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掌柜,无关风花雪月 第152章 新皇的登基礼
随后皇帝发表的感言,确实是场面上的话,一句多余都没有。太子笑着接着说话,把自己位置放的很低,同时感谢皇爷爷还有自己的老师大长公主。
郑佩佩一愣,他们是师徒这事只有少数几人知晓,一直都没有公布于众。
底下的大臣们不禁发出惊呼之声,接着就窃窃私语起来。声音还有些大,有人说到底是大长公主,还帮忙教育太子啊!
那太子如此成才原来是太上皇和大长公主的功劳啊!想到这里大家的眼睛都不禁大亮。两个最厉害的人联手培养出来的太子,将来会怎么样!
那还用说吗!太子还没有继位就已经做出了两大惊天壮举,那都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大功绩啊!
大臣们因太子的几句话,集体都心血沸腾起来,感觉自己有无限的激情以后可以投入到工作之中。
跟着明君也能做一番事业出来,是在场大臣们大多的想法。而下面有几个人脸上带着笑意,其实眼神之中转着的是其他想法。
特别是那四个辅政内阁的阁老,厉害的君王在那么他们手中的权柄就会被削弱,不知道以后他们的作用会不会减少或者是降低。
这些都是一闪而过的想法,不管怎么样现在的皇帝早就想把位置交出去了,好像一刻都不愿意等了。
太子的登基典礼是在三日后,太上皇是采着点回来的,他和郑佩佩都不想在京城多待。
京城里面也没有多少郑佩佩的故交了,跟郑佩佩亲近的甚至原来的手下几乎先后都去了南部。原来留给太上皇的人手,后来在太上皇退位后,也先后离开了。
大多都是调往南部,管着南部一些事务,没办法跟着大长公主做事,比任何地方都愉快还被无条件信任。
郑佩佩只是去拜访了崔首府,也受到了热情盛大的招待。竹儿因着崔文策在南部,所以没有过来。
其他郑佩佩就没有值得她去拜访的人,倒是上门拜访的人极多,郑佩佩挑着见了几个故交。
要说的一件值得提的事情,钟有为来拜访郑佩佩,两人见面都没有什么陌生感。郑佩佩依然如故对当年的伯乐主家钟有为很热情,还设了府宴款待他。
其实两人在南部是见过面的,钟有为在郑佩佩去南部不久后,就跟过来到南部发展。
两个人其实是互相成就,钟有为早期成就了郑佩佩。郑佩佩后来回报钟有为,帮着钟有为把钟家店铺发展到大江南北。
钟家现在还是皇商,给宫里的娘娘和皇帝提供衣服布料,以及成衣。成衣的部分极少,因为宫里有手艺出众的裁缝,但布料是缺少的。
钟家是现今最大最富有的商户,称得上大齐第一。但钟有为治下严格管理的家族也很严厉,家族内并没有什么糟心的人和糟心的事。
两人的会面是极愉快的,两人年纪也都大了,钟有为说就等着见过大长公主后,他也要退下来了,家族的继承人不是他儿子,而是子侄。
还是资质不错头脑也极灵活的,钟家主因此跨过儿子选为继承人,一切都是为了家族。钟有为的眼光一直都是极好的,继承人想来也是不错的。
其他值得一提的故交也没谁了,但有过交好的郑佩佩也见了。可能究其一生她都不会再回来了,见一见也没什么,因此还知道了很多在南部都不知道的事情。
终于到了太子登基大典的这一日,首先是要拜太庙,然后一系列繁复永长的登基礼。所有流程走下来后,不仅太太上皇感觉吃力,郑佩佩也好不到哪里,她还只是跟着观礼而已。
太子算是正式登基了,新皇登基的次日,大老爷和郑佩佩都没有好好的休息一下,就着急离开了。
原皇帝现在的太上皇一时还走不开,还有一个小皇子需要人照看。也要陪着新皇一段时间,他们一家四口很久都没有聚在一起了。
太上皇要在冬季带着妻子和嫡次子一块儿去海岛过冬,父亲和儿子都享受那么多年了,太上皇早就向往了。
新皇的登基很顺利,也开始了上朝。接手的极其顺利,内阁的四个辅政大臣还都很安生,依然行使着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活。
新皇一点都不着急,他们所担心的新皇一上马就要夺权的想法,新皇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他们依然还是如太上皇在位之时做的一样,新皇也没有着急行使否决权,但偶尔还是会提出异议。
即使提出也都是一番讨教的样子,和他们商议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别小看了新皇,他们早就做好准备了,但依然还是会被新皇给惊艳到。
新皇所提出的所有意见和建议都是切合实际,有的放矢的,一点额外的心思都没有掺杂。这点是最令人惊讶和后背出冷汗的,所以新皇的提议每每都会被采用。
新皇在一点点的不动声色的扩大着自己在朝廷之中的作用和话语权,这是每一个大臣都感受到的。被太太上皇和大长公主联合培养出来的新皇不是哪个人能小瞧了的,也阻挡不了新皇的权柄和话语权越来越重。
至于大老爷和郑佩佩走的那么急切,还不是不适应京城。大老爷就连和原来的大臣们寒暄都不愿意做,郑佩佩也不太习惯京城的喧嚣,还有那些不断要求见面的人。
一开始是郑佩佩还见了一两个,后来就都拒绝了。实在不愿意和不太熟悉的人寒暄来往,郑佩佩感觉浑身都不舒服。
两人是一起离开的,但并不是一块儿都回海岛,郑佩佩要去封地看看。大老爷是要去东北避暑,两人就分开行动。
郑佩佩主要是回去看看,再最后交待一下,以后她可能都不会回封地了。看看曾孙怎么样,还有看看暖暖的孩子,竹儿只能算是顺道看看了。
时间过得真快,郑佩佩在回去的路上走的还是水路,其实陆路更近可她已经受不住马车的颠簸了。
郑佩佩一愣,他们是师徒这事只有少数几人知晓,一直都没有公布于众。
底下的大臣们不禁发出惊呼之声,接着就窃窃私语起来。声音还有些大,有人说到底是大长公主,还帮忙教育太子啊!
那太子如此成才原来是太上皇和大长公主的功劳啊!想到这里大家的眼睛都不禁大亮。两个最厉害的人联手培养出来的太子,将来会怎么样!
那还用说吗!太子还没有继位就已经做出了两大惊天壮举,那都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大功绩啊!
大臣们因太子的几句话,集体都心血沸腾起来,感觉自己有无限的激情以后可以投入到工作之中。
跟着明君也能做一番事业出来,是在场大臣们大多的想法。而下面有几个人脸上带着笑意,其实眼神之中转着的是其他想法。
特别是那四个辅政内阁的阁老,厉害的君王在那么他们手中的权柄就会被削弱,不知道以后他们的作用会不会减少或者是降低。
这些都是一闪而过的想法,不管怎么样现在的皇帝早就想把位置交出去了,好像一刻都不愿意等了。
太子的登基典礼是在三日后,太上皇是采着点回来的,他和郑佩佩都不想在京城多待。
京城里面也没有多少郑佩佩的故交了,跟郑佩佩亲近的甚至原来的手下几乎先后都去了南部。原来留给太上皇的人手,后来在太上皇退位后,也先后离开了。
大多都是调往南部,管着南部一些事务,没办法跟着大长公主做事,比任何地方都愉快还被无条件信任。
郑佩佩只是去拜访了崔首府,也受到了热情盛大的招待。竹儿因着崔文策在南部,所以没有过来。
其他郑佩佩就没有值得她去拜访的人,倒是上门拜访的人极多,郑佩佩挑着见了几个故交。
要说的一件值得提的事情,钟有为来拜访郑佩佩,两人见面都没有什么陌生感。郑佩佩依然如故对当年的伯乐主家钟有为很热情,还设了府宴款待他。
其实两人在南部是见过面的,钟有为在郑佩佩去南部不久后,就跟过来到南部发展。
两个人其实是互相成就,钟有为早期成就了郑佩佩。郑佩佩后来回报钟有为,帮着钟有为把钟家店铺发展到大江南北。
钟家现在还是皇商,给宫里的娘娘和皇帝提供衣服布料,以及成衣。成衣的部分极少,因为宫里有手艺出众的裁缝,但布料是缺少的。
钟家是现今最大最富有的商户,称得上大齐第一。但钟有为治下严格管理的家族也很严厉,家族内并没有什么糟心的人和糟心的事。
两人的会面是极愉快的,两人年纪也都大了,钟有为说就等着见过大长公主后,他也要退下来了,家族的继承人不是他儿子,而是子侄。
还是资质不错头脑也极灵活的,钟家主因此跨过儿子选为继承人,一切都是为了家族。钟有为的眼光一直都是极好的,继承人想来也是不错的。
其他值得一提的故交也没谁了,但有过交好的郑佩佩也见了。可能究其一生她都不会再回来了,见一见也没什么,因此还知道了很多在南部都不知道的事情。
终于到了太子登基大典的这一日,首先是要拜太庙,然后一系列繁复永长的登基礼。所有流程走下来后,不仅太太上皇感觉吃力,郑佩佩也好不到哪里,她还只是跟着观礼而已。
太子算是正式登基了,新皇登基的次日,大老爷和郑佩佩都没有好好的休息一下,就着急离开了。
原皇帝现在的太上皇一时还走不开,还有一个小皇子需要人照看。也要陪着新皇一段时间,他们一家四口很久都没有聚在一起了。
太上皇要在冬季带着妻子和嫡次子一块儿去海岛过冬,父亲和儿子都享受那么多年了,太上皇早就向往了。
新皇的登基很顺利,也开始了上朝。接手的极其顺利,内阁的四个辅政大臣还都很安生,依然行使着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活。
新皇一点都不着急,他们所担心的新皇一上马就要夺权的想法,新皇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他们依然还是如太上皇在位之时做的一样,新皇也没有着急行使否决权,但偶尔还是会提出异议。
即使提出也都是一番讨教的样子,和他们商议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别小看了新皇,他们早就做好准备了,但依然还是会被新皇给惊艳到。
新皇所提出的所有意见和建议都是切合实际,有的放矢的,一点额外的心思都没有掺杂。这点是最令人惊讶和后背出冷汗的,所以新皇的提议每每都会被采用。
新皇在一点点的不动声色的扩大着自己在朝廷之中的作用和话语权,这是每一个大臣都感受到的。被太太上皇和大长公主联合培养出来的新皇不是哪个人能小瞧了的,也阻挡不了新皇的权柄和话语权越来越重。
至于大老爷和郑佩佩走的那么急切,还不是不适应京城。大老爷就连和原来的大臣们寒暄都不愿意做,郑佩佩也不太习惯京城的喧嚣,还有那些不断要求见面的人。
一开始是郑佩佩还见了一两个,后来就都拒绝了。实在不愿意和不太熟悉的人寒暄来往,郑佩佩感觉浑身都不舒服。
两人是一起离开的,但并不是一块儿都回海岛,郑佩佩要去封地看看。大老爷是要去东北避暑,两人就分开行动。
郑佩佩主要是回去看看,再最后交待一下,以后她可能都不会回封地了。看看曾孙怎么样,还有看看暖暖的孩子,竹儿只能算是顺道看看了。
时间过得真快,郑佩佩在回去的路上走的还是水路,其实陆路更近可她已经受不住马车的颠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