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边城崛起 > 第78章 乾坤倒转

边城崛起 第78章 乾坤倒转

    帝君见左相居然替李如璋求情,居然一时怔住,

    待反应过来才想起当日和左相的商议,这才稍微冷静一点。

    何况左相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于是,帝君强压怒火道

    “既然二相都为你求情,那朕便再给你一次机会,许你将事情经过,从实说来。”

    “若有半句虚言,今日卿别想活着走出大殿。”

    李如璋被放了下来,突发状况让他惊魂未定,此刻死里逃生的他瘫跪在地上,大口喘息。

    过了好一会,才将心情平复下来。

    人生其他都是小事,唯有生死是头等大事,有几人面对死亡不会恐惧?

    古往今来,能慷慨赴死的便已经算得上是凤毛麟角,再有那么几位青史留名的,无不是英雄豪杰。

    李如璋如今还没到那份境界,所以面对死亡又如何不慌乱。

    缓了许久,才终于开口道

    “微臣与范瑶月因陈王殿下宴会所结识,后又因人口贩卖一案结缘,彼此早已私定终身。”

    “微臣与她约定,帝都事了,返程之时,便带上她一同回去。”

    “此前彼此双方,虽有心意,却羞于启齿,微臣入狱一遭,范瑶月四下花钱求人,想方设法营救微臣,微臣出狱之后,又第一时间赶来探望微臣。”

    “这让微臣感慨颇多,得此良人,夫复何求?”

    “于是,微臣与她昨日便在驿站同房,行了夫妻之实。

    此事,今日朝堂之上,其他一同述职的官员可以作证。”

    “驿馆的官员也可以作证。”

    “微臣绝不敢欺瞒帝君,陛下若是不信,尽可派人查证。”

    帝君听得将信将疑,此刻只见又有一名官员出列

    “微臣顾延武,乃是工部下属都水监、扬州会稽郡治水司河道监水利官,拜见陛下。”

    “微臣也是此次来帝都述职,恰好和李将军相邻而居。”

    “微臣可以作证,李将军所言属实。”

    其他几名住在驿馆的官员,此刻也纷纷表示,李如璋并没有欺骗帝君。

    看到这么多人质证,帝君终于是相信得七七八八。

    但是,仍然不确信此事是否属实,随即又召来内卫,前去驿馆查证。

    此事足可见帝君疑心之重,不过对于李如璋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只要帝君查证李如璋所言非虚,那他在帝君心中就是忠诚可靠之人,必然被帝君重用,也就不会再有性命之虞。

    李如璋有恃无恐,昨日他留下范瑶月的目的正在此处,为此他还特意和范瑶月交代过,所以,即便帝君派人查证,他也丝毫不惧。

    趁着内卫前去驿馆查证,帝君又让其他人依次述职奏对。这中间倒是一问一答,君臣和睦,没出什么意外。

    不多时,内卫回转,将查证的消息禀告帝君,范瑶月昨夜的确和李如璋同房相处,证明李如璋所言非虚,听到内卫回禀的消息,帝君倍感欣慰。

    欣慰之余,必定有人遭殃,许霖君便是这个遭殃的人。

    正如前面所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不光是大仇,在嵩朝也不例外,同样也是大罪。

    帝君看着许霖君,一幅怒其不争的表情,

    许霖君此刻彻底傻眼,他做梦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地步。

    明明自己挨了打,现在反而自己还变得有罪,从告状之人,变成被告之人。

    铁证如山,帝君虽有心包庇,但也不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接饶了许霖君。

    何况,他还要拉拢李如璋,无论如何也要替李如璋伸张正义,做做样子……

    想到此处,帝君上去一脚踹倒许霖君,厉声呵斥道

    “如今查证李卿所言属实,那便是说,是你颠倒黑白,搬弄是非,欺瞒寡人。莫不是以为寡人不敢杀你?”

    “别以为你姐是寡人爱妃,你便可以肆意妄为,如此这般,视国法纲纪为何物?”

    帝君看似言辞犀利,语气严厉。

    实则……

    要说这许霖君坏也就算了,可是你总不能又坏又蠢吧?

    俗话说得好,无理也要争三分,

    他是帝君宠妃的弟弟,帝君如何真的愿意处置他?

    但凡稍微动点脑筋,一口咬死,这一切都是误会,并非自己有意为之,

    这样既给了帝君台阶,也可让帝君有机会环护于他。

    可他被帝君这一呵斥,无能之态尽显,什么辩驳的话完全抛之脑后,只是一个劲的磕头认错求饶。

    这下好了,

    这不是摆明了将事情坐实在他自己身上,是他故意为之?

    帝君听到他主动认错告饶,都快气炸了!!!

    “身为贵胄,不为帝国考量,反而陷害忠良,其罪可诛!!!”

    “李将军乃是帝国功臣,竟然凭空受你折辱,真是不知死活,寡人的忠臣良将,岂容尔等随意诬陷。”

    帝君对着许霖君一通斥骂之后,换上一副和蔼面容,转头对李如璋说道

    “此事皆因平远候所起,着实让将军受了委屈,

    不若这样,寡人现在将处置权利交给你,只要能平爱卿心中怨气,平远候任你处置。”

    “切莫因他是朕的亲族,便有所顾忌。”

    “此等不学无术之人,留之无用,只会害人。”

    李如璋明显没想到帝君会来这么一手,居然打太极将决定权交到自己手上,心中不免鄙夷,

    帝君此举看似宽容,实则更像是提点。

    让你处置,你还真敢处置啊???

    如果是这样,那李如璋才是真的不知进退。

    李如璋当即叩首道

    “陛下替微臣主持公道,臣感念陛下恩德,若非圣上明见,微臣定不能洗刷冤屈,也只有死路一条。”

    “陛下方才那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微臣以为说的极对。”

    “平远候是陛下亲族,不可单以朝廷法度而论,正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

    “何况如今臣得陛下圣明,洗脱冤屈,已然心满意足,不敢多求,此番以臣之见,酌情处置即可。”

    “这样,既可以彰显帝君法度公平之意,又不至于使得圣上亲族不睦。”

    帝君心中大喜过望,不禁感叹,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舒服,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这才君臣佐使,和睦相处之道,

    “好,好,好,爱卿果然是深明大义,心胸宽广之人,寡人果然没有看错。”

    “此番,朕必须要重赏爱卿,嗯……那便赐卿,金五百两,绢三千匹,银五千两,迁幽州军行军参谋为幽州军副军将军,改卿同进士身份为进士出身。”

    “卿的品行端正,心胸开阔,比之很多读书人还要高尚,当得起进士身份。”

    “也希望爱卿回去之后,好生操练兵马,日后以为帝国倚仗。”

    “至于平远候,朕决议,罚俸一载,禁足半年思过。”

    这样的处罚,说起来其实不痛不痒,可李如璋又能说什么?

    帝君对于李如璋的懂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可想而知心中多么欢喜,李如璋却心中腹诽,若非此刻在帝都,你看我会不会如此宽宏大量?

    帝君对李如璋如此恩宠,顿时引得其余大臣,纷纷羡艳,就连右相也觉得此举有些恩宠过甚,

    但是,转念一想,如今帝国正值危难之际,李如璋也是个人才,日后定会建功立业,就当作提前褒奖了,这样想来,右相便也没有反驳。

    李如璋赶紧大礼叩拜

    “微臣谢过圣上恩宠,日后必当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这番言语,使得帝君开怀大笑,得意连连。

    这还没结束,帝君又想了一下,又道

    “如今爱卿与那范瑶月虽有夫妻之实,却无夫妻之名,正所谓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既然如此,那朕便再做一回锦上添花,成人之美之事,今日寡人便正式赐婚与你们二人,成就你们夫妻二人之名。”

    “再赐你们夫妻二人,御窑官瓷,金银器具各一对,以示成双成对,百年好合之意,爱卿觉得如何。”

    说完不等李如璋回答,径自走到御案面前,

    “来人,朕要拟旨。”

    随着帝君话音落,自有太监赶紧将空白圣旨展开,又替帝君研墨,

    一切就绪,帝君提笔,一阵龙飞凤舞之后,又取出玉玺,在圣旨上盖上大印。

    李如璋彻底傻眼……

    自己只不过为了演戏,如今竟然变成了假戏真做,这……下朝以后,如何跟范瑶月解释……。

    想到这儿,李如璋一阵头大,这下事情闹大了。

    可如今圣旨已经好了,他哪里又敢不接,哪里又敢说实话。

    谁能想到帝君行事竟然如此乖张,加官进爵也就罢了,怎么还管上人家私事了?

    无奈,李如璋只得硬着头皮接旨,

    然后将从小到大以来,所有经历过的悲伤的事都想了一遍,终于将眼泪挤了出来。

    对着帝君连连叩首,涕泗滂沱,

    “微臣何德何能,受如此厚爱,臣粉身碎骨,万死也不能报其一,此生唯帝君马首是瞻。”

    帝君推辞道

    “哈哈哈,爱卿不必如此,就不要说什么粉身碎骨这些话了,朕可还指望你日后替寡人开疆拓土呢。”

    说完,又对着众臣道

    “今日可还有本要奏,若是无事,那便退朝吧。”

    其他众人都未说话,顾延武此刻却出列道

    “微臣顾延武有本要奏。”

    帝君此刻心情很好,又见对方是进京述职的官员,当即笑意盈盈道

    “爱卿何事启奏?尽可说来。”

    看到顾延武出列那一刻,李如璋心里暗道一声糟糕。

    顾延武终究还是没忍住,将之前与李如璋、陆子昭几人酒席上的那番话,在大殿上直接捅了出来。

    顾延武声称,有人趁此次扬州水患之际,有人大肆贪墨赈灾款项,以至于治水的钱,根本不够,因此也耽误了治水进程,以至于泽国千里,淹死了无数百姓,如今依旧遍地饿殍。

    请求帝君,严查此事,并且尽快再拨粮饷赈济灾民。

    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顾炎武身上。

    本来李如璋之前已经叮嘱过顾延武,如今的朝廷和官场上下沆瀣一气,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

    既然有人敢贪污渎职,那就不可能仅仅是地方上某个人的问题,

    历朝历代,但凡发生大案,所牵扯的绝对不是某一个或者几个人,往往是一群人。

    或是门生故吏,或是同学乡梓,甚至是诗社同盟,总之是某一个集团,

    非得从上至下,有高官大员坐镇,还得有帝君下大决心,用猛药,否则是不能治的。

    所以,李如璋规劝他,暂时不要轻易去触碰这些利益集团,

    一个搞不好,扳不倒对方不说,自己也要搭进去。

    李如璋还拿自身举例,自己有帝君站台,不也一样最后不了了之,这便是例子,

    然而,还是没能拦住顾延武。

    李如璋不是不想惩治这些贪官,

    只是他以自身为例,经过这些事情以后,才明白,朝堂之上,凶险万分,一着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如今顾延武人微言轻,势单力薄。

    贪墨一案,从古至今,都是上下一体,相互串联,凭他一己之力,如何能撼动?

    帝君听闻此事,顿时勃然大怒。

    状都告到自己面前了,也太不像话了吧!

    原本帝君如沐春风的脸色,此刻又变得冷若冰霜。

    李如璋趁机观察了一下,发现不少人此刻面露惶恐之色,更有几人,甚至已经悄悄的在擦汗。

    还有许多大臣的眼神中流露出不满和怨恨,

    不满是因为原本好不容易就要结束的朝会,被顾延武跳出来一打断,不知道又要折腾到什么时候。

    至于怨恨的原因,那多半是因为触碰到对方的利益,引起对方记恨。

    “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帝君开口询问道

    语气不急不躁,却低沉凝重,大臣都知道,帝君这是强压心绪,指不定哪一刻,哪句话就会爆发。

    谁也不愿意此刻去触帝君霉头,于是大殿之上,一时安静异常,落针可闻。

    帝君见无人应答再度开口道

    “莫非,诸位爱卿没有什么要对朕说的?”

    “还是说顾卿所言非虚,尔等无法辩驳?”

    听到帝君这样说,在场文武终于有了动静,慌乱惊呼之声,不绝于耳。

    此时,督察院一位佥史出列质问道

    “顾大人,告发上官,可有真凭实据,若有,现在便可当面呈告圣君。”

    随即又补充了一句

    “或是有人证物证也可以。”

    顾延武,确实是亲眼所见,各种贪墨行径,可是你让他拿出证据,他哪有?

    只不过是之前刚好碰到种种贪墨克扣,胡作非为。

    又恰好治水有功,得了面见帝君的机会,便再也藏不住心思,属于临时起意。

    这时见众人都看着他,而他又拿不出来证据,一时也是嗫嗫说不出话来。

    李如璋心里不禁感叹,这位顾兄啊,拳拳之心天地可鉴,可惜书生意气太重……

    那佥史见他手足无措,当下也是有些惊疑,状告自家上官,一旦发现不实,便视为无故攀咬同僚,此乃官场大忌,

    官途就此断绝不说,还有牢狱之灾。

    可若说他无的放矢吧,他既然敢当着众人在大殿之上说出来,应该不至于捕风捉影。

    于是那佥史又说道

    “既然你状告州府上官,又拿不出真凭实据,如何让众人信服?

    “而且,还是圣驾面前,此举你恐有谝视圣听、玩视圣驾之嫌啊。”

    这下问题大了,谁敢当着一国之君开玩笑,不要命了?

    顾炎武也变得慌张

    “陛下,微臣不曾说谎,贪墨确有其事,贪墨的账簿我虽然没有,但是……但是扬州水患受难的百姓,毁坏的河岸、河堤,都可以作为证据。”

    “陛下若是不信,可派人去丹阳、毗陵、吴兴、会稽些几地查访,一查便知。”

    话音刚落

    旁边礼部侍郎立马出列呵斥

    “荒谬,你不过一个分管水利的微末官员,既无真凭实据,就敢公然污蔑同僚上官贪墨?哪儿来这么大的胆子?”

    “是不是背后有人指使?”

    “否则你哪儿来这么大胆子?”

    “说!!!是谁指使你的?”

    紧接着,朝帝君行了一礼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乃是空穴来风,这顾延武必是有人指使,”

    “哦?此话怎讲?”

    帝君看着礼部侍郎询问道

    “微臣仔细想来,有几处疑点,便可说明,

    其一,这位顾大人,只是一个主管水利的微末官员,如何能得知钱粮被贪墨这等重要之事?”

    “其二,今岁扬州水患,祸及州郡无数,为何不见其他地方官员上书提及此事,也不见地方派人前来述职,偏偏就他会稽郡来人?”

    “这其三……,这其三微臣不敢说,怕说了有嫌视同僚,构陷上官的骂名。”

    礼部侍郎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让帝君大为不悦,不耐烦道

    “朕不以为忤,你尽管说来!!!”

    礼部侍郎听帝君这样说,这才继续道

    “陛下,微臣乃是扬州人士,那边的官员,微臣勉强还算熟络,这位顾炎武大人现在所居官职,包括他的上官是谁,臣都是一清二楚,

    这位顾延武顾大人,生于丹阳,为官毗陵,

    正如督察佥史刘大人所言,他一个掌管水利的微末官员,如何能知晓谁人贪墨?此举明显就是背后有人唆使,意在弹劾丹阳、毗陵吴郡、会稽这几地的官员,借水灾名义,为自己加官进爵,排斥异己铺路。”

    “微臣扬州方面同僚同窗亲友颇多,且微臣与他们多有书信往来,众人皆未向微臣提及此事。”

    “反而称赞陛下,说是幸得陛下福泽深厚,虽有水患,却是小疥之害,如今早已平息,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帝君听到礼部侍郎这样说,一脸得意神情道

    “朕作为万民之主,一国之君,护佑天下苍生,乃是本分,当不得夸赞。”

    礼部侍郎接着又说道

    “然据微臣所知,扬州治下一十八郡,除了会稽郡,郡守之外,其余皆是左相门生故吏,为何其他官员治下生民都能安居乐业,独他会稽郡水患肆虐,饿殍遍野?”

    “那会稽郡郡守是何人?”

    听到帝君询问道

    吏部尚书出列道

    “会稽郡郡守,乃是邱存合邱大人,此人曾任通政司参议,前年外放会稽郡任郡守。”

    吏部尚书刚说完,礼部侍郎立刻作恍然大悟状

    “哦~,若是这样就说得过去了。”

    “左相为官已久,而扬州一带官员,多是左相门生故吏,偏偏邱大人却是右相同年进士,臣以为这其中必有关联。”

    “否则,其他几个州郡,为何不举荐官员来朝瑾见,偏偏举荐右相有关联的一个官员?”

    “这位顾大人,名义上是被举荐朝见帝君,实际上却是被别人用心之人,当做马前卒。

    “顾大人,我说的是也不是,在此,我也奉劝一句顾大人,且莫被他人蒙蔽,自毁前程啊。”

    帝君见自家臣子各执己见,一时间也有些惊疑不定。

    顾延武被礼部侍郎这一番话,气得七窍生烟,几欲呕血。

    当即怒斥对方,无凭无据,全凭猜测,反而黑白颠倒,污蔑自己。

    右相也面色不善,他没想到,事情居然还能牵扯到自己身上。

    当下也站出来自辩

    “启禀圣上,臣与邱大人,的确同年荣登进士,也是同年为官,往来书信也的确有过,

    “不过,那只是念及同窗之谊,

    自踏入官场以后,天各一方,各司其职,往来书信越来越少,近些年更是少有往来。”

    “听礼部侍郎之意,我岳某人,还和邱存合有串联,意图诋毁其他朝臣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