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塑强汉 > 第224章 北方之势(1)

三塑强汉 第224章 北方之势(1)

    然后,就看到捣乱的跑了出来。

    “要收徒,也要先收我为徒。”郭淮离开便携小桌,跑到蔡成面前,双腿下跪。

    蔡琰连忙跑过来,把郭淮拉了起来,小声对他说:“别捣乱。你再捣乱的话,我就不让公子收你为徒了。”

    蔡成回过神来,哭笑不得。

    他上前扶起荀彧。

    “文若,我知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像我,只是琢磨那些稀奇古怪。你根本无须拜我为师,你只要跟在我身边一年,我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你就都搞明白了。”

    说着,还直接拉着荀彧的手。

    “文若兄长,你愿意来帮我,我真是求之不得。我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你推向我大汉丞相之位,从而造福我大汉万民。”

    荀彧死死地盯着蔡成,半晌后,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帮行知公子,帮你一生,决不背叛。”

    荀彧此话,和拜主公也没什么区别了。

    韩信能一诺千金,荀彧又如何做不到?

    这就是荀彧给蔡成的承诺。

    “哈哈哈哈,此生得文若相助,足矣!”蔡成开怀大笑。

    笑过之后,蔡成说道:“文若远道辛苦,不能总在这里站着。我们去客室相谈。”

    说完,蔡成看着张杨说道:“稚叔,我得把你放出去了。今天,你已经看到了我对河套之地以及凉州、司棣西部三郡的总体布局。

    “但去恶和子龙还不知道此局。你去征西军团,给去恶做个参谋长如何?

    “一方面把此局讲给二人,另一方面,你来负责安抚羌人,今年内收服整个河套。”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当初赵云养好伤,来漆垣寻蔡成,蔡成二话不说,直接任命赵云为西征军团的副军团长。

    然后赵云就带自己百骑白马义从,去追管亥了。

    目前,在蔡成身边,除那些没成年的孩子之外,就自己没有具体职务了。

    就连颜良、文丑二人,至少也有个大帅左右护卫的职务。

    谁知道,今天和大帅还没把河套局势商讨完,荀文若就来了。

    然后他就趁着作战室中的交流,把大帅对河套、凉州及司棣西三郡的布局,全部搞清楚了。

    他正想因此而向大帅提出,放自己去征西军团,哪怕做个参军、司马也可以。

    谁知道,大帅给自己的职务竟然是参谋长。

    这半年间,他可算是把护民军的军职、军衔搞明白了,参谋长就是仅次于军团长的二把手。

    他不知道,蔡成让他去征西军团,也有把他调离身边的原因。

    因为蔡成估计,自己很快就要与吕布对上了。

    张杨和吕布私交甚深,如果面对,蔡成担心张杨不好做。

    张杨兴高采烈地去做出发前的准备,而蔡成和荀彧、蔡琰、申金等人,一起进入了客室。

    宅院不大,也没有大房子,所以,会客室也不大。

    这些人涌入之后,就显得有些拥挤。

    好在轻风、细雨两人负责端茶送水,而诸葛亮和郭淮两人直接就站在蔡成的身侧。

    看来这个郭淮是铁了心要拜蔡成为师,哪怕他比诸葛亮大,他仍然处处模仿诸葛亮。诸葛亮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香茶上来之后,蔡成笑着开口。“先让小郭淮为我们介绍一下并州的局势。毕竟他是奉州牧之命而来嘛。”

    郭淮知道,使君大人让他来汇报,无非是给他一个来寻蔡成的理由。

    他生怕蔡成不理他,不收他为徒。

    此时听到蔡成让他汇报并州的情况,他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

    可能是因为太激动了,他干张了几下嘴,却没有发出声音。

    蔡琰笑道:“小淮子,你就那么没出息?大胆地说,公子又不吃人。”

    在蔡琰的鼓励下,郭淮的心情平复了一些。

    然后他又理了理思路,才开始讲述当前并州的情况。

    其实,蔡成对幽、并、冀三州的情况了如指掌。

    他只是给郭淮一个机会,看看他的条理性和表达性如何。

    郭淮的嗓音很脆,他还没到长出喉结变声的年龄。

    蔡成发现,人体的第二次发育,即使来到东汉,也和后世相差不大。

    “奉州牧大人指示,向行知公子禀报如下……”

    然后郭淮就讲起这半年来并州的变化。

    刘岱就任并州牧之后,绝对是大展身手。

    他以州牧身份下令,把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上郡的汉人,开始向晋中平原集中。

    刘岱承诺:保证返回晋中平原的农户,最多两年,保证可以重归故土。他们来到晋中平原后,平均每人至少十亩田。

    整个并州,地多人少,不担心田地不够。哪怕把并州全部人口集中于晋中平原所在的太原郡和西河郡,也无非是六十万人口。

    何况,蔡成还告诉刘岱,上郡的人口不用迁徙。因为护民军一年内收复河套,上郡无忧。

    当然,雁门郡和定襄郡的人口也不用迁徙,有护民军保护。

    为了让晋中平原的世家大族让出良田,刘岱直接联系了太原王氏、太原郭氏两大并州顶尖望族,和他们联合发出倡议,让所有世家大族共同拥抱新农体系。

    这其中,太原郭氏出力最大。

    因为郭全返回了并州,被刘岱聘为牧府留守长史,同时兼任并州农分署署长。

    郭全可不是荀彧,他算是把新农体系研究的很是彻底,知道新农体系只是青州众多体系之一。

    所以,他把代表商业体系的沧海商号、代表教育体系的大学堂、代表医疗体系的大医堂、代表工业体系的各类工坊、代表生活体系的一品天下……总之,他把他在青州这三年所看到的,全部引进到了并州。

    这大概就是东汉版的“招商引资”吧?

    冬季还没结束,各种体系已经开始在并州落地开花了。

    然后,郭全全力建设农庄,促进春耕;刘岱则是主抓大学堂、大医堂。

    刘岱动员所有读书人全部进入大学堂回炉重造,为并州培养师资,保证半年后,并州八岁以上的孩子,全部都能进入大学堂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