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音老仙闹大明 第202章 花生、玉米、报纸、压路机
热门推荐:
悟性逆天,我在盗墓世界镇诡修仙
逼我剜骨断亲,我选择成为天命大反派
无耻之仙
让你们养猪?却把我踢出同学群?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搬空京城去流放,满朝文武都跪了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末世:投资邻妻,返还神级异能!
吞噬九重天
“咦,这是?”
刘学勤看着眼前一小碟油炸花生米,不禁有些出神。
这是膳堂送来的吃食,这么些年,自己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作物给忘了,实在不该啊。
“陈秘书!陈秘书!”
他喊了两声,跑来的却是高秘书。
“上师,陈秘书让你嫁给熊总督了,您忘啦?”
高秘书小心提醒,结果被刘学勤瞪了一眼,“什么叫我嫁的,人家那是两情相悦好不好!”
也是他当年撮合熊天平和党娥,两人勉强在一起,但是相性不合,加上两人各忙各的,夫妻间据说不是很和谐。
这回党娥远去美洲,还把儿子也带了去,兴许是不打算回来了。刘学勤赶紧给老熊张罗纳妾,硬是给塞了两个美人儿,陈秘书是其中之一,算是他的一种补偿。
至于陈秘书乐不乐意,党娥知道又如何,统统顾不得了。
“啊?是,是,我说错话,我该打!”
高秘书笑着在自家脸颊虚拍几记,毫无幡然醒悟之心。
陈秘书走后,他荣升一秘,能整日巴结老仙,这是多大的运气啊。
“这花生怎么回事?”
刘学勤用筷子指着盘子问道。
“啊?这是花生啊?我们都叫番豆呢。”
“这不是重点,你知道从哪儿来的?”
刘学勤对高秘书自以为是的幽默有些不耐烦,一个老爷们,嘴咋那么碎呢?
“是从美洲贸易流进来的,我还是两年前从外贸清单上第一次见到番豆,去年才见到实物。嗯,大明那边或许更早一些。”
“原来是这样。”
刘学勤用筷子轻敲盘沿,神游物外去了,良久,才又问:
“玉米的进口如何了?”
高秘书不假思索答道:“去年共计进口了吨,收购价约在四毛五分到六毛五分钱之间,估计大明一半多的玉米被咱们收购过来了。”
“很好,你替我给内阁写信,其一,今年继续高价从大明收购玉米,单价要提高五分钱。要大概掌握大明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亩产水平;其二,对报纸的管控要放开道口子,新办一份【老农时报】,介绍咱们的杂交育种等技术,和大宗粮油交易信息等。还要办一份针砭时弊的报纸,帮咱们把官员监督起来。”
“好嘞!上师,您真厉害。足不出山,便把天下人支使的团团转。”
高秘书一脸崇拜地恭维,他这话倒是其来有自,去年刘学勤让农业部通知下面的贸易公司大量收购大明玉米,他还闹不明白。
结果老仙让他去读【管子】,他就懂了,因为管子曾利用价格战,连灭二国。但老仙的做法肯定不是为了灭国,而是想用价格杠杆撬动大明的玉米产量。
问题是,老仙为何要拉动大明的玉米产量呢?
老仙却卖了个关子,并不告诉他。刘学勤的逻辑很简单,玉米在明塞两国的适宜耕作面积高达近六成,而红薯和土豆则不到一成。
另外后两者还有湿重大,不易保存等明显缺点。所以,美洲三剑客中,刘学勤唯独钟情玉米,也是应有之义。
如今塞国从玉米胚芽提取玉米油的技术越发成熟,令刘学勤想起前世上学时学到的一则故事:
说当时东瀛技术很厉害,从山东进口了一批花生,在船上就把花生给加工了。人家把花生壳加工成一种板材,转头就卖回给咱们,白得了一船花生仁扬长而去。
同学们听了都义愤填膺,都说小鬼子实在太坏了!
现在想起这事儿,刘学勤莞尔一笑。他现在把玉米油提出来,再把玉米面粉返销大明,还包藏祸心,让大明多种玉米,根本比小鬼子还坏!
他的祸心就是要通过玉米推广,刺激大明人口增长。这世界还有那么多无主之地,没人口怎么行呢?
这事情他又不能直接喊话朱棣:“喂!老兄,赶紧让你们那边的妇女服服帖帖抓紧生娃吧!”
朱老四可不是听话的主儿啊。
“高秘书,你现在很有进步嘛。我给你写个条,你下月就拿着去吏部报到,给你安排个知县的差事罢!”
“啊!谢,谢谢上师!”
高秘书闻言一怔,还想扭捏作态一番,忽然想起上师谆谆告诫,要真性情,于是大大方方叩头拜谢。
“回来!”
他正要去给内阁写信,又被刘学勤叫了回来,道:
“在新一期的老农时报上搞一个有奖征联,上联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奖金定一百元吧!”
高秘书还在琢磨上海在哪个旮旯,突然听到一百元,立刻不由自主想起对子。
“呵呵,你别琢磨了,就算你对出来也不给你奖金!告诉你把,下联是: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就是专门给大明人看的,这么搞一下,印象深刻些,就是点他们一下,山东不光能长大葱,还能种花生哩。”
这回刘学勤没再卖关子,一股脑儿和盘托出。高秘书听得直发愣,心说“这人得长了多少心眼啊,难怪人家是老仙呢!”
还是没忍住问了句:“上海在哪儿?”
刘学勤撇撇嘴,道:“乡下,小地方,这不重要。”
与此同时,永乐大帝正打马飞奔在一条开阔笔直的柏油马路上,这条路从南京直通北京,是和开通大运河漕运一时并举的两大项目。
今年塞国援助的一千万贷款,便用在这两个项目上。
大明没想到的是,为了这点儿事,塞国派来了上百人的审计团队,对原材料价格、工人工资、损耗、税费等都要复核,每个环节都有负责人签字,最后放款专员才一笔笔付钱。
大明官员请客吃饭人家也去,但是总会支付自己的那份饭钱,说是若不如此,被同僚举报会丢饭碗。
送礼行贿吧,便宜礼物人家收,重礼或者贿赂一律退回。
因为塞国的律法很清晰,谁的环节出了问题谁负责,丢饭碗事小,这种国际间项目,若是出事是要送去劳改的。塞国人天不怕地不怕,提起劳改则面如土色。
“陛下!这柏油路真是好,不伤马蹄,还略带弹性,儿臣感觉都要飞起来了!”
这回考察项目,汉王朱高煦跟着来了,他说的话朱棣很爱听,不由大加赞叹:
“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塞国人有的地方很轴,让人恼火!可要说这官场风气,的确有值得咱大明学习之处。”
这次与塞国官员近距离接触,很多消息通过御史言官锦衣卫等管道传到朱棣耳中,试问哪个皇帝不喜欢塞国这样的官吏呢?
但他也清楚得很,若是照办煮碗,生搬塞国那套,非得把帝国根基给毁掉不可。
这条路已经铺了五百多里,连跑两日的朱棣也有些乏累,终于在一架轰隆冒烟的大机器前头停下。
立即有官员凑上前禀奏:“皇上,这就是塞国给咱们提供的压路机,一共五台,算了一百万元,抵扣在贷款里了。”
“算大账,不要算那些小账!”
朱棣摆摆手,在太监搀扶下下了马,饶有兴致参观压力机作业。
这条公路宽十二米,沿中央线对向行驶。
地基事先挖好,铺上碎石子,都是严格按照塞国提出的规划施工的。
道路两侧有排水渠,由于采用水泥砌筑成本太大,大明方面建议对排水渠做了加宽加深。绿化带也有,不过隔十来米栽棵树苗,稀稀拉拉的,也没人在意。
施工倒也简单,是用那种切成一半的铁皮桶做槽子,下面弄了个铁皮炉膛,里头烧煤块。将槽子里的沥青和砂石之类划开,工人用木棍搅拌均匀后,就倾倒在地基上。
这种槽子有十来个,将一段路铺好,那压路机就拖着大铁辊子来回碾压,跟擀面条似的,一会儿就能铺成上百米。
那压路机方头方脑,显得有些笨重,上头有个工人不停往炉膛里添煤。每隔几分钟,蒸汽机就会发出一阵滋滋怪响,喷出大量热气腾腾的蒸汽。
“这蒸汽机可真是个好东西,听说塞国的火车就是这个牵引的?一次能拉动几千人?”
朱棣环顾群臣,问道。工部尚书宋礼忙上前回话,道:
“是的,臣去塞国观礼时乘坐过火车,的确很壮观,蒸汽机车头比这个大数倍不止,据说有两千五百匹马力!”
“嗯,要加大从塞国引进蒸汽机,不但要有燃煤的,还有燃油蒸汽机也要搞,此乃强大国力之利器,不可轻忽!”
“尔工部宜加快仿制,不能被塞国卡住脖子!对技艺精良的轮班工匠和军匠,可以破格招进宝源局嘛,役银可以免除,还要多发些工钱!”
朱棣说的轮班工匠,也是一种服徭役制度,他指的是被招入京师做工的那些匠人。由于塞国这些年工业化的进展,也给大明君臣时刻带来一种危机感,迫使朱棣也在尝试作出一些改变。
但皇上的恩泽雨露,也仅仅只能惠及极少数人。对大明这样一个仍然以农业为主的大帝国而言,摊丁入亩尚有可谓,倘若废止徭役,根本无法想象。
“老仙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诚哉斯言!”
看着热闹的工地,朱棣心头突然涌起一股无力感。
刘学勤看着眼前一小碟油炸花生米,不禁有些出神。
这是膳堂送来的吃食,这么些年,自己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作物给忘了,实在不该啊。
“陈秘书!陈秘书!”
他喊了两声,跑来的却是高秘书。
“上师,陈秘书让你嫁给熊总督了,您忘啦?”
高秘书小心提醒,结果被刘学勤瞪了一眼,“什么叫我嫁的,人家那是两情相悦好不好!”
也是他当年撮合熊天平和党娥,两人勉强在一起,但是相性不合,加上两人各忙各的,夫妻间据说不是很和谐。
这回党娥远去美洲,还把儿子也带了去,兴许是不打算回来了。刘学勤赶紧给老熊张罗纳妾,硬是给塞了两个美人儿,陈秘书是其中之一,算是他的一种补偿。
至于陈秘书乐不乐意,党娥知道又如何,统统顾不得了。
“啊?是,是,我说错话,我该打!”
高秘书笑着在自家脸颊虚拍几记,毫无幡然醒悟之心。
陈秘书走后,他荣升一秘,能整日巴结老仙,这是多大的运气啊。
“这花生怎么回事?”
刘学勤用筷子指着盘子问道。
“啊?这是花生啊?我们都叫番豆呢。”
“这不是重点,你知道从哪儿来的?”
刘学勤对高秘书自以为是的幽默有些不耐烦,一个老爷们,嘴咋那么碎呢?
“是从美洲贸易流进来的,我还是两年前从外贸清单上第一次见到番豆,去年才见到实物。嗯,大明那边或许更早一些。”
“原来是这样。”
刘学勤用筷子轻敲盘沿,神游物外去了,良久,才又问:
“玉米的进口如何了?”
高秘书不假思索答道:“去年共计进口了吨,收购价约在四毛五分到六毛五分钱之间,估计大明一半多的玉米被咱们收购过来了。”
“很好,你替我给内阁写信,其一,今年继续高价从大明收购玉米,单价要提高五分钱。要大概掌握大明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亩产水平;其二,对报纸的管控要放开道口子,新办一份【老农时报】,介绍咱们的杂交育种等技术,和大宗粮油交易信息等。还要办一份针砭时弊的报纸,帮咱们把官员监督起来。”
“好嘞!上师,您真厉害。足不出山,便把天下人支使的团团转。”
高秘书一脸崇拜地恭维,他这话倒是其来有自,去年刘学勤让农业部通知下面的贸易公司大量收购大明玉米,他还闹不明白。
结果老仙让他去读【管子】,他就懂了,因为管子曾利用价格战,连灭二国。但老仙的做法肯定不是为了灭国,而是想用价格杠杆撬动大明的玉米产量。
问题是,老仙为何要拉动大明的玉米产量呢?
老仙却卖了个关子,并不告诉他。刘学勤的逻辑很简单,玉米在明塞两国的适宜耕作面积高达近六成,而红薯和土豆则不到一成。
另外后两者还有湿重大,不易保存等明显缺点。所以,美洲三剑客中,刘学勤唯独钟情玉米,也是应有之义。
如今塞国从玉米胚芽提取玉米油的技术越发成熟,令刘学勤想起前世上学时学到的一则故事:
说当时东瀛技术很厉害,从山东进口了一批花生,在船上就把花生给加工了。人家把花生壳加工成一种板材,转头就卖回给咱们,白得了一船花生仁扬长而去。
同学们听了都义愤填膺,都说小鬼子实在太坏了!
现在想起这事儿,刘学勤莞尔一笑。他现在把玉米油提出来,再把玉米面粉返销大明,还包藏祸心,让大明多种玉米,根本比小鬼子还坏!
他的祸心就是要通过玉米推广,刺激大明人口增长。这世界还有那么多无主之地,没人口怎么行呢?
这事情他又不能直接喊话朱棣:“喂!老兄,赶紧让你们那边的妇女服服帖帖抓紧生娃吧!”
朱老四可不是听话的主儿啊。
“高秘书,你现在很有进步嘛。我给你写个条,你下月就拿着去吏部报到,给你安排个知县的差事罢!”
“啊!谢,谢谢上师!”
高秘书闻言一怔,还想扭捏作态一番,忽然想起上师谆谆告诫,要真性情,于是大大方方叩头拜谢。
“回来!”
他正要去给内阁写信,又被刘学勤叫了回来,道:
“在新一期的老农时报上搞一个有奖征联,上联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奖金定一百元吧!”
高秘书还在琢磨上海在哪个旮旯,突然听到一百元,立刻不由自主想起对子。
“呵呵,你别琢磨了,就算你对出来也不给你奖金!告诉你把,下联是: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就是专门给大明人看的,这么搞一下,印象深刻些,就是点他们一下,山东不光能长大葱,还能种花生哩。”
这回刘学勤没再卖关子,一股脑儿和盘托出。高秘书听得直发愣,心说“这人得长了多少心眼啊,难怪人家是老仙呢!”
还是没忍住问了句:“上海在哪儿?”
刘学勤撇撇嘴,道:“乡下,小地方,这不重要。”
与此同时,永乐大帝正打马飞奔在一条开阔笔直的柏油马路上,这条路从南京直通北京,是和开通大运河漕运一时并举的两大项目。
今年塞国援助的一千万贷款,便用在这两个项目上。
大明没想到的是,为了这点儿事,塞国派来了上百人的审计团队,对原材料价格、工人工资、损耗、税费等都要复核,每个环节都有负责人签字,最后放款专员才一笔笔付钱。
大明官员请客吃饭人家也去,但是总会支付自己的那份饭钱,说是若不如此,被同僚举报会丢饭碗。
送礼行贿吧,便宜礼物人家收,重礼或者贿赂一律退回。
因为塞国的律法很清晰,谁的环节出了问题谁负责,丢饭碗事小,这种国际间项目,若是出事是要送去劳改的。塞国人天不怕地不怕,提起劳改则面如土色。
“陛下!这柏油路真是好,不伤马蹄,还略带弹性,儿臣感觉都要飞起来了!”
这回考察项目,汉王朱高煦跟着来了,他说的话朱棣很爱听,不由大加赞叹:
“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塞国人有的地方很轴,让人恼火!可要说这官场风气,的确有值得咱大明学习之处。”
这次与塞国官员近距离接触,很多消息通过御史言官锦衣卫等管道传到朱棣耳中,试问哪个皇帝不喜欢塞国这样的官吏呢?
但他也清楚得很,若是照办煮碗,生搬塞国那套,非得把帝国根基给毁掉不可。
这条路已经铺了五百多里,连跑两日的朱棣也有些乏累,终于在一架轰隆冒烟的大机器前头停下。
立即有官员凑上前禀奏:“皇上,这就是塞国给咱们提供的压路机,一共五台,算了一百万元,抵扣在贷款里了。”
“算大账,不要算那些小账!”
朱棣摆摆手,在太监搀扶下下了马,饶有兴致参观压力机作业。
这条公路宽十二米,沿中央线对向行驶。
地基事先挖好,铺上碎石子,都是严格按照塞国提出的规划施工的。
道路两侧有排水渠,由于采用水泥砌筑成本太大,大明方面建议对排水渠做了加宽加深。绿化带也有,不过隔十来米栽棵树苗,稀稀拉拉的,也没人在意。
施工倒也简单,是用那种切成一半的铁皮桶做槽子,下面弄了个铁皮炉膛,里头烧煤块。将槽子里的沥青和砂石之类划开,工人用木棍搅拌均匀后,就倾倒在地基上。
这种槽子有十来个,将一段路铺好,那压路机就拖着大铁辊子来回碾压,跟擀面条似的,一会儿就能铺成上百米。
那压路机方头方脑,显得有些笨重,上头有个工人不停往炉膛里添煤。每隔几分钟,蒸汽机就会发出一阵滋滋怪响,喷出大量热气腾腾的蒸汽。
“这蒸汽机可真是个好东西,听说塞国的火车就是这个牵引的?一次能拉动几千人?”
朱棣环顾群臣,问道。工部尚书宋礼忙上前回话,道:
“是的,臣去塞国观礼时乘坐过火车,的确很壮观,蒸汽机车头比这个大数倍不止,据说有两千五百匹马力!”
“嗯,要加大从塞国引进蒸汽机,不但要有燃煤的,还有燃油蒸汽机也要搞,此乃强大国力之利器,不可轻忽!”
“尔工部宜加快仿制,不能被塞国卡住脖子!对技艺精良的轮班工匠和军匠,可以破格招进宝源局嘛,役银可以免除,还要多发些工钱!”
朱棣说的轮班工匠,也是一种服徭役制度,他指的是被招入京师做工的那些匠人。由于塞国这些年工业化的进展,也给大明君臣时刻带来一种危机感,迫使朱棣也在尝试作出一些改变。
但皇上的恩泽雨露,也仅仅只能惠及极少数人。对大明这样一个仍然以农业为主的大帝国而言,摊丁入亩尚有可谓,倘若废止徭役,根本无法想象。
“老仙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诚哉斯言!”
看着热闹的工地,朱棣心头突然涌起一股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