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 第191章 要懂得灵活切换政治旗帜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第191章 要懂得灵活切换政治旗帜

    “哦,哪里传来的消息?”

    “臣是听别人说的。”

    “听谁说的?”

    “陛下,既然魏人想要派使者过来,臣觉得可以见一见,说不定魏人想要议和。”

    “朕问你是听谁说的?”

    “臣……”曹谦德结巴了一下,额头冒出冷汗,“不瞒陛下,昨日有一个魏国商人到臣的宅院,他自称来自汴州,臣当时是这么想的,如果他真的来自汴州,臣可以从他身上套一些话。”

    套话?

    老曹啊!

    朕都不想揭穿你!

    算了,看在你把钱全部上交,这一年多还勤勤恳恳为朕办事的份上,朕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魏国想派使者议和,就是你从他身上套的话?”

    “是的。”

    “保真吗?”

    “应该不假,因为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欺骗我们。”

    李彦沉默下来,沉默了很久。

    “陛下,臣认为,可以见一见魏使。”

    李彦这才看向曹谦德,说道:“你觉得可以议和?”

    “不不,我大夏与魏贼有血海深仇,怎么可能议和。但臣认为可以见一见,听听魏使怎么说。”

    “朕要听你真实的想法!”

    李彦目光犀利如剑一般盯着曹谦德,令曹谦德心头一颤。

    那眼神就是在告诉曹谦德,那个商人为什么找到你老曹,你老曹收了多少钱来替他说话,朕都知道,你别在朕面前演了。

    你要是再演,朕也给你演一个,多找几个刽子手,而且不给钱的那种。

    砍你砍三天三夜,看你还演不演!

    “臣觉得可以议和!”

    “为什么?”

    “陛下息怒,臣并非是要投降!”

    “那你为何赞成议和?”

    “因为现在议和对我们更有好处。”

    “哦,不妨把话说明白一点。”

    “陛下现在正在推行新政,而且最近两个月苏常刚整顿完,荆州、洪州各郡对新政颇有微辞,对陛下抓捕王儒也有反对意见。我们内部的问题还很多,去年前线伤亡的损失也还没有修复。目前三镇更多兵马是新兵,不适合继续打下去。”

    李彦不表态,但心中却对曹谦德刮目相看。

    你看!曹谦德也不是一个只会贪钱和搞女人的废物嘛!

    这厮能在魏芸掌权的时代混到右相的位置,是有自己的本事的。

    曹谦德的本事总结起来很简单:一切看人下菜!

    例如主和还是主战,曹谦德本质上是没有自己的立场的,一切看上面的意思。

    上面要主和,他就拥戴主和。

    上面要主战,他立刻就变成了痛恨自己不能亲自上战场的勇士。

    再例如,上面不想杀王儒,那曹谦德立刻就去给王儒找一百份值得人称颂的事迹。

    上面若是要杀王儒,曹谦德连夜就可以找出王儒干过的一百零八件禽兽听都摇头的事。

    总之,陛下怎么想,我曹老舔狗就怎么做!

    这种本事一般人还不具备。

    至于曹谦德刚才分析得那一大堆,明显是捕捉到了李彦最近做的一些事的信号。

    例如他肯定去户部打听过与魏国贸易的情况,一听说和魏国贸易量不减反增,大概就猜到了李彦的心思。

    当然,这件事的正常流程可能是这样的。

    魏国想要议和,但之前积累的仇恨太大,随便派个使者过来,担心又当街被李彦砍了给江宁百姓助兴。

    所以就先走一步暗线,找个在大夏朝堂上有实力的人去谈谈口风。

    鉴于曹谦德之前是魏芸提拔的,现在又是李彦身边的红人,当然非他莫属。

    于是魏人一路买通关系,终于买到了曹谦德这里。

    曹谦德平生只爱两样东西:一是钱;二是女人。

    议和这件事太大,曹谦德又是个见风使舵的人,绝不会贸然跑过来说陛下咱们议和吧!

    所以魏人肯定是既花了钱,还送了女人。

    毕竟曹谦德有收女人不办事的前科,加钱是有必要的。

    与此同时,还许诺了只要达成议和,以后还有钱和女人。

    于是曹谦德,就跑到户部去询问,得出结果后,再跑到皇宫里来。

    最后,再李彦面前一本正经地分析目前的情况。

    看来曹谦德也不是完全收女人不办事,有可能是没给够。

    李彦继续沉默。

    沉默了好一会儿还是不说话,曹谦德见状,心中不免还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判断有问题。

    不过曹谦德也不是无备而来,只要皇帝否认议和,那他立刻罗列出必须和魏贼血战到底,打到最后一兵一卒的一百条不容反驳的理由!

    “曹卿说得好像也有一点点道理。”

    曹谦德心头微微一缓,说道:“臣也是为陛下分忧。”

    李彦话锋一转,严厉地问道:“但你认为大夏朝堂上下,能同意与魏贼议和吗?”

    议和这件事,它本身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外交问题。

    外交只是这件事的外向化。

    它的本质是政治,是两国政治的博弈。

    两国政治博弈之前,各自内部还要完成一场从上到下的政治博弈。

    贸然拍板议和,当然不会有人造反,毕竟皇帝在这方面的决定权肯定是有的。

    但贸然拍板议和,会寒了很多人的心。

    接下来看似平静,但其实人心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化,失去之前的凝聚力。

    所以,它不是几个人脑袋一拍,就决定的。

    李彦肯定是打算与魏国停战,但他不会说出来,只要不说出来,就还是保持着抗魏的状态。

    只要还保持着抗魏的状态,随时都有大义的高地。

    面对皇帝的问话,曹谦德小心翼翼地说道:“臣觉得,去年到今年,我们与魏国打仗,主要的宣传,还是以保家卫国为主,而不是先帝时代的北伐,一统天下。”

    “这有什么关系吗?”

    李彦虽然还在问,但眼睛却亮起来了,这老家伙的思维还真是灵敏啊!

    “有关系,既然上下都是以保家卫国为主,那么与魏人的议和,就成功地达到了这个目的。只不过在正式议和之前,朝廷需要做一些宣导。”

    “什么宣导?”

    “例如陛下未来的打算,是以稳定民生,让百姓吃饱喝足为主,而不是打仗。”曹谦德说道,“这既能为议和做准备,也体现出了陛下的仁德,还在接下来新政改制中树立了一面新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