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第169章 贾宝玉续庄子《南华经》
贾宝玉在劝和湘云与黛玉不成之后,心态大变而续写了一篇庄子,那么这里又有何用意呢?
这一段很有深度,所以不站在宝黛立场上是一定无法理解其中的用意的。
谁想黛玉见宝玉此番果断而去,故以寻袭人为由,来视动静。
【庚辰双行夹批:这又何必?总因慧刀不利,未斩毒龙之故也。大都如此,叹叹!】
袭人笑回:“已经睡了。”
黛玉听说,便要回去。袭人笑道:“姑娘请站住,有一个字帖儿,瞧瞧是什么话。”
说着,便将方才那曲子与偈语悄悄拿来,递与黛玉看。黛玉看了,知是宝玉一时感忿而作,不觉可笑可叹,
我们先看这篇《庄子》的原文为: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这篇《胠箧》是外篇中的一篇抨击儒家“圣人”及其所鼓吹的“仁义”的着作,宣扬“绝圣弃智”、回到上古“民结绳而用之”的“至德之世”,其中颇多愤激之言。
大意是:大盗的窃国就是接过了儒家圣人所鼓吹的那套仁义道德、治国方法来达到目的的,所以不需要什么圣人。
这里作者其实是在借助《庄子》,来骂明末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窃国大盗的。
弃掷玉器毁坏珠宝,小的盗贼就会消失;焚烧符记破毁玺印,百姓就会朴实浑厚;打破斗斛折断秤杆,百姓就会没有争斗;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
把这些美好的音乐和乐器都破坏掉,塞住忙人大乐师瞽旷的耳朵,然后灭文章,散五彩,就是把各种颜色华丽的衣服都毁灭。把最好的画家眼睛蒙上,把天底下最好的工匠的手指折断。
种种这些行为,我们结合宝玉当时与后来的行为来理解,先看脂批:
【庚辰双行夹批:是个善知觉。何不趁此大家一解,齐证上乘,甘心堕落迷津哉?】
这是黛玉看了宝玉写的字条之后,脂砚斋的批语,意思是为何不趁此机会大家化解矛盾,而甘心堕落迷津呢?
便向袭人道:“作的是玩意儿,无甚关系。”
【庚辰双行夹批:黛玉说“无关系”,将来必无关系。余正恐颦、玉从此一悟则无妙文可看矣。不想颦儿视之为漠然,更曰“无关系”,可知宝玉不能悟也。余心稍慰。盖宝玉一生行为,颦知最确,故余闻语则信而又信,不必宝玉而后证之方信也,余云恐他二人一悟则无妙文可看,然欲为开我怀,为醒我目,却愿他二人永堕迷津,生出孽障,余心甚不公矣。世云损人利己者,余此愿是矣。
试思之,可发一笑。今自呈于此,亦可为后人一笑,以助茶前酒后之兴耳。而今后天地间岂不又添一趣谈乎?凡书皆以趣谈读去,其理自明,其趣自得矣。】
黛玉说“无关系”,将来一定是双方再没有关系了,以往读者以为宝玉这里是“悟了”,但是从反面故事里看,我们知道他这里根本就没有悟!所以脂批说他“不能悟也。”
脂砚斋又说如果他们真的“悟了”,恐怕就没有这本“妙文”可看了,但是他又想看,“却愿他二人永堕迷津,生出孽障,”他自己都觉的这真是是损人不利己啊!
那么我们知道,这里为什么二人悟了,就没有这本书了呢?因为二者如果能化解,做出另一翻决策,那么历史很可能就会发生改变,也就不会有这本悼明的书了。
说毕,便携了回房去,与湘云同看。【庚辰双行夹批:却不同湘云分崩,有趣!】
作者这里的写法也是奇怪,按理说此时黛玉与湘云隐射的大顺军是死敌才对,但是作者偏这样写,所以才会有这句脂批。
次日又与宝钗看。宝钗看其词【庚辰双行夹批:出自宝钗目中,正是大关键处。】曰:
注意了,这里又提示了“大关键处”,也就是说下面这一小段是全文的大关键处,我们看一下整本《红楼梦》的大关键处关键在哪里?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庚辰双行夹批:看此一曲,试思作者当日发愿不作此书,却立意要作传奇,则又不知有如何词曲矣。】
看毕,又看那偈语,又笑道:“这个人悟了。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这些道书禅机最能移性。
【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此方是大悟彻语录,非宝卿不能谈此也。】
明儿认真说起这些疯话来,存了这个意思,都是从我这一只曲子上来,我成了个罪魁了。”
说着,便撕了个粉碎,递与丫头们说:“快烧了罢。”
注意薛宝钗的每句话和做的每一件事的细节。
薛宝钗说“都是我的不是”,“我成了个罪魁了”,然后便撕了个粉碎,命丫头们:“快烧了罢。”
这里的暗示都是在说宝玉所做的一切其罪魁祸首都是薛宝钗,哪些事呢?就是庄子《南华经》里这一段写的:
绝圣弃智,;掷玉毁珠。焚符破玺;剖斗折衡,;殚残天下之圣法。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
薛宝钗的撕和烧,都是在毁灭宝玉续写的《南华经》,我们前面分析过,贾宝玉的终极隐射就是华夏,而《南华经》这三个字,在《红楼梦》就有另外一个意思,拆分开就是南明,华夏,经典。
薛宝钗隐射的满清,撕毁,烧掉的,正是明朝的经典,文章,科技,文化……
黛玉笑道:“不该撕,等我问他。你们跟我来,包管叫他收了这个痴心邪话。”
三人果然都往宝玉屋里来。一进来,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大和尚来答此机锋,想亦不能答也。非颦儿,第二人无此灵心慧性也。】
这里的“大和尚”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之一“癞头和尚”,说明当这个癞头和尚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也是无地自容的,因为他投降过满清,所以他一样是“有何贵?有何坚?”
宝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这样钝愚,还参禅呢。”
黛玉又道:“你那偈末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后。”
因念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此又深一层也。亦如谚云:“去年贫,只立锥;今年贫,锥也无。”其理一也。】
当满清入关,窃取华夏之后,贾宝玉也就“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了,直到最后“去年贫,只立锥;今年贫,锥也无。”
宝钗道:“实在这方悟彻。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庚辰眉批:用得妥当之极!】
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
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
【庚辰双行夹批:出语录。总写宝卿博学宏览,胜诸才人;颦儿却聪慧灵智,非学力所致——皆绝世绝伦之人也。宝玉宁不愧杀!】
今儿这偈语,亦同此意了。只是方才这句机锋,尚未完全了结,这便丢开手不成?“黛玉笑道:”彼时不能答,就算输了,这会子答上了也不为出奇。只是以后再不许谈禅了。连我们两个所知所能的,你还不知不能呢,还去参禅呢。
“宝玉自己以为觉悟,不想忽被黛玉一问,便不能答,宝钗又比出”语录“来,此皆素不见他们能者。
自己想了一想:”原来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
崇祯朝廷灭亡之后,正常情况下宝玉就该出家避世了,结果崇祯皇帝临终遗言让太子去南京延续国祚,所以这里宝玉又放弃了出家。
直到后来南明彻底灭亡,贾宝玉隐射的华夏才抛弃薛宝钗和袭人,出家离去。
“【庚辰眉批:前以《庄子》为引,故偶继之。又借颦儿诗一鄙驳,兼不写着落,以为瞒过看官矣。此回用若许曲折,仍用老庄引出一偈来,再续一《寄生草》,可为大觉大悟矣。以之上承果位,以后无书可作矣。
却又作黛玉一问机锋,又续偈言二句,并用宝钗讲五祖六祖问答二实偈子,使宝玉无言可答,仍将一大善知识,始终跌不出警幻幻榜中,作下回若干书。真有机心游龙不测之势,安得不叫绝?且历来不说中万写不到者。己卯冬夜。】
想毕,便笑道:”谁又参禅,不过一时顽话罢了。“说着,四人仍复如旧。
【庚辰双行夹批:轻轻抹去也。“心静难”三字不谬。】
这一段很有深度,所以不站在宝黛立场上是一定无法理解其中的用意的。
谁想黛玉见宝玉此番果断而去,故以寻袭人为由,来视动静。
【庚辰双行夹批:这又何必?总因慧刀不利,未斩毒龙之故也。大都如此,叹叹!】
袭人笑回:“已经睡了。”
黛玉听说,便要回去。袭人笑道:“姑娘请站住,有一个字帖儿,瞧瞧是什么话。”
说着,便将方才那曲子与偈语悄悄拿来,递与黛玉看。黛玉看了,知是宝玉一时感忿而作,不觉可笑可叹,
我们先看这篇《庄子》的原文为: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这篇《胠箧》是外篇中的一篇抨击儒家“圣人”及其所鼓吹的“仁义”的着作,宣扬“绝圣弃智”、回到上古“民结绳而用之”的“至德之世”,其中颇多愤激之言。
大意是:大盗的窃国就是接过了儒家圣人所鼓吹的那套仁义道德、治国方法来达到目的的,所以不需要什么圣人。
这里作者其实是在借助《庄子》,来骂明末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窃国大盗的。
弃掷玉器毁坏珠宝,小的盗贼就会消失;焚烧符记破毁玺印,百姓就会朴实浑厚;打破斗斛折断秤杆,百姓就会没有争斗;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
把这些美好的音乐和乐器都破坏掉,塞住忙人大乐师瞽旷的耳朵,然后灭文章,散五彩,就是把各种颜色华丽的衣服都毁灭。把最好的画家眼睛蒙上,把天底下最好的工匠的手指折断。
种种这些行为,我们结合宝玉当时与后来的行为来理解,先看脂批:
【庚辰双行夹批:是个善知觉。何不趁此大家一解,齐证上乘,甘心堕落迷津哉?】
这是黛玉看了宝玉写的字条之后,脂砚斋的批语,意思是为何不趁此机会大家化解矛盾,而甘心堕落迷津呢?
便向袭人道:“作的是玩意儿,无甚关系。”
【庚辰双行夹批:黛玉说“无关系”,将来必无关系。余正恐颦、玉从此一悟则无妙文可看矣。不想颦儿视之为漠然,更曰“无关系”,可知宝玉不能悟也。余心稍慰。盖宝玉一生行为,颦知最确,故余闻语则信而又信,不必宝玉而后证之方信也,余云恐他二人一悟则无妙文可看,然欲为开我怀,为醒我目,却愿他二人永堕迷津,生出孽障,余心甚不公矣。世云损人利己者,余此愿是矣。
试思之,可发一笑。今自呈于此,亦可为后人一笑,以助茶前酒后之兴耳。而今后天地间岂不又添一趣谈乎?凡书皆以趣谈读去,其理自明,其趣自得矣。】
黛玉说“无关系”,将来一定是双方再没有关系了,以往读者以为宝玉这里是“悟了”,但是从反面故事里看,我们知道他这里根本就没有悟!所以脂批说他“不能悟也。”
脂砚斋又说如果他们真的“悟了”,恐怕就没有这本“妙文”可看了,但是他又想看,“却愿他二人永堕迷津,生出孽障,”他自己都觉的这真是是损人不利己啊!
那么我们知道,这里为什么二人悟了,就没有这本书了呢?因为二者如果能化解,做出另一翻决策,那么历史很可能就会发生改变,也就不会有这本悼明的书了。
说毕,便携了回房去,与湘云同看。【庚辰双行夹批:却不同湘云分崩,有趣!】
作者这里的写法也是奇怪,按理说此时黛玉与湘云隐射的大顺军是死敌才对,但是作者偏这样写,所以才会有这句脂批。
次日又与宝钗看。宝钗看其词【庚辰双行夹批:出自宝钗目中,正是大关键处。】曰:
注意了,这里又提示了“大关键处”,也就是说下面这一小段是全文的大关键处,我们看一下整本《红楼梦》的大关键处关键在哪里?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庚辰双行夹批:看此一曲,试思作者当日发愿不作此书,却立意要作传奇,则又不知有如何词曲矣。】
看毕,又看那偈语,又笑道:“这个人悟了。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这些道书禅机最能移性。
【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此方是大悟彻语录,非宝卿不能谈此也。】
明儿认真说起这些疯话来,存了这个意思,都是从我这一只曲子上来,我成了个罪魁了。”
说着,便撕了个粉碎,递与丫头们说:“快烧了罢。”
注意薛宝钗的每句话和做的每一件事的细节。
薛宝钗说“都是我的不是”,“我成了个罪魁了”,然后便撕了个粉碎,命丫头们:“快烧了罢。”
这里的暗示都是在说宝玉所做的一切其罪魁祸首都是薛宝钗,哪些事呢?就是庄子《南华经》里这一段写的:
绝圣弃智,;掷玉毁珠。焚符破玺;剖斗折衡,;殚残天下之圣法。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
薛宝钗的撕和烧,都是在毁灭宝玉续写的《南华经》,我们前面分析过,贾宝玉的终极隐射就是华夏,而《南华经》这三个字,在《红楼梦》就有另外一个意思,拆分开就是南明,华夏,经典。
薛宝钗隐射的满清,撕毁,烧掉的,正是明朝的经典,文章,科技,文化……
黛玉笑道:“不该撕,等我问他。你们跟我来,包管叫他收了这个痴心邪话。”
三人果然都往宝玉屋里来。一进来,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大和尚来答此机锋,想亦不能答也。非颦儿,第二人无此灵心慧性也。】
这里的“大和尚”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之一“癞头和尚”,说明当这个癞头和尚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也是无地自容的,因为他投降过满清,所以他一样是“有何贵?有何坚?”
宝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这样钝愚,还参禅呢。”
黛玉又道:“你那偈末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后。”
因念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此又深一层也。亦如谚云:“去年贫,只立锥;今年贫,锥也无。”其理一也。】
当满清入关,窃取华夏之后,贾宝玉也就“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了,直到最后“去年贫,只立锥;今年贫,锥也无。”
宝钗道:“实在这方悟彻。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庚辰眉批:用得妥当之极!】
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
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
【庚辰双行夹批:出语录。总写宝卿博学宏览,胜诸才人;颦儿却聪慧灵智,非学力所致——皆绝世绝伦之人也。宝玉宁不愧杀!】
今儿这偈语,亦同此意了。只是方才这句机锋,尚未完全了结,这便丢开手不成?“黛玉笑道:”彼时不能答,就算输了,这会子答上了也不为出奇。只是以后再不许谈禅了。连我们两个所知所能的,你还不知不能呢,还去参禅呢。
“宝玉自己以为觉悟,不想忽被黛玉一问,便不能答,宝钗又比出”语录“来,此皆素不见他们能者。
自己想了一想:”原来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
崇祯朝廷灭亡之后,正常情况下宝玉就该出家避世了,结果崇祯皇帝临终遗言让太子去南京延续国祚,所以这里宝玉又放弃了出家。
直到后来南明彻底灭亡,贾宝玉隐射的华夏才抛弃薛宝钗和袭人,出家离去。
“【庚辰眉批:前以《庄子》为引,故偶继之。又借颦儿诗一鄙驳,兼不写着落,以为瞒过看官矣。此回用若许曲折,仍用老庄引出一偈来,再续一《寄生草》,可为大觉大悟矣。以之上承果位,以后无书可作矣。
却又作黛玉一问机锋,又续偈言二句,并用宝钗讲五祖六祖问答二实偈子,使宝玉无言可答,仍将一大善知识,始终跌不出警幻幻榜中,作下回若干书。真有机心游龙不测之势,安得不叫绝?且历来不说中万写不到者。己卯冬夜。】
想毕,便笑道:”谁又参禅,不过一时顽话罢了。“说着,四人仍复如旧。
【庚辰双行夹批:轻轻抹去也。“心静难”三字不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