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你好1978 > 第235章 被套路了

你好1978 第235章 被套路了

    《父母爱情》发表仅仅半个月后,《当代》编辑部就收到了近七百多份读者来信。

    同时在各地方刊物和报纸上,也都相继出现了各种评论文章。

    一部作品的在发表后,很少有这么快,且这么多的读者反馈。

    要知道,截至目前为止,各地的销售总量才十万多。而且每天的来信都在增加。

    一大早周编辑骑了个自行车驮着一包信件,送到了蒋明春的四合院。

    这几天蒋明春几乎都在四合院里住,学校宿舍只是中午的时候偶尔睡个午觉。

    “明春,这些都是关于《父母爱情》的读者来信。刚好你这院子大,我就给你放在这里啦!”

    蒋明春看着面前的包裹,只觉得有些头大。

    每次作品发表之后,写读者回信就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记得最初收到来信的时候,尤其是看到读者夸奖的话,蒋明春能翻来覆去的看好几遍,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不过时间长了,看的多了,也就麻木了。

    到现在看到来信,就头疼。

    “周编辑,要不,后边儿的来信就放你们那里吧。等我什么时候得空,再看吧。”

    周编辑露出个我懂你的表情:

    “回信写烦了是吧。我听说《活着》和《高山》的读者来信都快把编辑部的房顶都给顶起来了。”

    蒋明春苦笑:

    “那个时候我还住宿舍,没地儿收。秦老说我的读者来信,把他们办公的地方都给占了,天天找我抱怨。”

    “哈哈!要我说一个字‘该’!谁让你写的那么好!”

    周编辑调转自行车头:

    “好了,我得回去了。一堆事儿等着呢。对了,听说《花城》的苏编辑跟你约稿了?最近又写新稿子了?”

    蒋明春警惕的看着对方:“你这是来送信的,还是打探情报的?”

    周编辑打着哈哈:

    “我就是问问嘛!回见,回见昂!”

    周编辑扭头就要骑车,刚好迎面碰上一个女同志。

    “哎呀!不好意思,差点给你撞到了。”

    梁玉雯摆摆手示意没关系。

    抬头刚好对上蒋明春的视线:

    “我姐呢?”

    “她还在学校,你怎么一大早就来了?”

    梁玉雯自顾自的就往里面走:“我来取一些东西,月底就要去沪上演出了。”

    梁玉雯一早就占了一间屋子,把自己的东西也都放在四合院。

    不提这一茬,蒋明春差点忘了:

    “哦,你六月份要参加汇演是吧。对了!徐慧敏她爸有没有帮你啊?”

    梁玉雯今天看起来很高兴,说话的声音也轻快了不少:

    “嗯!徐先生给我们提了好多意见。连郑老师都说,就像是换了个节目似的。”

    蒋明春点点头:

    “那就好!去了沪上注意点安全。一个人的时候最好别乱逛。”

    梁玉雯顿了顿停下脚步,有些难为情的吐出几个字:

    “回头,你问问我姐想要什么。还有...还有,你有没有什么要买的?”

    蒋明春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出错了,难得啊!

    这小姨子居然懂得孝敬自己这个姐夫了?

    蒋明春想了想,从自己兜里掏出一叠大团结,数了两百块,递给对方:

    “拿着吧!去了沪上想买什么就买点什么。”

    梁玉雯一撇头:

    “我不要,我有钱。”

    蒋明春知道这妮子的性格,就算真没钱了也不会主动跟他说。

    要是平日里在学校,可能没个什么花销。到了沪上,女孩子总是想买点东西什么的,手头上的钱不宽裕怎么买?

    何况,梁玉雯因为姐姐和家里闹翻,肯定不会再跟家里拿钱。

    蒋明春这个当姐夫的,也不能看着这丫头过得紧巴巴的。

    “拿着吧!这钱又不是给你的,是让你给你姐买东西的钱。”

    蒋明春把钱硬塞进对方的兜里,梁玉雯好歹也二十好几的人了,怎么会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哦。”

    梁玉雯哦了一声,扭头往自己的房间走去,像是被迫才接受的样子。

    前脚刚刚迈进厢房的门,梁玉雯就伸手摸了摸鼓鼓的衣兜。

    眉眼顿时弯成了一条线,笑的像只小狐狸。

    有个当作家的姐夫还真不赖,一出手就是二百块!

    这次去沪上,又能买好多东西啦!

    蒋明春不知道自己被小姨子给算计了。看了看厢房的门,又看看地上的大包裹,叹了口气。

    本来刚刚看到梁玉雯的时候,还准备让对方帮自己写回信呢。现在看来这个计划算是泡汤了。

    “唉,还得自己动笔啊!”

    蒋明春把来信的包裹放在了杂物间,一时半会儿,自己也不想去看。

    最近主要的任务就是赶稿子,先把《花城》的稿费弄到手。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这个月,已经被安排了两场演讲,一场是在二十三号。另一场是在月底。

    二十三号那场是在燕大,月底是在燕师大。

    演讲时间都是一个小时左右。

    这几天,蒋明春还要准备演讲的内容,还要考虑到时候学生们的提问。每天小说只能写个三四千字,连平时一半的效率都不及。

    比起第一次在礼堂的那场演讲,这次更加隆重。

    筹备这次演讲的依旧是文学社负责,每个系听讲的名额都是固定的,老师和校领导,还有《青年报》《燕京日报》也有记者到场。

    这样的形式和规模完全就是按照特邀嘉宾演讲的待遇。

    梁玉雯收拾好了东西就回军艺去了,今天下午有堂大课。蒋明春一个人在家懒得做午饭,写了一会儿小说, 就坐着公交车回学校蹭饭去了。

    走到校门口的时候,遇到了肖老师。

    肖老师走的很着急,手里提了个饭盒,看样子也是要去食堂打饭的。

    “肖老师!”

    蒋明春喊了一声,小跑着跟上去。

    肖敏停下来等着蒋明春,两人一道走着。

    “你也要去食堂?”

    “是啊!我就是赶着饭点儿来的!”蒋明春拍了拍肚皮:

    “一路上坐公交都给我颠饿了。一会得吃三个大馒头才行!”

    肖敏笑着:“人人都像你这么能吃,咱们学校都得被吃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