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闲言碎语说梗讲故事 > 第89章 业无信不兴

闲言碎语说梗讲故事 第89章 业无信不兴

    俗话说商人逐利,其实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商人嘛!必然要追求利润,才能有生存下去的空间。而且赚钱这种事,谁又会嫌多呢?

    但是话说回来,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就是说无论做人做事,诚信都是立足的根本。如果为了追求利益,而罔顾诚信,那么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样也无法生存下去。

    打个比方吧!

    假如提到北京的美食,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烤鸭。这咱得提个事,就比如说最具盛名的那一家,分店犹如鲜花开满地,然而每每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吃了失望无比,表示除了贵和摆盘精致以外就没什么别的特点了。网友们交流起来的时候,也是比较有意思,外地游客多半都在骂街。而本地人则表示:“我们从不去吃!现在那地方,就是沦为赚外地游客钱的存在!”再聊下去,甚至有热心群众推荐出几家门店,不仅便宜太多、而且还味道好出太多!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止一处,比如某某包子、某某醋鱼,都是天下闻名、声名极大的美食,但同时也都叫游客们一言难尽。

    话说这里边,其实有一些是百年老字号,可说是“金字招牌”。老祖先打出来品牌名声,按说这买卖是可以传世的。只要保持住品质,不仅卖得贵,而且根本不愁生意,子子孙孙都有饭吃。

    还说回烤鸭吧,通州早先就有一家分店(后来关门大吉了)。我是北京郊区人民群众,和家人其实还真就挺好这一口。有次路过的时候,慕名前去品尝了一次。然而也就是这一次,叫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名不副实”。

    咱说这家门店,内部环境是不错的。烤鸭的火候、厨师的刀工,也还都看不出什么问题。尤其那个经典摆盘,是把鸭子身上精华的部分摆成一朵牡丹花形状。特制的长条形盘子里,描绘着绿色的茎叶,把这朵杜丹花衬托得活灵活现,当真是悦目之极。配合着服务员的谆谆讲解,会让人有很上档次的赶脚。

    我取过薄饼、夹起几片鸭肉、又配上葱丝、酱料,兴致勃勃地卷上了一卷。然而仅仅吃了一口,我就立刻有了骂街的冲动了。

    咱不说别的,就说那个酱料,叫做神马玩意呀!那玩意儿也能叫做甜面酱?咸了吧唧的、似乎还有杂质,仿佛掺了沙子一般,吃进嘴里都牙碜。毫不夸张,超市里块八毛买上一袋,拿过来都比这个好上许多!

    价格比一般饭店贵了可是翻倍有余,然而就这个水平?表面功夫确实做得到位,然而实在难吃得紧!别的不敢说,就是在我家附近、镇上的两家饭店里,做得都比这味道强了太多!关键人家还不是专门经营烤鸭的呀!

    生意要是这么做下去,也就是倚仗着祖先闯下的那点名声吃老底,骗骗外地游客罢了。长久下去,只怕离关门大吉也就不远了。

    归根结底,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现在的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总是从原材料上,寻求一些省钱的替代品,以此来尽量降低成本。同时又敞开大门,不断的拉人头赚取加盟费。

    就这两手操作之下,品质哪里还有保证?祖上百多年建立起来的口碑,短短二三十年就被挥霍一空。

    某某烤鸭,和某某包子,前几年分店关闭了不少。一家一度出现经营亏损,一家还退了市。它们如今的口碑如何?生意还有先前的辉煌吗?这就是失去口碑的结果。

    百年老字号、金字招牌的存在,都出现了这种急功近利、漠视口碑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了。

    所以说出现什么毒奶粉、毒疫苗的恶性事件,也就是必然的现象了。慈善机构的账目不愿意公开、银行弄丢了储户的存款还说我们是“弱势群体”。因为大家都只顾着“逐利”,自然就有人不怕铤而走险。至于诚信嘛!就让它见鬼去了!

    那个某音上打假的什么头,好像是进去了。他这人的品质如何,以及有没有什么劣迹,我了解的并不多。但是私以为,他打假的这种行为,确实是让不少普通民众受了益的。惩治了一个不良商家,就优化了一分社会环境,提升了大众坚持诚信的意识。所以他没被禁的时候,我总溜达去给他的打假视频点个赞。

    其实我认可打假这种行为,也纯属是感同身受。就比如说某次被缺斤少两吧,还整得我挺尴尬。

    话说那会儿还是村里,从一个贩子手里买菜,一斤少了差不多二两的样子。因为这个货缺斤少两是有名的,所以我在家里称了以后,有心去“教育”一下他,可是这个货抵死不认。

    我一看旁边有个卖肉的大姐,算是个街坊熟人,就拿着过去称。怕大姐难做人,所以也没等她答应,直接就把袋子放在了大姐的秤盘上。

    我想的比较简单,这一过秤,有没有冤枉那个货,不就是一目了然了?但是事实和我想得还真就不一样!您猜怎么着?

    我这袋子菜往大姐的秤盘上一放,竟然还真就显示并不缺分量!似乎还稍微多了一点点!

    我瞬间就明白了,这大姐也是传说中的“八两称”!再看大姐那脸色,也微微有些发红、低头并不说话。再要追究下去,就连这大姐也得得罪了。

    得!这下可就没法说理了!我只好认头吃了个哑巴亏,在那个货的嘲笑声中灰溜溜地离去了。。。。。。

    后来经别人点拨,我才明白了究竟。原来村里这些贩卖水果蔬菜的常摊,早就私下里“统一了度量衡”,只不过要是认识的熟人光顾,多给一些也就是了。

    您就说说,这叫个什么事儿吧。。。。。。

    不知道各位被雪糕刺客坑过没有,但是我却被啤酒给刺过。

    头几年,市面上突然流行起鲜榨啤酒来。话说这种啤酒现榨现卖,口感十分清新,我比较喜欢。

    在我们这边的菜市场上,就有一个胖胖的小伙儿卖这个,三十五元一提,一提一点五升的样子。虽然有点小贵,但毕竟我酒瘾不大,就偶尔去光顾。

    这里边有个小细节,就是所谓的“一提”,是一个厚厚的塑料袋,接满了酒以后,上边拧上瓶盖。大家都知道,啤酒爱出沫,所以这一提装得满与不满,时常有点争议。但是我这个人不喜欢太废话,也没因为这个争执过。

    后来这个摊位易了主,是个南方人接了手。我照例要了一提,正要付钱的时候对方却止住了我,并且搬出了电子秤,我就有些不解。

    话说有一小部分人的生意经,委实叫我有些难以理解。

    他就言之凿凿的指着门前的小黑板说:“看了没?上边写着呢!一提三十五元(一点五升)。”

    我说:“对呀!一直是这么买的。”

    他说:“不对,咱们得过秤!”然后也不除去皮重,就这么算了分量,又掏出计算器,告诉我要给五十七块!

    到这会儿,我才明白了他要过秤的目的。咱就说这生意经,跟诈骗有什么区别?要是不按“提”来卖,改称重卖酒了,可以明说呀!或是干脆涨价了也可以,只要摆在明面上没什么不可以。但是黑板还是先前胖小伙那一块,字也还是那个字,解读却变了,这算个咋回事?这就叫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

    我说:“以前老板不是这么卖的呀!”

    对方把头一扑棱,说:“以前老板怎么卖的跟我没关系,你们总说装不满,那咱们就按一点五升一提算,多了你们得补给我,我也不能吃亏不是?这样最公平!”

    这种鲜榨啤酒,打出来就不利于保存了。如果此时说不要,又得是一番争执。其实那个加厚的塑料袋,还挺有些分量的。但我也懒得计较了,付了钱拿酒,下次不来也就是了。或许他们这种生意人,会把这叫做“创意”,以为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甚至沾沾自喜的以为很聪明,但其实是把生意做成了一锤子买卖。

    其实这家鲜榨啤酒味道不错,光顾的常客也不少。新老板要是涨些价钱,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他这种操作,就让人觉得反感了。这个卖鲜榨啤酒的摊位,在胖小伙手里经营了小三年,终于在新老板这里做到了头,仅支撑过了这个夏天,来年就不见鸟。

    后来听别人说,有一小撮人就这么做生意。盘下一个口碑不错的店面,然后利用先前的口碑,在短时间内生出一些歪歪斜斜的“创意”宰客,直到把这个招牌做黄了走人。比如最早那些新店开张,各种优惠力度忽悠顾客办会员,但是往里充值还没用完,人就突然不见了的,貌似就是这种生意经。

    类似这种生意人,目标就是挣快钱,哪怕没有诚信可言。其实这种创意根本与聪明八竿子打不着,不定哪会儿一失手,或是血本无归、或是沦为阶下囚,也注定不会把买卖做大做强。

    前段的宁夏西瓜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失去了诚信以后,真的获得了利益吗?

    首先来说,您得了解什么是契约精神,为什么要签订合同。如果对于条款和前景有异议,那么不签订合同也就是了。若是人人可以随时撕毁协议,还不用承担违约责任,那么合同还有签订的必要吗?如果签订的协议都没约束意义了,那就失去了诚信,以后谁还敢跟你做生意呀!

    也看过这种行为辩解的,说瓜农们不容易。这话对,但同时您也得想想,人家收购方也不容易呀!人家收了西瓜以后,运输需要费用,过程有损耗,到了地方或是倒手批发,或是组织人手去零售,这都是成本呀!如果赶上天灾人祸之类的意外,这一趟血本无归。那么,也没人去补贴收购方的损失不是?

    有人也会说,往年价格跌了的时候,收购方就不肯原价收购了。但是您注意,收购方毁约,他们损失了定金,这是有代价的。合同里既然这么约定,那就代表双方都认可了,未来按这样去交易。行情不好大家都不愿意,但是收购方也是有损失的,您不能只说自己有损失了呀!

    按理来说,行情涨了,瓜农们不愿意按约定价格出售,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毁约以后,只要肯按合同赔偿,再卖给谁也无可厚非。

    可实际来说,赔偿不认,还强行涨价,逼着对方接受,甚至打架闹出了人命,这就是墙头上扔屎——过分了,注定也不会获得想要的利益。

    作为瓜农方,今年西瓜价格大涨,可以和收购方协商,做出一些价格上的调整。其实有部分互相体谅的买卖双方,也确实如此办理的。若是不能协商解决,那就应该按合同约定来办理。或是认头原价出售,或是退还定金和做出赔偿,然后另寻买家。

    然而某部分瓜农竟然选择了最糟糕的方式,价格一变再变,还要强买强卖。闹出了这么大动静之后,抛开诚信的问题不去谈,反而还有人理直气壮的宣称,我们的西瓜不愁卖,可以自己吃!这就是典型的不怕事大呀。。。。。。

    没人会惯着你呀!

    您考虑自己的利益,人家就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了?您失去了诚信,还一副蛮不讲理的态度,以后谁要想找您合作,不得考虑一下后果么?所以,人家惹不起总躲得起吧?这西瓜,您最好自己吃得过来。不仅是今年,以后的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可能也是。

    当然,您可能一咬牙,我不种西瓜了。然而您再种什么、卖什么,知道底细的人敢和您打交道么?

    讲诚信,才会有合作,合作的目的其实是双赢,从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无限压榨。只有大家都能获得利益,才能持久的发展下去。

    明明今年的西瓜价格涨了,然而很多宁夏瓜农却蒙受了损失。说白了,这都是受了不诚信的人连累。这就叫做: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