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第185章 吾儿雄英有大帝之姿
热门推荐:
玄幻:你说我堂堂仙尊是炮灰反派
我在古代当后妈,带着全家致富
灵气复苏,她搬空全城去修仙
杀怪爆属性再加暴击的我无敌了
一半红尘,一半烟霞
杏林图
穿成小师妹每天都在社死
我是县委书记
梦幻西游:我有神级进阶系统
“哈哈哈哈,吾儿有大帝之姿态。”朱标心情顿时好了不少,自己儿子绝对比自己强。
朱标笑罢,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深思,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景色,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片刻后,他转过身来,语气坚定地对朱雄英说道:“吾儿,你所言甚是。科举制度确实需要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书五经那一套,禁锢了咱们中华大地太久的时间了,就让这一切,在我手里结束吧。”
朱雄英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但为了国家的未来,他愿意承担起这份责任。
他恭敬地回答道:“父亲,孩儿明白。变革之路虽难,但孩儿愿意与您一同前行。”
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朱雄英已经具备了担当大任的潜质。他沉声说道:“好,那我们便从这次殿试开始,逐步推行变革。你我父子同心,定能开创一番新局面。”
朱雄英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回答道:“孩儿定不负父亲所托,为国家的未来尽心尽力。”父子二人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朱雄英和朱标父子俩在书房里继续讨论着科举制度的改革事宜。
朱雄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爹,除了增加实用性的科目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新的考试形式,比如面试。这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学子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面试?”朱标疑惑。
“就是类似于殿试一样的,分数达标者,需要进行殿试,进行答辩,考校其专业知识或者对政策的见解。”朱雄英回答道。
朱标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面试确实可以弥补笔试的不足,让考官更全面地了解学子的才能。不过,面试的公正性如何保证?”
朱雄英胸有成竹地回答:“我们可以设立一个由多位考官组成的面试委员会,每位考官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问题,综合评分。同时,为了防止偏颇,可以采取匿名评分的方式。”
朱标沉吟片刻,然后说道:“这个方法不错,但实施起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你有没有考虑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朱雄英回答:“爹,我们可以先在部分地区试行,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同时,可以借助地方官员的力量,让他们参与到面试过程中来,这样既能减轻中央的压力,也能让地方官员更加了解和重视科举制度的改革。”
朱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雄英,你的想法越来越成熟了。科举制度的改革确实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我们既要保证改革的公正性,又要确保改革的可行性。”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转眼过了正月十五,好消息是马秀英的病情没有继续恶化,时不时的还能想起一些之前的事。
坏消息就是这段时间朱元璋多度担忧,自己的身子也累垮了。
说是垮了,其实就是整个人思虑过度,食欲不振,睡也睡得不好,加上年纪也到了,有点更年期的症状。
“雄英,你爷爷这能治吗?”朱标和朱雄英二人在乾清宫,讨论着。
朱雄英摇了摇头,整个人这段时间一直在处理朝政,又因为朱元璋和马秀英的事,竟然有些压力肥。
“这些病,在未来也是疑难杂症吗?”朱标叹了口气,一脸惆怅。
“祖母这个算是疑难杂症,在未来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爷爷这个就是到了一定年龄了,短则几个月,长则两三年,就能自己缓解过来。”
朱雄英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其实只要注意爷爷的饮食和休息,尽量让他保持心情舒畅,后面就会好起来。”
朱标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担忧:“就你祖母这情况,你爷爷……唉……”
朱雄英强撑起一丝笑容:“爹,今天该施针了,出了正月,您和唐赛儿就该成婚了。”
朱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成婚之事,我本没准备这么快的,但为了大局,也只好如此。”他顿了顿,又道:“只是你,倒是委屈了你了,成婚这么早。”
恰在此时,一小太监跑了进来:“禀摄政王,北方来报。”
朱标眉头一皱,示意小太监继续说下去。
小太监从袖子里取出一封加密的折子递了上来:“北方来信,说是急报。”
朱标接过折子,拆开,看了看,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朱雄英凑了上去,看了一遍,心中知道了大概。
主要就是如今北方的气候越来越异常,已经开春了,居然雪还越下越大,实属异常。
遣散了小太监之后,朱标看向朱雄英:“这个怎么办?”
朱雄英摇了摇头:“爹,这个咱们也办不了,咱们大明最后其实就是因为天气过于异常,民不聊生,才彻底灭亡的。”
朱标听后,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说道:“看来这天象异常,非同小可。雄英,你有何对策?”
朱雄英沉思片刻,回答道:“爹,先不考虑未来几百年之后的事情,我们应当立即派遣一支精干的考察队伍前往北方,实地了解情况。同时,可以调集各地的粮食储备,做好赈灾准备,以防不测。”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嗯,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另外,你认为是否需要向百姓们公开这一情况?”
朱雄英略一思索,回答道:“爹,我认为应当适当地向百姓们透露一些信息,但不宜过度渲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我们可以强调朝廷正在积极应对,确保百姓们的生活稳定。”
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好,那就按照你的建议去做。你我父子同心,定能共度难关。”
朱雄英坚定地回答:“孩儿定不负父亲所托,为百姓的福祉尽心尽力。”
父子二人再次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朱标知道,有朱雄英这样有担当的儿子,大明的未来定会更加光明。
说完话,陈赤脚也到了乾清宫,朱标配合的躺下,开始扎针。
“殿下,再施针三次,以后就不用施针了,服用汤药为主,锻炼为辅,然后身子就能慢慢的好了。”
陈赤脚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银针扎入朱标的穴位。朱标闭上眼睛,感受着针刺带来的微微刺痛和随后的舒缓感。朱雄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心中对陈赤脚的医术充满了敬意。
施针完毕,陈赤脚收拾好自己的器具,向朱标和朱雄英行了一礼,便告辞离开了乾清宫。朱标坐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身体,感觉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爹,您感觉如何?”朱雄英关切地问道。
朱标微笑着点了点头:“好多了,陈赤脚的医术果然名不虚传。”
朱雄英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那就好,爹,您要多注意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朱标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放心吧,我会的。雄英,你也要注意身体,这段时间你太辛苦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爹,我辛苦啥啊,什么事情不都还是您在前面撑着嘛。”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雄英,有你这样的儿子,我感到很骄傲,对了,那个秃驴呢?”
朱雄英回道:“姚广孝去凤阳了,我在凤阳实施的政策,需要有人去跟进,其他人的思维跟不上我,只有姚广孝行,所以只能安排他去了。”
朱标想了想:“那沈万三呢?沈万三也在凤阳?”
“嗯,现在凤阳的财政是沈万三管着的,他在给我带人,如今他年纪也不小了,估计培养出一批懂财经的出来,他就该养老了。”
朱标听后,点了点头:“沈万三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他这些年为大明的财政做出了不少贡献。”
“当初他,不说了,那些事都过去了。”
“不过,雄英,你也要注意,不要让他过于劳累,毕竟年纪大了,身体是最重要的。”
朱雄英点头表示理解:“爹,您放心,我会注意的。沈万三虽然年纪大了,但他对赚钱的热情依然不减当年,您都不知道,如今凤阳内循环经济基本都是他沈万三一个人给弄出来的。。”
朱标满意地笑了:“雄英,你越来越成熟了,处理事情也越来越周全。有你在,我放心多了。”
朱雄英谦虚地笑了笑:“爹,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和爷爷为大明付出了那么多,我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
朱标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雄英,你做得很好。现在,我们还是先关注一下北方的异常气候问题。你刚才说要派遣考察队伍,具体要怎么做?”
朱雄英沉吟片刻,回答道:“爹,我已经安排好了,明天一早,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官员和学者组成的考察队伍就会出发前往北方。他们将实地考察气候异常的原因,并收集相关数据。同时,我会下令各地官府做好赈灾准备,确保百姓们的生活不受影响。”
朱标赞许地点了点头:“好,这样我们就能及时了解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雄英,你做得很好,我相信你能够处理好这一切。”
朱雄英坚定地回答:“爹,我会尽我所能,确保大明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宁。”
针灸到了时间,陈赤脚取了针,便退了出去,正好唐赛儿带着徐妙锦走了进来。
唐赛儿一进门,便向朱标行了一礼:“殿下,徐妙锦来了。”朱标点了点头,示意她起身。
徐妙锦走上前来,恭敬地向朱标行礼。朱标微笑着说道:“妙锦,你来了。最近学习的情况如何?”
徐妙锦一头扎在了朱雄英的身边,看向朱标回答道:“今天我学了女红,还学了识字,刚才扎马步扎了半个时辰,才来的。”
朱标看着自己这个儿媳妇,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你下午要干什么去啊?”
徐妙锦回答道:“下午我要去听先生讲授《女诫》,还要练习书法和绘画。”
朱标赞许地点头:“不错,女孩子多学些才艺总是好的。不过,也不要太累了,适当休息。”
徐妙锦没回话,从兜里掏出来一颗糖,递给了朱雄英:“吃糖。”
朱雄英接过糖,微笑着对徐妙锦说:“谢谢,你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辛苦了。” 徐妙锦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温柔。
朱标看着这对年轻人,心中充满了欣慰。他转向唐赛儿,问道:“赛儿,最近宫里的事情都熟悉了吗?”
唐赛儿恭敬地回答:“后宫里的所有娘娘我都熟了,只是那些皇子们,因为见得少,所以还有好些人都没见过,只听说过名字。”
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行,慢慢来吧,以后时间还多得是。”
“对了,爹,我有一事。”朱雄英想了想,说道:“我想设立个商会总部,由朝廷管理天下商会。”
“此意何解?”朱标疑惑地看了看朱雄英。
“调度。”朱雄英想了想,说道:“假设,一个地方出现了灾情,从地方州府调度粮食是很困难的,但是商会不存在这个情况,比如您想想,之前湖广洪灾,我从京师商会调配粮食过去。”
朱标听后,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雄英,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商会的确在物资调度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不过,朝廷直接管理商会,会不会引起商人们的不满呢?”
朱雄英微微一笑:“爹,您放心,商会总部由朝廷管理,并不意味着要剥夺商人们的自主权。相反,朝廷可以为商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比如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这样既能调动商人们的积极性,又能确保朝廷在关键时刻能够有效地调度资源。”
“只是,那些读书人,怕是会不满,毕竟士农工商,一旦商人和朝廷挂钩,那必然会引起不满。”
朱标点了点头:“嗯,你的考虑很周全。不过,商会总部的设立需要经过朝廷的讨论和批准,谁敢不满,杀了便是。”
朱标笑罢,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深思,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景色,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片刻后,他转过身来,语气坚定地对朱雄英说道:“吾儿,你所言甚是。科举制度确实需要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书五经那一套,禁锢了咱们中华大地太久的时间了,就让这一切,在我手里结束吧。”
朱雄英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但为了国家的未来,他愿意承担起这份责任。
他恭敬地回答道:“父亲,孩儿明白。变革之路虽难,但孩儿愿意与您一同前行。”
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朱雄英已经具备了担当大任的潜质。他沉声说道:“好,那我们便从这次殿试开始,逐步推行变革。你我父子同心,定能开创一番新局面。”
朱雄英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回答道:“孩儿定不负父亲所托,为国家的未来尽心尽力。”父子二人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朱雄英和朱标父子俩在书房里继续讨论着科举制度的改革事宜。
朱雄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爹,除了增加实用性的科目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新的考试形式,比如面试。这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学子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面试?”朱标疑惑。
“就是类似于殿试一样的,分数达标者,需要进行殿试,进行答辩,考校其专业知识或者对政策的见解。”朱雄英回答道。
朱标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面试确实可以弥补笔试的不足,让考官更全面地了解学子的才能。不过,面试的公正性如何保证?”
朱雄英胸有成竹地回答:“我们可以设立一个由多位考官组成的面试委员会,每位考官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问题,综合评分。同时,为了防止偏颇,可以采取匿名评分的方式。”
朱标沉吟片刻,然后说道:“这个方法不错,但实施起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你有没有考虑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朱雄英回答:“爹,我们可以先在部分地区试行,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同时,可以借助地方官员的力量,让他们参与到面试过程中来,这样既能减轻中央的压力,也能让地方官员更加了解和重视科举制度的改革。”
朱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雄英,你的想法越来越成熟了。科举制度的改革确实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我们既要保证改革的公正性,又要确保改革的可行性。”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转眼过了正月十五,好消息是马秀英的病情没有继续恶化,时不时的还能想起一些之前的事。
坏消息就是这段时间朱元璋多度担忧,自己的身子也累垮了。
说是垮了,其实就是整个人思虑过度,食欲不振,睡也睡得不好,加上年纪也到了,有点更年期的症状。
“雄英,你爷爷这能治吗?”朱标和朱雄英二人在乾清宫,讨论着。
朱雄英摇了摇头,整个人这段时间一直在处理朝政,又因为朱元璋和马秀英的事,竟然有些压力肥。
“这些病,在未来也是疑难杂症吗?”朱标叹了口气,一脸惆怅。
“祖母这个算是疑难杂症,在未来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爷爷这个就是到了一定年龄了,短则几个月,长则两三年,就能自己缓解过来。”
朱雄英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其实只要注意爷爷的饮食和休息,尽量让他保持心情舒畅,后面就会好起来。”
朱标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担忧:“就你祖母这情况,你爷爷……唉……”
朱雄英强撑起一丝笑容:“爹,今天该施针了,出了正月,您和唐赛儿就该成婚了。”
朱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成婚之事,我本没准备这么快的,但为了大局,也只好如此。”他顿了顿,又道:“只是你,倒是委屈了你了,成婚这么早。”
恰在此时,一小太监跑了进来:“禀摄政王,北方来报。”
朱标眉头一皱,示意小太监继续说下去。
小太监从袖子里取出一封加密的折子递了上来:“北方来信,说是急报。”
朱标接过折子,拆开,看了看,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朱雄英凑了上去,看了一遍,心中知道了大概。
主要就是如今北方的气候越来越异常,已经开春了,居然雪还越下越大,实属异常。
遣散了小太监之后,朱标看向朱雄英:“这个怎么办?”
朱雄英摇了摇头:“爹,这个咱们也办不了,咱们大明最后其实就是因为天气过于异常,民不聊生,才彻底灭亡的。”
朱标听后,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说道:“看来这天象异常,非同小可。雄英,你有何对策?”
朱雄英沉思片刻,回答道:“爹,先不考虑未来几百年之后的事情,我们应当立即派遣一支精干的考察队伍前往北方,实地了解情况。同时,可以调集各地的粮食储备,做好赈灾准备,以防不测。”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嗯,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另外,你认为是否需要向百姓们公开这一情况?”
朱雄英略一思索,回答道:“爹,我认为应当适当地向百姓们透露一些信息,但不宜过度渲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我们可以强调朝廷正在积极应对,确保百姓们的生活稳定。”
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好,那就按照你的建议去做。你我父子同心,定能共度难关。”
朱雄英坚定地回答:“孩儿定不负父亲所托,为百姓的福祉尽心尽力。”
父子二人再次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朱标知道,有朱雄英这样有担当的儿子,大明的未来定会更加光明。
说完话,陈赤脚也到了乾清宫,朱标配合的躺下,开始扎针。
“殿下,再施针三次,以后就不用施针了,服用汤药为主,锻炼为辅,然后身子就能慢慢的好了。”
陈赤脚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银针扎入朱标的穴位。朱标闭上眼睛,感受着针刺带来的微微刺痛和随后的舒缓感。朱雄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心中对陈赤脚的医术充满了敬意。
施针完毕,陈赤脚收拾好自己的器具,向朱标和朱雄英行了一礼,便告辞离开了乾清宫。朱标坐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身体,感觉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爹,您感觉如何?”朱雄英关切地问道。
朱标微笑着点了点头:“好多了,陈赤脚的医术果然名不虚传。”
朱雄英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那就好,爹,您要多注意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朱标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放心吧,我会的。雄英,你也要注意身体,这段时间你太辛苦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爹,我辛苦啥啊,什么事情不都还是您在前面撑着嘛。”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雄英,有你这样的儿子,我感到很骄傲,对了,那个秃驴呢?”
朱雄英回道:“姚广孝去凤阳了,我在凤阳实施的政策,需要有人去跟进,其他人的思维跟不上我,只有姚广孝行,所以只能安排他去了。”
朱标想了想:“那沈万三呢?沈万三也在凤阳?”
“嗯,现在凤阳的财政是沈万三管着的,他在给我带人,如今他年纪也不小了,估计培养出一批懂财经的出来,他就该养老了。”
朱标听后,点了点头:“沈万三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他这些年为大明的财政做出了不少贡献。”
“当初他,不说了,那些事都过去了。”
“不过,雄英,你也要注意,不要让他过于劳累,毕竟年纪大了,身体是最重要的。”
朱雄英点头表示理解:“爹,您放心,我会注意的。沈万三虽然年纪大了,但他对赚钱的热情依然不减当年,您都不知道,如今凤阳内循环经济基本都是他沈万三一个人给弄出来的。。”
朱标满意地笑了:“雄英,你越来越成熟了,处理事情也越来越周全。有你在,我放心多了。”
朱雄英谦虚地笑了笑:“爹,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和爷爷为大明付出了那么多,我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
朱标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雄英,你做得很好。现在,我们还是先关注一下北方的异常气候问题。你刚才说要派遣考察队伍,具体要怎么做?”
朱雄英沉吟片刻,回答道:“爹,我已经安排好了,明天一早,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官员和学者组成的考察队伍就会出发前往北方。他们将实地考察气候异常的原因,并收集相关数据。同时,我会下令各地官府做好赈灾准备,确保百姓们的生活不受影响。”
朱标赞许地点了点头:“好,这样我们就能及时了解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雄英,你做得很好,我相信你能够处理好这一切。”
朱雄英坚定地回答:“爹,我会尽我所能,确保大明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宁。”
针灸到了时间,陈赤脚取了针,便退了出去,正好唐赛儿带着徐妙锦走了进来。
唐赛儿一进门,便向朱标行了一礼:“殿下,徐妙锦来了。”朱标点了点头,示意她起身。
徐妙锦走上前来,恭敬地向朱标行礼。朱标微笑着说道:“妙锦,你来了。最近学习的情况如何?”
徐妙锦一头扎在了朱雄英的身边,看向朱标回答道:“今天我学了女红,还学了识字,刚才扎马步扎了半个时辰,才来的。”
朱标看着自己这个儿媳妇,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你下午要干什么去啊?”
徐妙锦回答道:“下午我要去听先生讲授《女诫》,还要练习书法和绘画。”
朱标赞许地点头:“不错,女孩子多学些才艺总是好的。不过,也不要太累了,适当休息。”
徐妙锦没回话,从兜里掏出来一颗糖,递给了朱雄英:“吃糖。”
朱雄英接过糖,微笑着对徐妙锦说:“谢谢,你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辛苦了。” 徐妙锦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温柔。
朱标看着这对年轻人,心中充满了欣慰。他转向唐赛儿,问道:“赛儿,最近宫里的事情都熟悉了吗?”
唐赛儿恭敬地回答:“后宫里的所有娘娘我都熟了,只是那些皇子们,因为见得少,所以还有好些人都没见过,只听说过名字。”
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行,慢慢来吧,以后时间还多得是。”
“对了,爹,我有一事。”朱雄英想了想,说道:“我想设立个商会总部,由朝廷管理天下商会。”
“此意何解?”朱标疑惑地看了看朱雄英。
“调度。”朱雄英想了想,说道:“假设,一个地方出现了灾情,从地方州府调度粮食是很困难的,但是商会不存在这个情况,比如您想想,之前湖广洪灾,我从京师商会调配粮食过去。”
朱标听后,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雄英,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商会的确在物资调度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不过,朝廷直接管理商会,会不会引起商人们的不满呢?”
朱雄英微微一笑:“爹,您放心,商会总部由朝廷管理,并不意味着要剥夺商人们的自主权。相反,朝廷可以为商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比如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这样既能调动商人们的积极性,又能确保朝廷在关键时刻能够有效地调度资源。”
“只是,那些读书人,怕是会不满,毕竟士农工商,一旦商人和朝廷挂钩,那必然会引起不满。”
朱标点了点头:“嗯,你的考虑很周全。不过,商会总部的设立需要经过朝廷的讨论和批准,谁敢不满,杀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