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第12章 第12集《妙法莲华经》
热门推荐: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异界召唤之武镇天下
带着荒田回过去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柯学:我的恋爱标准没有问题!
这一世,恋爱狗都不谈
天域丹尊
季汉刘璋
全职大主播:开局魔都五套房
本经的序分,重点就是古德说的“一光东照,妙体全彰”。佛陀从白毫光释放出来以后,照东方万八千世界的时候,就把妙法的本体跟作用显现出来。
我们从序分也得到一个消息。古人说,序分就像一个人的头部;正宗分当然就是身体五脏六腑了,最关键的地方;流通分就是脚,看它能够走多远,流通多久。我们从序分里也可以看得出一点本经的内涵。就是说,其他的诸经在序分里面的当机众都是众生法界,所以佛陀是为众生说法,佛陀不能够把自己的东西全盘托出来。因为众生的心它有坚固的执取,这个是不能碰触的,你一碰触,可能就破坏他的善根了,所以佛陀先恒顺众生说法。为什么序分里面都是以众生来当当机众?就是说,这个法可不是我要说的,是你们出了事情,佛陀才应机说法的。
但是,本经不一样。其实这个时候没有人出现什么事。佛陀自己讲完经以后,他老人家没有下座,老人家自己入定。一入定以后就不得了了,雨花地动,然后大众开始产生欢喜,最后佛陀放光照射东方的万八千世界。当然这个地方就产生很多的疑问,后面就引起了弥勒菩萨跟文殊菩萨的对话,又带动了整个本经的序分。
这个地方的瑞相,蕅益大师的科判分成两大块:一个是此土六瑞,就是娑婆世界产生的瑞相,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说法、入定、雨花、地动、众喜、放光。第二个就是光明里面所现的世界。前面的此土六瑞偏重在那一道光明,就是一念心性的即空的清净本体。这以下的他土六瑞偏重在一念心性透过造作十法界十如是,所现的十界的因缘果报,偏重在一念心性的即假。
即假的第一个,它现出的是六道众生。
“下至阿鼻地狱。”这个六道众生是什么范围呢?十法界最下层的就是无间地狱了;最上层的就是阿迦尼咤天,就是色究竟天,就是色界的最顶天了。无色界不算,因为无色界没有形象,就把无色界给省略了。就是从无间地狱到色界的色究竟天,都在这个光明所显现的世界,可以看得出六道众生的差别因果。
这个地方古德就开始说了一件事,说为什么把十法界中的六凡法界放在第一个呢?因为佛陀的说法是应众生的根机而说的。也就是说,众生法界除了外在的业力以外,他的内心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他的善根;第二个,他的烦恼。他的善根跟烦恼与业力互动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比方说,同样的业力。你看这个世间很奇怪,有些人业障现前,他拜八十八佛,拜了三五年没什么效果,就是他的业很坚固。他也去参加拜忏,他也去参加布施,但是他的业就转不了。这个业为什么在他的身口意出现的时候如此的坚固呢?而有些人,他有业障的时候开始修忏,他一回光返照,三个月以后见到瑞相,业过去了。
所以,业力是不决定的。也就是说,其实业力是没办法单独存在的,它是跟你内心互动的。你对三界的因果越贪着,你要改变业力越困难,同样的业表现在你的身上就会很坚固。同样的业,如果是表现在一个有善根的人,他的业就容易反转。
就是说,面对六道凡夫,每一个人身上都背了无量的业力,但你用什么心态面对就是成败关键了。你是加强它的势力,你还是去反转它,就这两个指标:一个是烦恼的厚薄,就是你对业力的爱取的程度;一个是你善根的浅深,你无始劫来透过佛法的学习累积的善根有多强。这个当然也就会引起佛陀说法的不同了。众生法界是整个佛陀出世说法的一个根源,所以必须把六道凡夫先展现出来。这是第一个。
己二、见诸佛瑞
凡夫讲完以后。凡夫有业力,有善根,有烦恼。这个时候佛陀开始采取行动了,我们看己二的“见诸佛瑞”。
又见彼土,现在诸佛。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说,就是因为有前面的六道众生在生死业力当中,所以就招感佛陀出世的说法。
佛陀出世说法,他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叫做创造净土。佛陀并没有直接来到我们的世界,而是他老人家经过长时间的发愿、修六波罗蜜,创造一个净土,然后把凡夫拉到那边净土去教育。这是第一个,创造净土。采取这种方式的,佛陀说法会比较单纯,因为一般来到清净的国土,他不太需要什么破障法门。因为环境单纯,所以他只要直接地修波罗蜜就可以了,他不太需要什么破障。
第二种法门,是佛陀并没有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而是直接来到我们五浊恶世,叫做从本垂迹。他现出一个跟我们身相差不多的身体出来,然后陪着我们生老病死,陪着我们成长。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就是采取这个方法,他直接来到我们五浊恶世。就是,我跟着你们一起同事。用这种方式来到五浊恶世的佛陀,他的说法会比较多元化,因为他必须要面对五浊恶世的问题。就是他要讲很多的破障法门,比方阿含、方等、般若他都要讲,他不可能直接讲一些圆顿法门。
所以佛陀的出世是两个态度,一个是成就清净国土,一个是来到五浊恶世。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是释迦牟尼佛,那当然就是五浊恶世的弘法情况,所以它就比较多元、比较复杂。我们看佛陀出世以后说了哪些法。
己三、闻说法瑞
及闻诸佛所说经法。
佛陀的说法当然是面对众生法界,就是九法界众生了。佛陀的态度,他把众生先分成两大部分:
一个叫做根熟菩萨,比方说初地以上的菩萨。这些人,你不用讲太多的破障法门,因为他的执着很淡薄。你要教他内观。他的内心已经是跟外面的业力没有在互动了,他直接已经是内观真如,而且是安住真如。套一句我们佛教的说法,叫这个人已经修行上路了。所以佛陀说法很简单,直接开显六度,也不需要破障。这种菩萨,你要他来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他非常自然,一点都不勉强,他已经没有爱取了。所以佛陀是“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先讲《华严经》,先把这些大乘根机成熟的菩萨度了。这是佛陀的第一个态度:面对众生法界,把高层的众生先度化。
己四、见四众得道瑞
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
佛陀先把根熟菩萨度了以后,就开始要有耐心地面对业障凡夫了。就是他有障碍,你叫他布施,你要他持戒,他也想这样做,但是问题是,他心中有一种很坚固的爱取,他对果报有爱取,所以他做起来的时候是障碍重重,心有余力不足。所以佛陀必须要怎么样?扫除障碍。所以这个时候佛陀说阿含时,“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是佛陀说阿含时,开显出世的解脱道。解脱道,当然它的特点就是讲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个人要解脱,只有两个观念而已:一个叫做无常,一个是无我。所以整部阿含经就讲两件事情:第一个,生命是痛苦的,所以流转三界是一场悲剧;第二个,这个痛苦是不能改变的,你没办法主宰的,你怎么弄都没有用。无论历代的先圣先贤在三界里面定了多好的制度,科学再怎么发展,都不能改变轮回是痛苦的事实,就是这个痛苦是不能改变的。阿含经就讲这两件事情: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那怎么办呢?解决三界的痛苦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离开它,到涅盘去,其他没办法。这个是佛陀讲的第一件事情,用苦谛的思惟来冲击我们对三界的贪爱,就是“治乱世,用重典”。就是说这件事情没得商量,没有什么“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在阿含经没这个话。就是,三界就是痛苦的,这个痛苦是没法改变的,所以解决之道只有一个,就是离开它。
这样子一种很强烈的对立法门,就是我们的生命只有两个选择,没有什么中道:一个,你到痛苦的三界去;第二个,你到涅盘的寂静去。你只有两种选择,你要选出其中一个。所以,这样子的法虽然是很重,但是对我们凡夫的破障的确有它的效果。这个是渐教的第一道,佛陀开的第一道药,就是苦谛的思惟,这是阿含时。
当然,这个把粗重的烦恼给调伏了。原来生命不能追求快乐,生命只能追求寂静。因为快乐跟痛苦这两个是兄弟,有快乐一定会有痛苦。我们不喜欢痛苦,我们只好放弃快乐,追求寂静。这是阿含经的观念。
己五、见菩萨行行瑞
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
一个凡夫,经过前面阿含时无常无我的这种粗猛的药来调伏爱取以后,他心中的障碍就寂静很多了,所以佛陀就慢慢地开始把一些功德法开显出来。在整个光明当中,又见到诸菩萨摩诃萨。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佛陀开始讲方等、般若的大乘法门了。
大乘法门当中,佛陀讲出三个重点:
第一个,种种因缘。就是讲发菩提心。当然,大乘佛法一定要有成佛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两个愿望,而不只是追求寂静而已了。因为一个人的障碍一破了以后,他的心胸会比较开阔,志向也比较高尚。
当然,发菩提心也是有不同,因为每一个人根机不同。这个地方有两种差别:
第一种是悲增上菩萨。他对四弘誓愿里面“众生无边誓愿度”特别有感受。你跟他说,你要发菩提心,因为“佛道无上誓愿成”,他没感觉。你说,你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因为众生很痛苦,这些众生都是你过去的母亲。哦,他有感觉了,他要发菩提心了。
第二种人是,你讲众生很痛苦,他有感觉,但不是那么强。你说,你修行你可以成就佛陀的功德,欸,他发菩提心了。
所以菩提心有两种因缘:一种是悲增上。悲增上的发菩提心是“悲众生苦,哀圣教衰”。也就是说它整个目标是以下化众生来带动他。第二种的发菩提心是智增上,他是所谓的“闻法欢喜,见佛神变”,他对佛跟法的功德产生好乐而发菩提心。这个就是所谓的“种种因缘”。佛陀用种种的因缘来启动他的菩提心。
第二个,光发心是不够的,你还得要有智慧来正确地观察人生。所以怎么样呢?“种种信解”,对大乘的空性——当然大乘的空性比前面小乘的空性更加的开阔圆满——你要对大乘的空性有信解。
第三个,种种相貌。你这个菩提心跟大乘的空正见结合,就生起各式各样的六度的相貌出来。以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来成就大乘的菩萨道。
我们看佛陀在阿含时,他破障的时候,他的空性是下的一个很猛烈的药,叫做“灭色取空”。就是他把整个三界的因缘,全部否定了。
诸位!世间再好的东西,你只要讲两句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东西就没有价值了。第一个它是无常败坏,第二个它是不可管控,你不能管控它的。它怎么变,你说了不算,这个东西你会想要吗?你不会想要。因为我们对快乐的基本诉求是它必须要安稳,它必须要在我的控制范围。所以佛陀讲阿含经的时候的空是灭色取空。
但是,佛陀到了菩萨道的时候的空,他讲“缘起性空”,这个就有包容性了,就是我并没有空掉外境。其实从方等、般若的角度,它的空认为说,其实三界没有错,咱们可不要把所有的过失都推给三界。是我们有攀缘心,你怪三界干什么呢?所以它空是怎么样?他是开始内观,空掉自己的有所得。所以大乘的空,它观一切法空而不坏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就是说,大乘佛法在观空的时候,它觉得你只要空掉你的执着就好了,其实三界一点都没有错。
所以,“见菩萨行行”,各式各样的修行。这个方等般若的空性,破障更微细了。它从前面阿含时的破掉三界的爱取,而提升到破掉我们内心的有所得这两个破障。因为没办法,佛陀来到五浊恶世破障法门是必须的。
己六、见诸佛涅盘瑞
复见诸佛般涅盘者;复见诸佛般涅盘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这个光明当中显现出十法界,由众生法界到招感佛陀出世说法,说阿含、方等、般若,然后就入涅盘。
“复见诸佛般涅盘者”,佛陀在八相成道、陪着我们众生八十年走一回以后,最后因缘成熟了,就进入大般涅盘。大般涅盘,佛陀一定要有一个动作,令正法久住,所以佛陀必须要成立所谓的住持三宝。住持三宝本身不是佛陀,但是他可以让正法久住。就是佛陀的舍利,还有这个出家众,还有种种经典的结集,使令三宝能够代代相传。
我们读到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了,就像蕅益大师说的,诸位,你有没有觉得少掉什么东西?佛陀讲《华严经》,讲阿含经,讲方等经,讲般若经,然后入灭了,有没有少什么?是的,少说了《法华经》。对不对?蕅益大师说,这段经文,怎么《法华经》没讲就入灭了呢?蕅益大师说,诸位,本段经文是一个发起序。就是说,如果这个时候讲《法华经》,那这怎么发起呢?大家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是吧?
就像禅宗说的,它是丢出一个疑情。就是说,佛陀放光现瑞,然后就开始雨花地动,大众欢喜,这个时候也显出了十法界的说法。但是《法华经》呢,略而不说。为什么?因为它当做一个伏笔,必须由弥勒菩萨跟文殊菩萨的互动,然后再激起佛陀出定说法。如果这个时候把《法华经》说出来,那就不是发起序了,那就正宗分了。发起序就是不能够把话一开始讲清楚,所以这个时候佛陀留了一个伏笔,就是讲完阿含、方等、般若就入灭。这个地方等于是留下伏笔,有伏笔才有后面的疑念。
丁三、疑念叙 分二
戊一、弥勒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稀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稀有之相,我今当问。
在他土六瑞看到了众生法界的业力,有的是用善根面对,有的是用烦恼爱取面对,就带动佛陀各种的说法。这个时候当然大众都看在眼里了,看在眼里就有两件事情发生:一个,弥勒菩萨产生疑念;第二个,大众产生疑念。
我们先看弥勒菩萨看到这件事是怎么想的。尔时弥勒菩萨他动了三个念头:
第一个,今天世尊现出种种神变的瑞相,他现出了此土、他土种种瑞相,这到底是什么因缘?佛陀不会白白地现出瑞相,一定是要透露什么信息。这第一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个,“今佛世尊入于三昧,不可思议现稀有事”,那么我应该问谁?谁能够回答?因为佛陀入定了,当然问佛陀是最清楚了,但问题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去打扰他,因为他老人家入定了。那么入了定以后,这件事应该问谁呢?是怎么回事呢?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子”,他老人家有一个特殊的功德,他曾经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所以文殊菩萨见多识广,因此“必应见此稀有之相,我今当问”。
我们先看看古德怎么说。古德认为弥勒菩萨的心中有“二疑一知”,两个疑惑、一个觉知。哪两个疑惑呢?第一个,佛陀为什么要现此瑞相?这第一个疑惑。第二个,我应该去问谁?这第二个疑惑。一知,他是觉知什么呢?这件事情我看来看去,佛陀既然入定了,也只有文殊菩萨可以问而已了,至少他是知道这件事的。这是古德的解释,一般的古德是这么说的。
但是,蕅益大师认为说,其实第二个跟第三个是互相抵消。你应当问谁?这是一个疑惑,结果他自己说可以问文殊菩萨,所以说第二个疑惑跟第三个觉知是刚好互相抵消。所以弥勒菩萨的疑惑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今者世尊为什么现此瑞相?他是一个疑惑而已。
诸位!这个关键在哪里,你知道吗?为什么在座的那么多人,除了文殊菩萨以外,每一个人都产生疑惑?你说入定、放光,其实很多菩萨都会这样做,但关键这个是佛陀入定、放光的。我们都知道,下位不知上位的境界。
比如说,有一天佛陀在说法的时候,舍利弗尊者没有在这个地方,舍利弗尊者在另外一个地方。佛陀说法说到一半的时候,他希望舍利弗尊者要来到现场,所以他请目犍连尊者去请舍利弗尊者过来。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力飞到舍利弗住的地方,舍利弗刚好在缝衣服。目犍连尊者说,佛陀希望你到他的现场去听法。舍利弗说,你先过去,我把东西收一收马上就过去。但目犍连尊者是希望说,是佛陀要你去,你应该跟我同时去。他就拉着舍利弗尊者的衣角,准备用神通力把他带过去。舍利弗尊者在缝衣服,他拿一根针就插在地下,结果目犍连尊者丝毫不能动摇他的身体。他说,你先去吧。目犍连尊者没办法,只好先回去了。结果目犍连尊者回到说法的地方,舍利弗已经在座了。当然目犍连很奇怪,我是神通第一的!就请问佛陀。佛陀说,舍利弗尊者所入的三昧的境界,不是你目犍连能够知道的。
所以,禅定也好,神通也好,关键是那一念心。初地现的禅定神通,跟二地现的禅定神通,跟佛陀现的禅定神通,那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所以,这个关键在哪里呢?这个禅定神通是佛陀入的。那所有人,自佛以下,当然是满头雾水了。虽然大家都会现禅定神通,但关键是佛陀入的,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那么文殊菩萨为什么知道呢?我们看这段,弥勒菩萨的说话很有意思。他并没有说文殊菩萨知道,他说文殊菩萨因为曾经亲近供养过去诸佛,所以合理地推论,从他的生命经验,他应该是看过这件事情。也就是说,即便文殊菩萨,也只能够比量得知,他不能现量得知。他只是从他的生命经验去论述这件事情。因为这个是佛陀入的三昧,是没有人可以知道的。
这个是说明弥勒菩萨的疑念。
戊二、大众疑念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
看这个意思,弥勒菩萨还是疑惑比较少的。毕竟是等觉菩萨,面对佛陀的神通光明瑞相,他只有一个疑惑,就是这个神通之相到底是什么因缘?他起码知道要问文殊菩萨。其他的凡夫就两种疑惑了:第一个,怎么有这个瑞相?“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为什么有这个神通光明之相?第二个,应当问谁?
所以,按照蕅益大师的说法,弥勒菩萨只有一重疑惑;凡夫是两重疑惑,他连要问谁都不知道。弥勒菩萨的疑惑比较少,所以弥勒菩萨就起来代表大家发问。
丁四、发问叙 分二
戊一、长行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就在佛陀放光现瑞以后,大众当然就一头雾水了。这个时候弥勒菩萨就有想法:第一个,他要“欲自决疑”。他一方面要“欲自决疑”,决断自己心中的疑惑,另一方面他也看到整个四众弟子大众也有同样的疑惑。所以他就自告奋勇站起来,问文殊师利菩萨说:佛陀是什么因缘现出这个光明的瑞相、这种神通之相呢?这个神通有光明?第二个,光明当中现出了种种十法界的因缘果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弥勒菩萨表示大悲,所以他就代表众生请问;文殊菩萨表示大智,所以他能够为众生回答。这是表法的,一个大悲请问,一个大智回答。
不过,蕅益大师的意思是说,从这段发问来看,果然佛陀是有必要开显《法华经》了,因为大家问的方向基本是错误的。诸位你想,佛陀做了两个动作:第一个,佛陀释放光明,这第一个动作;第二个,在光明里面现出十法界的因果。这两个动作,对不对?一个是能变现的心,一个是所变现的境。诸位!你认为佛陀是要说,他的重点是能变现的光明,还是所变现的世界?你认为重点应该哪里?当然是能变现的心性嘛!十法界的因果,佛陀在《法华经》之前讲得很清楚了,只是没有开明说这因果是怎么来的,所以蕅益大师说其实佛陀的重点是在那一道光明。但是众生请问呢,问的是光明里面所现的十法界,所以这个方向有一点偏。那当然就是彼此做戏了。因为有所偏,才需要佛陀在正宗分方便品亲自宣说怎么就有这道光明;这道光明,在整个我们修因证果十法界,这一念心性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是这样一个情况。
戊二、偈颂 分二
这以下把前面的此土、他土六瑞作一个重颂。重颂分两科,第一个看重颂的发问。发问当中也是分两科,先看此土六瑞。
己一、颂上问
庚一、问此土六瑞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文殊师利 导师何故
眉间白毫 大光普照
雨曼陀罗 曼殊沙华
栴檀香风 悦可众心
以是因缘 地皆严净
而此世界 六种震动
时四部众 咸皆欢喜
身意快然 得未曾有
当然,重颂跟长行它们各有开合。我们看重颂是怎么说的。
“文殊师利”,弥勒菩萨就请求文殊师利菩萨说,“导师”,就是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在说法入定以后从眉间放光,这个光明普照东方万八千国土,而且现出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当时雨天曼陀罗花、曼殊沙花,而且空中充满了栴檀香气,大众内心突然间产生一种莫名的欢喜跟舒适。在这个因缘之下,大地变成了清净庄严,而且世界六种震动。四众弟子咸皆欢喜,身意快然,而且是得未曾有,是发自内心的快乐。表示一种功德即将成就。
这个地方明显地有两种情况。我们看长行跟重颂,重颂里面少了说法跟入定,多了栴檀香气跟地皆庄严。没关系,我们可以开合。我们看看长行、看看重颂,把它合起来就清楚了。蕅益大师解释说,这个说法、入定,其实“导师” 这两个字代表佛陀,这里面的当机众是佛陀,所以这个佛陀就代表了说法、入定,也是可以。
庚二、问他土六瑞 分六
辛一、问六趣众生
眉间光明 照于东方
万八千土 皆如金色
从阿鼻狱 上至有顶
诸世界中 六道众生
生死所趣 善恶业缘
受报好丑 于此悉见
前面的“此土六瑞”,是扣着一念的清净心。就是清净心即将显现,生命即将改变,所以出现了种种瑞相。这以下讲到了十如是,众生在清净心里面有不同的相状的操作:有布施持戒的相状,所以现出人天快乐;有杀盗淫妄的相状的活动在心性里面跑过一次,就出现了三恶道的果报。就所谓的“眉间光明,照于东方”,就是一念心性从东方启动以后,六根六尘六识就开始活动了。在整个大地清净的金色当中,下自阿鼻地狱上至色究竟天,在整个世界里面的“六道众生,生死所趣”,这个“趣”就是生死的果报,它趣向的果报。第二个, “善恶业缘”,就是生死的业因,它所造的业因。在这当中,果报的好丑都在里面,在一念心性显现。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所有六道凡夫的果报都是从光明里面变现出来。也就是说,诸位!一念心性是清净本然而循业发现。其实,快乐,是我们自己造了一种善业以后,在心性里面经过十法界的十如是的运转;这个善业在心性透过十法界的运转以后,我们的心性出现快乐,让我们自己受用。三恶道是因为我们一念心性迷惑了,我们一念心性出现了杀盗淫妄的业力的如是相、性、体、力、作的运转。所以一念心性全体不变、全体随缘,现出了三恶道的果报让我们自己受用。所以结论:妙因妙果不离一心。整个生命,因地是一念心性,果报也是心性变现、自己受用,是这样子的一个情况。所以它整个关键点就在一念心性。
辛二、问见诸佛及闻佛法
当然,众生法界出现以后,就有佛陀的说法了。我们往下看,问见诸佛。
又睹诸佛 圣主师子
演说经典 微妙第一
其声清净 出柔软音
教诸菩萨 无数亿万
梵音深妙 令人乐闻
各于世界 讲说正法
种种因缘 以无量喻
照明佛法 开悟众生
佛陀先现六道众生的相状,现完以后,当然就因为有众生才有佛陀的出世,就招感出佛陀的出世。佛陀出世是怎么个情况呢?“又睹诸佛,圣主师子”,佛陀就出世说法。佛陀第一个说的法是什么呢?微妙第一,就是《华严经》了。佛陀先讲这个殊胜广大的圆顿教,就是《华严经》,是微妙第一。
当然,你也可以说《法华经》是微妙第一。是这样:如果你是圣人,《华严经》对你来说是微妙第一,因为你不需要《法华经》的破障,你不用在这边修理观了,你直接修事修就可以了。那么如果是凡夫,那《华严经》对我们不契机了,我们只能随喜赞叹。对凡夫来说,微妙第一就是《法华经》了。是这个概念。
那么《华严经》是怎么回事呢?“其声清净,出柔软音”,就是说这个义理是没有过失的。什么叫没有过失呢?就是偏空、着有都有过失,而它是一种中道的实相,所以远离空有的过失。而且“出柔软音”,它远离空有的对立,它是一真法界,而且是单独教菩萨的成佛法门,来教导无数亿万的菩萨。其中的义理深妙不可思议,可以说“令人乐闻”,对大乘菩萨来说是契理契机了。 “各于世界,讲说正法”,《华严经》是在七处九会,在这么多的地方来讲说。佛陀以种种的因缘,过去自己行菩萨道的经验,或者用种种的譬喻,用种种的法说,来发明大乘的第一义谛,开悟这些根熟菩萨,使令他们积极地成就波罗蜜,不断地增上。这个地方是佛陀的说法,这等于是重颂了。佛陀先现报身来度化圣位菩萨。
辛三、问他土四众
我们再看,佛陀开始面对凡夫,“问他土四众”。
若人遭苦 厌老病死
为说涅盘 尽诸苦际
若人有福 曾供养佛
志求胜法 为说缘觉
若有佛子 修种种行
求无上慧 为说净道
佛陀度化了《华严经》的根熟菩萨以后,佛陀开始太阳“次照幽谷”,从基层的开始度化。第一个就是度化声闻众: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盘,尽诸苦际。”佛陀度化众生,其实看佛陀的意思。一个人有善根、有烦恼,是吧?我问你一个问题:诸位!你认为烦恼可以破坏善根,还是善根可以破坏烦恼?答案是,善根可以破坏烦恼。那你说,那我有善根我怎么起烦恼呢?因为你善根没有显现。就好像说,这个屋子里面怎么就有黑暗呢?因为它没光明。有黑暗是因为它没有光明,不是黑暗把光明破坏,不是,是因为它没有光明才黑暗。所以,你知道这个概念,你就知道,佛陀度化众生,他根本不把烦恼当一回事。你注意看,只要你有善根,佛陀就有办法救你。
在佛陀的眼光里面,烦恼就不算是个事。佛陀最怕的,不是怕你有烦恼,是怕你没有善根,那就惨了!你去看看阿含经,那个鸯掘摩罗,那个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杀到眼睛发红,看到佛陀都要杀的人,佛陀都有办法度化他,让他证得初果。为什么?因为他有善根。这个是佛陀有办法启动你的关键点。你要没善根,你说,欸,我这个人没有烦恼,我也不造罪,但是我不学佛。那很糟糕了!那你比虽然学佛却起烦恼的更糟糕,因为佛陀不知道怎么办,拿你没办法了。就是说,我们讲一句话,众生都是自救,其实三宝都是助缘。你的一念心性没有累积善根,比起烦恼、造业更糟糕,因为你没有反转的机会。
那我们看佛陀第一件事情。这个人的善根是从苦谛来的,“若人遭苦,厌老病死。”这种人有两种情况:第一个,环境所逼,他在成长过程中吃了很多痛苦,所以他对痛苦有很深刻的感受。一个人知道痛苦,这也是一种善根。第二,当然,也可能不是因为环境,也可能他接受了教育,他以前可能亲近了阿含的师父。阿含经经常讲无常无我。他长时间熏习,所以他对痛苦的感受特别强烈。
也就是说,他有知道痛苦的善根,就有救了!佛陀“为说涅盘,尽诸苦际”,佛陀面对对苦谛有深刻印象的人,直接说出世的涅盘。虽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但是没关系,我们还有一个涅盘寂静。就把大家从这种无常无我的三界的果报,带到了无忧恼处,到了涅盘寂静去了。这第一个。
我们再看第二种人。“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这个人就是缘觉乘。缘觉乘有两种人:第一个,他有福报,而这个福报还有一个特点,要跟佛陀有关系的,他这个福报必须“曾供养佛”。为什么呢?因为缘觉乘的人智慧比声闻人更高。声闻人是从苦谛下手,缘觉乘是直接断集。缘觉乘的人,不需要跟他讲痛苦。你讲苦集灭道,他就知道缘生缘灭。他直接从无生观断那种三界的爱取,他直接把十二因缘的爱取断掉。
这种人福德比较充足。为什么要强调曾供养佛呢?如果你的智慧很高,福报也很大,而你这个福报却跟三宝没有关系,你会变成独觉,就生长在没有佛的世界。你看喜马拉雅山很多这种人,“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他不需要佛陀说法,他看到这种四季的变化,他知道无常无我,就证得涅盘了。
所以十二因缘它讲佛法。这个缘觉乘必须要跟三宝结缘,尤其是要跟佛陀结缘,他才能够出世在有佛世界,听十二因缘而成就涅盘。
第三种人,“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这种人根性更高。他知道苦谛以后,他更积极地修习六度的法门,追求成佛的智慧,那佛陀直接讲道谛。
蕅益大师解释这三种人都是藏教的三乘人。藏教的,档次都不是很高。藏教的法当然是无常无我。诸位!你听到无常无我,你是怎么感觉?有三种感觉:第一个,你一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哦,生命是痛苦的,声闻人。第二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你听到以后,哦,这个痛苦是因为我有爱取,所以我一天到晚注意痛苦,也没有什么意思,我直接断爱取。缘觉乘,更高明。第三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你听了以后,欸,我要积极地行六度法门,菩萨乘。
藏教的三乘人是这样来的。基本的核心思想是从无常无我启动,但是他启动的重点,一个从苦谛切入,一个从集谛切入,一个从道谛切入。这跟佛陀都没有关系。佛陀只讲两句话,佛陀在阿含经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结果就出现了三乘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我们成佛之道的主导,佛法是助缘,是这个意思。当然,真正的大乘的方等、般若的菩萨道,后面会说明。
辛四、结前启后
文殊师利 我住于此
见闻若斯 及千亿事
如是众多 今当略说
这个地方等于是结前。结前什么呢?“文殊师利,我住于此”,我在此娑婆世界,看到佛陀的光明现出前面的以上诸事,包括六道众生的轮回,包括佛陀的出世说法,说《华严经》,说阿含经等等,这个是承前。启后呢,“及千亿事,如是众多”,就是后面的种种方等、般若的菩萨种种的六度法门,这都是我亲眼在佛陀的光明见到的。“今当略说”,就是承前启后。
也就是说,我们以前修法的时候,我们是片段的,是吧?我们布施就布施,持戒就持戒,忍辱就忍辱,念佛就念佛。也就是说,我们以前没有学《法华经》,不知道怎么整合这些法门,于是就导致我们的修学是多元化的。就像水,往外泼出去就分散了。诸位!到这里你就应该知道,也应该清楚了,你学《法华经》,就是“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你加上内观以后,你觉得所有的法门都在启动我们内在的善根,都在启动我们内在的功德。
也就是说,《法华经》的好处,就是在你的心中创造那一道的光明。那一道光明出现以后,你所有的修行都能够成功地整合起来。就是,以前我们修万法,那就是万法;我们现在修万法,会归一心。所以我们学《法华经》叫做一心万法,一心而修万法,万法而修一心,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以它是一个心性跟万法之间的互动。
我们以前就是没有心性,就是妄想跟万法,所以你所修的法门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这个效果就差了。为什么我们修了那么久,但是我们进步很慢?就是因为我们这么多的修行的资粮不知道往哪里会归,所以佛陀必须要示现。就是,佛陀放出一道光明,然后光明当中才有种种的修行。
诸位!我再讲一次,先有光明才有那些所有修行的事情。所以,你不做理观的智慧,你要是说我整天不学《法华经》,我不修理观,我就修皈依,那你所修的法就是一个资粮力,你对你内心的善根的开显、自性功德的开显一点都没有帮助。严格来说,你还是在门外打转。
所以关键就在这里。诸位!我再讲一次,重点不是你修什么法门,重点是你有没有把它会归心性。就是说,你喜欢拜佛,没事,你照样拜佛,把这个拜佛的功德会归到一念心性,你拜佛的目的是开显自性的功德。我们喜欢念佛,也没事,我们念佛的目的是开显内心的往生的功德跟成佛的功德。法门可以有无量的选择,但是你只要做一个动作,把这些法门拉到一念心性,这个就是成佛之道。什么叫妙法?就是你把法门往心中拉,这就是妙法!你把法门往外去攀缘,那就不妙!就这样子。
这个《法华经》,你看到整个佛陀的示现。我再讲一次,佛陀是先有光明,才有整个五时八教的说法。是这个概念。
我们从序分也得到一个消息。古人说,序分就像一个人的头部;正宗分当然就是身体五脏六腑了,最关键的地方;流通分就是脚,看它能够走多远,流通多久。我们从序分里也可以看得出一点本经的内涵。就是说,其他的诸经在序分里面的当机众都是众生法界,所以佛陀是为众生说法,佛陀不能够把自己的东西全盘托出来。因为众生的心它有坚固的执取,这个是不能碰触的,你一碰触,可能就破坏他的善根了,所以佛陀先恒顺众生说法。为什么序分里面都是以众生来当当机众?就是说,这个法可不是我要说的,是你们出了事情,佛陀才应机说法的。
但是,本经不一样。其实这个时候没有人出现什么事。佛陀自己讲完经以后,他老人家没有下座,老人家自己入定。一入定以后就不得了了,雨花地动,然后大众开始产生欢喜,最后佛陀放光照射东方的万八千世界。当然这个地方就产生很多的疑问,后面就引起了弥勒菩萨跟文殊菩萨的对话,又带动了整个本经的序分。
这个地方的瑞相,蕅益大师的科判分成两大块:一个是此土六瑞,就是娑婆世界产生的瑞相,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说法、入定、雨花、地动、众喜、放光。第二个就是光明里面所现的世界。前面的此土六瑞偏重在那一道光明,就是一念心性的即空的清净本体。这以下的他土六瑞偏重在一念心性透过造作十法界十如是,所现的十界的因缘果报,偏重在一念心性的即假。
即假的第一个,它现出的是六道众生。
“下至阿鼻地狱。”这个六道众生是什么范围呢?十法界最下层的就是无间地狱了;最上层的就是阿迦尼咤天,就是色究竟天,就是色界的最顶天了。无色界不算,因为无色界没有形象,就把无色界给省略了。就是从无间地狱到色界的色究竟天,都在这个光明所显现的世界,可以看得出六道众生的差别因果。
这个地方古德就开始说了一件事,说为什么把十法界中的六凡法界放在第一个呢?因为佛陀的说法是应众生的根机而说的。也就是说,众生法界除了外在的业力以外,他的内心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他的善根;第二个,他的烦恼。他的善根跟烦恼与业力互动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比方说,同样的业力。你看这个世间很奇怪,有些人业障现前,他拜八十八佛,拜了三五年没什么效果,就是他的业很坚固。他也去参加拜忏,他也去参加布施,但是他的业就转不了。这个业为什么在他的身口意出现的时候如此的坚固呢?而有些人,他有业障的时候开始修忏,他一回光返照,三个月以后见到瑞相,业过去了。
所以,业力是不决定的。也就是说,其实业力是没办法单独存在的,它是跟你内心互动的。你对三界的因果越贪着,你要改变业力越困难,同样的业表现在你的身上就会很坚固。同样的业,如果是表现在一个有善根的人,他的业就容易反转。
就是说,面对六道凡夫,每一个人身上都背了无量的业力,但你用什么心态面对就是成败关键了。你是加强它的势力,你还是去反转它,就这两个指标:一个是烦恼的厚薄,就是你对业力的爱取的程度;一个是你善根的浅深,你无始劫来透过佛法的学习累积的善根有多强。这个当然也就会引起佛陀说法的不同了。众生法界是整个佛陀出世说法的一个根源,所以必须把六道凡夫先展现出来。这是第一个。
己二、见诸佛瑞
凡夫讲完以后。凡夫有业力,有善根,有烦恼。这个时候佛陀开始采取行动了,我们看己二的“见诸佛瑞”。
又见彼土,现在诸佛。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说,就是因为有前面的六道众生在生死业力当中,所以就招感佛陀出世的说法。
佛陀出世说法,他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叫做创造净土。佛陀并没有直接来到我们的世界,而是他老人家经过长时间的发愿、修六波罗蜜,创造一个净土,然后把凡夫拉到那边净土去教育。这是第一个,创造净土。采取这种方式的,佛陀说法会比较单纯,因为一般来到清净的国土,他不太需要什么破障法门。因为环境单纯,所以他只要直接地修波罗蜜就可以了,他不太需要什么破障。
第二种法门,是佛陀并没有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而是直接来到我们五浊恶世,叫做从本垂迹。他现出一个跟我们身相差不多的身体出来,然后陪着我们生老病死,陪着我们成长。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就是采取这个方法,他直接来到我们五浊恶世。就是,我跟着你们一起同事。用这种方式来到五浊恶世的佛陀,他的说法会比较多元化,因为他必须要面对五浊恶世的问题。就是他要讲很多的破障法门,比方阿含、方等、般若他都要讲,他不可能直接讲一些圆顿法门。
所以佛陀的出世是两个态度,一个是成就清净国土,一个是来到五浊恶世。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是释迦牟尼佛,那当然就是五浊恶世的弘法情况,所以它就比较多元、比较复杂。我们看佛陀出世以后说了哪些法。
己三、闻说法瑞
及闻诸佛所说经法。
佛陀的说法当然是面对众生法界,就是九法界众生了。佛陀的态度,他把众生先分成两大部分:
一个叫做根熟菩萨,比方说初地以上的菩萨。这些人,你不用讲太多的破障法门,因为他的执着很淡薄。你要教他内观。他的内心已经是跟外面的业力没有在互动了,他直接已经是内观真如,而且是安住真如。套一句我们佛教的说法,叫这个人已经修行上路了。所以佛陀说法很简单,直接开显六度,也不需要破障。这种菩萨,你要他来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他非常自然,一点都不勉强,他已经没有爱取了。所以佛陀是“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先讲《华严经》,先把这些大乘根机成熟的菩萨度了。这是佛陀的第一个态度:面对众生法界,把高层的众生先度化。
己四、见四众得道瑞
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
佛陀先把根熟菩萨度了以后,就开始要有耐心地面对业障凡夫了。就是他有障碍,你叫他布施,你要他持戒,他也想这样做,但是问题是,他心中有一种很坚固的爱取,他对果报有爱取,所以他做起来的时候是障碍重重,心有余力不足。所以佛陀必须要怎么样?扫除障碍。所以这个时候佛陀说阿含时,“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是佛陀说阿含时,开显出世的解脱道。解脱道,当然它的特点就是讲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个人要解脱,只有两个观念而已:一个叫做无常,一个是无我。所以整部阿含经就讲两件事情:第一个,生命是痛苦的,所以流转三界是一场悲剧;第二个,这个痛苦是不能改变的,你没办法主宰的,你怎么弄都没有用。无论历代的先圣先贤在三界里面定了多好的制度,科学再怎么发展,都不能改变轮回是痛苦的事实,就是这个痛苦是不能改变的。阿含经就讲这两件事情: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那怎么办呢?解决三界的痛苦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离开它,到涅盘去,其他没办法。这个是佛陀讲的第一件事情,用苦谛的思惟来冲击我们对三界的贪爱,就是“治乱世,用重典”。就是说这件事情没得商量,没有什么“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在阿含经没这个话。就是,三界就是痛苦的,这个痛苦是没法改变的,所以解决之道只有一个,就是离开它。
这样子一种很强烈的对立法门,就是我们的生命只有两个选择,没有什么中道:一个,你到痛苦的三界去;第二个,你到涅盘的寂静去。你只有两种选择,你要选出其中一个。所以,这样子的法虽然是很重,但是对我们凡夫的破障的确有它的效果。这个是渐教的第一道,佛陀开的第一道药,就是苦谛的思惟,这是阿含时。
当然,这个把粗重的烦恼给调伏了。原来生命不能追求快乐,生命只能追求寂静。因为快乐跟痛苦这两个是兄弟,有快乐一定会有痛苦。我们不喜欢痛苦,我们只好放弃快乐,追求寂静。这是阿含经的观念。
己五、见菩萨行行瑞
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
一个凡夫,经过前面阿含时无常无我的这种粗猛的药来调伏爱取以后,他心中的障碍就寂静很多了,所以佛陀就慢慢地开始把一些功德法开显出来。在整个光明当中,又见到诸菩萨摩诃萨。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佛陀开始讲方等、般若的大乘法门了。
大乘法门当中,佛陀讲出三个重点:
第一个,种种因缘。就是讲发菩提心。当然,大乘佛法一定要有成佛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两个愿望,而不只是追求寂静而已了。因为一个人的障碍一破了以后,他的心胸会比较开阔,志向也比较高尚。
当然,发菩提心也是有不同,因为每一个人根机不同。这个地方有两种差别:
第一种是悲增上菩萨。他对四弘誓愿里面“众生无边誓愿度”特别有感受。你跟他说,你要发菩提心,因为“佛道无上誓愿成”,他没感觉。你说,你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因为众生很痛苦,这些众生都是你过去的母亲。哦,他有感觉了,他要发菩提心了。
第二种人是,你讲众生很痛苦,他有感觉,但不是那么强。你说,你修行你可以成就佛陀的功德,欸,他发菩提心了。
所以菩提心有两种因缘:一种是悲增上。悲增上的发菩提心是“悲众生苦,哀圣教衰”。也就是说它整个目标是以下化众生来带动他。第二种的发菩提心是智增上,他是所谓的“闻法欢喜,见佛神变”,他对佛跟法的功德产生好乐而发菩提心。这个就是所谓的“种种因缘”。佛陀用种种的因缘来启动他的菩提心。
第二个,光发心是不够的,你还得要有智慧来正确地观察人生。所以怎么样呢?“种种信解”,对大乘的空性——当然大乘的空性比前面小乘的空性更加的开阔圆满——你要对大乘的空性有信解。
第三个,种种相貌。你这个菩提心跟大乘的空正见结合,就生起各式各样的六度的相貌出来。以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来成就大乘的菩萨道。
我们看佛陀在阿含时,他破障的时候,他的空性是下的一个很猛烈的药,叫做“灭色取空”。就是他把整个三界的因缘,全部否定了。
诸位!世间再好的东西,你只要讲两句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东西就没有价值了。第一个它是无常败坏,第二个它是不可管控,你不能管控它的。它怎么变,你说了不算,这个东西你会想要吗?你不会想要。因为我们对快乐的基本诉求是它必须要安稳,它必须要在我的控制范围。所以佛陀讲阿含经的时候的空是灭色取空。
但是,佛陀到了菩萨道的时候的空,他讲“缘起性空”,这个就有包容性了,就是我并没有空掉外境。其实从方等、般若的角度,它的空认为说,其实三界没有错,咱们可不要把所有的过失都推给三界。是我们有攀缘心,你怪三界干什么呢?所以它空是怎么样?他是开始内观,空掉自己的有所得。所以大乘的空,它观一切法空而不坏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就是说,大乘佛法在观空的时候,它觉得你只要空掉你的执着就好了,其实三界一点都没有错。
所以,“见菩萨行行”,各式各样的修行。这个方等般若的空性,破障更微细了。它从前面阿含时的破掉三界的爱取,而提升到破掉我们内心的有所得这两个破障。因为没办法,佛陀来到五浊恶世破障法门是必须的。
己六、见诸佛涅盘瑞
复见诸佛般涅盘者;复见诸佛般涅盘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这个光明当中显现出十法界,由众生法界到招感佛陀出世说法,说阿含、方等、般若,然后就入涅盘。
“复见诸佛般涅盘者”,佛陀在八相成道、陪着我们众生八十年走一回以后,最后因缘成熟了,就进入大般涅盘。大般涅盘,佛陀一定要有一个动作,令正法久住,所以佛陀必须要成立所谓的住持三宝。住持三宝本身不是佛陀,但是他可以让正法久住。就是佛陀的舍利,还有这个出家众,还有种种经典的结集,使令三宝能够代代相传。
我们读到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了,就像蕅益大师说的,诸位,你有没有觉得少掉什么东西?佛陀讲《华严经》,讲阿含经,讲方等经,讲般若经,然后入灭了,有没有少什么?是的,少说了《法华经》。对不对?蕅益大师说,这段经文,怎么《法华经》没讲就入灭了呢?蕅益大师说,诸位,本段经文是一个发起序。就是说,如果这个时候讲《法华经》,那这怎么发起呢?大家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是吧?
就像禅宗说的,它是丢出一个疑情。就是说,佛陀放光现瑞,然后就开始雨花地动,大众欢喜,这个时候也显出了十法界的说法。但是《法华经》呢,略而不说。为什么?因为它当做一个伏笔,必须由弥勒菩萨跟文殊菩萨的互动,然后再激起佛陀出定说法。如果这个时候把《法华经》说出来,那就不是发起序了,那就正宗分了。发起序就是不能够把话一开始讲清楚,所以这个时候佛陀留了一个伏笔,就是讲完阿含、方等、般若就入灭。这个地方等于是留下伏笔,有伏笔才有后面的疑念。
丁三、疑念叙 分二
戊一、弥勒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稀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稀有之相,我今当问。
在他土六瑞看到了众生法界的业力,有的是用善根面对,有的是用烦恼爱取面对,就带动佛陀各种的说法。这个时候当然大众都看在眼里了,看在眼里就有两件事情发生:一个,弥勒菩萨产生疑念;第二个,大众产生疑念。
我们先看弥勒菩萨看到这件事是怎么想的。尔时弥勒菩萨他动了三个念头:
第一个,今天世尊现出种种神变的瑞相,他现出了此土、他土种种瑞相,这到底是什么因缘?佛陀不会白白地现出瑞相,一定是要透露什么信息。这第一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个,“今佛世尊入于三昧,不可思议现稀有事”,那么我应该问谁?谁能够回答?因为佛陀入定了,当然问佛陀是最清楚了,但问题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去打扰他,因为他老人家入定了。那么入了定以后,这件事应该问谁呢?是怎么回事呢?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子”,他老人家有一个特殊的功德,他曾经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所以文殊菩萨见多识广,因此“必应见此稀有之相,我今当问”。
我们先看看古德怎么说。古德认为弥勒菩萨的心中有“二疑一知”,两个疑惑、一个觉知。哪两个疑惑呢?第一个,佛陀为什么要现此瑞相?这第一个疑惑。第二个,我应该去问谁?这第二个疑惑。一知,他是觉知什么呢?这件事情我看来看去,佛陀既然入定了,也只有文殊菩萨可以问而已了,至少他是知道这件事的。这是古德的解释,一般的古德是这么说的。
但是,蕅益大师认为说,其实第二个跟第三个是互相抵消。你应当问谁?这是一个疑惑,结果他自己说可以问文殊菩萨,所以说第二个疑惑跟第三个觉知是刚好互相抵消。所以弥勒菩萨的疑惑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今者世尊为什么现此瑞相?他是一个疑惑而已。
诸位!这个关键在哪里,你知道吗?为什么在座的那么多人,除了文殊菩萨以外,每一个人都产生疑惑?你说入定、放光,其实很多菩萨都会这样做,但关键这个是佛陀入定、放光的。我们都知道,下位不知上位的境界。
比如说,有一天佛陀在说法的时候,舍利弗尊者没有在这个地方,舍利弗尊者在另外一个地方。佛陀说法说到一半的时候,他希望舍利弗尊者要来到现场,所以他请目犍连尊者去请舍利弗尊者过来。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力飞到舍利弗住的地方,舍利弗刚好在缝衣服。目犍连尊者说,佛陀希望你到他的现场去听法。舍利弗说,你先过去,我把东西收一收马上就过去。但目犍连尊者是希望说,是佛陀要你去,你应该跟我同时去。他就拉着舍利弗尊者的衣角,准备用神通力把他带过去。舍利弗尊者在缝衣服,他拿一根针就插在地下,结果目犍连尊者丝毫不能动摇他的身体。他说,你先去吧。目犍连尊者没办法,只好先回去了。结果目犍连尊者回到说法的地方,舍利弗已经在座了。当然目犍连很奇怪,我是神通第一的!就请问佛陀。佛陀说,舍利弗尊者所入的三昧的境界,不是你目犍连能够知道的。
所以,禅定也好,神通也好,关键是那一念心。初地现的禅定神通,跟二地现的禅定神通,跟佛陀现的禅定神通,那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所以,这个关键在哪里呢?这个禅定神通是佛陀入的。那所有人,自佛以下,当然是满头雾水了。虽然大家都会现禅定神通,但关键是佛陀入的,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那么文殊菩萨为什么知道呢?我们看这段,弥勒菩萨的说话很有意思。他并没有说文殊菩萨知道,他说文殊菩萨因为曾经亲近供养过去诸佛,所以合理地推论,从他的生命经验,他应该是看过这件事情。也就是说,即便文殊菩萨,也只能够比量得知,他不能现量得知。他只是从他的生命经验去论述这件事情。因为这个是佛陀入的三昧,是没有人可以知道的。
这个是说明弥勒菩萨的疑念。
戊二、大众疑念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
看这个意思,弥勒菩萨还是疑惑比较少的。毕竟是等觉菩萨,面对佛陀的神通光明瑞相,他只有一个疑惑,就是这个神通之相到底是什么因缘?他起码知道要问文殊菩萨。其他的凡夫就两种疑惑了:第一个,怎么有这个瑞相?“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为什么有这个神通光明之相?第二个,应当问谁?
所以,按照蕅益大师的说法,弥勒菩萨只有一重疑惑;凡夫是两重疑惑,他连要问谁都不知道。弥勒菩萨的疑惑比较少,所以弥勒菩萨就起来代表大家发问。
丁四、发问叙 分二
戊一、长行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就在佛陀放光现瑞以后,大众当然就一头雾水了。这个时候弥勒菩萨就有想法:第一个,他要“欲自决疑”。他一方面要“欲自决疑”,决断自己心中的疑惑,另一方面他也看到整个四众弟子大众也有同样的疑惑。所以他就自告奋勇站起来,问文殊师利菩萨说:佛陀是什么因缘现出这个光明的瑞相、这种神通之相呢?这个神通有光明?第二个,光明当中现出了种种十法界的因缘果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弥勒菩萨表示大悲,所以他就代表众生请问;文殊菩萨表示大智,所以他能够为众生回答。这是表法的,一个大悲请问,一个大智回答。
不过,蕅益大师的意思是说,从这段发问来看,果然佛陀是有必要开显《法华经》了,因为大家问的方向基本是错误的。诸位你想,佛陀做了两个动作:第一个,佛陀释放光明,这第一个动作;第二个,在光明里面现出十法界的因果。这两个动作,对不对?一个是能变现的心,一个是所变现的境。诸位!你认为佛陀是要说,他的重点是能变现的光明,还是所变现的世界?你认为重点应该哪里?当然是能变现的心性嘛!十法界的因果,佛陀在《法华经》之前讲得很清楚了,只是没有开明说这因果是怎么来的,所以蕅益大师说其实佛陀的重点是在那一道光明。但是众生请问呢,问的是光明里面所现的十法界,所以这个方向有一点偏。那当然就是彼此做戏了。因为有所偏,才需要佛陀在正宗分方便品亲自宣说怎么就有这道光明;这道光明,在整个我们修因证果十法界,这一念心性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是这样一个情况。
戊二、偈颂 分二
这以下把前面的此土、他土六瑞作一个重颂。重颂分两科,第一个看重颂的发问。发问当中也是分两科,先看此土六瑞。
己一、颂上问
庚一、问此土六瑞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文殊师利 导师何故
眉间白毫 大光普照
雨曼陀罗 曼殊沙华
栴檀香风 悦可众心
以是因缘 地皆严净
而此世界 六种震动
时四部众 咸皆欢喜
身意快然 得未曾有
当然,重颂跟长行它们各有开合。我们看重颂是怎么说的。
“文殊师利”,弥勒菩萨就请求文殊师利菩萨说,“导师”,就是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在说法入定以后从眉间放光,这个光明普照东方万八千国土,而且现出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当时雨天曼陀罗花、曼殊沙花,而且空中充满了栴檀香气,大众内心突然间产生一种莫名的欢喜跟舒适。在这个因缘之下,大地变成了清净庄严,而且世界六种震动。四众弟子咸皆欢喜,身意快然,而且是得未曾有,是发自内心的快乐。表示一种功德即将成就。
这个地方明显地有两种情况。我们看长行跟重颂,重颂里面少了说法跟入定,多了栴檀香气跟地皆庄严。没关系,我们可以开合。我们看看长行、看看重颂,把它合起来就清楚了。蕅益大师解释说,这个说法、入定,其实“导师” 这两个字代表佛陀,这里面的当机众是佛陀,所以这个佛陀就代表了说法、入定,也是可以。
庚二、问他土六瑞 分六
辛一、问六趣众生
眉间光明 照于东方
万八千土 皆如金色
从阿鼻狱 上至有顶
诸世界中 六道众生
生死所趣 善恶业缘
受报好丑 于此悉见
前面的“此土六瑞”,是扣着一念的清净心。就是清净心即将显现,生命即将改变,所以出现了种种瑞相。这以下讲到了十如是,众生在清净心里面有不同的相状的操作:有布施持戒的相状,所以现出人天快乐;有杀盗淫妄的相状的活动在心性里面跑过一次,就出现了三恶道的果报。就所谓的“眉间光明,照于东方”,就是一念心性从东方启动以后,六根六尘六识就开始活动了。在整个大地清净的金色当中,下自阿鼻地狱上至色究竟天,在整个世界里面的“六道众生,生死所趣”,这个“趣”就是生死的果报,它趣向的果报。第二个, “善恶业缘”,就是生死的业因,它所造的业因。在这当中,果报的好丑都在里面,在一念心性显现。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所有六道凡夫的果报都是从光明里面变现出来。也就是说,诸位!一念心性是清净本然而循业发现。其实,快乐,是我们自己造了一种善业以后,在心性里面经过十法界的十如是的运转;这个善业在心性透过十法界的运转以后,我们的心性出现快乐,让我们自己受用。三恶道是因为我们一念心性迷惑了,我们一念心性出现了杀盗淫妄的业力的如是相、性、体、力、作的运转。所以一念心性全体不变、全体随缘,现出了三恶道的果报让我们自己受用。所以结论:妙因妙果不离一心。整个生命,因地是一念心性,果报也是心性变现、自己受用,是这样子的一个情况。所以它整个关键点就在一念心性。
辛二、问见诸佛及闻佛法
当然,众生法界出现以后,就有佛陀的说法了。我们往下看,问见诸佛。
又睹诸佛 圣主师子
演说经典 微妙第一
其声清净 出柔软音
教诸菩萨 无数亿万
梵音深妙 令人乐闻
各于世界 讲说正法
种种因缘 以无量喻
照明佛法 开悟众生
佛陀先现六道众生的相状,现完以后,当然就因为有众生才有佛陀的出世,就招感出佛陀的出世。佛陀出世是怎么个情况呢?“又睹诸佛,圣主师子”,佛陀就出世说法。佛陀第一个说的法是什么呢?微妙第一,就是《华严经》了。佛陀先讲这个殊胜广大的圆顿教,就是《华严经》,是微妙第一。
当然,你也可以说《法华经》是微妙第一。是这样:如果你是圣人,《华严经》对你来说是微妙第一,因为你不需要《法华经》的破障,你不用在这边修理观了,你直接修事修就可以了。那么如果是凡夫,那《华严经》对我们不契机了,我们只能随喜赞叹。对凡夫来说,微妙第一就是《法华经》了。是这个概念。
那么《华严经》是怎么回事呢?“其声清净,出柔软音”,就是说这个义理是没有过失的。什么叫没有过失呢?就是偏空、着有都有过失,而它是一种中道的实相,所以远离空有的过失。而且“出柔软音”,它远离空有的对立,它是一真法界,而且是单独教菩萨的成佛法门,来教导无数亿万的菩萨。其中的义理深妙不可思议,可以说“令人乐闻”,对大乘菩萨来说是契理契机了。 “各于世界,讲说正法”,《华严经》是在七处九会,在这么多的地方来讲说。佛陀以种种的因缘,过去自己行菩萨道的经验,或者用种种的譬喻,用种种的法说,来发明大乘的第一义谛,开悟这些根熟菩萨,使令他们积极地成就波罗蜜,不断地增上。这个地方是佛陀的说法,这等于是重颂了。佛陀先现报身来度化圣位菩萨。
辛三、问他土四众
我们再看,佛陀开始面对凡夫,“问他土四众”。
若人遭苦 厌老病死
为说涅盘 尽诸苦际
若人有福 曾供养佛
志求胜法 为说缘觉
若有佛子 修种种行
求无上慧 为说净道
佛陀度化了《华严经》的根熟菩萨以后,佛陀开始太阳“次照幽谷”,从基层的开始度化。第一个就是度化声闻众: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盘,尽诸苦际。”佛陀度化众生,其实看佛陀的意思。一个人有善根、有烦恼,是吧?我问你一个问题:诸位!你认为烦恼可以破坏善根,还是善根可以破坏烦恼?答案是,善根可以破坏烦恼。那你说,那我有善根我怎么起烦恼呢?因为你善根没有显现。就好像说,这个屋子里面怎么就有黑暗呢?因为它没光明。有黑暗是因为它没有光明,不是黑暗把光明破坏,不是,是因为它没有光明才黑暗。所以,你知道这个概念,你就知道,佛陀度化众生,他根本不把烦恼当一回事。你注意看,只要你有善根,佛陀就有办法救你。
在佛陀的眼光里面,烦恼就不算是个事。佛陀最怕的,不是怕你有烦恼,是怕你没有善根,那就惨了!你去看看阿含经,那个鸯掘摩罗,那个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杀到眼睛发红,看到佛陀都要杀的人,佛陀都有办法度化他,让他证得初果。为什么?因为他有善根。这个是佛陀有办法启动你的关键点。你要没善根,你说,欸,我这个人没有烦恼,我也不造罪,但是我不学佛。那很糟糕了!那你比虽然学佛却起烦恼的更糟糕,因为佛陀不知道怎么办,拿你没办法了。就是说,我们讲一句话,众生都是自救,其实三宝都是助缘。你的一念心性没有累积善根,比起烦恼、造业更糟糕,因为你没有反转的机会。
那我们看佛陀第一件事情。这个人的善根是从苦谛来的,“若人遭苦,厌老病死。”这种人有两种情况:第一个,环境所逼,他在成长过程中吃了很多痛苦,所以他对痛苦有很深刻的感受。一个人知道痛苦,这也是一种善根。第二,当然,也可能不是因为环境,也可能他接受了教育,他以前可能亲近了阿含的师父。阿含经经常讲无常无我。他长时间熏习,所以他对痛苦的感受特别强烈。
也就是说,他有知道痛苦的善根,就有救了!佛陀“为说涅盘,尽诸苦际”,佛陀面对对苦谛有深刻印象的人,直接说出世的涅盘。虽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但是没关系,我们还有一个涅盘寂静。就把大家从这种无常无我的三界的果报,带到了无忧恼处,到了涅盘寂静去了。这第一个。
我们再看第二种人。“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这个人就是缘觉乘。缘觉乘有两种人:第一个,他有福报,而这个福报还有一个特点,要跟佛陀有关系的,他这个福报必须“曾供养佛”。为什么呢?因为缘觉乘的人智慧比声闻人更高。声闻人是从苦谛下手,缘觉乘是直接断集。缘觉乘的人,不需要跟他讲痛苦。你讲苦集灭道,他就知道缘生缘灭。他直接从无生观断那种三界的爱取,他直接把十二因缘的爱取断掉。
这种人福德比较充足。为什么要强调曾供养佛呢?如果你的智慧很高,福报也很大,而你这个福报却跟三宝没有关系,你会变成独觉,就生长在没有佛的世界。你看喜马拉雅山很多这种人,“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他不需要佛陀说法,他看到这种四季的变化,他知道无常无我,就证得涅盘了。
所以十二因缘它讲佛法。这个缘觉乘必须要跟三宝结缘,尤其是要跟佛陀结缘,他才能够出世在有佛世界,听十二因缘而成就涅盘。
第三种人,“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这种人根性更高。他知道苦谛以后,他更积极地修习六度的法门,追求成佛的智慧,那佛陀直接讲道谛。
蕅益大师解释这三种人都是藏教的三乘人。藏教的,档次都不是很高。藏教的法当然是无常无我。诸位!你听到无常无我,你是怎么感觉?有三种感觉:第一个,你一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哦,生命是痛苦的,声闻人。第二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你听到以后,哦,这个痛苦是因为我有爱取,所以我一天到晚注意痛苦,也没有什么意思,我直接断爱取。缘觉乘,更高明。第三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你听了以后,欸,我要积极地行六度法门,菩萨乘。
藏教的三乘人是这样来的。基本的核心思想是从无常无我启动,但是他启动的重点,一个从苦谛切入,一个从集谛切入,一个从道谛切入。这跟佛陀都没有关系。佛陀只讲两句话,佛陀在阿含经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结果就出现了三乘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我们成佛之道的主导,佛法是助缘,是这个意思。当然,真正的大乘的方等、般若的菩萨道,后面会说明。
辛四、结前启后
文殊师利 我住于此
见闻若斯 及千亿事
如是众多 今当略说
这个地方等于是结前。结前什么呢?“文殊师利,我住于此”,我在此娑婆世界,看到佛陀的光明现出前面的以上诸事,包括六道众生的轮回,包括佛陀的出世说法,说《华严经》,说阿含经等等,这个是承前。启后呢,“及千亿事,如是众多”,就是后面的种种方等、般若的菩萨种种的六度法门,这都是我亲眼在佛陀的光明见到的。“今当略说”,就是承前启后。
也就是说,我们以前修法的时候,我们是片段的,是吧?我们布施就布施,持戒就持戒,忍辱就忍辱,念佛就念佛。也就是说,我们以前没有学《法华经》,不知道怎么整合这些法门,于是就导致我们的修学是多元化的。就像水,往外泼出去就分散了。诸位!到这里你就应该知道,也应该清楚了,你学《法华经》,就是“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你加上内观以后,你觉得所有的法门都在启动我们内在的善根,都在启动我们内在的功德。
也就是说,《法华经》的好处,就是在你的心中创造那一道的光明。那一道光明出现以后,你所有的修行都能够成功地整合起来。就是,以前我们修万法,那就是万法;我们现在修万法,会归一心。所以我们学《法华经》叫做一心万法,一心而修万法,万法而修一心,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以它是一个心性跟万法之间的互动。
我们以前就是没有心性,就是妄想跟万法,所以你所修的法门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这个效果就差了。为什么我们修了那么久,但是我们进步很慢?就是因为我们这么多的修行的资粮不知道往哪里会归,所以佛陀必须要示现。就是,佛陀放出一道光明,然后光明当中才有种种的修行。
诸位!我再讲一次,先有光明才有那些所有修行的事情。所以,你不做理观的智慧,你要是说我整天不学《法华经》,我不修理观,我就修皈依,那你所修的法就是一个资粮力,你对你内心的善根的开显、自性功德的开显一点都没有帮助。严格来说,你还是在门外打转。
所以关键就在这里。诸位!我再讲一次,重点不是你修什么法门,重点是你有没有把它会归心性。就是说,你喜欢拜佛,没事,你照样拜佛,把这个拜佛的功德会归到一念心性,你拜佛的目的是开显自性的功德。我们喜欢念佛,也没事,我们念佛的目的是开显内心的往生的功德跟成佛的功德。法门可以有无量的选择,但是你只要做一个动作,把这些法门拉到一念心性,这个就是成佛之道。什么叫妙法?就是你把法门往心中拉,这就是妙法!你把法门往外去攀缘,那就不妙!就这样子。
这个《法华经》,你看到整个佛陀的示现。我再讲一次,佛陀是先有光明,才有整个五时八教的说法。是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