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掌柜,无关风花雪月 第151章 太子即将继位大统
回去海岛之后,两人好好的过了一个安生年,今年良玉没有带着孩子们过来,可能是崔澜诀走之后,良玉和其他人身上的担子加重了。
今年还真是安静的有些过头了,即使海岛已经建设的繁华异常。大老爷夫妇和郑佩佩也就在大年初一的头一天出去稍微走一走,就回去了。
相较于外面的喧嚷还是家里好,可都是老人了,其实也挺怕孤单的。孩子们集体都没有回来,家里实在冷清了。
郑佩佩都想了明年他们要是不回来,那么她就回去过一个年,大老爷是不会回京城的,他怕麻烦。他还是能享受这份儿冷清安逸的,但郑佩佩好像是忙碌惯了,一直都不算真正的歇着。
郑佩佩编写的大齐商道也差不多到了尾声,趁着今年无事就把它结束了。她几乎把自己一生的经商甚至是管理经济的经验都写进去了,主要还是为太子编撰的,写完后也是交由太子。
这本是一份师徒的情分,也确实太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她的衣钵传承人。
她也留一份给自家,是留给后世子孙的,如果后辈之中出现好资质的,也是可以继续传承自己的商道。
有了这本书郑佩佩心里才真的安定下来了,对自己一生也是一个交待,对后世子孙也是一个机会。至于太子那份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那是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利的。
在太子继位之时,西北被治理栽种出来好几百里的植被和树木,那绿茵茵一眼好似望不到头。很多果树也开始挂果子了,一看就是一个丰收年。
而且在修建的水库不远之处,还修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太子有些遗憾他不能再继续建设西北了,他曾经上书父皇想把新城修建好之后再回去,被父皇给否决了。
修建城池的事情太子已经做过了,再做也没有任何意义,但其实太子想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再建设一座城池代表着成果的巩固,甚至可以说国土的再扩大。
可皇帝已经等不及要退位撂挑子了,因有着出色的继承人,皇帝继位后也没有广开后宫,他的子嗣不丰,可那又怎么样,有太子这个出色的,所有大臣都不再关心皇帝的后宫。
所以这任皇帝是难得的没有选秀和选妃的,皇帝年轻的时候,被那些庶出的弟弟给弄怕了,根本就不想多生孩子,那也是出于对太子的爱。
太子继位这样的大事大老爷和郑佩佩都是要去的,本来两人培养出了太子后,就觉得任务达成了。根本不想去京城凑热闹,那不是度假休闲那是去受罪。
太子可私心里很想念他们,几次来信不是邀请他们去参加他的继位大典,只是说想他们了,想要再看看他们。
以后做了皇帝也不能轻易出宫来看他们了,说到这些的时候,太子终于体会到父亲皇爷爷的想法了。
这皇宫就好像是一个囚笼,不过是好看点的囚笼,本质上他可能会一辈子都待在这里,难以迈出一步。
太子还没有继位的时候,就想到这里,说实在的都不想现在就继位了,可父皇那种解脱的眼神,太子实在说不出口。
想想历史上那些皇帝更迭所发生的血流成河,想想皇帝继位的种种阴暗手段,杀兄杀弟甚至弑父的都有。知道太子以及父皇都是不想继位的该是怎样的心情,如果记录到史书上,那些靠着不正当手段继位的皇帝该怎么想,太子最后还是歇了缓继位的心思。
太上皇和郑佩佩被太子言辞恳切的信所说服,在太子登基之前离开海岛去京城。水路是走惯了的,所以对他们来说并不算辛苦。
到达后受到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群臣的迎接,还有夹道欢迎的百姓,很多百姓呼喊都是大长公主,这对郑佩佩并不是什么好事,还有皇帝、太上皇呢!
可两人都不是那些狭隘和心胸狭小的人,北地的百姓还记得大长公主,是百姓知道感恩,大长公主离开有多少年了。
郑佩佩自从当年离开还是西京的京城后,就很少回来了,特别是最近几年都没有再踏足过京城。
就这样百姓还记得她,郑佩佩还是很感动的,她掀开车帘冲着外面呼喊她的百姓挥手。百姓再次欢呼起来,甚至还有年老的百姓跪地大哭磕头的。
郑佩佩连忙让周围的护卫替她扶起那些百姓,车队行驶缓慢,怕有拥挤踩踏之事发生,郑佩佩吩咐护卫尽快前行。
大长公主在京城是有府邸的,即使多年没住依然养护的很好,郑佩佩稍微有些狼狈的回了府邸。在大门关闭的时候,门口依然聚集了很多百姓不肯离去。
稍后宫里还有一场欢迎宴会,是由太子举办的,就是欢迎太上皇和大长公主的。
郑佩佩稍微梳洗了一番,就到了宫宴的时间,郑佩佩再次出门,门口依然还有许多百姓没有离开。郑佩佩劝了大家回去,说了她只是来参加太子的登基礼,稍后就回去了。
百姓们不愿离去还跟在郑佩佩的马车后面走了很久,这些百姓据他们自己说都是,当年被大长公主救助过的流民以及他们的后辈。
时间过去很久了,没想到那些百姓还依然记得她做过的事情,郑佩佩心里是暖的,还有很大的满足感。
自己当年为了百姓也可以说殚精竭虑,不管的北面但还是南部的。看着他们安居乐乐其实郑佩佩就已经很知足了,没想到百姓还如此感恩,已经过去有多久了。
郑佩佩有些恍惚好像差不多有二十多年了,百姓的记性和感恩之心持续的还真久,郑佩佩感叹!
宫宴是太子办的,盛大却不奢靡,恰到好处。郑佩佩看着不禁点头赞叹,太子做事还真不错!面面俱到,井然有序。
太上皇先发言说了一些感慨,至于场面上的话就留给皇帝和太子来说。太上皇这些年无比接地气,把自己彻底当成了普通富家翁。
今年还真是安静的有些过头了,即使海岛已经建设的繁华异常。大老爷夫妇和郑佩佩也就在大年初一的头一天出去稍微走一走,就回去了。
相较于外面的喧嚷还是家里好,可都是老人了,其实也挺怕孤单的。孩子们集体都没有回来,家里实在冷清了。
郑佩佩都想了明年他们要是不回来,那么她就回去过一个年,大老爷是不会回京城的,他怕麻烦。他还是能享受这份儿冷清安逸的,但郑佩佩好像是忙碌惯了,一直都不算真正的歇着。
郑佩佩编写的大齐商道也差不多到了尾声,趁着今年无事就把它结束了。她几乎把自己一生的经商甚至是管理经济的经验都写进去了,主要还是为太子编撰的,写完后也是交由太子。
这本是一份师徒的情分,也确实太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她的衣钵传承人。
她也留一份给自家,是留给后世子孙的,如果后辈之中出现好资质的,也是可以继续传承自己的商道。
有了这本书郑佩佩心里才真的安定下来了,对自己一生也是一个交待,对后世子孙也是一个机会。至于太子那份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那是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利的。
在太子继位之时,西北被治理栽种出来好几百里的植被和树木,那绿茵茵一眼好似望不到头。很多果树也开始挂果子了,一看就是一个丰收年。
而且在修建的水库不远之处,还修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太子有些遗憾他不能再继续建设西北了,他曾经上书父皇想把新城修建好之后再回去,被父皇给否决了。
修建城池的事情太子已经做过了,再做也没有任何意义,但其实太子想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再建设一座城池代表着成果的巩固,甚至可以说国土的再扩大。
可皇帝已经等不及要退位撂挑子了,因有着出色的继承人,皇帝继位后也没有广开后宫,他的子嗣不丰,可那又怎么样,有太子这个出色的,所有大臣都不再关心皇帝的后宫。
所以这任皇帝是难得的没有选秀和选妃的,皇帝年轻的时候,被那些庶出的弟弟给弄怕了,根本就不想多生孩子,那也是出于对太子的爱。
太子继位这样的大事大老爷和郑佩佩都是要去的,本来两人培养出了太子后,就觉得任务达成了。根本不想去京城凑热闹,那不是度假休闲那是去受罪。
太子可私心里很想念他们,几次来信不是邀请他们去参加他的继位大典,只是说想他们了,想要再看看他们。
以后做了皇帝也不能轻易出宫来看他们了,说到这些的时候,太子终于体会到父亲皇爷爷的想法了。
这皇宫就好像是一个囚笼,不过是好看点的囚笼,本质上他可能会一辈子都待在这里,难以迈出一步。
太子还没有继位的时候,就想到这里,说实在的都不想现在就继位了,可父皇那种解脱的眼神,太子实在说不出口。
想想历史上那些皇帝更迭所发生的血流成河,想想皇帝继位的种种阴暗手段,杀兄杀弟甚至弑父的都有。知道太子以及父皇都是不想继位的该是怎样的心情,如果记录到史书上,那些靠着不正当手段继位的皇帝该怎么想,太子最后还是歇了缓继位的心思。
太上皇和郑佩佩被太子言辞恳切的信所说服,在太子登基之前离开海岛去京城。水路是走惯了的,所以对他们来说并不算辛苦。
到达后受到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群臣的迎接,还有夹道欢迎的百姓,很多百姓呼喊都是大长公主,这对郑佩佩并不是什么好事,还有皇帝、太上皇呢!
可两人都不是那些狭隘和心胸狭小的人,北地的百姓还记得大长公主,是百姓知道感恩,大长公主离开有多少年了。
郑佩佩自从当年离开还是西京的京城后,就很少回来了,特别是最近几年都没有再踏足过京城。
就这样百姓还记得她,郑佩佩还是很感动的,她掀开车帘冲着外面呼喊她的百姓挥手。百姓再次欢呼起来,甚至还有年老的百姓跪地大哭磕头的。
郑佩佩连忙让周围的护卫替她扶起那些百姓,车队行驶缓慢,怕有拥挤踩踏之事发生,郑佩佩吩咐护卫尽快前行。
大长公主在京城是有府邸的,即使多年没住依然养护的很好,郑佩佩稍微有些狼狈的回了府邸。在大门关闭的时候,门口依然聚集了很多百姓不肯离去。
稍后宫里还有一场欢迎宴会,是由太子举办的,就是欢迎太上皇和大长公主的。
郑佩佩稍微梳洗了一番,就到了宫宴的时间,郑佩佩再次出门,门口依然还有许多百姓没有离开。郑佩佩劝了大家回去,说了她只是来参加太子的登基礼,稍后就回去了。
百姓们不愿离去还跟在郑佩佩的马车后面走了很久,这些百姓据他们自己说都是,当年被大长公主救助过的流民以及他们的后辈。
时间过去很久了,没想到那些百姓还依然记得她做过的事情,郑佩佩心里是暖的,还有很大的满足感。
自己当年为了百姓也可以说殚精竭虑,不管的北面但还是南部的。看着他们安居乐乐其实郑佩佩就已经很知足了,没想到百姓还如此感恩,已经过去有多久了。
郑佩佩有些恍惚好像差不多有二十多年了,百姓的记性和感恩之心持续的还真久,郑佩佩感叹!
宫宴是太子办的,盛大却不奢靡,恰到好处。郑佩佩看着不禁点头赞叹,太子做事还真不错!面面俱到,井然有序。
太上皇先发言说了一些感慨,至于场面上的话就留给皇帝和太子来说。太上皇这些年无比接地气,把自己彻底当成了普通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