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焚骨 第292章 大结局·五·山海晏
言罢,左手扶住她脸转向自己,一俯身吻住她桃花瓣般妍艳丹唇。
“……笔!”
云渡笔让开,怕弄脏他衣裳。
苏诫继续着,闲出的另一只手顺着云渡纤纤玉臂摸过去,温柔而缓慢拿过笔,丢开。
深度缠绵了许久,苏诫撤舌,问:“我们进屋吧。”
云渡没有说话,只是将手往他玉项软软一勾,又吻住了他。
默允了。
苏诫窃喜不自胜,四肢百骸顿时更酥痒。
揽过爱妻薄背,抄起爱妻长腿,边热吻着,抱起云渡往荏芳斋信步。
反脚带上竹门。
恼眼遮蔽剥去,行将入主题,苏诫却忽然停手:
“慕慕,你可知咱们竹月深写密信的墨水原名为何?”
“犹记叫什么浓情蜜意开花什么的液。”云渡答,又道,“好腻的名字!”
“就此名。知道水咕咕老爹研制此物的最初用途吗?”苏诫又问。
“还有最初用途?”云渡似乎不知。
苏诫俊眸幽光流转,哂笑道:“文身。”
“文身?”
“水老爹说,用浓情蜜意开花液在身上刺图,平时看不见图案,却当感受高涨,体温达到一定程度,所刺绘图案便会显现,且是妖艳灼目的红色,使风花雪月之事更添趣味。”
“听起来……甚有趣味呢!”
“……试试?”
“现在?”
“嗯……”苏诫看着美好至极的风光,弦满拉不待拖延:
“晚点吧。”
说着俯下。
云渡曲膝抵拦:
“还是现在文吧。看我心口还有个伤印呢,在这儿刺一朵梅花,”想了想,接着道,“背后对应的那里也文一朵。嗯……,背上一些伤痕应该还没全消,那种长印就文绘成月老红线,把花连起来。”
“然后……,从前边这里绕过肩,将图案连接一起。这样,图显色的时候就是丝带舞戏着红梅。是不是挺好看的?”
她说着,苏诫便目光随着她的想法游走。
心前白软耸峻处的伤印和对应的背后的伤印是当年他一刀贯穿的。
因为是穿体而过,那伤印一直在。
背后一些划伤是与人交战时留下,用过药之后淡得差不多了,还剩一些微白的痕迹。
丝线与梅瓣纠缠、舞动,在莹洁若雪之色间……
苏诫想象了一下,立马口干舌燥。
“在身上刺图很痛吧?”
苏诫还在浮想翩翩,云渡突然问。
苏诫道:“是有点的。”
“没事。”小疼小痒,云渡不怯,“那你想刺什么图案?你要在我身上刺图,我也要在你身上刺。”
苏诫把决定权交给云渡:“你想让我刺什么图?”
言语温温绵绵,带着浓稠的魅惑。
云渡目光扫过苏诫俊健的身材,停驻他线条起伏有致的胸肌上:
“嗯,我左胸刺一朵红梅,”葱白玉指触上男人坚实的右胸肌,“你便刺一株忘川花在此吧——忘川界,隔生死;忘川花,凝恩仇。花盛时,请君以情火焚吾骨。”
请君以……焚吾骨……
苏诫脑子里盘旋着此一句话,久久不能回神。
不知回神的眼睛盯着精赤的她。
她之美,绮丽得太过灼目。
云渡望着他深深如古井的眼眸,眸泽摇曳着烈焰。
接着道:“如此,你我贴身相拥时候,冬日绽放的寒酥便与那释着无形烈焰的生死之色纠缠,融合,怎不算一场醉生梦死?”
音调轻柔,似雨滴坠落琴弦颤动,婉转动听,带着几许调戏意味。
苏诫闻言,舔舔干燥唇瓣,呼吸粗重地道:“也可能是欲生欲死。”
云渡娇赧一笑:“既如此,便请夫君让我尝尝那生死不能滋味可好?”
忍。
转身取来针与浓情蜜意墨。
苏诫描得一手好丹青,刺图虽不熟练,手艺也足够用了。
云渡当然也不逊,否则怎能画下那么多张宿屿的身影图。
是以,绘图的过程很顺畅就完成了。
……
日暮始,光景一时,颠颠倒倒不知不觉竟已半。
无暇掌灯的雅致竹屋内,夜色悄然包裹。
暗下去的光线中,泪滢滢愉悦雪色间红梅绚烂。
蜿蜒绕肩臂缠了半身的丝线悬着一朵火焰般的落花。
刹那,他心口陡然绽开一朵赤红妖艳的曼珠沙华。
同一时间,盘踞背上的旧伤痕间一层层浮现出一条飘飞的赤色丝缎状图案。
花焰在那千丝万缕的赤线的纠缠中燃烧,坠落。
……
竹月深数月,几乎日日赏花绽。
……
濯旌王几次催苏诫进宫协政,都被他借口推脱。
直至能用的借口都用完,这才依依不舍山下去,让云渡也跟着去。
云渡说,她与池胤约好一起去给亡亲扫墓的时间就近,她还是先把竹月深这边的事处理完,随后下了山再喊他一路。
光阴如遇风之河潮,一波卷着一波,一浪逐着一浪,载着日照月染的四季漂着滚着似的远去。
落在岸上,是三春花开万色华;
打在田间,是盛夏鸣蝉唱农忙;
跳上枝头,是爽秋金叶戏硕果;
乍饮风霜,是银冬雪被生机藏。
迎风雨筹谋八年,安得三疆见宁日,联扞九域不敢欺。
各境平靖之年,钟离与燊亲临督建的学宫已在南北壤界显露雏形。
占地宽广,楼宇摘星。
既两境交好,彧国自然不会只看着瞧着。
于是,曾经那批彧国向南武购买的木材便由苏诫开口,濯旌王做主,送给了南武去修宫造殿。
次年,两帝学宫完成主宫修建,钟离与燊与年幼彧君共居宫城内,接受苏先生教学。
同年秋,北雍因民心易主,奔向强国,自主献出治理权给大彧,由彧国安派有能之人管理,周氏只保留贵族阶位与富贵。
又次年夏,学宫竣工,钟离与燊提议将学宫所在地建成城,南北各出一半地。
城名由苏诫来赋。
问两国官吏意见。
两国官吏只敢议论,不敢反对。
而后,身为两国之人当时苏诫题新城城名为“九岿城”。
岿,巍然也。
九,喻九域,昭野心,慑外尔。
毕竟天大难调风雨,地大难聚一心。
尤其外族。
……
同年冬,钟离与燊自退南武帝位,与彧国濯旌王并居摄政王一位,辅佐夏姓幼君,共治天下。
改国号——鋆。
毫不意外,南国文武全员反对。
最后由苏诫出面,以自家——苏氏一族命运浮沉为例,同众臣讲起了“君若有道,三疆臣民是一家,君若不道,殉国忠良片羽轻;为臣者,当忠君命;为官者,先思民心”的道理。
如他苏家,纵被故国君主抛弃,只要始终保持一颗正直心,于何地不能扎根?
如云府,如池府,只要心怀宏义、正义,立世有口皆碑,名望不落尘,殉道万民追思,半生也绽辉煌,何处不值?
而此些,皆非君所赐。
众官听了苏诫之言,心中认同,嘴上却还是硬,说易主并非不能,但要他们易主后去效忠一个外族女人之子,他们做不到。
实际他们大部分人所顾虑的哪是君主何人任,不过是怕自身利益损失罢了。
猜出众人心思,钟离与燊于是出面安抚他们说,虽然他不再为他们所忠之君,但他们现有的权利一改不变,并当即要濯旌王和帝师苏诫作保证。
若不能重视南官的利益,他钟离与燊第一个不同意。
至于君主有外族血统一话,苏诫道:“外族?外境即为外族么?那便将外族之境收归我族舆图。”
话音掷地有声,勃勃野心之豪言当场封缄质疑之口。
三疆一治,万民归心。
然则,新旌初扬的巍巍华朝一如步履蹒跚的鋆朝幼君,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的知识也将无限。
国泱泱,吏如潮,谋生于这片苍莽大地地上的万万黎元形形色色,谁也不知下一场风雨起在何地何时。
但不管风雨弱或强,自有俊才代代拔地出,抵挡洪流不摧根,护这山海达千秋。
【全文完】
“……笔!”
云渡笔让开,怕弄脏他衣裳。
苏诫继续着,闲出的另一只手顺着云渡纤纤玉臂摸过去,温柔而缓慢拿过笔,丢开。
深度缠绵了许久,苏诫撤舌,问:“我们进屋吧。”
云渡没有说话,只是将手往他玉项软软一勾,又吻住了他。
默允了。
苏诫窃喜不自胜,四肢百骸顿时更酥痒。
揽过爱妻薄背,抄起爱妻长腿,边热吻着,抱起云渡往荏芳斋信步。
反脚带上竹门。
恼眼遮蔽剥去,行将入主题,苏诫却忽然停手:
“慕慕,你可知咱们竹月深写密信的墨水原名为何?”
“犹记叫什么浓情蜜意开花什么的液。”云渡答,又道,“好腻的名字!”
“就此名。知道水咕咕老爹研制此物的最初用途吗?”苏诫又问。
“还有最初用途?”云渡似乎不知。
苏诫俊眸幽光流转,哂笑道:“文身。”
“文身?”
“水老爹说,用浓情蜜意开花液在身上刺图,平时看不见图案,却当感受高涨,体温达到一定程度,所刺绘图案便会显现,且是妖艳灼目的红色,使风花雪月之事更添趣味。”
“听起来……甚有趣味呢!”
“……试试?”
“现在?”
“嗯……”苏诫看着美好至极的风光,弦满拉不待拖延:
“晚点吧。”
说着俯下。
云渡曲膝抵拦:
“还是现在文吧。看我心口还有个伤印呢,在这儿刺一朵梅花,”想了想,接着道,“背后对应的那里也文一朵。嗯……,背上一些伤痕应该还没全消,那种长印就文绘成月老红线,把花连起来。”
“然后……,从前边这里绕过肩,将图案连接一起。这样,图显色的时候就是丝带舞戏着红梅。是不是挺好看的?”
她说着,苏诫便目光随着她的想法游走。
心前白软耸峻处的伤印和对应的背后的伤印是当年他一刀贯穿的。
因为是穿体而过,那伤印一直在。
背后一些划伤是与人交战时留下,用过药之后淡得差不多了,还剩一些微白的痕迹。
丝线与梅瓣纠缠、舞动,在莹洁若雪之色间……
苏诫想象了一下,立马口干舌燥。
“在身上刺图很痛吧?”
苏诫还在浮想翩翩,云渡突然问。
苏诫道:“是有点的。”
“没事。”小疼小痒,云渡不怯,“那你想刺什么图案?你要在我身上刺图,我也要在你身上刺。”
苏诫把决定权交给云渡:“你想让我刺什么图?”
言语温温绵绵,带着浓稠的魅惑。
云渡目光扫过苏诫俊健的身材,停驻他线条起伏有致的胸肌上:
“嗯,我左胸刺一朵红梅,”葱白玉指触上男人坚实的右胸肌,“你便刺一株忘川花在此吧——忘川界,隔生死;忘川花,凝恩仇。花盛时,请君以情火焚吾骨。”
请君以……焚吾骨……
苏诫脑子里盘旋着此一句话,久久不能回神。
不知回神的眼睛盯着精赤的她。
她之美,绮丽得太过灼目。
云渡望着他深深如古井的眼眸,眸泽摇曳着烈焰。
接着道:“如此,你我贴身相拥时候,冬日绽放的寒酥便与那释着无形烈焰的生死之色纠缠,融合,怎不算一场醉生梦死?”
音调轻柔,似雨滴坠落琴弦颤动,婉转动听,带着几许调戏意味。
苏诫闻言,舔舔干燥唇瓣,呼吸粗重地道:“也可能是欲生欲死。”
云渡娇赧一笑:“既如此,便请夫君让我尝尝那生死不能滋味可好?”
忍。
转身取来针与浓情蜜意墨。
苏诫描得一手好丹青,刺图虽不熟练,手艺也足够用了。
云渡当然也不逊,否则怎能画下那么多张宿屿的身影图。
是以,绘图的过程很顺畅就完成了。
……
日暮始,光景一时,颠颠倒倒不知不觉竟已半。
无暇掌灯的雅致竹屋内,夜色悄然包裹。
暗下去的光线中,泪滢滢愉悦雪色间红梅绚烂。
蜿蜒绕肩臂缠了半身的丝线悬着一朵火焰般的落花。
刹那,他心口陡然绽开一朵赤红妖艳的曼珠沙华。
同一时间,盘踞背上的旧伤痕间一层层浮现出一条飘飞的赤色丝缎状图案。
花焰在那千丝万缕的赤线的纠缠中燃烧,坠落。
……
竹月深数月,几乎日日赏花绽。
……
濯旌王几次催苏诫进宫协政,都被他借口推脱。
直至能用的借口都用完,这才依依不舍山下去,让云渡也跟着去。
云渡说,她与池胤约好一起去给亡亲扫墓的时间就近,她还是先把竹月深这边的事处理完,随后下了山再喊他一路。
光阴如遇风之河潮,一波卷着一波,一浪逐着一浪,载着日照月染的四季漂着滚着似的远去。
落在岸上,是三春花开万色华;
打在田间,是盛夏鸣蝉唱农忙;
跳上枝头,是爽秋金叶戏硕果;
乍饮风霜,是银冬雪被生机藏。
迎风雨筹谋八年,安得三疆见宁日,联扞九域不敢欺。
各境平靖之年,钟离与燊亲临督建的学宫已在南北壤界显露雏形。
占地宽广,楼宇摘星。
既两境交好,彧国自然不会只看着瞧着。
于是,曾经那批彧国向南武购买的木材便由苏诫开口,濯旌王做主,送给了南武去修宫造殿。
次年,两帝学宫完成主宫修建,钟离与燊与年幼彧君共居宫城内,接受苏先生教学。
同年秋,北雍因民心易主,奔向强国,自主献出治理权给大彧,由彧国安派有能之人管理,周氏只保留贵族阶位与富贵。
又次年夏,学宫竣工,钟离与燊提议将学宫所在地建成城,南北各出一半地。
城名由苏诫来赋。
问两国官吏意见。
两国官吏只敢议论,不敢反对。
而后,身为两国之人当时苏诫题新城城名为“九岿城”。
岿,巍然也。
九,喻九域,昭野心,慑外尔。
毕竟天大难调风雨,地大难聚一心。
尤其外族。
……
同年冬,钟离与燊自退南武帝位,与彧国濯旌王并居摄政王一位,辅佐夏姓幼君,共治天下。
改国号——鋆。
毫不意外,南国文武全员反对。
最后由苏诫出面,以自家——苏氏一族命运浮沉为例,同众臣讲起了“君若有道,三疆臣民是一家,君若不道,殉国忠良片羽轻;为臣者,当忠君命;为官者,先思民心”的道理。
如他苏家,纵被故国君主抛弃,只要始终保持一颗正直心,于何地不能扎根?
如云府,如池府,只要心怀宏义、正义,立世有口皆碑,名望不落尘,殉道万民追思,半生也绽辉煌,何处不值?
而此些,皆非君所赐。
众官听了苏诫之言,心中认同,嘴上却还是硬,说易主并非不能,但要他们易主后去效忠一个外族女人之子,他们做不到。
实际他们大部分人所顾虑的哪是君主何人任,不过是怕自身利益损失罢了。
猜出众人心思,钟离与燊于是出面安抚他们说,虽然他不再为他们所忠之君,但他们现有的权利一改不变,并当即要濯旌王和帝师苏诫作保证。
若不能重视南官的利益,他钟离与燊第一个不同意。
至于君主有外族血统一话,苏诫道:“外族?外境即为外族么?那便将外族之境收归我族舆图。”
话音掷地有声,勃勃野心之豪言当场封缄质疑之口。
三疆一治,万民归心。
然则,新旌初扬的巍巍华朝一如步履蹒跚的鋆朝幼君,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的知识也将无限。
国泱泱,吏如潮,谋生于这片苍莽大地地上的万万黎元形形色色,谁也不知下一场风雨起在何地何时。
但不管风雨弱或强,自有俊才代代拔地出,抵挡洪流不摧根,护这山海达千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