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音老仙闹大明 第224章 棉花与战争
热门推荐:
末世天灾:重生带着全家囤物资
四合院:夭寿,我哥竟是李怀德
快穿路人也有春天
阴祸得狐
我只会杀猪,你让我当仵作?
重生:统一世界
好戏登场
这个反派有点良心,但是不多!
被动重生之征服原始世界
河湟谷地,巩家农场内。
巩祥福坐在茅屋下的阴影里,看着刚发起两寸多长的棉花苗子,狠狠吸了口烟,琢磨着今年是不是给老二再娶一房嫂子。
今年他家农场种了一千亩棉花,剩下九百亩(有一百亩绿化面积)还是种玉米。要不是官府有保粮红线,他恨不得全种棉花。
头几年棉花还没这么吃香,因为棉花亩产低,采棉花的时候需要大量雇工。而且棉花地比玉米难侍弄,日常投入的人工也不小。所以开始的时候,巩家兄弟是以种玉米为主。
现在经验多了,胆子也大了。
去年河州农业大学出了种高产棉种,叫河州2号。亩产几乎能稳在110斤,不过也要配合斯加加的钾肥和农家肥才行。
这会的地比较肥,钾肥也不敢加多了,每亩加个三五斤就够了。到时候茎秆长得快,响铃也大。
可别小看110斤的产量,大明各地的棉花亩产在70-100斤之间,而且大多数都是在70斤附近。河湟谷地的棉花产量,以前也就是80斤左右徘徊。
按一毛五的收购价算,也就十二块钱的产值,再把成本刨出掉,剩不下十块钱。
但这两年棉花价格明显上来了,去年就涨到了三毛钱一斤,据说今年还要涨!
巩祥福虽然当过兵,但他也不明白塞国的棉花收购价上涨,是由于大明供应不足导致的。
书友们可能还记得,洪武帝朱元璋曾经颁发过一道诏书,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之余,还要种些经济作物。
人家规定的非常细致:有十亩土地的农户,应该种植半亩地的棉花。
根据洪武末期统计的数据,大明总共耕地面积大约有4亿亩左右(被刘学勤割走的那块不计),棉花种植面积是超过2000万亩的。
其实从宋朝开始就引种棉花了,到大明这会儿,棉花以无以伦比的优势,已经在全国范围种植。
又因为塞国工业化,陶氏纺纱机和织布机问世后,就不得不从大明大量进口棉花,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大明的棉花生产。
一些种棉大户,一年挣个几十上百两银子,也不新鲜。
可能您又要问了,那会的农民不都吃不饱饭吗?怎么还有那么高的收入?
这主要是地域间收入极不平衡产生的错觉,农耕社会靠天吃饭,你这地方运气不好,赶上天灾人祸,那就得饿肚子。
事实上,从洪武朝一直到仁宣之治结束,大约六十多年的时间,大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是相当可观的。
根据【明史.食货志】和【宛署杂记】等文献整理,大明各阶层收入如下:
街头油贩:年收入约20两;
私塾先生:年收入20两;
奶妈(季节性):年收入24两;
伙夫:年收入20两;
屠户:年收入约36两;
自耕农:年收入约15两;
佃户:年收入约9.4两;
银匠:官匠,年收入43两;
衙门马夫:年收入40两;
书办:衙门记事员,年收入18两。
大家请注意,书办收入不如马夫,可见大明马政负担之重。时称“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
北方地区因为养马而破产的农户不计其数,最终引发了正德年间,直隶霸州文安县人刘六等人起义,朝廷用了三年时间方才平定。
好日子总是短暂的,到了明朝中后期,形势急转直下,大部分百姓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
起初,大明方面对于塞国大量进口棉花,是持欢迎态度的。但随着塞国的低价布匹,和各种衣物开始向大明市场倾销,大明的士绅开始回过味来了。
按说矛盾早就该爆发了,可为何一直这么平静?
还多亏大明没有彻底禁海,这使的大明被挤出来的产量开始流向日本、朝鲜和西洋等国。
要知道松江府一年布匹产量达到了一千五百万匹以上,产值约750万两,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
即便如此,松江府的布匹生产成本也要高于塞国,但其实双方的成本差距没那么大。
因为塞国的陶氏纺纱机和陶氏织布机早就卖到了大明,人家是生产机器的,不可能有钱不赚。
除了蒸汽机、印钞机等之类的大国重器,塞国对大明禁售的产品并不算多。
当然,前两年连蒸汽机也解禁了,只不过卖给大明的蒸汽机都是傻大粗笨的燃煤机器,效率差些,故障率高些。
但你永远别低估商人的创造力,只要把机器给了他们,人家就有办法搞到各种各样的人才。
大明和塞国的纺织行业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大明的棉花少了,塞国人就纺羊毛、纺亚麻、纺丝绸。
但从前年开始,这种平衡开始被打破了。起因是真维斯纺织公司搞出一款爆款棉袄,在大明北方和蒙古那边卖火了。
还有四川保宁府的一家上市公司,蒙氏被服厂生产的棉被、褥子等产品也在大明卖到脱销,这导致大明的布业和棉业商人开始惜售。
大明的棉花种植区主要是在北方,南方以福建为最;而棉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松江、嘉定、常熟三地。
有诗云:眼见当初永乐间,陈花富户积如山。中州青袜乌言贾,腰下千金过百滩。
可见北棉南运之盛况,现在棉花被卡在松江府一带,商人们不肯往塞国放货。
有人甚至往朝中运作,希望朝廷对塞国的纺织品类增加关税,少说也该从20%提升到40%以上,以保护大明的纺织业。
有的则说干脆把棉花列为对塞国的禁售产品,反正那边对咱们也有禁售的。
但大明官场就是间四面漏风的破房子,塞国的商人也在四下打点,找门路,要棉花。加之这时的人对于边贸往来的内在规律掌握的不很深刻,动不动搞一刀切,要么全开,要么全守。
搞来搞去没个所以然,今年朝廷突然下旨,责令松江府加急生产棉服、被褥,为足国用,凡木棉之类货色,皆暂停出口。
这下棉花收购价就翻着跟头涨上去了,塞国派出使者向大明表达抗议,但是朱棣不予理会。
暗卫通过大明那边的种种情报分析,朱棣很可能要对蒙古用兵了。
这也不奇怪,你要去草原砍人,可以挑选草肥水美的夏日,但要长期占领,就得往那边移民,那么过冬用的物资就得事先准备。
据说北边打仗前,老美发现大毛在往前线调集大量血浆。血浆这种战略物资,拿出来可是有使用时限的,故而分析出肯定要打了。这与大明禁棉之事,可以相类比。
总山的刘学勤也被扯了下蛋,纺织工业处于半停摆的状态,天天有人跟他耳朵边吵吵。
棉花这事自然还是自给自足最好,当初他考虑西进战略,主要就是为了石油和棉花。
要把整个西域(后世新疆)全拿下来,就得和东察合台汗国干仗,他是想等朱棣和蒙古人先干起来,这样东西夹击比较爽。
而且他还得对朱棣防一手,免得老小子趁自己不备,跑来捅腰眼可就不好了。
巩祥福坐在茅屋下的阴影里,看着刚发起两寸多长的棉花苗子,狠狠吸了口烟,琢磨着今年是不是给老二再娶一房嫂子。
今年他家农场种了一千亩棉花,剩下九百亩(有一百亩绿化面积)还是种玉米。要不是官府有保粮红线,他恨不得全种棉花。
头几年棉花还没这么吃香,因为棉花亩产低,采棉花的时候需要大量雇工。而且棉花地比玉米难侍弄,日常投入的人工也不小。所以开始的时候,巩家兄弟是以种玉米为主。
现在经验多了,胆子也大了。
去年河州农业大学出了种高产棉种,叫河州2号。亩产几乎能稳在110斤,不过也要配合斯加加的钾肥和农家肥才行。
这会的地比较肥,钾肥也不敢加多了,每亩加个三五斤就够了。到时候茎秆长得快,响铃也大。
可别小看110斤的产量,大明各地的棉花亩产在70-100斤之间,而且大多数都是在70斤附近。河湟谷地的棉花产量,以前也就是80斤左右徘徊。
按一毛五的收购价算,也就十二块钱的产值,再把成本刨出掉,剩不下十块钱。
但这两年棉花价格明显上来了,去年就涨到了三毛钱一斤,据说今年还要涨!
巩祥福虽然当过兵,但他也不明白塞国的棉花收购价上涨,是由于大明供应不足导致的。
书友们可能还记得,洪武帝朱元璋曾经颁发过一道诏书,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之余,还要种些经济作物。
人家规定的非常细致:有十亩土地的农户,应该种植半亩地的棉花。
根据洪武末期统计的数据,大明总共耕地面积大约有4亿亩左右(被刘学勤割走的那块不计),棉花种植面积是超过2000万亩的。
其实从宋朝开始就引种棉花了,到大明这会儿,棉花以无以伦比的优势,已经在全国范围种植。
又因为塞国工业化,陶氏纺纱机和织布机问世后,就不得不从大明大量进口棉花,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大明的棉花生产。
一些种棉大户,一年挣个几十上百两银子,也不新鲜。
可能您又要问了,那会的农民不都吃不饱饭吗?怎么还有那么高的收入?
这主要是地域间收入极不平衡产生的错觉,农耕社会靠天吃饭,你这地方运气不好,赶上天灾人祸,那就得饿肚子。
事实上,从洪武朝一直到仁宣之治结束,大约六十多年的时间,大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是相当可观的。
根据【明史.食货志】和【宛署杂记】等文献整理,大明各阶层收入如下:
街头油贩:年收入约20两;
私塾先生:年收入20两;
奶妈(季节性):年收入24两;
伙夫:年收入20两;
屠户:年收入约36两;
自耕农:年收入约15两;
佃户:年收入约9.4两;
银匠:官匠,年收入43两;
衙门马夫:年收入40两;
书办:衙门记事员,年收入18两。
大家请注意,书办收入不如马夫,可见大明马政负担之重。时称“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
北方地区因为养马而破产的农户不计其数,最终引发了正德年间,直隶霸州文安县人刘六等人起义,朝廷用了三年时间方才平定。
好日子总是短暂的,到了明朝中后期,形势急转直下,大部分百姓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
起初,大明方面对于塞国大量进口棉花,是持欢迎态度的。但随着塞国的低价布匹,和各种衣物开始向大明市场倾销,大明的士绅开始回过味来了。
按说矛盾早就该爆发了,可为何一直这么平静?
还多亏大明没有彻底禁海,这使的大明被挤出来的产量开始流向日本、朝鲜和西洋等国。
要知道松江府一年布匹产量达到了一千五百万匹以上,产值约750万两,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
即便如此,松江府的布匹生产成本也要高于塞国,但其实双方的成本差距没那么大。
因为塞国的陶氏纺纱机和陶氏织布机早就卖到了大明,人家是生产机器的,不可能有钱不赚。
除了蒸汽机、印钞机等之类的大国重器,塞国对大明禁售的产品并不算多。
当然,前两年连蒸汽机也解禁了,只不过卖给大明的蒸汽机都是傻大粗笨的燃煤机器,效率差些,故障率高些。
但你永远别低估商人的创造力,只要把机器给了他们,人家就有办法搞到各种各样的人才。
大明和塞国的纺织行业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大明的棉花少了,塞国人就纺羊毛、纺亚麻、纺丝绸。
但从前年开始,这种平衡开始被打破了。起因是真维斯纺织公司搞出一款爆款棉袄,在大明北方和蒙古那边卖火了。
还有四川保宁府的一家上市公司,蒙氏被服厂生产的棉被、褥子等产品也在大明卖到脱销,这导致大明的布业和棉业商人开始惜售。
大明的棉花种植区主要是在北方,南方以福建为最;而棉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松江、嘉定、常熟三地。
有诗云:眼见当初永乐间,陈花富户积如山。中州青袜乌言贾,腰下千金过百滩。
可见北棉南运之盛况,现在棉花被卡在松江府一带,商人们不肯往塞国放货。
有人甚至往朝中运作,希望朝廷对塞国的纺织品类增加关税,少说也该从20%提升到40%以上,以保护大明的纺织业。
有的则说干脆把棉花列为对塞国的禁售产品,反正那边对咱们也有禁售的。
但大明官场就是间四面漏风的破房子,塞国的商人也在四下打点,找门路,要棉花。加之这时的人对于边贸往来的内在规律掌握的不很深刻,动不动搞一刀切,要么全开,要么全守。
搞来搞去没个所以然,今年朝廷突然下旨,责令松江府加急生产棉服、被褥,为足国用,凡木棉之类货色,皆暂停出口。
这下棉花收购价就翻着跟头涨上去了,塞国派出使者向大明表达抗议,但是朱棣不予理会。
暗卫通过大明那边的种种情报分析,朱棣很可能要对蒙古用兵了。
这也不奇怪,你要去草原砍人,可以挑选草肥水美的夏日,但要长期占领,就得往那边移民,那么过冬用的物资就得事先准备。
据说北边打仗前,老美发现大毛在往前线调集大量血浆。血浆这种战略物资,拿出来可是有使用时限的,故而分析出肯定要打了。这与大明禁棉之事,可以相类比。
总山的刘学勤也被扯了下蛋,纺织工业处于半停摆的状态,天天有人跟他耳朵边吵吵。
棉花这事自然还是自给自足最好,当初他考虑西进战略,主要就是为了石油和棉花。
要把整个西域(后世新疆)全拿下来,就得和东察合台汗国干仗,他是想等朱棣和蒙古人先干起来,这样东西夹击比较爽。
而且他还得对朱棣防一手,免得老小子趁自己不备,跑来捅腰眼可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