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闲言碎语说梗讲故事 > 第90章 钝刀子杀人

闲言碎语说梗讲故事 第90章 钝刀子杀人

    “钝刀子杀人”这句话,现在往往用来形容:某人卡住一些事情的关键,进行反复拖拉折磨、故意刁难的行为。

    但是“钝刀子杀人”这句话,最早是说刑场上的一种现象。跟您提个人儿,大概您就能明白这是个怎么样的含义了。

    “谭嗣同”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不陌生,他是近代史上着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当年变法失败,谭嗣同明知即将身死,却不肯逃亡国外避祸,在狱中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

    他就被慈禧这老邹婆点名,安排了“钝刀子杀人”的关照。所以家属即使愿意花钱打点,竟然也没人敢收。因为这个事儿,可是上边“关照”下来的。所以刑场之上,谭嗣同足足被砍了三十多刀,才结束了这份受罪。那个血腥的场面不难想象,可见这“钝刀子杀人”,是何等的折磨呀!

    都说身在公门内,必然好修行,其实这只是劝人向善的说法。然而实际中的情况却是: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古时候的衙门,遇到清廉的官员还好,否则那就是一个张开大口的“吞金兽”。不仅打官司要使出钱去运动,就是受刑这种事,也得花钱打点衙役,因为花钱和不花钱的待遇也不一样。万一前边的运动都白瞎了,最终还是得上断头台。那么对不起您嘞!最好还得给刽子手打点一下。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命都保不住了,怎么还得给刽子手花钱呢?这意义在哪里呢?他大概率不能帮我劫法场吧!

    这确实是您想多了,花这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刽子手给个痛快,别遭受“钝刀子杀人”的待遇。

    可能您又得疑问了,这也太缺德了吧!再说这种事情也不应该被允许吧?

    然而事实上还真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最后的砍头不去打点,犯人也还是难免要受罪的。

    在各位印象里,砍头这种事似乎很轻松,鬼头刀一落,“咔嚓”一声人头落地,这事儿就算齐活了。

    那只是影视剧里的表现,现实还真就不是那样!

    为什么会出现“钝刀子”杀人这种事情,就得听我给您细说说原因了。

    先说刽子手并不是时常有活儿干,古时候能被判“斩立决”的,那真是极其稀有,大部分都是“秋后问斩”。这其中有一套流程,地方上审理了案子以后,不是自己就能安排杀头的,得先报给刑部审查,核对没有问题之后获得批准,然后统一把死刑犯安排到秋后问斩。

    所以古时候的刽子手,一年工作时间只有三个月,而这把砍人头颅的鬼头刀,绝大部分时间都要裹上公布,摆在庙里供起来。

    您就想吧,那可不是不锈钢材质,哪有不生锈的道理?而且人的骨骼其实很硬,用过的鬼头刀上边会有很多缺口。但是您可注意了,绝对没人去打磨它!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犯人不能获得个痛快地“一刀斩”,是不是就很合理了?

    有人会说了,这也太不人道了!为什么不去打磨一下呢?

    但是咱得说,谁去呀?古人本就迷信,认为砍过人头的刀上,附带有犯人的灵魂,所以晦气至极。所以也是行刑之后,赶快要拿公布包起来,摆在庙里去供奉的原因。

    而且看热闹的从来不嫌事大,在民众的眼里看来,轮到被杀头的罪犯,大多都有滔天的罪孽。所以对于犯人被“钝刀子杀人”,多砍上几次头的事情,也就都能够接受了。甚至对于真是罪有应得的,还会感觉十分解恨,当然更是喜闻乐见,哪里会管够不够人道主义?所以自然没人去逼着刽子手磨刀了。

    可能又有人会问了,既然刀都这样了,又怎么保证花了钱就能给个痛快呢?

    这刽子手,其实也是一种“手艺”人。虽然这行不招人待见,但还真不是谁都能干的。当然,这门“手艺”可不是无师自通的,也靠祖传或师傅传授。做徒弟的要想获得出“红差”的资格,先得有一番打磨。

    比如说,天一亮就得开始练习“推豆腐”即反握“鬼头刀”的刀柄,仅以腕肘的力量,把豆腐推成一块块的薄片。纯熟了以后,又在豆腐上画上黑线,一条条照线往前推。再次熟练以后,又在豆腐上放铜钱,最后要练到快速一刀刀朝黑线切,但铜钱却纹风不动,这才算够了火候。

    这种练习,一是为了手与眼的配合,一是为了力气的打磨。达到要求以后,就可以做到出手精准且稳健。

    接下来,还要练习摸猴脖子,就是摸出猴子第一节和第二节颈椎所在。因为猴子与人体结构相近,只要找对了这个位置,在砍犯人头颅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一刀斩”,不仅干净利落,而且还能减少死刑犯痛苦。

    若是收到了犯人家属的“孝敬”,那刽子手就要格外精心。虽然手中一把破烂钝刀,也照样能给个痛快。这大概这就叫做,“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吧!

    若是遇到个不厚道的刽子手,或是收了犯人仇家的“心意”,或是瞧着没有收到犯人家属的“孝敬”,看着犯人格外的不顺眼,那砍头需要几刀、受不受罪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这里边的操作空间,其实还是挺大的。

    而且刽子手里边,有技术格外高超的,还能做到一刀下去,既不让犯人受罪,还能保留一些皮肉与腔子相连接。

    当然,这个技术要求,得加钱!

    您可别小瞧了这个细节!因为古人迷信,认为尸体不全会妨害轮回。所以犯人被砍了头以后,家属都要请人把头颅与躯干缝合起来。过去的皮匠,就同时操持着这门营生。

    这要是钱花得到位,缝合起来省事不说,还能美观一些,家属心里也多少有点安慰。

    但要是不肯花钱,遭受了“钝刀子杀人”的待遇,您就想吧!数刀砍下去,犯人的脖子早就被烂得血肉模糊,这可怎么缝合呀!于犯人家属来说,也是一种二次伤害。

    所以人们用“刽子手”这词汇夸奖别人的时候,总是带有一些歧视和贬义的味道,意为对方阴暗、歹毒。其实按理来说,在古时候,这也是个必不可少的职业,与官差衙役并没什么不同。杀谁的头,也不是他们能定下的。但是为什么这个职业,就让人有些厌恶和反感呢?除了象征带来死亡以外,这其他的原因,您就细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