林,这些园林有的在战争中被破坏,有的则遗留下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这些园林都是开放给游客参观的。”

    乔年年带着乔景之游览了公园。

    看着公园里的远山近景,大夏人再一次感受到了华夏的历史底蕴。

    乔景之对风景不感兴趣,他更喜欢各种的小零食,冰糖葫芦,冰激凌等等。

    光幕那边的大夏人看着那些壮丽秀美的园林里,无数的游客神色悠闲的走在其中。

    遥想当年,这里也曾是皇家专属,寻常百姓不得窥视。

    经过这段时间,大夏人觉得自己真的长了不少的见识。

    似乎那些达官显贵也没有从前那么可怕了。

    于是,到了今年缴纳秋赋的时候,官员衙役们突然发现,百姓们对他们没有了从前的敬畏和害怕。

    有时遇到秤不对的地方,竟然还敢跟他们掰扯掰扯了。

    要是他们做出态度强硬的样子,周围的其他百姓就会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们,好像就等着他们犯错,大家好一哄而上,将他们击倒在地。

    在众目睽睽之下,衙役们不得不收敛许多。

    于是,他们发现今年的油水格外的少,少到几乎没有。

    大夏的百姓也发现,今年缴纳的粮食,竟然比以往要少上一些。

    毕竟,以往每次缴纳的时候,衙役总会找碴子,一会儿说粮食晒的不够干,一会儿说里面有小石子,一会儿说粮食太碎了。

    总之,总要挑剔一番,让百姓们多交上去一些粮食才作罢。

    终于,大家能在秋收后吃上一两顿的饱饭了,似乎将来又有希望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乔年年又带着孩子参观了京城的网红打卡点。

    于是光幕那边的大夏人就看到了代表华夏厚重历史的园林,长城,故宫。

    也看到了代表华夏现在的高楼大厦和繁华商业。

    从一座城市,就可以看到华夏的历史变迁。

    在乔年年来到京城以前,他们一直以为凤城就很厉害了。

    等到了京城,他们又觉得京城应该才是华夏第一城。

    乔年年告诉他们,华夏还有很多大城市,各有各的特色,以后会带着他们参观。

    离开京城前,乔年年买了一些特色糕点,准备带回去和家人舍友们分享。

    中午,乔年年回宿舍午休。

    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分享着这次长假期间的见闻。

    方秀说她哪里都没去,长假期间有不少的游客预约跟拍,她忙的不行。

    林果儿和穆静说她们重走了丝绸之路。

    两人拍了很多的照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黄沙丽人,看的乔年年心动不已。

    国庆之后没多久,就是中秋节了,这是个阖家团聚的节日。

    林阿姨说她想回老家去看看。

    乔妈妈当然要去看乔外婆了,平日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就少。

    乔年年以往都是跟着妈妈去看乔外婆的,只是今年乔奶奶生病了。

    乔年年就想着回去看乔奶奶。

    乔景之知道了要回老家,格外的兴奋。

    高铁早上出发,中午刚过就到了。

    这次是乔爷爷来接他们。

    乔年年就问地里的庄稼都收了没,乔爷爷说都已经收好了。

    乔年年看着以往郁郁葱葱的地里,果然什么都没有了。

    回去的路上,不少人家都在晾晒玉米,花生,有的甚至都晾晒到马路边来了。

    乔年年问乔爷爷今年的粮食够吃吗。

    乔爷爷瞪眼:“那年的粮食吃完过,大部分都要拿出去卖。”

    乔年年就问今年的粮食价格。

    乔爷爷说:“花生三块五,玉米一块一,黄豆今年价格不错,也买三块一斤。”

    光幕那边的大夏人听了咋舌。

    “我记得皇后娘娘他们每次出门在外面买水,好像都要两三块钱,一斤粮食还比不上一瓶水的价格。”

    “这样说来粮食的价格也太便宜了吧?”

    “可是如果粮食的价格太便宜了,百姓会不会不愿意种地啊?”

    “那是肯定的,你看乔爷爷这边的地多平整肥沃,但是还有很多的荒地。”

    “真可惜啊,要是生在这里,这里不可能有荒地。”

    “华夏人可以出去做工,我记得皇后娘娘说过,做工一天都可以挣一百块钱,这一百块钱能卖不少的粮食了。”

    “我总觉得这样不行啊,要是长此以往,愿意种粮食的人肯定越来越少,但是华夏那么多人,要是粮食供应的量少了,价格肯定要上涨啊。”

    “是这个道理,我记得皇后娘娘说过华夏的土地是国家所有,只是不知道遇上这种不愿意种地的,国家可不可以将土地收回,分给愿意种地的?”

    “就是不知道皇后娘娘这边秋税是怎么缴纳的。”

    “如果我是华夏的官员,肯定让百姓们直接交钱算了。交粮食一路上损耗太高了。

    “华夏的交通便利,要说损耗,肯定远远比不上咱们大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