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最强工具人出征,寸草不生 > 第321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21)

快穿:最强工具人出征,寸草不生 第321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21)

    片刻后,马捕头追上了一辆马车,一个箭步冲上前,伸手猛地拉住缰绳,马儿吃痛,前蹄高高扬起,嘶鸣不已。

    马车停下后,马捕头迅速拉开了车厢的门,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根本不见李华清的踪影。

    马捕头双眼圆睁,怒视着车夫,厉声道:

    “李华清呢?”

    车夫被这气势吓得一哆嗦,赶忙摇了摇头:

    “不知道。”

    马捕头皱紧眉头,上前一步逼问道:

    “他不是坐上马车找人看病了吗?”

    车夫一脸茫然,依旧摇头:

    “看病?”

    “我今天就接了这拉货的活儿,压根没见过他。”

    马捕头气得咬牙切齿,手指着马车,大声呵斥:

    “那你这是要去哪里?用这样的车拉货,你骗鬼啊?”

    车夫吓得双腿发软,哆哆嗦嗦地解释道:

    “今天要拉的货太多了,其他车都去拉货了,我只好用这辆车去拉货。”

    “这是东家安排的,我也没办法啊,官爷。”

    马捕头怒不可遏,狠狠踹了车夫一脚,车夫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马捕头大声吼道:

    “快说,李华清在哪里下的车?别跟我在这儿装糊涂!”

    车夫捂着被踹的地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依旧坚称没有拉过华清。

    马捕头气得脸色铁青,大手一挥:

    “来人,把他带回县衙!”

    “我就不信审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往回走的路上,马捕头骑在马上,沉眉思索:

    “李华清到底待在家里没出来,还是在半道下了车?他究竟使了什么手段,竟能凭空消失?”

    回到县城后,马捕头带着几个衙役再次来到崔宅,对所有房屋进行了仔细搜索。

    然而,一番折腾下来,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根本没有找到李华清的踪迹。

    马捕头又气又恼,命衙役把守住崔宅前后门,防止有人进出,这才气呼呼地走了。

    等他走后没多久,崔宅的一个房间里,周平推开书架,俯身揭开了一块木板,顺着台阶走了下去。

    到了下面,看着躲在床上的华清,轻声说道:

    “老爷,马捕头他们走了。”

    黄岩的亲信赶回省城,向御史大人详述了清县发生的种种情况。

    御史听闻,不禁大惊失色,脱口而出:

    “三条人命?孙湖可真会挑时机。”

    深感事态严重的御史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去见了巡抚。

    巡抚闻听此事,亦是满脸惊愕:

    “孙湖应当不敢这么胡作非为吧?”

    心想:

    “此事若真由御史呈奏上去,岂不是显得我御下无方、治理无能?”

    略作沉吟后,巡抚神色凝重地开口说道:

    “您大可放心,此事我会选派精干专人前去彻查,绝不会出现冤假错案。”

    御史见巡抚表态,微微颔首:

    “如此甚好。 ”

    孙湖本想着快刀斩乱麻,迅速了结王大俊、任广德、胡本丰在狱中离奇暴毙一案。

    怎奈多日来四处搜寻,却始终觅不到李华清的踪迹,正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恰在此时,一名省里的官差快马加鞭赶到了清县县衙。

    孙湖不敢怠慢,赶忙将其恭请至堂屋之中。

    那官差整了整衣冠,神色严肃地说道:

    “听闻贵县县牢里日前突现三人暴亡之事,巡抚大人对此高度重视,特委派谭陆大人前来彻查此案。”

    “谭大人有令,命您准备好一应案卷,他明日便会抵达。”

    孙湖一听,顿觉如遭雷击,吓得额头冷汗如雨而下,声音都有些发颤:

    “明日?这……这如何来得及?”

    心中更是叫苦不迭:

    “怎么回事?”

    “你也来,他也来,清县莫非成了风水宝地不成?”

    次日,孙湖与黄岩早早便率人候在县城门口,恭迎谭陆一行。

    官道上扬起的尘土渐近,只见谭陆在数位官差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众人相见,一番寒暄后进了县衙落座。

    谭陆目光冷峻,扫视一圈后缓缓开口:

    “孙县令,按理说御史大人本无意插手此地之事。”

    “可一来呢,他是奉了圣上的御令行事。”

    “二来,他与巡抚大人私交甚厚。”

    “所以,值此关键当口,还望您诸事谨慎,切勿再生出什么乱子。”孙湖忙不迭地起身,躬身答道:

    “下官明白,定当全力配合。”

    谭陆微微上扬嘴角,露出一抹看似安抚的笑容,轻声说道:

    “孙县令,你且宽心,我此番前来,不过是依例行事,按流程走走过场罢了,你切莫这般紧张。”

    孙湖连连点头应承。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孙湖精心筹备了一场接风宴,珍馐美馔摆满桌席。

    他与史衡、谭陆、黄岩同席。

    席间烛火摇曳,气氛却有些凝重。

    史衡几杯酒下肚,终是忍不住,将自家儿子那档子烦心事和盘托出。

    谭陆静静听完,不禁轻轻叹了口气,正色道:

    “史大人,此事巡抚大人也曾与我提及。”

    “依照我天朝律法,这‘和奸’之事,向来遵循民不告,官不究之原则。”

    “当下这局面,恐怕还得劳您多费些心思,好好规劝规劝您那大儿子李华清,让他莫要再意气用事。”

    史衡面露苦涩,心中颇为无奈:

    “这小子要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事情又怎会一步步恶化,闹到如今这般不可收拾的田地。”

    第二天县衙大堂庄严肃穆,锣鼓声声。

    谭陆身着官袍,正襟危坐,准备升堂审案。

    首位传唤的便是那日送饭狱卒杨助钟的妻子。

    谭陆目光如炬,直视着堂下妇人,声音洪亮且沉稳地问道:

    “你家男人回家当天,可有透露半点在饭菜里下毒之事?”

    “又或是流露出任何寻死的念头?”

    “本官既受巡抚大人亲点,前来审理此案,定会秉持公正,你无需有丝毫顾虑,只管将知晓的实情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