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蜀汉 > 第八百九十七章 龙生九子,南洋之选!

蜀汉 第八百九十七章 龙生九子,南洋之选!

    洛阳皇宫。

    秋日的余辉倾洒而下,给整座宫殿蒙上了一层庄严肃穆的金色纱衣。

    金黄的琉璃瓦熠熠生辉,似是无数颗璀璨的星辰镶嵌其上,飞檐斗拱宛如灵动的祥鸟,正欲展翅翱翔天际,去传递大汉的辉煌。

    朱红色的宫墙高大且厚重,墙面的砖石历经岁月的摩挲,每一道斑驳的痕迹,都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风云变幻与沧桑故事。

    皇宫内的御花园,仿若一片五彩斑斓的梦幻之地,各色花卉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燃烧着秋日的热情;粉的如霞,晕染出一抹浪漫的温柔;白的像雪,散发着淡雅的高洁气息。

    微风拂过,花枝摇曳,馥郁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交织成一曲醉人的花香乐章。

    然而,大汉天子刘禅却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视若无睹。

    此刻,他的心被南洋经略一事填得满满当当,好似陷入了一片迷雾重重的迷宫,急切地探寻着出路。

    西域那边,二皇子刘璿已奔赴经略,刘禅每日都会仔细审阅来自西域的奏报,对刘璿在那边的一举一动都密切关注,心中满怀期待,盼望着刘璿能在西域干出一番大事业,为大汉开拓新的疆土,带来新的机遇。

    而南洋,那片神秘且充满无限可能的广袤海域,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吸引着刘禅的目光,也让他深知,必须选派一位得力皇子前去开拓,为大汉在海洋上开辟出一条崭新的繁荣之路。

    殖民全球,将大汉的光辉,撒播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刘禅独自坐在御书房内,书房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他眉头紧锁,额头上隐隐浮现出几道皱纹,那是他内心纠结与思索的痕迹。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在寂静的书房内回荡,仿佛是他内心焦虑的外在体现。

    “南洋广袤无垠,资源丰富得如同无尽的宝藏,商贸往来更是繁荣昌盛。若能妥善经略,必能为我大汉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刘禅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沙哑,在空旷的御书房内幽幽飘荡。

    “可这人选……究竟该选谁呢?”他的眼神中透着深深的犹豫与思索,仿佛在脑海中不断权衡着两个难以抉择的天平砝码。

    在他心中,皇三子刘昭和皇四子刘骧,宛如两颗闪耀的星辰,各有其独特的光芒与优势,可究竟该将经略南洋这一重任托付给谁,一时间,他实在难以决断。

    刘禅深深明白,此次选派皇子经略南洋,绝非一件普通的差事,其意义之重大,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会激起千层浪。

    这不仅紧密关乎南洋未来的发展走向,更是与大汉的国运兴衰紧紧相连。

    他靠在那张雕龙画凤的龙椅上,微微闭上眼睛,试图在黑暗中寻找一丝清晰的思路。

    在他的脑海中,缓缓浮现出两位皇子的模样,就像放映着一场无声的电影。

    刘昭,性格温文尔雅,仿若春日里徐徐吹拂的微风,轻柔而舒缓。

    他喜好诗书礼乐,平日里常与文人雅士们相聚一堂,谈诗论道,吟风弄月,在那充满墨香与文雅气息的氛围中,享受着精神的盛宴。

    刘骧,则性格果敢,恰似一把出鞘的利刃,锋芒毕露。他思维敏捷,犹如闪电划过夜空,瞬间便能洞察关键。

    对军事谋略,他更是有着浓厚的兴趣,时常在宫中与侍卫们切磋武艺,一招一式,尽显英武之气,仿佛在模拟着未来战场上的风云变幻。

    “刘昭心思细腻,犹如春日里精心雕琢花朵的工匠,或许能在南洋的商贸往来中长袖善舞,凭借他的智慧与才情,与南洋诸国建立起深厚且稳固的贸易关系,为大汉的财富宝库源源不断地输送珍宝。”

    刘禅在心中细细思量着。

    “刘骧则有勇有谋,宛如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将军,在应对南洋复杂多变的局势时,或许能凭借他的果敢与谋略,更果断地做出决策,冲破重重艰难险阻,为大汉在南洋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想到这里,刘禅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心中的纠结如同乱麻,愈发强烈。

    “可南洋之路,简直就是一条布满荆棘与暗礁的艰难征途,不仅要直面恶劣的海况,狂风巨浪随时可能将船只吞没;还要与南洋诸国巧妙周旋,那些国家各怀心思,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外交的泥沼。这对皇子的意志和能力而言,无疑是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

    他在心中暗暗叹息,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然而,刘禅的犹豫仅仅只是一瞬而已。

    他猛地睁开眼睛,眼神中透着坚定的光芒,那光芒仿佛能穿透眼前的迷雾,照亮前行的道路。

    “来人!”他高声喊道,声音洪亮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御书房内久久回荡。

    “陛下有何吩咐?”一位年迈的太监,身形微微佝偻,脚步却极为轻快,如同一只敏捷的狸猫,迅速走进御书房,然后恭敬地跪地,头低得几乎贴到了地面,声音谦卑地问道。

    “传朕旨意,让妃嫔周彻与大乔将皇三子刘昭和皇四子刘骧即刻叫来。”刘禅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一字一句,仿佛是刻在石碑上的铭文,清晰而有力。

    “遵旨!”老太监领命后,如同接到了一项神圣的使命,匆匆退下。

    他的脚步急促而慌乱,显然是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多时,两位身着华丽宫装的大美人,便如同两朵盛开在宫廷花园中的娇艳花朵,袅袅婷婷地带着自己的皇子前来了。

    周彻,身姿婀娜,仿若春日里随风飘舞的柳枝,轻盈而柔美。

    她面容姣好,恰似那初升的明月,皎洁而动人,一双丹凤眼顾盼生情,仿若两汪深邃的清泉,流转间便能勾人心魄。

    身着一袭淡蓝色的宫装,那宫装宛如一片静谧的蓝色海洋,又似一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蓝色妖姬,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大乔,同样倾国倾城,她面容端庄,犹如那巍峨的高山,沉稳而大气,气质高雅,仿若天上的仙子下凡,不沾染一丝人间烟火气息。

    她身着一袭粉色宫装,那粉色恰似春日里绽放的桃花,娇艳欲滴,又似天边的一抹绚丽云霞,光彩夺目。

    两位美人并肩走在一起,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她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刘昭和刘骧跟在各自母亲的身后,两人年纪相仿,都不过十来岁,正是天真烂漫却又充满朝气的年纪。

    刘昭身着一袭白色锦袍,那锦袍洁白如雪,仿佛是冬日里最纯净的雪花织就,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每一针每一线都尽显皇家的尊贵与奢华。

    他头戴一顶小巧的冠冕,冠冕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他面容清秀,恰似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清新脱俗,眼神中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仿佛在他的眼中,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诗意与文雅。看起来文绉绉的他,仿佛是从诗画中走出来的翩翩少年。

    刘骧则身着一袭黑色劲装,那劲装如同夜空般深邃,彰显着他的果敢与坚毅。

    腰间系着一条镶嵌着宝石的腰带,每一颗宝石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仿佛是夜空中的星辰汇聚于此。

    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仿若一只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面露精干之色,小小的身躯里仿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随时准备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臣妾参见陛下。”周彻和大乔走到刘禅面前,身姿轻盈地盈盈下拜,动作优雅而娴熟,声音清脆悦耳,仿若黄莺出谷,在御书房内回荡。

    “儿臣拜见父皇。”刘昭和刘骧也跟着行礼,他们的声音稚嫩却充满了朝气,仿佛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那声音中带着对父亲的敬畏,更带着少年特有的蓬勃气息。

    刘禅看着眼前的两位美人与皇子,心中那如紧绷琴弦般的紧张与纠结,仿佛被一阵轻柔的春风轻轻拂过,稍稍缓解了一些。

    他微微抬手,脸上露出一丝慈爱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柔和。

    “都起来吧。”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慈爱,仿佛是一位普通的父亲在关爱着自己的孩子,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周彻和大乔站起身来,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关切地看着刘禅。

    她们的眼神中,既有对丈夫的关心,又有对儿子命运的担忧。

    刘昭和刘骧则好奇地打量着御书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御书房中那琳琅满目的书籍,那悬挂在墙上的珍贵字画,那摆放整齐的文房四宝,都让他们感到新奇与兴奋,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昭儿,骧儿,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相商。”

    刘禅看着两位皇子,神色变得严肃起来,那严肃的神情仿佛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让人感受到事情的重大。

    “如今我大汉欲开拓南洋,那片神秘而充满机遇的海域,正等待着我大汉的勇士去探索。朕有意选派一位皇子前去经略,你们可有何想法?”

    刘禅的目光在刘昭和刘骧的脸上来回扫视,那目光犹如一把锐利的宝剑,试图穿透他们的内心,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洞察他们的真实想法。

    刘昭微微皱眉,那眉头皱起的弧度,仿佛是他思考的标志。

    他思索了片刻后,抬起头,眼神中透着自信的光芒。

    “父皇,儿臣以为,南洋之地,可为我大汉聚财。若能与诸国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必能为我大汉带来丰厚的财富,让我大汉的国库充盈,百姓富足。儿臣愿凭借所学,为我大汉在南洋开辟一片新天地,让大汉的商队在南洋的海域上畅通无阻,让大汉的货物在南洋的土地上备受欢迎。”

    刘昭的声音清脆,犹如山间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语气中带着一丝自信,那自信仿佛是他内心力量的源泉。

    刘骧则上前一步,脚步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的决心。

    “父皇,南洋之路,艰险重重,犹如一条布满荆棘与陷阱的崎岖山路。不仅有恶劣的海况,狂风呼啸,巨浪滔天,随时可能将船只掀翻;还有可能遭遇海盗的袭击,那些海盗凶狠残暴,如同恶狼一般;以及南洋诸国的刁难,他们各怀心思,可能会设置重重障碍。

    儿臣虽年幼,但自幼喜好武艺和谋略,在宫中与侍卫们的切磋中,已积累了一些兵法战术,凭借此处,可为我大汉在南洋闯出一条血路,让大汉的旗帜在南洋的土地上高高飘扬。”

    刘骧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敢,小小的身躯里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那力量仿佛能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刘禅听着两位皇子的话,心中暗自点头。

    他对两位皇子的回答都十分满意,这也让他原本艰难的抉择变得更加困难,仿佛是在两座同样高耸入云的山峰之间,难以决定攀登哪一座。

    他微微闭上眼睛,再次陷入了沉思。

    此刻,他的内心就像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各种思绪在其中翻涌。

    关乎两位皇子的命运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

    此时,御书房内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流动。所有人都屏气敛息,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地等待着刘禅的决定。

    周彻和大乔紧张地看着刘禅,她们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担忧。

    她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得到刘禅的青睐,承担起经略南洋这一重任,为自己的儿子开启一段辉煌的人生旅程。

    甚至能够成为进位的资本。

    过了片刻,刘禅缓缓睁开眼睛,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与坚定。

    无奈的是,他必须在两位优秀的儿子中做出选择;坚定的是,他相信无论选择谁,都能为大汉的南洋经略事业带来新的希望。

    他看着刘昭和刘骧,缓缓说道:“昭儿,骧儿,你们都是朕的好儿子,所言都甚合朕意。但此次经略南洋,责任重大如山,关乎我大汉的国运兴衰,朕需慎重考虑。你们且先回去,等候朕的旨意。”

    刘禅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犹豫,那犹豫就像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暗流,虽不明显,却真实存在。

    “儿臣遵旨。”刘昭和刘骧齐声说道,虽然心中有些失落,就像期待已久的礼物未能立刻到手,但他们都明白,父皇的决定关乎国家大事,必须慎重。

    他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失落,却也透着对父亲的理解与尊重。

    周彻和大乔带着刘昭和刘骧,缓缓退出了御书房。

    她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门口,刘禅的目光却久久地停留在那里。

    皇权啊!

    看来,每个人都希冀着,都抱有些许渺小的希望。

    太子,是该要好好操练操练了!

    日后要掌控如此国家,平衡各方势力,没有足够的能力,如何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