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养娃日常,古人羡慕哭了 第77章 看天
热门推荐:
叛出家族后,转身投靠魔族女帝
心动信号请注意查收
满级小师妹今天也想装柔弱
末世之非正常生存
洪荒:我率领人族制霸洪荒
末日生存游戏?我靠捡垃圾当大佬
凡女登仙录
时空边境
八零娇娇甜又软,糙汉老公宠妻忙
乔年年呆住了,她告诉大家:“在华夏,百姓的农业税,土地税早就被免除了,就是说,百姓种地,不用向国家缴纳任何费用。”
光幕那边的大夏人面面相觑:“为什么??”
“我没听错吧,华夏人种地,竟然不用缴纳任何税赋?”
“哎,想想我们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刨食,没有一刻不再为了各种赋税担忧,这华夏的百姓简直过的是神仙日子。”
“又是羡慕华夏百姓的一天。”
“我说朝廷的各位大人们,你们也向华夏学学吧,我们当然不会要求过上华夏百姓那么幸福的生活,但是多给我们留点粮食,让我们吃几顿饱饭,这应该还是可以做到吧?”
、、、、、、
乔年年点头:“确实是这样。”
“这也是国家给百姓的福利吧,设身处地的想,其实在华夏普通百姓种地,依靠地里的庄稼挣钱养家是根本不现实的,如果国家在土地上收税,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百姓不种地,去打工去了。”
“可是,为什么朝廷不提高粮食的价格呢?”有大夏人问道。
“要是粮食的价格高了,百姓的日子就会好很多。”
乔年年摇头:“我们国家的粮食价格相对而言并不低,现在交通很便利,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粮食啊,所以提高粮食的价格没有意义,反而要尽可能的保证价格的平稳,不太高也不太低,不至于低到让种粮食的人没利可图,也不止于高到人人都担心吃饭的问题。”
“粮食安全,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细细的品味着这句话,大夏人都从心里认同这个观点。
只是对于现阶段的他们来说,做到这一点太难了。
毕竟大夏还处在看天吃饭的阶段。
要是年景不好了,粮食价格暴涨,遭殃的肯定是他们这些百姓,因为大部分的粮食都被拿去缴赋税了,剩下的自己都不够吃,买又买不起。
要是年景很好了,粮食价格就会暴跌,百姓虽然能多留下一点粮食,但是粮食买不上价格,家里的针头线脑的开支都应付不了。
对于大夏的百姓来说,他们希望粮食丰收的同时,价格能够暴涨。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乔年年和景之坐在乔爷爷的车上。
乔景之格外的喜欢这种微风轻拂面庞的感觉。
转过几个小弯,很快就能看到家了。
乔奶奶站在路边上跟邻居聊着天,见到乔年年她们回来了,高兴的招手。
乔年年跟乔爷爷打了一声招呼,就下了车。
乔奶奶手上拎着一个口袋,跟邻居们摆手:“我们先回去了,还没吃午饭呢。”
乔年年拉着她的手往回走。
“怎么这个时候还不吃午饭?”
“早上吃的多,一点都没饿,就等着你们回来一起吃。”
乔年年接过她手上的口袋。
“这里面装的是粉条?”
“你四奶奶送的,她们自己做的红薯粉。”
乔年年笑着说:“那敢情好,我都好多年没吃过自己做的红薯粉条了。”
乔奶奶叹气:“要是我没这病,我们的红薯粉条也早就做好了。”
乔年年笑道:“也不用着急,我不是回来了吗,我和爷爷一起做,也很快的。”
等乔年年和乔奶奶慢吞吞的回到家里,乔爷爷已经将菜炒好了摆在桌子上了。
乔景之正在坐在小板凳上逗狗。
吃过午饭,乔爷爷要去地里挖红薯。
乔年年换了一身衣服,和他一起去。
乔爷爷将割掉的红薯藤叶扔到一边。
“这要是过去,这些叶子可没扔掉的,都要晾干了,放到冬日里给猪吃。”
乔年年想起过去的日子:“过去红薯也要喂猪啊,现在还有家喂猪吗?”
乔爷爷摇头:“这两年猪瘟太多了,大家都不愿意养猪了。”
乔年年边说话,边用锄头挖开泥土,红薯就露了出来。
一根藤上就是一大串的红薯,看上去恐怕有接近二十斤。
这还只是一垄,要是都挖开了,那能有多少?
光幕那边的大夏人倒吸一口气。
“这也太多了。”
“虽然之前皇后娘娘也说过红薯的产量很高,但是真的看到了,还是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
“有了这红薯,我们来年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我记得皇后娘娘说过味道有点甜。”
“肯定不会差,反正再不济,也比树根草皮强上百倍吧。”
“哎,真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明年早点来。”
大家注视着那一个个的大红薯,眼睛冒着光,仿佛看到的是稀世珍宝和绝世美女。
乔年年一边挖,一边将红薯分装,个头太大或者太小的装在一个背篓里,这是做红薯粉的。
个头不大不小的装在另外一个背篓里,这是准备放在地窖里,平时吃的。
回到家里,乔年年迫不及待的用空气炸锅烤了几个红薯。
那红薯被烤的又软又甜,看上去就格外好吃。
乔景之吃的赞不绝口。
乔奶奶原本还吵着乔年年乱花钱,不该给他们买这个空气炸锅,反正他们用不上。
等吃了红薯,也不再说了。
反而让乔年年再去烤几个,给邻居们送去。
乔爷爷说今年红薯太多了,家里又没有猪,除了留下一些自己吃的,剩下的全部去做粉条。
乔年年记得以前每年做红薯粉条都是一个大工程,村子里的人聚集在一起,你帮我我帮他,大家一起做。
乔年年问乔爷爷:“现在还需要去做手工粉条吗?”
乔爷爷点头:“镇上也可以用机器做粉条,但是大家都要觉得机器粉条没有人工粉条的味道好。”
而且这段时间地里的庄稼也收完了,也没什么事情了,都是农村人,大家根本就闲不住。
乔爷爷叹气:“只是可惜了,我们这代人将来去了,你们就只能吃机器制作的粉条了,再也吃不上最好吃的手工粉了。”
确实是这样,人工制作的过程非常繁杂,但是味道很好吃。
机器制作的粉条里面添加剂太多,吃起来全靠调料。
光幕那边的大夏人面面相觑:“为什么??”
“我没听错吧,华夏人种地,竟然不用缴纳任何税赋?”
“哎,想想我们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刨食,没有一刻不再为了各种赋税担忧,这华夏的百姓简直过的是神仙日子。”
“又是羡慕华夏百姓的一天。”
“我说朝廷的各位大人们,你们也向华夏学学吧,我们当然不会要求过上华夏百姓那么幸福的生活,但是多给我们留点粮食,让我们吃几顿饱饭,这应该还是可以做到吧?”
、、、、、、
乔年年点头:“确实是这样。”
“这也是国家给百姓的福利吧,设身处地的想,其实在华夏普通百姓种地,依靠地里的庄稼挣钱养家是根本不现实的,如果国家在土地上收税,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百姓不种地,去打工去了。”
“可是,为什么朝廷不提高粮食的价格呢?”有大夏人问道。
“要是粮食的价格高了,百姓的日子就会好很多。”
乔年年摇头:“我们国家的粮食价格相对而言并不低,现在交通很便利,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粮食啊,所以提高粮食的价格没有意义,反而要尽可能的保证价格的平稳,不太高也不太低,不至于低到让种粮食的人没利可图,也不止于高到人人都担心吃饭的问题。”
“粮食安全,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细细的品味着这句话,大夏人都从心里认同这个观点。
只是对于现阶段的他们来说,做到这一点太难了。
毕竟大夏还处在看天吃饭的阶段。
要是年景不好了,粮食价格暴涨,遭殃的肯定是他们这些百姓,因为大部分的粮食都被拿去缴赋税了,剩下的自己都不够吃,买又买不起。
要是年景很好了,粮食价格就会暴跌,百姓虽然能多留下一点粮食,但是粮食买不上价格,家里的针头线脑的开支都应付不了。
对于大夏的百姓来说,他们希望粮食丰收的同时,价格能够暴涨。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乔年年和景之坐在乔爷爷的车上。
乔景之格外的喜欢这种微风轻拂面庞的感觉。
转过几个小弯,很快就能看到家了。
乔奶奶站在路边上跟邻居聊着天,见到乔年年她们回来了,高兴的招手。
乔年年跟乔爷爷打了一声招呼,就下了车。
乔奶奶手上拎着一个口袋,跟邻居们摆手:“我们先回去了,还没吃午饭呢。”
乔年年拉着她的手往回走。
“怎么这个时候还不吃午饭?”
“早上吃的多,一点都没饿,就等着你们回来一起吃。”
乔年年接过她手上的口袋。
“这里面装的是粉条?”
“你四奶奶送的,她们自己做的红薯粉。”
乔年年笑着说:“那敢情好,我都好多年没吃过自己做的红薯粉条了。”
乔奶奶叹气:“要是我没这病,我们的红薯粉条也早就做好了。”
乔年年笑道:“也不用着急,我不是回来了吗,我和爷爷一起做,也很快的。”
等乔年年和乔奶奶慢吞吞的回到家里,乔爷爷已经将菜炒好了摆在桌子上了。
乔景之正在坐在小板凳上逗狗。
吃过午饭,乔爷爷要去地里挖红薯。
乔年年换了一身衣服,和他一起去。
乔爷爷将割掉的红薯藤叶扔到一边。
“这要是过去,这些叶子可没扔掉的,都要晾干了,放到冬日里给猪吃。”
乔年年想起过去的日子:“过去红薯也要喂猪啊,现在还有家喂猪吗?”
乔爷爷摇头:“这两年猪瘟太多了,大家都不愿意养猪了。”
乔年年边说话,边用锄头挖开泥土,红薯就露了出来。
一根藤上就是一大串的红薯,看上去恐怕有接近二十斤。
这还只是一垄,要是都挖开了,那能有多少?
光幕那边的大夏人倒吸一口气。
“这也太多了。”
“虽然之前皇后娘娘也说过红薯的产量很高,但是真的看到了,还是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
“有了这红薯,我们来年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我记得皇后娘娘说过味道有点甜。”
“肯定不会差,反正再不济,也比树根草皮强上百倍吧。”
“哎,真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明年早点来。”
大家注视着那一个个的大红薯,眼睛冒着光,仿佛看到的是稀世珍宝和绝世美女。
乔年年一边挖,一边将红薯分装,个头太大或者太小的装在一个背篓里,这是做红薯粉的。
个头不大不小的装在另外一个背篓里,这是准备放在地窖里,平时吃的。
回到家里,乔年年迫不及待的用空气炸锅烤了几个红薯。
那红薯被烤的又软又甜,看上去就格外好吃。
乔景之吃的赞不绝口。
乔奶奶原本还吵着乔年年乱花钱,不该给他们买这个空气炸锅,反正他们用不上。
等吃了红薯,也不再说了。
反而让乔年年再去烤几个,给邻居们送去。
乔爷爷说今年红薯太多了,家里又没有猪,除了留下一些自己吃的,剩下的全部去做粉条。
乔年年记得以前每年做红薯粉条都是一个大工程,村子里的人聚集在一起,你帮我我帮他,大家一起做。
乔年年问乔爷爷:“现在还需要去做手工粉条吗?”
乔爷爷点头:“镇上也可以用机器做粉条,但是大家都要觉得机器粉条没有人工粉条的味道好。”
而且这段时间地里的庄稼也收完了,也没什么事情了,都是农村人,大家根本就闲不住。
乔爷爷叹气:“只是可惜了,我们这代人将来去了,你们就只能吃机器制作的粉条了,再也吃不上最好吃的手工粉了。”
确实是这样,人工制作的过程非常繁杂,但是味道很好吃。
机器制作的粉条里面添加剂太多,吃起来全靠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