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桔子一梦 > 菊花 唐 元稹

桔子一梦 菊花 唐 元稹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先描述秋菊之多、花开之盛仿佛陶渊明家,以及诗人专注地看花时悠闲的情态;后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全诗构思新颖自然,笔法巧妙,语言淡雅朴素,饶有韵味。

    教室里,先生正在给学生们讲解这首元稹的《菊花》。先生摇头晃脑地念着诗句,手中的戒尺不时轻点桌面以作强调。

    台下,阿福眼睛紧紧盯着课本上的诗句,心中却想着自家院子里那几株刚种下的菊花苗。他满心期待着它们长大开花,像诗里描写的那般满院芬芳。课后,阿福迫不及待跑回家,蹲在菊苗旁,小声嘀咕着:“你们要快快长呀,俺也想看到‘秋丛绕舍似陶家’的景象哩。”

    日子一天天过去,菊苗渐渐长高。阿福每日精心照料,浇水施肥从不怠慢。秋风渐起时,菊苗终于冒出了花苞。阿福乐得整天守在旁边,就盼着花开那日。当第一朵菊花绽露花瓣之时,阿福兴奋得满脸通红,冲进屋子喊道:“娘,咱家的菊花开咯,真真是好看极了,怪不得元稹先生如此喜爱菊花嘞。”

    作品原文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1,遍绕篱边日渐斜2。

    不是花中偏爱菊3,此花开尽更无花4。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秋丛:指丛丛秋菊。舍(shè):居住的房子。陶:指东晋文学家陶渊明。

    2绕:走曲折的路。这里是转游的意思。篱:篱笆,用竹、木、芦苇等编成的围墙或屏障。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

    3偏爱:不公正、不平均的爱。

    4尽:完。更(gèng):复、再。

    2

    白话译文

    逐句

    全译

    丛丛秋菊环绕屋舍,好似陶潜家。围绕篱笆转游,不觉红日西斜。

    并非我在百花中对菊花特别钟爱,只因为它开放以后,再没有花。2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赏菊之作。在旧时诗文中,常将菊花作为封建士大夫道德品质的象征。此诗即为其中之一,约于贞元十八年(802)作于长安。

    2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诗人爱菊的原因。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陶渊明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就集中到菊花上来。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橘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是这种写作手法,寓有深意。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3

    名家点评

    宋代吴曾:“李和文公作咏菊《望汉月》词,一时称美。云:‘黄菊一丛临砌。颗颗珠露妆缀。独教冷落向秋天,恨东君不曾留意。雕栏新雨霹。绿藓上,乱铺金蕊。此花开后更无花,愿爱惜、莫同桃李。’时公镇澶渊,寄刘子仪书云:‘澶渊营妓,有一二擅喉啭之技者,唯以“此花开后更无花”为酒乡之资耳。‘不是花中惟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乃元微之诗,和文述之尔。”(《能改斋漫录》卷一六)

    清代冯班:“夺胎换骨,宋人谬说,只是向古人集中作贼耳。冷斋称王荆公《菊花》诗‘千花万卉凋零后,始见闲人把一枝’,以为胜郑都官《十日菊》,谬也。荆公诗多渗漏,上句‘凋零’二字不妥,下句云‘一枝’,似梅花,‘闲人’二字牵凑。何如微之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语意俱足。郑诗亦浑成,非荆公所及。”(《钝吟杂录》卷四)

    5

    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补遗六卷,存诗八百三十余首。4

    秋日里,一丛丛金黄的秋菊簇拥着那座朴素的屋舍,远远望去,竟宛如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那般景象。我悠然地绕着篱笆缓缓游走,尽情欣赏这满目的美景,不知不觉间,那轮火红的太阳已渐渐西沉,天边泛起了一抹绚丽的晚霞。

    说起来,倒也并非我在这缤纷多彩的百花之中,唯独对这菊花有着特殊的钟爱之情。只是因为当其他花儿都已凋零谢幕之后,唯有这菊花依旧傲然绽放于秋风之中,以其独有的风姿和韵味,给这渐显萧瑟的世界带来一丝生机与温暖。

    语文老师面带微笑,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里的微风一般,她耐心且细致地讲解着课文。我则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思绪渐渐地被带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之中——那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菊花海洋。

    这片菊花海洋仿佛是大地铺上的一层金色地毯,延绵不绝直至天际。每一朵菊花都宛如精心雕琢而成的艺术品,它们或金黄璀璨、或洁白如雪、或粉嫩娇艳,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名字当中恰好有着一个与“菊”字同音的字,这一巧合使得眼前这个金灿灿的世界愈发显得与众不同起来。

    尽管此时已然迈入了深秋的门槛,阵阵寒意如水波般四处弥漫开来,然而这些菊花却宛如英勇无畏的战士一般,丝毫不被这寒冷所吓倒。它们傲然挺立在那萧瑟的秋风之中,身姿挺拔而又坚韧不屈。

    每一朵菊花都似在尽情释放着内心深处的力量与热情,肆意地展示着属于自身独有的那份耀眼光芒。那鲜艳明亮的色彩犹如天边绚烂的晚霞,红的似火、粉的若霞、白的像雪……五彩斑斓,交相辉映;而其馥郁的芬芳更是如同轻柔的薄纱,悠悠地飘荡在空气里,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如此明艳动人的色彩与清新醉人的芬芳相互交织缠绕,共同构筑成了一幅美轮美奂、如梦似幻的绝美画卷。站在这片菊海之前,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当中,深深地沉醉其中难以自拔,一时间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喧嚣与纷扰。

    就在我全身心地沉浸在那美轮美奂、无与伦比的菊海幻想世界里时,突然间,一阵清脆而又悦耳的下课铃声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那铃声就像是一把无比锋利的宝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斩断了我脑海中正在悠悠飘荡的思绪之弦。刹那间,我的意识被强行从那如梦似幻的想象空间中拉扯回了现实的课堂之上。

    教室里的同学们一听到下课铃响,便立刻像一群被惊扰的小鸟一样,纷纷忙碌地开始收拾自己课桌上的书本和文具。他们动作迅速而有序,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赶紧离开这个教室,前往课外活动所在的地方。然而,此时此刻的我,却依旧安静地端坐在座位上,仿佛周围的喧嚣与繁忙都与我无关一般。

    我的双眼微微闭合着,脑海中还在不断地回味着刚刚那个让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的美丽意境。那些绚丽多彩的菊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它们或娇艳欲滴,或素雅淡泊,每一朵都有着独特的姿态和魅力。那片广袤无垠的菊海,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铺展在我的眼前,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和美好的感受。

    同桌见我这般模样,不禁轻轻地用手肘推了推我,并笑着调侃道:“嘿!你呀,每次上语文课的时候都跟丢了魂儿似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啦。”我被他这么一说,顿时回过神来,脸上泛起一丝羞涩的红晕,有些不好意思地冲他笑了笑。

    放学后,我故意选择了一条较远的路回家,只为能够绕道经过学校的那个小花坛。当我缓缓走近时,远远地就望见花坛中有几株菊花正在肆意绽放,它们那绚丽多彩的姿态瞬间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我迫不及待地蹲下身来,近距离仔细端详着这些美丽的花儿。只见那细长而柔软的花瓣一层又一层地重叠在一起,宛如精心编织而成的艺术品。每一片花瓣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倔强气息。

    就在这时,一阵轻柔的微风吹过,菊花们轻轻地摇曳起来,仿佛一群优雅的舞者在风中翩翩起舞。它们微微晃动的身姿,似乎在向我低声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已久的古老故事。我不禁陷入了遐想之中,心想:或许在千百年前,也有古人如同我现在这样,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菊花,沉浸在无尽的思考与感悟之中吧。

    此时,夕阳的余晖如同一张金色的纱网,轻轻洒落在这些娇艳欲滴的花朵之上。余晖勾勒出了菊花清晰而迷人的金色轮廓,使得整个画面变得如梦似幻。望着这一幕美景,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唐代诗人元稹笔下所描绘的菊景——“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刹那间,一股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犹如潮水般一波波冲击着我的心灵。

    在这一刻,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像这些菊花一样,哪怕身处再平凡不过的角落,也要努力绽放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光彩。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岁月怎样变迁,亦或是世事经历无数次的更迭,我都不会轻易放弃追求梦想的脚步。从那时起,我的内心深处悄然种下了一颗坚定不移的种子,它宛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始终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不断向着目标奋勇迈进。

    我深知,人生之路充满了变数和挑战,但我决意像那秋日里傲然绽放的菊花一样,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变幻莫测、风雨交加,都能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

    我要勇敢地踏出每一步,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哪怕前方荆棘密布,我也毫不退缩;哪怕路途崎岖坎坷,我依然勇往直前。因为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一天能够开辟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我渴望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个世界增添一抹绚烂的色彩。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光芒,但我相信积少成多,无数个渺小的个体汇聚在一起,便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整个世界不断向前发展。

    如此一来,当我回首往事时,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虚度此生,我曾在这人世间留下过属于自己的足迹!”。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我逐渐长大了一些,内心深处对于梦想的渴望也变得愈发强烈。终于有一天,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追逐目标的征程。

    我告别了熟悉而温暖的家乡,怀揣着满心的憧憬与期待,只身一人来到那座繁华且充满未知的大城市。当我初次踏入这片土地时,眼前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以及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街道让我瞬间感受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与茫然无措。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面前,我仿佛只是一粒尘埃,随时都可能被淹没其中。

    但是,每当我回想起深藏于心底的那份坚定信念时,便会觉得自己犹如在秋风中傲然挺立的菊花一样,重新振作起精神来。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要勇往直前,绝不轻言放弃。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我甘愿从最基层的工作干起。每一天,我都不辞辛劳地忙碌着,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然而,生活并没有因为我的勤奋而对我格外眷顾。相反,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疲惫,还要忍受来自他人的冷眼相待甚至是误解。那些冷漠的目光和无情的话语如同一把把利刃,一次次刺痛着我的心。

    即便如此,我依然决然地决定默默忍受这所有的一切,并坚定地把它视作我成长之路上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磨砺与锤炼。在忙碌不堪、繁重劳累的工作之外,我分秒必争,竭尽所能地充分运用起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的业余闲暇时光,踊跃投身于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培训课程当中。通过这些学习机会,我源源不断地汲取知识养分,持续不断地充实并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然而,周遭时不时就会传来他人的冷言冷语以及讽刺嘲笑之声。但对于这些刺耳难听的话语,我仿若未闻,完全置之不理,心无旁骛地只专注于自己稳步向前迈进的脚步。

    伴随着时光一天又一天悄然流逝,我坚持不懈的辛勤付出终于逐渐迎来了应有的回报。在我所涉足钻研的领域里,我成功斩获了一些不俗的成果佳绩,并且还对身边一小撮人群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他们开始审慎反思并重新审视评估自己过往对待生活的态度方式,不过我心里很清楚明白,这只不过才刚刚拉开序幕而已。

    往后余生,我将会一如既往地如同那凌霜傲雪的菊花一般,凭借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坚定不移地朝着更为辽阔宽广的天地奋勇前行,奋力去谱写撰写更多专属于我个人的精彩传奇篇章,竭尽全力为更多身处迷茫困境中的人们点燃照亮希望之火,指引引领他们走向光明璀璨的未来之路。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 全唐诗(上)[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6:1011

    [2] 吴大奎 马秀娟 · 元稹白居易诗选译[m] · 成都:巴蜀书社 · 1991:1-2

    [3] 雅 瑟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m] ·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2011:3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