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 > 第348章 上奏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 第348章 上奏

    宋芷当然也能明白学子的艰难,她做出一脸敬重的模样看向周煜,“大人体恤百姓....”

    周煜不耐听她这般客道的话,摆了摆手,“这事是你做出的贡献,若是你弟弟想去县中资质更好的县学,我可以给他们名额。”

    一旁的宋族长在听到这话后,一脸惊喜的看向宋芷,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事。

    然而,宋芷却是先谢过周煜的好意,“我弟弟们如今还处于启蒙识字阶段,去了跟不上进度不说,反倒让他们对读书识字产生逆反心理。”

    “再说县中学社,我听说都是需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我弟弟们就算进的去,将来也会因周遭的议论,而低人一等。”

    “且先让他们在村学过度一段时日,若是他们有走仕途的心思,倒时让他们主动参与选拔考试,民女先谢过大人好意了!”

    周煜听宋芷这般一说,微微点头:“此事是我思虑不周。”

    “这样我回去后便将我从前注解过的四书送过来与你弟弟,希望对他们能有所助力。”

    这下宋芷不再拒绝,有眼前人注解过的书,那上面可都是他的批注与见解,这可比直接看晦涩难懂的古文要容易理解的多。

    这就像她在看文言文时,若是一旁就有白话文的释意是不是更容易读懂,记诵是不是也更容易些?

    她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如此,我代弟弟们谢过大人了!”说罢,她上前一步将手中的方子递给周煜,“大人,这边是制作水泥的具体方子。”

    周煜接过三张纸张,仔细的翻看起来。

    纸上不但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还有图画示意,寥寥几笔勾勒简洁而清晰,让人一看便是其具体操作细节。

    周煜此行的收获颇丰,他收好方子,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回程。

    而此时,与宋友山去看了沤肥法子,以及田间作物的农官也是满脸兴奋的匆匆寻了回来。

    周煜无需再询问他们的发现,他与宋芷招呼一声后,随后便领着人匆匆离开。

    宋族长在周煜走后,也告辞离开。

    热闹的农家小院,重新归于宁静,宋芷则重新坐到树下继续忙碌着方才未完成的事情。

    她预备再多做一个黑板,到时候就挂在树上供给孩子们练字、演算。

    另一边,待到周煜回到县衙,便一头扎进了公房忙碌起来。

    他先是回应了陛下送抵水泥的要求,随后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即铺设直通边关的水泥路。

    如此将来不论是南北沟通联系,还是战事物资输送都会大大的提高效率。

    考虑到国库空虚,他还将先前宋芷提议先从民间筹集资金后分利模式上书了上去。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其他的资金来源渠道,其中一项便是向寺庙与道观发起募捐倡议。

    目前,寺庙与道观的收入来源颇为丰富,除了信徒们的慷慨捐赠,一些香火鼎盛的庙宇还拥有相当数量的田地及私有财产。

    与世俗百姓不同,僧侣与道士所拥有的田产享有免税特权,因而一些香火旺的庙宇财力可是很雄厚的。

    此外,铺设道路是一项惠及万民的善举,与寺庙、道观所倡导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教义不谋而合。

    即便筹集不到多少钱帛,便是让他们将去寺庙的道路修一修,这也能带动不少收益。

    周煜深思熟虑后,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页纸张,详尽地阐述了各种筹资方案及其实施的可行性。

    在文末,他特别提及了小河子村的水泥方子呈与陛下。

    陛下铺路的同时还可充盈国库,若是筹划得当,监督管控有力,这未必不是一条充盈国库的法子。

    他的奏章言辞恳切,条理清晰,最关键一点可以直接切问题核心。

    陛下苦于一直没有充盈国库的法子,他相信自己这一提议,十有八九可以通过!

    周煜写好折子,又仔细的通读了一遍,发现并未有错漏后,这才招来一直守候在外的良田。

    “你将这折子立时,通过驿站奏报上去。”

    良田不敢怠慢,双手接过折子后,躬身便要退下去。

    哪知周煜却忽然将人唤住,“等等,咱们来此处可带来四书过来?”

    良田不明所以的摇摇头,“大人,这些都是一些最寻常的书籍,您来时未曾带来。”

    周煜皱眉,他没有带过来吗?

    但先前自己已经答应过要送一套自己注解过的四书与她弟弟,那便不好食言。

    他捏了捏眉心,显然是没有预料到出了这样的岔子。

    略思考了几息后,周煜开口道:“你现在就去书铺买一套四书与我送来。”

    良田不敢怠慢,匆匆出门。

    驿站相距县衙较远,为了不耽误自家少爷的事情。

    良田出门后,便拉上一名差役与他一道先去了书铺。

    他将少爷要的一套书册买好,委托差役先行送回县衙,他则拿着折子送往驿站。

    而周煜在拿到书籍后,重新批示上自己的注解。

    若是遇到晦涩难懂的地方,周煜还会引经据典,分别从不同角度批注上去。

    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而宋康小朋友在欢欢喜喜的与舅舅逛了一遍县城后,手中提着满满的物什回到村里。

    卫常远初见孩子,可谓是宠溺异常。

    凡是这孩子多看了几眼的小玩意,糕点吃食,统统打包一份带上。

    美其名曰带回去与哥哥姐姐们一道尝尝。

    只有三岁的小家伙,哪里能考虑的到那般多,只觉得舅舅说的十分有道理。

    就这样一行人回到村子时,卫常远与宋平的双手提的满满当当。

    而宋康小朋友则欢喜的坐在舅舅的肩头,双手抱着舅舅的大脑袋,小脚随着走动一晃一晃,惬意不已。

    说来也是巧合,他们回来的时候,也正巧遇上村学的孩子们放学。

    宋康小朋友因为坐的高,望的远,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之中的哥哥们。

    他欢喜的招手小手,扯着嗓子唤道:“阿兄,阿姊!”

    孩子们齐齐往路上看去,便见到宋康由舅舅扛在肩头,高大且威风。

    以宋安为首的三人,立刻看到了扭着小身子与他们招手的小弟。

    三人齐齐朝着来人的方向跑去。

    而停留在原地的孩子们艳羡的看着宋康,心中感叹他舅舅可真高大啊!

    与村人常年吃个半饱的叔伯相比可谓是强健。

    又加之卫常远常年行商,外表看着更为粗犷,让人看的心中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