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 第226章 建新城

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第226章 建新城

    朱雄英打开一看,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摞摞的训练手册和图表。“道衍,辛苦了。这些资料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姚广孝微微一笑,回答道:“殿下,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水军的训练是国之重器,不可轻视。”

    “这段时间事情正多着呢,你先回去休息吧,等着明天,到春和宫来见我。”

    “是。”

    道衍走后,朱雄英四处转了转,城里的街道干干净净,倒也没有什么不妥。

    只是一路向南,走到河边,一瞬间,惊了。

    河面上各种破烂的衣服就不提了,不远处竟然还看见朵朵油花,这可是京师啊。

    朱雄英皱起了眉头,他没想到在京城的边缘,竟然会有这样的景象。

    他快步走向河边,只见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油花在阳光下泛着不祥的光泽。

    朱雄英心中一沉,立刻叫来了侍卫,命令他们立刻清理河面,并调查污染的源头。

    顺着河道走了一个时辰,都出了城老远了,朱雄英这野外全是残羹剩饭,破布头子,还有些烂的不行的木箱,甚至处处都是粪便,不由得眉头紧皱。

    城外他不是没出来过,但是一般情况,到了鸡鸣寺也就停了,平日里进出京师都是走官道,官道上一直有人收拾,倒是看不出脏乱来。

    也不知道爹是怎么发现这城外脏的,想到这,朱雄英一拍手:“可以用凤阳的模式啊!”

    可是抬头一看,远远的城墙矗立在那,像是个巨兽一般,顿时头疼欲裂。

    “京师可不比凤阳,这一个城要是改造起来,这花费得有多少啊,要这样,还不如重新建一个了。”

    “等等,重新建一个?!”

    朱雄英突然大喊:“来人,备马,我要回宫。”

    回到春和宫,朱雄英直接取了个炭笔,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取舆图!”

    看着城里的布局,朱雄英思索再三。

    “以皇宫为中心点拆了城墙,向北扩张,我想想,后面是山,南边是河,按照现在的建造力,真打造出来一个城池,恐怕浪费不少劳力啊。”

    手指轻轻在舆图上画着,看了半天,也没想好该怎么办。

    “哥,干啥呢?”朱允熥端着一碗蛋羹走了出来,一脸疑惑的看着朱雄英。

    “现在老城这边排水也跟不上了,新凤阳你去了嘛?那边我建的很好,包括完善该企业,都不用出门。”

    “整个城市干净了不少,现在我在愁着在哪开始建新城。”

    朱允熥一指河对岸:“咱这边后面是山,不好建城,建在河对岸不就行了?!”

    朱雄英一拍脑门:“唉对诶,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

    “啥蒲公英什么的,我是说建在河对岸啊。”朱允熥歪着头看着哥哥。

    朱雄英舆图,一下冲了出来,一把抱住了朱允熥,抱着他的头亲了一口:“允熥,你真是我的好弟弟,回来再说。”

    等朱允熥回过神来的时候,朱雄英早已不在春和宫。

    朱雄英匆匆赶去乾清宫,心中充满了对新城市的构想。

    他深知,要实现这一宏伟计划,不仅需要周密的规划,还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人力。

    现在的自己,实现不了,只能靠爷爷。

    刚进大殿,人还没到,声音先到:“皇爷爷,皇爷爷,孙儿有事找您!”

    只是进了殿之后,没发现朱元璋。

    “人呢?不对啊,奉天殿我回来的时候去看了呀,也没在。”

    “难不成在后宫?”

    朱雄英心中疑惑,便询问一旁的太监:“皇爷爷可在后宫?”太监恭敬地回答:“回太孙殿下,皇上正在如厕。”

    朱雄英听后,老老实实的搬了个凳子等着朱元璋。

    朱雄英坐在凳子上,耐心地等待着。他心中盘算着如何向皇爷爷朱元璋提出自己的构想,他知道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工程,需要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

    不久,朱元璋从后屋出来,朱雄英立刻起身行礼:“皇爷爷,孙儿有要事相商。”

    朱元璋看到朱雄英一脸严肃,便示意他坐下:“说吧,何事让你如此急切?”

    朱雄英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自己的计划:“皇爷爷,孙儿认为京师的现状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大明日益增长的需求,我提议在河对岸建立一座新城。”

    “无论是解决城市卫生问题还是以后面临的人口增长问题,都直接有效的解决了。”

    “皇爷爷,您在凤阳待过,凤阳新城如何您应该知道。”

    朱元璋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提议感到意外:“凤阳好是好,可是现在要是按照京师的人口来说,这个工程得有多大?”

    “目前,咱们国库也不支持啊,你爹跟我说了那个东瀛有银矿,可是现在徐达那老匹夫啥情况也不知道,咱们或许可以等一等,等着东瀛银矿确认下来了,然后再建城也不迟。”

    朱雄英点头道:“孙儿已经考虑过,按照凤阳新城的规划理念,先让商会出一部分钱,把城池规划建好了再说。”

    “先把排水渠,以后可能能用到的电线渠道,都弄出来,这样还能让城市更加宜居,商业和居住区将得到更好的划分。”

    朱元璋沉吟片刻,然后说道:“你这想法倒是大胆,但要实现,非一日之功。你可有具体方案?”

    朱雄英从怀中取出舆图,展开在朱元璋面前:“皇爷爷,您看,新城将围绕皇宫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一个全新的城市布局。”

    “等着百姓们搬过去之后,老城这边全部推倒重建,把老城区全部规划为皇室子弟的住所,以后管控皇室成员也更加方便。”

    朱元璋仔细端详着舆图,不时点头:“嗯,这规划倒是不错,但你可想过,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朱雄英坚定地回答:“皇爷爷,我明白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为了大明的未来,这是值得的。我会亲自监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人力,可以用发晌钱的徭役制,不强制,采用自愿制,哪怕需要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能造出来。”

    “而且,等着这边确认完了以后,至少还需要三个月,东瀛那边应该就能出结果了。”

    “到时候晌钱也能正常发放,如果东瀛那边出了问题,这个项目也可以延期。”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既然你有此决心,咱会考虑你的提议。但此事非同小可,你需先拿出一个详细的计划书来。”

    朱雄英闻言,心中一喜:“多谢皇爷爷信任,孙儿定不负所托。”

    朱元璋挥了挥手:“去吧,咱期待你的计划书,去和工部和户部商议一下。”

    朱雄英起身告退,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他知道,这将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大明帝国走向辉煌的关键一步。

    回到春和宫后,朱雄英立刻召见了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以及还留在京师的工匠们。

    这里不少工匠都经历过当初凤阳新城的建设,铺开舆图,朱雄英向他们展示了自己在舆图上的初步设想,并详细阐述了建设新城市的必要性和长远意义。

    “诸位,京师作为我大明的心脏,其繁荣昌盛关乎国运。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发展,老城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建设一座新城,以适应未来的发展。”朱雄英语气坚定地说道。

    工部尚书首先发言:“殿下所言极是,老城的改造工程浩大,且容易扰民。建设新城,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同时也能更好地规划城市布局。”

    户部尚书则提出了对资金的担忧:“建设新城所需资金巨大,我们需谨慎考虑。不过,若能吸引更多的商贾投资,或许可以缓解财政压力。”

    朱雄英点头表示赞同:“正是如此,我们不仅要依靠朝廷的财力,更要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此外,新城市将采用最先进的规划理念,打造一个宜居、宜商、宜业的环境。”

    官员们纷纷点头,对朱雄英的计划表示支持。朱雄英接着说道:“我打算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诸位都是国之栋梁,我希望你们能积极参与其中。”

    “殿下,但是您可考虑过,自古以来,无论是迁都,或者是建陵园,都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

    “包括咱们现在的皇城,也是建立在前朝都城的基础上,再进行扩大的,但是一个新城,这可不是劳民伤财四个字能理解的。”

    “凤阳总计住户也就一千多户,加上外来那些奴隶,也不过数万人,可是京师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凤阳的十倍,乃至百倍。”

    朱雄英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我明白诸位的顾虑,但正是因为京师的规模庞大,我们才更需要一个全新的规划。我们不会盲目地开始建设,而是要进行周密的规划和准备。我会亲自监督每一个细节,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至于资金问题,我会与商会合作,通过合理的投资和融资方式来解决。我们大明的未来,值得我们投入。”

    “而且,诸位,不知道你们想过一件事没有,大明的建设,也不止是咱们皇室成员和官员的事。”

    “若是什么都靠官员和皇室来干,那百姓哪来的凝聚心?哪来的归属感?!”

    朱雄英的话语中透露出无比的信心和决心,让在场的官员们深受感染。

    “无论是现在的京师,凤阳,还是未来的城池,我要的都是这么个过程,让百姓融入进来,新家园,是他们自己打造的,他们才能更珍惜。”

    “我们要让百姓参与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来,让他们成为建设的主人,这样,他们才会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城市。”

    朱雄英继续说道,“我想好了,我们可以通过发行债券、鼓励民间投资等方式,让百姓成为新城建设的投资者和受益者。”

    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听后,都表示赞同,并愿意全力支持朱雄英的计划。朱雄英接着详细阐述了新城的建设步骤和时间表,以及如何在建设过程中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

    他强调,新城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求,更要为未来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官员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会议气氛热烈而充满活力。

    朱雄英知道,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但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决心将这个计划付诸实践,为大明帝国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讨论完毕,朱允熥一脸佩服的看着自己的哥哥:“大哥你是真狠,寥寥几句话,就让人家出生入死的。”

    朱雄英微微一笑,回答道:“允熥,这不是狠,这是责任。我们身为皇室成员,有义务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的未来着想。新城的建设,不仅关乎我们大明的繁荣,更是为了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已经走出去的众人,淡淡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比如说,你想当个闲散王爷,你是愿意在大明当呢,还是去高句丽那破地方当?”

    “当然是大明啊!”朱允熥想也没想,直接回道。

    “对啊,就是这么个道理,辛苦咱们这一两代人,后世无论是不是咱们大明,都能享受到咱们拼搏带来的福利。”

    朱雄英继续说道:“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建设一座新城,所做的,也不止是一点点建城,你能明白吗?”

    朱允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开始理解哥哥朱雄英的远见和抱负。

    只听朱雄英继续说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长远发展,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