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发家致富考科举 > 第102章 乡试考官

发家致富考科举 第102章 乡试考官

    孙老夫人孝期已过,孙大人夫妇已经从悲痛中恢复过来。

    尤其岳母孙夫人面上原有那抹疲惫一扫而空。虽说相貌确实是添了岁数,可是现在她眼中神采奕奕,看起来反而显得年轻了不少。

    谢家众人都换上体面衣裳,由谢老秀才带领着全家人郑重其事在门口迎接亲家。

    孙嫣然更早在家中张罗了一桌宴席,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都是孙大人夫妇爱吃的菜色。

    亲人相聚自是亲热欢喜。尤其孙大人夫妇见到谢阳和谢春两个小孩,更是眉开眼笑,喜不自胜。又拿出些新奇西洋玩意儿送给孙子,两个小孩子也欢欢喜喜,爱不释手。

    谢阳和谢春虽然是双胞胎,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兄弟两人相貌也渐渐有了不同:

    谢阳相貌类似父亲,生得皮肤白净,五官秀气,

    而谢春相貌尤其肖似母亲,浓眉大眼,目光灵动。

    因此孙大人和谢春祖孙两人相貌也是颇为肖似,此时一见便格外亲近。

    只是谢老秀才年纪渐长,现在体力大不如前。稍稍应酬一番,老人家精力就有些不济。

    加上谢老秀才夫妇一口南京腔调,孙大人夫妇又是带着岭南口音。虽然都说着官话,沟通也有些勉勉强强。

    因此陆氏看准时机便借故告辞,请丈夫一同回里屋去,留下女儿女婿陪同亲家,也好说些体己话。

    两位老人走后,孙嫣然便问起母亲:“小妹妹现在如何?怎么没一起来见姐姐姐夫和两个小外甥。”

    孙夫人原本笑盈盈的脸上顿时有些黯淡,带着歉意的微笑,对女儿女婿说:“最近小囡囡身子不大爽利,就没出门来。”

    接着又放低音量,柔声用岭南方言和女儿说了几句,说罢母女两人相顾叹了口气。

    本来孙家三人照顾着女婿和谢阳谢春在场,虽然有口音,也都说官话。

    谢凡想着小姑娘可能有些不方便的地方,他也不多追问。就转向岳父孙大人,问起孙家打算去何处居住?

    听孙大人说刚刚回京,暂住岭南会馆,之后住处还没定下来。

    他便说起:“隔壁有一处宅院,原先所住一户人家也是在京中做官的,前一阵刚致仕归乡,正好空了出来。”

    孙嫣然也知道隔壁有了空屋,连连点头,附和着说:“这宅子不大,租金不贵,但也干净齐整。还有个相熟的张牙人,颇为老实诚恳,正可以托付。”

    孙大人今日见了两个小孙子格外欢喜,也想以后多见见孙子。而且孙嫣然怀孕月份也大了,住得近些也方便照应女儿生产。

    此外苏州胡同对于京官来说,很是方便入宫上朝和平日应卯做事。所以孙大人同夫人只是略略商量就答应下来。

    翁婿两人闲话了几句家长里短之后,便说起公事。孙大人尤其关心谢凡即将担任北直隶乡试同考官。

    做考官乃是名利双收的大好事,但是也需谨言慎行。

    历来科举考试,考题都是从《四书》和《五经》中摘取,以宋代朱熹所作《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四书》、《五经》字数终究有限,可是科举考试三年一场,一科复一科。每次考试题目都不能与以前重复。

    久而久之《四书》、《五经》中字字句句、边边角角、犄角旮旯都被历代考官细细审视,适合出题的词句都被搜检了出来。

    考官在实际出题中存在很多限制:既不能叫考生轻易猜出题目,也不能忘记避讳,更不能讥讽时政。为了出题,考官们往往绞尽脑汁。

    万一出题、评卷稍有不慎,被戴上诋毁圣人,或者蔑视朝纲的帽子,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孙大人也曾做过几场考官,此时将经验对女婿倾囊相授。翁婿二人相谈十分投入,饮食完毕,放下碗碟,依旧专心致志说着科举。

    此时孙嫣然默默招呼家人收拾碗底餐具,打发两个孩子去温书,再请母亲入内说些母女之间的私房话。

    末了孙大人又有些替女婿惋惜,怎么不早一点做考官:“与时正经二甲进士出身,又做过庶吉士。

    现下身为春坊官,是皇子老师,这样出身官位,哪怕做乡试主考也是合适。”

    谢凡却不觉惋惜。由于自己科举中式乃是出于侥幸,他素来对于自己学问有些自卑,哪怕做官多年也是如此。

    更何况做主考官责任重大,谢凡还记得,那年己未科会考舞弊大案。牵连甚广,多少官员、举子,被波及前途,甚至身家性命。

    于是他微笑摇头:“岳父实在过奖,小婿才疏学浅,不敢贪功,可当不起做主考官。”

    孙大人知道谢凡向来不爱出头,带着笑意勉励了几句:“与时行事平稳,也难能可贵。”

    说罢乡试,两人说起孙大人复职。官员丁忧期间,职责当然由其他官员代劳。官场上人走茶凉,官员守孝期满,回来不一定都能够官复原职。

    现下翰林院中也已经物是人非。谢凡也少不得为孙大人担忧,问起孙大人翰林院情形。

    孙大人倒是颇为乐观,说起自己丁忧前也不过是小小翰林院编修。又不是位高权重,让人眼馋。

    谢凡略一思忖,想到翰林院编修并无定员,岳父回翰林院复职应当八九不离十,更添了几分放心。

    亲人久别重逢,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直到掌灯时分,谢家全家带着孩子,方才恋恋不舍将岳父岳母送到门口,目送孙家一行人乘车离开。

    谢凡回屋又招呼福顺明日早些去寻张牙人,好好为孙家安排租房一事。

    主考官、同考官除了准备出试题等有关事宜,也要在考试前进入考场。内帘官在首场开始前两天,就要进入考场。主考官与同考官进入考场后,考场大门便要锁上,并有专人把守,以防止走漏试题舞弊。*

    所以谢凡不日便要前往北京贡院,直到莫约一月之后,阅卷结束才能出来。

    注释:*主考官与同考官进入考场的时间,参考成化二年(1466年)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