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群英荟萃合集 > 第175章 李贺

群英荟萃合集 第175章 李贺

    (一)出身与少年时代

    李贺出生于唐宗室郑王族中,虽为贵族后裔,但家道早已没落。他的少年时代在昌谷度过,生活窘迫却充满诗意。七岁时,李贺便能写乐府辞章,立意新颖、语言清丽,展现出极高的诗歌天赋。十五岁时,他与李益齐名,以乐府诗歌名动京城。据《新唐书》记载,李贺的作品每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

    (二)受到赏识

    唐宪宗元和二年,李贺来到东都洛阳准备参加府试。此时,韩愈因出任国子博士,受人毁谤,来到洛阳上任。李贺因《雁门太守行》初步获得韩愈的赏识。随后,韩愈、皇甫湜听闻李贺的名声,登门拜访。李贺提笔而就《高轩过》,诗中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尽显其才华与自信。韩愈、皇甫湜惊叹不已,李贺声名更噪。

    (三)仕途受挫

    元和五年,李贺二十一岁,参与河南府进士科举考试,本以《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获得主考官提携,年末前往长安赴试。然而,仅因父亲 “晋肃” 之 “晋” 与 “进” 同音,“肃” 与 “士” 音近,李贺便被人以避讳为由议论攻击,不得参加进士考试。韩愈知晓后写《讳辨》公开辩护,但李贺最终仍无法抗衡舆论压力。这年冬天,他从长安回到家乡,途中以 “啼鸟被弹归” 抒发悲凉心绪。次年,李贺任职奉礼郎,虽诗歌才华受称誉,但京城繁华与卑贱官职的反差让他痛苦失望。

    (四)因病还乡与辞京南下

    元和八年,李贺二十四岁,因病辞官回到故乡昌谷。他的代表作《金铜仙人辞汉歌》疑似在此时期创作,寄托了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栖居昌谷期间,他撰写诗文,表现田园野趣的同时也暗藏壮志未酬的苦闷。这年冬天,李贺再次进京,后又辞京南下。在友人张彻的举荐下,他在潞州做幕僚。期间,他游历各地,创作了许多追怀前朝往事和记述诗友交会的诗篇。但南北游历并不能消除他心中的愁闷,加上体弱多病、经济拮据,返家后不久,李贺在二十七岁时离世。

    二、李贺的诗歌特点

    (一)风格独特

    李贺的诗歌风格独特,想象奇谲。他常常以超现实的笔触,描绘出奇幻的世界,如《梦天》中,诗人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俯瞰人间,“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种大胆的想象,让人惊叹不已。

    辞采诡丽,变幻缤纷。他的用词华丽而独特,色彩鲜明。如在《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黑云”“甲光”“金鳞”“秋色”“燕脂”“紫夜”“红旗”“霜鼓”“黄金台”“玉龙剑” 等词语,浓墨重彩,营造出沉重的悲剧气氛。

    刻意创新,语言悲冷凄苦。他不用 “经人道语”,力求精炼和创新,常选用感情强烈或生新拗折的字眼,如 “啼”“泣”“冷”“鬼”“死”“血” 等字,使得诗歌充满幽冷哀伤。例如《秋来》中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尽显悲冷凄苦之感。

    选词炼句不落窠臼,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他好用代词,不肯直说物名,如剑曰 “玉龙”,酒曰 “琥珀” 等。诗歌意象跳跃,结构常常突破常规,给人以新奇之感。

    (二)善用色彩与意象

    李贺擅长营造色彩斑斓而诡异的气氛。他常常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如在《苏小小墓》中,“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诗中既有 “草如茵” 的绿色,又有 “冷翠竹” 的冷色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凄美的氛围。

    他多用衰老和死亡意象,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如《老夫采玉歌》中,“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老夫” 这一衰老的意象,与 “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等死亡意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悲凉的诗境。

    (三)选题独特

    李贺选题上喜欢写鬼,从人到物皆有悲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鬼魂、幽灵等形象,如《苏小小墓》中对苏小小鬼魂的描写,“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以及《秋来》中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这里的 “络纬”(一种昆虫)也被赋予了悲苦的色彩。

    他以景抒情,用外物写内心悲苦。例如《南山田中行》中,“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通过描写秋天的原野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苦。

    三、李贺的文学成就

    (一)开创 “长吉体”

    李贺开创的 “长吉体” 诗歌,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长吉体” 不拘格律,摆脱了传统诗歌形式的束缚,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李贺着意造境,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创造出一个个奇幻瑰丽的诗歌世界。他大胆创新,用词新颖奇特,如 “羲和敲日玻璃声”“银浦流云学水声” 等诗句,让人耳目一新。“长吉体” 诗歌别开生面,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二)丰富的题材与深刻的内涵

    李贺的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神仙鬼魅题材是他的一大特色,在《天上谣》《梦天》等作品中,他以奔放热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描绘出王母娘娘、嫦娥等神话人物和银河、月宫等天国风光,极尽奇丽谲幻之观。同时,他也用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如 “鬼灯如漆点松花”“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等诗句,反映现实的黑暗和自己内心的苦闷。咏物题材中,《李凭箜篌引》《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等作品,通过奇特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描绘音乐家的高超技艺和劳动人民的手工艺,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此外,他的诗作还包括直陈时事、借古讽今和个人发愤抒情等题材,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内心愤懑。例如《雁门太守行》批判藩镇割据,《老夫采玉歌》揭露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开愁歌》则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消沉情绪和对命运的不平。

    (三)后世影响

    李贺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晚唐诗人李商隐深受李贺影响,在诗歌艺术方面学习李贺,创作了许多具有 “长吉体” 风格的作品。温庭筠等人也受到李贺的启发,在诗歌创作中借鉴了他的独特风格。李贺的 “长吉体” 诗歌成为整个唐诗实现彻底审美转向的代表,他那凄艳诡激的诗风不仅成为前无古人的开拓与创新,也成为晚唐诗歌直接效法的创作典范,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作品启发了无数后来的诗人,其艺术成就得到了历代文人的高度评价。

    四、“诗鬼” 之称的由来

    (一)不幸的人生

    李贺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虽出身唐宗室郑王族中,却家道中落,生活窘迫。在仕途上,他屡遭挫折,因避讳问题无缘进士考试,只能担任从九品的奉礼郎,官职卑微,与他的才华极不相符。在感情生活方面,爱妻的早逝更是给他沉重的打击。他的身体也一直不好,体弱多病,在二十七岁的青春年华便英年早逝。命运似乎从未眷顾过他,他的生命旅程就像一场无法摆脱的噩梦,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二)年少成名的 “鬼才”

    李贺年少时便展现出惊人的才华。七岁便能作诗,十二岁时所作的《高轩过》更是震惊了韩愈和皇甫湜。这首诗立意高远,文采斐然,尽显李贺的天赋与才情。韩愈和皇甫湜对他赞不绝口,从此李贺声名远扬,获得了 “鬼才” 的盛名。他的才华在少年时期便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唐代诗坛。然而,这位少年天才的命运却并未因此而一帆风顺。

    (三)文学风格

    李贺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力。他常常以鬼怪为题材,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神秘的世界中。在他的笔下,神仙鬼怪栩栩如生,仿佛与现实世界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死的思考、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例如在《秋来》中,他以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凄凉而神秘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与悲愤。这种独特的文学风格与 “诗鬼” 的称号相得益彰。

    (四)外貌特征

    李贺的长相奇特,也为他 “诗鬼” 的称号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他身材瘦小,眉毛相连,手指如鸡爪一般。这样的外貌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独特,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走来的人物。他的外貌特征与他诗歌中的神秘氛围相呼应,让人不禁联想到 “鬼” 的形象。或许正是这种独特的外貌和文学风格的结合,使得后人赋予了他 “诗鬼” 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