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说梗讲故事 第69章 乌龟吃木炭,黑心王八蛋
热门推荐:
修仙,我应该有至强之体吧?
洛子快跑,她们都想给你生孩子
醒来变成丧尸,开启不寻常的人生
重启之和丧丧的日常
皇位你坐好,我去打江山
穿越十二年,我竟是配角
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
刀武天下
向诸天散播黄灯的恐惧
“乌龟吃木炭,黑心王八蛋”是一句用来骂人的歇后语。其实前半句并不重要,只是为了给后边的骂人话安排一个来历。古人好诙谐,有时候会在骂人之前给安排个故事。
骂人王八蛋这种习惯,最早来源于北方。现代也不知道是哪位砖家学者,实在闲得蛋疼,非要说“王八蛋”这个词,来源于“忘八端”。
何谓八端呢?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谓之“八端”也!儒家认为这八种品质,是做人立足的根本。砖家学者说了,骂人忘八端,就是说这个人不讲基本素质,忘记了圣贤教导,所以不配做人。
按照砖家学者们的解释是,后来人们念白话了,就把“忘八端”,给改成了王八蛋。咱也是不清楚,古时候有没有谐音梗扣钱的规矩哈!
但是这里边有个事哈!古时候识字率极低。按概率讲,一百个人里边来,也找不出几个脱离“文盲”标准的,更别说什么引经据典了。而有身份的人,也不太流行骂街,最多言语不合、立刻拂袖而去,给你留下一个高大伟岸的背影。
古时候规矩多大呢?即使天气再热,读书人的领口一定要严严实实,折扇也不能完全打开、用力扇风,只允许半开轻摇。更别说骂街这种事了,就连面红耳赤的与人争辩,都会被认为是件有辱斯文的事情。有人可能会说,这是谁定的规矩?我不遵守不就得了。
这还真不行!只不过现代社会不流行这种封建礼法罢了。
在古时候,言行一旦有被认为失礼的行为,立刻就有同行跳出来,像老子训儿子一样指责你。告到官府里去,也是你没理!别看只是小事,轻则挨顿训斥,重则被夺了功名也说不定。无论后果如何,若这事一旦流传开来,名声也就坏了,今后连求职谋生计都成了问题。
就比如说武则天那会吧,有个名字也叫做张衡的官员,但是他并非发明地动仪的那位,只不过碰巧同名罢了。
这位叫做张衡的官员,某次上朝结束以后,在路边买了一个炊饼。由于实在饥饿,炊饼刚一到手,立刻就在街边啃了两口。让您说说,这叫个事吗?又有谁管得着呀!
可事实还真就不是这样!不知道哪个好事的,就把这件小事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随后这位非科学家的张衡,立刻就被罢了官,理由就是有辱斯文。
武则天的理由也很简单,饿了你就给我忍着!要么躲进轿子里去吃!是吃不上饭么?读书人这么做都会被认为是失礼,何况你一个朝廷官员呢?这丢得可是朝廷的脸面!婶婶可以忍,叔叔不能忍的!
你就说这张衡,能够上朝,说明品阶肯定不低。谁又能想到,只是路边啃了两口炊饼,就落了个丢官罢爵的下场。从这事您就可以看出,古时的礼法是有多严格了!古时候对于读书人是十分推尊崇的,但是那要求可也不是一般的严格!那会儿的礼法,路边吃口东西都犯法,还能允许读书人骂架么?
而且别说是古代,就是近代民国那会儿,也还存留着古风。有一位启功大师,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但人家可是姓爱新觉罗的。
这启功大师,有一位在大大学里做教授的朋友。有次班级里有两个双胞胎兄弟调皮捣蛋,被他狠狠训斥了一顿。按说这并不算什么,但是教授一时气恼,就甩了一句闲话。虽然不是什么粗俗的骂人话,但也是多少带点攻击这哥俩父母不懂得教养。
兄弟两个下课了,商量了一下,就去找到了这位教授,先为自己犯下的错误道了歉,随后话锋一转说:“我们兄弟两个不成器、犯了错,您是应该批评和惩罚的。但是我们的父母没有过错呀!您为人师表骂人父母不合适了。”
老教授一听,冷汗就下来了,心说人家说得没错呀!这事说到哪里去,也是自己不对,就试探着问道:“这件事确实是我错了,我应该为这件事做些什么来弥补?”
哥俩说:“也没别的,我们认为,您不适合再教书育人!”
老教授随即就递了辞职报告,而且即使那么大学问,也是不好找工作,导致维持一家生计都很困难。后来还是启功大师伸出援助之手,为教授谋了一个差事,这才解决了困难。
所以您看,熟读圣贤书的,骂人话是轻易能出口的么?他们往往自持身份,也根本犯不上鼓捣出这么一个骂人的词汇来。而骂街这种事,往往发生在市井小民之中,他们又哪里懂得引经据典呢?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卖肉的屠夫,和一个种地的老农犯了口角,那可不就是怎么侮辱怎么来呗!难道说,一个满身油花、一脸横肉的屠户,文邹邹的骂那个卷着裤腿、一身泥水、还扛着锄头的老农说:“你这个人呀!忘八端!”
那叫老农听了只怕是一头雾水,还得说上一句:“你等我一会儿啊!我先去找一位先生,问问你这句是什么意思!”
所以说这不是扯淡么?土老百姓骂街,那可不是“相打无好手,相骂无好口”么!怎么可能之乎者也的你来我去呢!
那屠夫,懂什么是“八端”么?老农也肯定听不明白呀!这样还能有什么杀伤力?可没听说想要骂个架,还得先上学认字,然后抱着一本字典翻书的。就像影视剧《雪中悍刀行》里,徐凤年指点探花郎骂街时,有那么一句经典台词:骂人还是得骂娘!
这意思就是骂街是件粗野的事,怎么侮辱、恶毒怎么来,根本不是读书人能干的事儿。!
骂人以王八蛋这种称谓,最早出现在北方。大家也都知道,古时候北方苦寒,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民风彪悍,多出响马盗贼。咱们可以推论一下,这种环境下的诞生的骂人话,恐怕必然是侮辱性极强、挑衅意味更大的恶毒话语。
所谓王八,就是鳖,又称甲鱼。古代科技手段有限,对很多东西认知都有一些失误,所以特别歧视“王八”——也就是甲鱼这种生物。
这里边又是个什么讲究呢?
古人认为,雄性甲鱼没有生育能力,雌性甲鱼通过与乌龟、蛇类交配,才能完成受孕。所以这,也就是戴“绿帽子”、和“当王八”的骂人话由来。至于骂对方是王八蛋,那就更是恶毒了,意思是说对方是野种,上一辈就不干净。
就给各位说个生活中的小事吧!
我平常爱好钓鱼,就和一些周边的钓鱼爱好者混个半熟脸。其中甲,是个挺能说的老头,总爱研究各种八卦。还有个乙,是个挺能装叉的,还跟谁都想充个哥,啥事都想指指点点的。
这俩人家离得并不远,其实还算得上是熟人。后来有一次,也不知道俩人发生了什么矛盾,顿时亲属满天飞,场面不可开交的。
认识的人给分开了以后,贫嘴的老头甲兀自气愤难平,就给众人爆料:“就那个货,特么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八蛋!”
您注意了,这个老头甲,为什么要言之凿凿地说,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八蛋呢?这里边是秋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的。据老头甲说,乙的姥姥那一辈儿,在旧社会里是“卖大炕的”。意思就是,过去乡野间那种暗娼,也叫做“半掩门儿”。
所以说到这里,您大概就明白这“王八蛋”,骂人是什么含义了吧!那些玩谐音梗的砖家学者,也真是闲得蛋碎,是还想给一句骂人的脏话正正名吗?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可能也还算靠谱。
《史记·龟策列传》里说:“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一曰北斗龟,二曰南辰龟,三曰五星龟,四曰八凤龟,五曰二十八宿龟,六曰日月龟,七曰九洲龟,八曰玉龟。”
话说这龟是龟,王八是王八。在很早的时候,人们虽然不待见王八,却是十分看高龟这种生物,认为是财富、高寿的象征。
你看有个成语,不是就叫做“龟龄鹤算”,也可以说是“龟年鹤算”。还是因为古人认知不够,所以才产生的迷信判断。那会儿的人们都认为,龟与鹤都是极为高寿的动物,甚至能活到成千上万年。那可了不得!这分明就是神兽呀!所以最早的时候,龟被认为是张祥瑞。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不是“千年王八万年龟”吗?王八的寿数也不短啊!为什么不待见王八呢?
您可别忘了,古人认为雄性王八是没有性能力的。因为古时礼法又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您看了没,在古人的价值观看来,没有生育后代是最不孝顺的行为。不靠谱的古人,对于这两种动物,有着不靠谱的认知。所以乌龟被视为祥瑞,王八就只好用来骂人了。。。。。。
当然,乌龟的祥瑞设定,最后也被推翻了。后来由于外形太过接近,所以乌龟也渐渐被用来骂人了。
前边咱们说了,史记里把祥瑞龟分为八种。在贬低龟这种生物的风气渐渐日甚的时候,就有好事者,将最后一种名龟“八玉龟”简单地调换了顺序。玉又通王,所以皇室成员才有“金枝玉叶”的说法。这样一来,“八玉龟”就成了“龟王八”或“王八龟”了。
唐宋八大家里边,有一位大师级人物叫做欧阳修。他在编纂的《新五代史》中,记载了唐朝末年军阀、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事迹。
原文中有这样写道:“王建少时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盗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因为王建在家族中排行老八)。……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曰:‘王八,吾子也。’ ”于是演化出骂人的“王八蛋”,“王八羔子”等均寓有杂种语言的脏话。
就是说王建这个货,年轻时候是个地痞无赖,经常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惹得乡亲们十分厌恶他。因为他在家中排行第八,自己又是姓王,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王八”!
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也不待见他,不知道怎么听说了别人暗地里都叫王建做“王八”的事情。他也来凑趣骂街道:“王八,那是我的儿呀!”
这俩一个姓陈,一个姓王,所以陈敬瑄甩出的伦理包袱,不仅是要占王建口头上的便宜,更是暗骂他是个野种。所以在后来,就有了“王八”,“王八羔子”这些骂人的词汇,暗指被骂者是野种。
按欧阳修这种解释,虽然难辨真假,但是逻辑上确实则说得通。但是您可注意了,远在宋时的欧阳修,对于“王八”这个骂人的词汇就是研究过的,但是您注意了,人家可没提什么“忘八端”的谐音梗!
记得还看过一个相关的小故事,也是挺有意思,说来给大家听听。
话说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姓甚名谁我也是没有记住。单说这个书生从小就很聪明,十几岁轻轻就中了秀才,有功名傍身。
但是这个书生吧,却没把聪明用在正道上,联合一群斯文败类为非作歹。
比如说吧,这群衣冠禽兽看上了一家小寡妇,苦于人家贞洁、又还有一个公公守护,所以不能够得手。他们就怀恨在心,想要施展报复。
这书生有多混蛋呢?先是溜门撬锁,闯进了小寡妇屋里,进门就把一大捆散落在门口。然后自己却脱了裤子,用屁股去蹭小寡妇的脸面。
小寡妇从睡梦中惊醒,黑暗中也看不清,只以为对方用臭烘烘的嘴在亲吻自己。就张开尖尖的指头,狠狠挠了几下、然后又大声呼救。
书生提起裤子就跑,小寡妇的公公听到了声音,急忙奔过来看,却被门口的干柴、树枝绊倒,脸上被划出了一些口子。
小寡妇心知是那些书生搞的鬼,就敢去县衙报官,说自己抓伤了贼人的脸面。但是书生根本不怕,站在公堂上说:“我们都是功名在身,是有身份证的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呢!依我之见,能摸进小寡妇房里,还不被发觉的,必然是个熟人。”
原来这一切他是故意为之,就为了陷害小寡妇一家。而自己的伤在屁股上,又不会被人看见。
果不其然,小寡妇的老公公到堂的时候,脸上带着新伤,一下子就被认定为是个老不正经得“爬灰佬”,被捆着去游街示众。小寡妇自然在这里无法立足,被接回娘家去了,老公公也百口莫辩,干脆悬梁自尽了。
就这个书生,可谓是缺德缺大了!
但是天道好轮回,后来书生做坏事太多,不仅被剥夺了功名,由于大家厌恶,导致本乡也无处容身。
他也有办法,靠着读书的底子,化名为“王九膏”,摆了一个卦摊儿,在某处城里招摇撞骗。
然而结仇太多,就有人不肯放过他,装作前来算卦,却言语中故意引导道:“先生这名字挺有意思呀!王九膏,那就是说您还有八个哥哥了?”
书生也没细想,反正也是假名,就随口点头说是。
那人就嘲弄道:“那先生的哥哥岂不是王八膏儿!(王八羔子)”
书生哪里吃过这个亏,犹豫着要和那人没结没完,可是人家早就大笑着离去了。书生只觉胸口发闷,一口鲜血就喷了出来,就此倒地而亡。
竟然被活活气死了!
骂人王八蛋这种习惯,最早来源于北方。现代也不知道是哪位砖家学者,实在闲得蛋疼,非要说“王八蛋”这个词,来源于“忘八端”。
何谓八端呢?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谓之“八端”也!儒家认为这八种品质,是做人立足的根本。砖家学者说了,骂人忘八端,就是说这个人不讲基本素质,忘记了圣贤教导,所以不配做人。
按照砖家学者们的解释是,后来人们念白话了,就把“忘八端”,给改成了王八蛋。咱也是不清楚,古时候有没有谐音梗扣钱的规矩哈!
但是这里边有个事哈!古时候识字率极低。按概率讲,一百个人里边来,也找不出几个脱离“文盲”标准的,更别说什么引经据典了。而有身份的人,也不太流行骂街,最多言语不合、立刻拂袖而去,给你留下一个高大伟岸的背影。
古时候规矩多大呢?即使天气再热,读书人的领口一定要严严实实,折扇也不能完全打开、用力扇风,只允许半开轻摇。更别说骂街这种事了,就连面红耳赤的与人争辩,都会被认为是件有辱斯文的事情。有人可能会说,这是谁定的规矩?我不遵守不就得了。
这还真不行!只不过现代社会不流行这种封建礼法罢了。
在古时候,言行一旦有被认为失礼的行为,立刻就有同行跳出来,像老子训儿子一样指责你。告到官府里去,也是你没理!别看只是小事,轻则挨顿训斥,重则被夺了功名也说不定。无论后果如何,若这事一旦流传开来,名声也就坏了,今后连求职谋生计都成了问题。
就比如说武则天那会吧,有个名字也叫做张衡的官员,但是他并非发明地动仪的那位,只不过碰巧同名罢了。
这位叫做张衡的官员,某次上朝结束以后,在路边买了一个炊饼。由于实在饥饿,炊饼刚一到手,立刻就在街边啃了两口。让您说说,这叫个事吗?又有谁管得着呀!
可事实还真就不是这样!不知道哪个好事的,就把这件小事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随后这位非科学家的张衡,立刻就被罢了官,理由就是有辱斯文。
武则天的理由也很简单,饿了你就给我忍着!要么躲进轿子里去吃!是吃不上饭么?读书人这么做都会被认为是失礼,何况你一个朝廷官员呢?这丢得可是朝廷的脸面!婶婶可以忍,叔叔不能忍的!
你就说这张衡,能够上朝,说明品阶肯定不低。谁又能想到,只是路边啃了两口炊饼,就落了个丢官罢爵的下场。从这事您就可以看出,古时的礼法是有多严格了!古时候对于读书人是十分推尊崇的,但是那要求可也不是一般的严格!那会儿的礼法,路边吃口东西都犯法,还能允许读书人骂架么?
而且别说是古代,就是近代民国那会儿,也还存留着古风。有一位启功大师,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但人家可是姓爱新觉罗的。
这启功大师,有一位在大大学里做教授的朋友。有次班级里有两个双胞胎兄弟调皮捣蛋,被他狠狠训斥了一顿。按说这并不算什么,但是教授一时气恼,就甩了一句闲话。虽然不是什么粗俗的骂人话,但也是多少带点攻击这哥俩父母不懂得教养。
兄弟两个下课了,商量了一下,就去找到了这位教授,先为自己犯下的错误道了歉,随后话锋一转说:“我们兄弟两个不成器、犯了错,您是应该批评和惩罚的。但是我们的父母没有过错呀!您为人师表骂人父母不合适了。”
老教授一听,冷汗就下来了,心说人家说得没错呀!这事说到哪里去,也是自己不对,就试探着问道:“这件事确实是我错了,我应该为这件事做些什么来弥补?”
哥俩说:“也没别的,我们认为,您不适合再教书育人!”
老教授随即就递了辞职报告,而且即使那么大学问,也是不好找工作,导致维持一家生计都很困难。后来还是启功大师伸出援助之手,为教授谋了一个差事,这才解决了困难。
所以您看,熟读圣贤书的,骂人话是轻易能出口的么?他们往往自持身份,也根本犯不上鼓捣出这么一个骂人的词汇来。而骂街这种事,往往发生在市井小民之中,他们又哪里懂得引经据典呢?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卖肉的屠夫,和一个种地的老农犯了口角,那可不就是怎么侮辱怎么来呗!难道说,一个满身油花、一脸横肉的屠户,文邹邹的骂那个卷着裤腿、一身泥水、还扛着锄头的老农说:“你这个人呀!忘八端!”
那叫老农听了只怕是一头雾水,还得说上一句:“你等我一会儿啊!我先去找一位先生,问问你这句是什么意思!”
所以说这不是扯淡么?土老百姓骂街,那可不是“相打无好手,相骂无好口”么!怎么可能之乎者也的你来我去呢!
那屠夫,懂什么是“八端”么?老农也肯定听不明白呀!这样还能有什么杀伤力?可没听说想要骂个架,还得先上学认字,然后抱着一本字典翻书的。就像影视剧《雪中悍刀行》里,徐凤年指点探花郎骂街时,有那么一句经典台词:骂人还是得骂娘!
这意思就是骂街是件粗野的事,怎么侮辱、恶毒怎么来,根本不是读书人能干的事儿。!
骂人以王八蛋这种称谓,最早出现在北方。大家也都知道,古时候北方苦寒,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民风彪悍,多出响马盗贼。咱们可以推论一下,这种环境下的诞生的骂人话,恐怕必然是侮辱性极强、挑衅意味更大的恶毒话语。
所谓王八,就是鳖,又称甲鱼。古代科技手段有限,对很多东西认知都有一些失误,所以特别歧视“王八”——也就是甲鱼这种生物。
这里边又是个什么讲究呢?
古人认为,雄性甲鱼没有生育能力,雌性甲鱼通过与乌龟、蛇类交配,才能完成受孕。所以这,也就是戴“绿帽子”、和“当王八”的骂人话由来。至于骂对方是王八蛋,那就更是恶毒了,意思是说对方是野种,上一辈就不干净。
就给各位说个生活中的小事吧!
我平常爱好钓鱼,就和一些周边的钓鱼爱好者混个半熟脸。其中甲,是个挺能说的老头,总爱研究各种八卦。还有个乙,是个挺能装叉的,还跟谁都想充个哥,啥事都想指指点点的。
这俩人家离得并不远,其实还算得上是熟人。后来有一次,也不知道俩人发生了什么矛盾,顿时亲属满天飞,场面不可开交的。
认识的人给分开了以后,贫嘴的老头甲兀自气愤难平,就给众人爆料:“就那个货,特么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八蛋!”
您注意了,这个老头甲,为什么要言之凿凿地说,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八蛋呢?这里边是秋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的。据老头甲说,乙的姥姥那一辈儿,在旧社会里是“卖大炕的”。意思就是,过去乡野间那种暗娼,也叫做“半掩门儿”。
所以说到这里,您大概就明白这“王八蛋”,骂人是什么含义了吧!那些玩谐音梗的砖家学者,也真是闲得蛋碎,是还想给一句骂人的脏话正正名吗?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可能也还算靠谱。
《史记·龟策列传》里说:“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一曰北斗龟,二曰南辰龟,三曰五星龟,四曰八凤龟,五曰二十八宿龟,六曰日月龟,七曰九洲龟,八曰玉龟。”
话说这龟是龟,王八是王八。在很早的时候,人们虽然不待见王八,却是十分看高龟这种生物,认为是财富、高寿的象征。
你看有个成语,不是就叫做“龟龄鹤算”,也可以说是“龟年鹤算”。还是因为古人认知不够,所以才产生的迷信判断。那会儿的人们都认为,龟与鹤都是极为高寿的动物,甚至能活到成千上万年。那可了不得!这分明就是神兽呀!所以最早的时候,龟被认为是张祥瑞。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不是“千年王八万年龟”吗?王八的寿数也不短啊!为什么不待见王八呢?
您可别忘了,古人认为雄性王八是没有性能力的。因为古时礼法又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您看了没,在古人的价值观看来,没有生育后代是最不孝顺的行为。不靠谱的古人,对于这两种动物,有着不靠谱的认知。所以乌龟被视为祥瑞,王八就只好用来骂人了。。。。。。
当然,乌龟的祥瑞设定,最后也被推翻了。后来由于外形太过接近,所以乌龟也渐渐被用来骂人了。
前边咱们说了,史记里把祥瑞龟分为八种。在贬低龟这种生物的风气渐渐日甚的时候,就有好事者,将最后一种名龟“八玉龟”简单地调换了顺序。玉又通王,所以皇室成员才有“金枝玉叶”的说法。这样一来,“八玉龟”就成了“龟王八”或“王八龟”了。
唐宋八大家里边,有一位大师级人物叫做欧阳修。他在编纂的《新五代史》中,记载了唐朝末年军阀、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事迹。
原文中有这样写道:“王建少时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盗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因为王建在家族中排行老八)。……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曰:‘王八,吾子也。’ ”于是演化出骂人的“王八蛋”,“王八羔子”等均寓有杂种语言的脏话。
就是说王建这个货,年轻时候是个地痞无赖,经常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惹得乡亲们十分厌恶他。因为他在家中排行第八,自己又是姓王,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王八”!
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也不待见他,不知道怎么听说了别人暗地里都叫王建做“王八”的事情。他也来凑趣骂街道:“王八,那是我的儿呀!”
这俩一个姓陈,一个姓王,所以陈敬瑄甩出的伦理包袱,不仅是要占王建口头上的便宜,更是暗骂他是个野种。所以在后来,就有了“王八”,“王八羔子”这些骂人的词汇,暗指被骂者是野种。
按欧阳修这种解释,虽然难辨真假,但是逻辑上确实则说得通。但是您可注意了,远在宋时的欧阳修,对于“王八”这个骂人的词汇就是研究过的,但是您注意了,人家可没提什么“忘八端”的谐音梗!
记得还看过一个相关的小故事,也是挺有意思,说来给大家听听。
话说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姓甚名谁我也是没有记住。单说这个书生从小就很聪明,十几岁轻轻就中了秀才,有功名傍身。
但是这个书生吧,却没把聪明用在正道上,联合一群斯文败类为非作歹。
比如说吧,这群衣冠禽兽看上了一家小寡妇,苦于人家贞洁、又还有一个公公守护,所以不能够得手。他们就怀恨在心,想要施展报复。
这书生有多混蛋呢?先是溜门撬锁,闯进了小寡妇屋里,进门就把一大捆散落在门口。然后自己却脱了裤子,用屁股去蹭小寡妇的脸面。
小寡妇从睡梦中惊醒,黑暗中也看不清,只以为对方用臭烘烘的嘴在亲吻自己。就张开尖尖的指头,狠狠挠了几下、然后又大声呼救。
书生提起裤子就跑,小寡妇的公公听到了声音,急忙奔过来看,却被门口的干柴、树枝绊倒,脸上被划出了一些口子。
小寡妇心知是那些书生搞的鬼,就敢去县衙报官,说自己抓伤了贼人的脸面。但是书生根本不怕,站在公堂上说:“我们都是功名在身,是有身份证的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呢!依我之见,能摸进小寡妇房里,还不被发觉的,必然是个熟人。”
原来这一切他是故意为之,就为了陷害小寡妇一家。而自己的伤在屁股上,又不会被人看见。
果不其然,小寡妇的老公公到堂的时候,脸上带着新伤,一下子就被认定为是个老不正经得“爬灰佬”,被捆着去游街示众。小寡妇自然在这里无法立足,被接回娘家去了,老公公也百口莫辩,干脆悬梁自尽了。
就这个书生,可谓是缺德缺大了!
但是天道好轮回,后来书生做坏事太多,不仅被剥夺了功名,由于大家厌恶,导致本乡也无处容身。
他也有办法,靠着读书的底子,化名为“王九膏”,摆了一个卦摊儿,在某处城里招摇撞骗。
然而结仇太多,就有人不肯放过他,装作前来算卦,却言语中故意引导道:“先生这名字挺有意思呀!王九膏,那就是说您还有八个哥哥了?”
书生也没细想,反正也是假名,就随口点头说是。
那人就嘲弄道:“那先生的哥哥岂不是王八膏儿!(王八羔子)”
书生哪里吃过这个亏,犹豫着要和那人没结没完,可是人家早就大笑着离去了。书生只觉胸口发闷,一口鲜血就喷了出来,就此倒地而亡。
竟然被活活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