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丐帝 第141章 韦后杀夫
热门推荐:
火烧冷宫后,她率大军杀狗皇帝
龙族:重生成为路明绯
四合院之建国后我是大资本家
末世:战姬指挥官
至尊王妃
穿越修仙界左手种田右手美食
你管这叫诈骗短信?
便利店通古代,拐个将军回现代
快穿:路人甲被男主缠上了
星象师无涯子,在观察发现蝎子星座有一颗潜龙星,突然爆发妖光,侵夺武圣星旁边的亚星光芒。发现流星划过天空,坠落于西南方向,不久蜀国传来,妖星落在武陵学院。政变失败后,李重俊逃奔终南山,正位于长安的西南,而他最终也死于西南。
中宗命将李重俊的首级,献于太庙,并以之祭奠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又追封武三思为梁王,谥宣。
是年八月,韦皇后及王公就上表,将多次发生政变的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
“李显,你的懦弱无能,让鄙人不得不走上前台,替你保驾护航。”可惜李显的两个孩子,不能担当大任。
太平公主摸着他腰背上的青龙,如遭电击,突然痛声哭泣。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李家气数已尽,轩辕勃便是大唐未来的真命天子。
太平公主看到轩辕勃的肌肉,想起曾经有过的销魂时刻。眼前的男人令她无法忘怀。他比薛绍和武攸暨两个加在一起还要有趣。
李显当皇帝后,忙于在后宫中猎色寻欢。这不影响对韦皇后的深厚感情,毕竟相濡以沫,生死与共数十年。
可韦皇后内心却别是一番落寞滋味。得到富贵,却丧失了丈夫。这不是他们夫妇之间最大的矛盾。皇位继承人才是未来的生死大事。韦皇后联合武三思陷害太子李重俊,招来对方的激烈反抗和仇视。她跟李重俊之间,已势成水火。李重俊若是登基,伊们母女最好的结果是被赐死留全尸。
李显深爱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在选择继承人方面却毫不含糊。韦皇后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们夫妇之间产生致命的分歧。自古以来,皇位继承人,都是生与死的较量!
李显对韦后母女一味的纵容,换来的却是抱怨。苦日子可以坚守,富贵日子反而不能和气。
武三思被灭,导致韦后势寡力单。相王李旦父子虎视眈眈,而李重福也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她唯一的儿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只因议论二张干扰朝政,肆意出入宫廷,被瞾君暗示逼死。缺乏继承人,导致韦后政治基础不牢靠。眼看形势要走向失控。她锤定决心对丈夫动手,好让自己直接走到前台,控制朝政,夺取权力。
韦皇后多次建议李显联合武三思,清剿唐门势力。李显自身出自唐门,且畏惧唐门势力,自然无法跟唐门决裂。
“李显,请你不要怪我。这都是你逼的。”她打算效仿瞾君垂帘听政。
韦后趁着李显生病的时刻,亲赐汤药,并在汤药中暗暗做手脚。李显喝罢汤药,腹中绞痛,一命呜呼。
景龙四年,中宗李显暴卒,韦后立毫无从政经验的年少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欲效法瞾君大帝,做第二个女皇帝。
韦太后掌权后,立即派兵前往均州,防备李重福阴谋作乱。韦皇后密令杀死李重福,却被唐门所救。
李重福是中宗李显的庶长子,生母杨氏,初封唐昌郡王,后改封平恩郡王,进封谯王,历任国子祭酒,左散骑常侍。
神龙元年,李重福遭韦皇后诬陷,贬任濮州员外刺史,不久改任均州刺史。
景龙三年,中宗大赦天下,流放之人都得放还,唯独不准李重福回京。李重福于是上表自陈,但表奏未能上报。
李隆基发现李家的江山社稷,有易主的威胁。从潞州星夜回到京师长安。他秘密拜见太平公主,以及唐门门主轩辕勃。两人之前就有很深的合作。
轩辕勃也正想除掉韦后集团。设下神台,歃血为盟,重复祖辈的誓言:“李唐结盟,永不相负!”
唐门和太平公主援助李隆基很多钱帛。
李隆基暗中用重金,聚结忠勇之士,在皇帝亲军万骑中发展势力。太宗时,选官户及蕃口中骁勇的武士穿虎纹衣,跨豹纹鞯,从游猎,于马前射禽兽,谓之百骑。瞾君时增加为千骑,李显时发展为万骑。李隆基非常重视万骑的作用。
没有等韦皇后动手,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以及太平的儿子薛崇简,苑总监钟绍京等,密谋策划,欲先发制人。
薛崇简建议,把发动政变的事,先向相王报告,如此师出有名。否则发动暴动,就算成功,也难免追究责任。
李隆基胸有成竹地说:“本王是为了拯救社稷,为君主,父王救急,成功了福祉归于宗庙与社稷,失败了我因忠孝而死,不连累相王。怎可以报告,让相王担心呢!现下报告,相王若赞成,就是害他参与危险的起事;若他不赞成,我计谋必然失败。”于是,决定背着相王,立即行动。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等人穿便服,进入禁苑,到苑总监钟绍京住处。钟绍京想到太子李重俊人望极高,政变反而失败,恐慌无主,于是反悔,拒绝参加这次政变。但在其妻许氏坚定的劝说下,钟绍京决定参与政变,于是前往拜谒李隆基。
入夜后,万骑果毅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等将军都先后来到,请李隆基发布命令,终于定于六月二十一日夜发动政变。
当夜,葛福顺突袭羽林营,诛杀韦后党羽韦跨,韦播,高嵩,策反了羽林军,并攻入玄德门,李仙凫亦引兵攻入白兽门,于三更会师于凌烟阁。
同年六月二十日,轩辕勃联合太平公主和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兵变,诛杀韦太后及其党羽。
李隆基引兵进入内宫,守卫内宫的武士纷纷倒戈响应。韦后逃入飞骑营,反被斩首,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等人也陆续被杀,并于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统统处死。
这时,李隆基才将唐隆之变的经过,报告其父相王李旦。
相王抱着李隆基,哭泣着说:“宗庙社稷的灾祸,是你平定的,神明与百姓,也都仰赖吾儿的力量。”
政变结束后,李重茂和他的叔叔安国相王李旦登上城楼,说:“韦皇后窥伺神器,已被诛灭,百姓莫要惊慌。”为安抚百姓,下令免除全城百姓全年赋税的一半。
朝中大臣禁军将士就感到不对,皇帝抚民,相王李旦站在旁边是何用意?
甲辰日,李重茂在太平公主的挟持之下上朝。
中宗李显刚刚驾崩,还属于国丧期间,所以皇帝的御座就在东面,坐东朝西。西面就是中宗李显的梓宫,旁边还站着相王李旦。
群臣为首者,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一见群臣各就各位,就说:“如今虎狼环伺,国家动荡不安,皇帝年少,经验不足,难孚众望,为了稳定江山社稷,少君应当传位给安国相王李旦。”
唐隆政变的大谋士刘幽求,也适时拿出早就写好的传位诏书,宣读起来。整个过程,根本没有皇帝李重茂的发言权。
李重茂年方十六岁,从未参与政事,对军政一窍不通。朝中许多大臣,都叫不上姓名。难怪大臣说:天将涤荡昏氛,非重茂所能枝也。他知道皇位难保,却没想到来得这样快,当时就傻在那里。传位诏书宣读完毕,新皇帝等着接班,李重茂坐在御座上愣是不动。局面非常尴尬。
太平公主当即三步两步,来到御座前,对着他说道:“人心都归向安国相王,孩子,这个位置不是你的了!”拉住皇帝的领子,扔在一边。
太平公主走到棺材旁,拉着哥哥李旦的手,扶上皇位后,走下台阶。李旦因为在政变中,没有任何作为,身份尴尬,假惺惺故作推辞。政变参与者,轮番上阵劝说,李旦没奈何,才答应做皇帝。
太平公主于是率领群臣山呼万岁。
李重茂呆呆望着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演双簧戏。才当了十七天皇帝,就被废掉,重新降封温王。无论当皇帝和被废,均身不由己。他的出身可谓寒微。其生母王采女,为正八品,本是穷家戏子出身,擅唱杂曲,为中宗在房州所纳。
景云元年,李旦即皇帝位,是为睿宗。立即下旨追贬韦后为庶人,称韦庶人;并将武三思父子斫棺暴尸,夷其墓。同时追复李重俊太子名位,赐谥号节愍,并将他陪葬定陵。又改任李重福为集州刺史,派人监视,防止李重福作乱。
李武两家恩将仇报,过河拆桥。令唐门寒心,轩辕勃愤怒。他还需要耐心等待时机。
睿宗继位后,改封李隆基为平王,任唐门门主轩辕勃为摄政王,兼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以旌其功业。
李隆基杀伐果断,有乃祖之风,可惜资格太嫩。在蜀国建立了嫡系部队,跟唐门有很大冲突。唐门不希望李隆基即位。
由于李隆基和李成器明争暗斗,立储之事若不趁早解决,难免酿成惨剧。于是睿宗李旦与诸大臣,刻不容缓地议立太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宋王李成器应为太子。
李成器却假惺惺辞让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隆基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
李仙凫和陈玄礼等果毅将军,跟随李隆基参与消灭韦后集团,都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
睿宗担心李隆基势力过大,威胁到自己,在轩辕夫妇的支持下,遂立李成器为太子。
李旦刚刚即位,政治基础不稳。朝廷内部的威胁是摄政王轩辕勃和临淄王李隆基,外部的威胁是李重福。
有的大臣在背后议论轩辕勃,建议他放弃厚黑权杖。轩辕勃为李家江山保驾护航,却遭到大臣们的误解,蒙受冤屈。他可以放弃皇帝的位置,却不能放弃厚黑权杖。
李旦不敢动轩辕勃,却将李重福改任为集州刺史。
李重福还未上任,洛阳人张灵均便向谯王李重福献计说:“大王是中宗的嫡长子,应该自即天子之位。相王虽有讨平韦氏的功劳,但怎麽可以越位居上呢!过去汉朝诛灭诸吕,而东迎代王刘恒;现今东都的百官士庶,都希望大王前来。大王若是暗中前往东都洛阳,犹如从天而降,派人杀掉留守,就能拥兵西据陕州,然后东下黄河,这样天下就可图谋。”
景龙三年时,郑愔从吏部侍郎外调江州司马,暗中勾结李重福。到此时郑愔与张灵均沟通信息,秘密派人劝李重福造反,准备推尊李重福为皇帝,睿宗为皇太叔,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弟,建年号克复。
郑愔自任为左丞相,掌管内外政事;以张灵均为右丞相,天柱大将军,掌管军事,其余依次授任官职。
李重福就派遣家臣王道,先赶到东都洛阳,暗中招募勇士。游说唐门门主轩辕勃,劝他支持李重福。
王道自报身份,还未开口,轩辕勃便看出了他的意思。李显之后,扶持李旦即位,这是瞾君生前定下的储君计划。轩辕勃曾经向瞾君发誓担保,又怎能违反天道呢?他没有当面回绝,而是满口应承下来。
星象师王道,是一个有本事的法师,只是投错了门。他可以看清星象,却看不清自己的劫数。
李重福就从均州假称乘驿,与张灵均向洛阳进发。
王道抵达东都洛阳后,以看家护院之名,大肆招募死士。有个名叫“王三命”的武士,头脑清醒,发现这不是一般的看家护院,于是向官府举报,不费吹灰之力拿到厚赏。
李重福图谋不轨的阴谋,因武士举报而泄漏。洛州司马崔日知,捕获其党羽数十人,却不敢得罪。
王道吓唬崔日知,说道:“咱可是李重福的心腹家臣。想必阁下也知道,李重福是中宗的嫡长子。相王李旦怎麽能跟李重福相提并论?胆敢囚禁我们,将来李重福登基,尔等就是满门抄斩!”
一顿话,真把崔日知给唬住勒。眼下时局复杂,谁也看不清未来的局势。若是辅佐李重福,或许富贵可得,只要走错了,没的招惹灭族之祸。
同年八月十五日,李重福抵达洛阳,王道等人得知后,率众跟随李重福径直攻取左右屯营,发动叛乱。
李重福将到天津桥时,跟从者已有数百人,均手执凶器,助其威势。明日便是攻打。
李重福用过晚膳,将开元通宝反复抛来抛去,占其吉凶。明日是生还是死?这一步跨出去,还有回头路麽?当年武王伐纣,行进途中看到天象变化,信心崩溃,几番想撤军回到西岐。若非姜子牙竭力劝说,也就没有周国七百余年功业。李重福人在事中,前途未卜,生死难明,方能体会武王姬发当年出征时的煎虑心态。一会子信心百倍,一会子信心崩溃。
谯王童年时曾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宫廷里有着无止无尽的勾心斗角。
李重福仰头望着头顶血红的月亮。“最迟明日晚上,便能揭晓。是黄袍加身,还是身首异处!”他用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试了试,呸了一口,“看看到底谁来斩这大好头颅。”
轩辕勃偕同侍御史李邕,先到左掖门,命令闭关拒守。然后到右屯营中坐镇,训诫将士:“李重福虽是先帝之子,已得罪于先帝,被贬官于外。现今无故入城,不召而来,必是犯上作乱。君等皆受职圣朝,应尽诚节,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过了一会儿,贼首李重福果然带领贼兵,气势汹汹来夺右屯营。右屯营将领哈拉闼,奉命坚守不动,敌军若敢靠近,如蝗箭矢便从营中飞出。
李重福命属下嗓门洪大者,对着右屯营将士,施展攻心计,晓以利害,诱以重赏。哈拉闼等不为所动,坚守不出。谯王气沮,跟王道等商量对策。由于手中兵士不足,若伤亡过大,必败无疑。于是率领敌军,赶到左掖门,准备攻取洛城。留守裴谈将城门紧紧关闭。李重福大怒,纵火焚烧城门。
李重福雇佣的兵士,都是亡命之徒。有的贫困潦倒,有的曾杀人坐牢,还有部分怀才不遇的武士能人。这些底层武士和市井流氓,为了财富可以不顾后果。他们将身家性命压在李重福的政途上。成功便鸡犬登天,失败便身首异处。
消灭李重福的敌军,注定是一场恶战。为避免伤亡,轩辕勃没有马上出战。坚守营寨,消磨敌军的信心和气势。若不幸战败,将士们会哗变倒戈,投降敌军。谁都不能怀疑,中宗嫡长子李重福的人望和号召力。
眼看左掖门快要被烧毁,轩辕勃率领左屯营将士赶来救护。一旦攻破城门,后果不堪。毕竟洛城中,还有大量的死党内应。
中宗命将李重俊的首级,献于太庙,并以之祭奠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又追封武三思为梁王,谥宣。
是年八月,韦皇后及王公就上表,将多次发生政变的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
“李显,你的懦弱无能,让鄙人不得不走上前台,替你保驾护航。”可惜李显的两个孩子,不能担当大任。
太平公主摸着他腰背上的青龙,如遭电击,突然痛声哭泣。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李家气数已尽,轩辕勃便是大唐未来的真命天子。
太平公主看到轩辕勃的肌肉,想起曾经有过的销魂时刻。眼前的男人令她无法忘怀。他比薛绍和武攸暨两个加在一起还要有趣。
李显当皇帝后,忙于在后宫中猎色寻欢。这不影响对韦皇后的深厚感情,毕竟相濡以沫,生死与共数十年。
可韦皇后内心却别是一番落寞滋味。得到富贵,却丧失了丈夫。这不是他们夫妇之间最大的矛盾。皇位继承人才是未来的生死大事。韦皇后联合武三思陷害太子李重俊,招来对方的激烈反抗和仇视。她跟李重俊之间,已势成水火。李重俊若是登基,伊们母女最好的结果是被赐死留全尸。
李显深爱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在选择继承人方面却毫不含糊。韦皇后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们夫妇之间产生致命的分歧。自古以来,皇位继承人,都是生与死的较量!
李显对韦后母女一味的纵容,换来的却是抱怨。苦日子可以坚守,富贵日子反而不能和气。
武三思被灭,导致韦后势寡力单。相王李旦父子虎视眈眈,而李重福也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她唯一的儿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只因议论二张干扰朝政,肆意出入宫廷,被瞾君暗示逼死。缺乏继承人,导致韦后政治基础不牢靠。眼看形势要走向失控。她锤定决心对丈夫动手,好让自己直接走到前台,控制朝政,夺取权力。
韦皇后多次建议李显联合武三思,清剿唐门势力。李显自身出自唐门,且畏惧唐门势力,自然无法跟唐门决裂。
“李显,请你不要怪我。这都是你逼的。”她打算效仿瞾君垂帘听政。
韦后趁着李显生病的时刻,亲赐汤药,并在汤药中暗暗做手脚。李显喝罢汤药,腹中绞痛,一命呜呼。
景龙四年,中宗李显暴卒,韦后立毫无从政经验的年少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欲效法瞾君大帝,做第二个女皇帝。
韦太后掌权后,立即派兵前往均州,防备李重福阴谋作乱。韦皇后密令杀死李重福,却被唐门所救。
李重福是中宗李显的庶长子,生母杨氏,初封唐昌郡王,后改封平恩郡王,进封谯王,历任国子祭酒,左散骑常侍。
神龙元年,李重福遭韦皇后诬陷,贬任濮州员外刺史,不久改任均州刺史。
景龙三年,中宗大赦天下,流放之人都得放还,唯独不准李重福回京。李重福于是上表自陈,但表奏未能上报。
李隆基发现李家的江山社稷,有易主的威胁。从潞州星夜回到京师长安。他秘密拜见太平公主,以及唐门门主轩辕勃。两人之前就有很深的合作。
轩辕勃也正想除掉韦后集团。设下神台,歃血为盟,重复祖辈的誓言:“李唐结盟,永不相负!”
唐门和太平公主援助李隆基很多钱帛。
李隆基暗中用重金,聚结忠勇之士,在皇帝亲军万骑中发展势力。太宗时,选官户及蕃口中骁勇的武士穿虎纹衣,跨豹纹鞯,从游猎,于马前射禽兽,谓之百骑。瞾君时增加为千骑,李显时发展为万骑。李隆基非常重视万骑的作用。
没有等韦皇后动手,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以及太平的儿子薛崇简,苑总监钟绍京等,密谋策划,欲先发制人。
薛崇简建议,把发动政变的事,先向相王报告,如此师出有名。否则发动暴动,就算成功,也难免追究责任。
李隆基胸有成竹地说:“本王是为了拯救社稷,为君主,父王救急,成功了福祉归于宗庙与社稷,失败了我因忠孝而死,不连累相王。怎可以报告,让相王担心呢!现下报告,相王若赞成,就是害他参与危险的起事;若他不赞成,我计谋必然失败。”于是,决定背着相王,立即行动。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等人穿便服,进入禁苑,到苑总监钟绍京住处。钟绍京想到太子李重俊人望极高,政变反而失败,恐慌无主,于是反悔,拒绝参加这次政变。但在其妻许氏坚定的劝说下,钟绍京决定参与政变,于是前往拜谒李隆基。
入夜后,万骑果毅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等将军都先后来到,请李隆基发布命令,终于定于六月二十一日夜发动政变。
当夜,葛福顺突袭羽林营,诛杀韦后党羽韦跨,韦播,高嵩,策反了羽林军,并攻入玄德门,李仙凫亦引兵攻入白兽门,于三更会师于凌烟阁。
同年六月二十日,轩辕勃联合太平公主和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兵变,诛杀韦太后及其党羽。
李隆基引兵进入内宫,守卫内宫的武士纷纷倒戈响应。韦后逃入飞骑营,反被斩首,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等人也陆续被杀,并于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统统处死。
这时,李隆基才将唐隆之变的经过,报告其父相王李旦。
相王抱着李隆基,哭泣着说:“宗庙社稷的灾祸,是你平定的,神明与百姓,也都仰赖吾儿的力量。”
政变结束后,李重茂和他的叔叔安国相王李旦登上城楼,说:“韦皇后窥伺神器,已被诛灭,百姓莫要惊慌。”为安抚百姓,下令免除全城百姓全年赋税的一半。
朝中大臣禁军将士就感到不对,皇帝抚民,相王李旦站在旁边是何用意?
甲辰日,李重茂在太平公主的挟持之下上朝。
中宗李显刚刚驾崩,还属于国丧期间,所以皇帝的御座就在东面,坐东朝西。西面就是中宗李显的梓宫,旁边还站着相王李旦。
群臣为首者,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一见群臣各就各位,就说:“如今虎狼环伺,国家动荡不安,皇帝年少,经验不足,难孚众望,为了稳定江山社稷,少君应当传位给安国相王李旦。”
唐隆政变的大谋士刘幽求,也适时拿出早就写好的传位诏书,宣读起来。整个过程,根本没有皇帝李重茂的发言权。
李重茂年方十六岁,从未参与政事,对军政一窍不通。朝中许多大臣,都叫不上姓名。难怪大臣说:天将涤荡昏氛,非重茂所能枝也。他知道皇位难保,却没想到来得这样快,当时就傻在那里。传位诏书宣读完毕,新皇帝等着接班,李重茂坐在御座上愣是不动。局面非常尴尬。
太平公主当即三步两步,来到御座前,对着他说道:“人心都归向安国相王,孩子,这个位置不是你的了!”拉住皇帝的领子,扔在一边。
太平公主走到棺材旁,拉着哥哥李旦的手,扶上皇位后,走下台阶。李旦因为在政变中,没有任何作为,身份尴尬,假惺惺故作推辞。政变参与者,轮番上阵劝说,李旦没奈何,才答应做皇帝。
太平公主于是率领群臣山呼万岁。
李重茂呆呆望着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演双簧戏。才当了十七天皇帝,就被废掉,重新降封温王。无论当皇帝和被废,均身不由己。他的出身可谓寒微。其生母王采女,为正八品,本是穷家戏子出身,擅唱杂曲,为中宗在房州所纳。
景云元年,李旦即皇帝位,是为睿宗。立即下旨追贬韦后为庶人,称韦庶人;并将武三思父子斫棺暴尸,夷其墓。同时追复李重俊太子名位,赐谥号节愍,并将他陪葬定陵。又改任李重福为集州刺史,派人监视,防止李重福作乱。
李武两家恩将仇报,过河拆桥。令唐门寒心,轩辕勃愤怒。他还需要耐心等待时机。
睿宗继位后,改封李隆基为平王,任唐门门主轩辕勃为摄政王,兼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以旌其功业。
李隆基杀伐果断,有乃祖之风,可惜资格太嫩。在蜀国建立了嫡系部队,跟唐门有很大冲突。唐门不希望李隆基即位。
由于李隆基和李成器明争暗斗,立储之事若不趁早解决,难免酿成惨剧。于是睿宗李旦与诸大臣,刻不容缓地议立太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宋王李成器应为太子。
李成器却假惺惺辞让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隆基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
李仙凫和陈玄礼等果毅将军,跟随李隆基参与消灭韦后集团,都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
睿宗担心李隆基势力过大,威胁到自己,在轩辕夫妇的支持下,遂立李成器为太子。
李旦刚刚即位,政治基础不稳。朝廷内部的威胁是摄政王轩辕勃和临淄王李隆基,外部的威胁是李重福。
有的大臣在背后议论轩辕勃,建议他放弃厚黑权杖。轩辕勃为李家江山保驾护航,却遭到大臣们的误解,蒙受冤屈。他可以放弃皇帝的位置,却不能放弃厚黑权杖。
李旦不敢动轩辕勃,却将李重福改任为集州刺史。
李重福还未上任,洛阳人张灵均便向谯王李重福献计说:“大王是中宗的嫡长子,应该自即天子之位。相王虽有讨平韦氏的功劳,但怎麽可以越位居上呢!过去汉朝诛灭诸吕,而东迎代王刘恒;现今东都的百官士庶,都希望大王前来。大王若是暗中前往东都洛阳,犹如从天而降,派人杀掉留守,就能拥兵西据陕州,然后东下黄河,这样天下就可图谋。”
景龙三年时,郑愔从吏部侍郎外调江州司马,暗中勾结李重福。到此时郑愔与张灵均沟通信息,秘密派人劝李重福造反,准备推尊李重福为皇帝,睿宗为皇太叔,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弟,建年号克复。
郑愔自任为左丞相,掌管内外政事;以张灵均为右丞相,天柱大将军,掌管军事,其余依次授任官职。
李重福就派遣家臣王道,先赶到东都洛阳,暗中招募勇士。游说唐门门主轩辕勃,劝他支持李重福。
王道自报身份,还未开口,轩辕勃便看出了他的意思。李显之后,扶持李旦即位,这是瞾君生前定下的储君计划。轩辕勃曾经向瞾君发誓担保,又怎能违反天道呢?他没有当面回绝,而是满口应承下来。
星象师王道,是一个有本事的法师,只是投错了门。他可以看清星象,却看不清自己的劫数。
李重福就从均州假称乘驿,与张灵均向洛阳进发。
王道抵达东都洛阳后,以看家护院之名,大肆招募死士。有个名叫“王三命”的武士,头脑清醒,发现这不是一般的看家护院,于是向官府举报,不费吹灰之力拿到厚赏。
李重福图谋不轨的阴谋,因武士举报而泄漏。洛州司马崔日知,捕获其党羽数十人,却不敢得罪。
王道吓唬崔日知,说道:“咱可是李重福的心腹家臣。想必阁下也知道,李重福是中宗的嫡长子。相王李旦怎麽能跟李重福相提并论?胆敢囚禁我们,将来李重福登基,尔等就是满门抄斩!”
一顿话,真把崔日知给唬住勒。眼下时局复杂,谁也看不清未来的局势。若是辅佐李重福,或许富贵可得,只要走错了,没的招惹灭族之祸。
同年八月十五日,李重福抵达洛阳,王道等人得知后,率众跟随李重福径直攻取左右屯营,发动叛乱。
李重福将到天津桥时,跟从者已有数百人,均手执凶器,助其威势。明日便是攻打。
李重福用过晚膳,将开元通宝反复抛来抛去,占其吉凶。明日是生还是死?这一步跨出去,还有回头路麽?当年武王伐纣,行进途中看到天象变化,信心崩溃,几番想撤军回到西岐。若非姜子牙竭力劝说,也就没有周国七百余年功业。李重福人在事中,前途未卜,生死难明,方能体会武王姬发当年出征时的煎虑心态。一会子信心百倍,一会子信心崩溃。
谯王童年时曾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宫廷里有着无止无尽的勾心斗角。
李重福仰头望着头顶血红的月亮。“最迟明日晚上,便能揭晓。是黄袍加身,还是身首异处!”他用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试了试,呸了一口,“看看到底谁来斩这大好头颅。”
轩辕勃偕同侍御史李邕,先到左掖门,命令闭关拒守。然后到右屯营中坐镇,训诫将士:“李重福虽是先帝之子,已得罪于先帝,被贬官于外。现今无故入城,不召而来,必是犯上作乱。君等皆受职圣朝,应尽诚节,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过了一会儿,贼首李重福果然带领贼兵,气势汹汹来夺右屯营。右屯营将领哈拉闼,奉命坚守不动,敌军若敢靠近,如蝗箭矢便从营中飞出。
李重福命属下嗓门洪大者,对着右屯营将士,施展攻心计,晓以利害,诱以重赏。哈拉闼等不为所动,坚守不出。谯王气沮,跟王道等商量对策。由于手中兵士不足,若伤亡过大,必败无疑。于是率领敌军,赶到左掖门,准备攻取洛城。留守裴谈将城门紧紧关闭。李重福大怒,纵火焚烧城门。
李重福雇佣的兵士,都是亡命之徒。有的贫困潦倒,有的曾杀人坐牢,还有部分怀才不遇的武士能人。这些底层武士和市井流氓,为了财富可以不顾后果。他们将身家性命压在李重福的政途上。成功便鸡犬登天,失败便身首异处。
消灭李重福的敌军,注定是一场恶战。为避免伤亡,轩辕勃没有马上出战。坚守营寨,消磨敌军的信心和气势。若不幸战败,将士们会哗变倒戈,投降敌军。谁都不能怀疑,中宗嫡长子李重福的人望和号召力。
眼看左掖门快要被烧毁,轩辕勃率领左屯营将士赶来救护。一旦攻破城门,后果不堪。毕竟洛城中,还有大量的死党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