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贝多芬重生华夏 > 第549章 柏林格兰披治大赛:音乐盛宴与情感交融

贝多芬重生华夏 第549章 柏林格兰披治大赛:音乐盛宴与情感交融

    《重生的贝多芬》第 549 话

    2027年10月27日,柏林。

    柏林爱乐乐团周边人山人海。尽管柏林市已预料到今日的拥堵状况并做了诸多努力,但整个柏林还是陷入了严重的交通瘫痪,由此可见柏林格兰披治大赛所受的期待之高。

    据估算,自10月20日起的一周内,前来柏林游览的游客数量多达710万人次,这已然超出了柏林所能承受的范围。不仅住宿场所,就连餐厅的预订都已爆满,部分粉丝甚至还准备支起帐篷、铺开睡袋。

    最大的问题在于观赏格兰披治大赛的场地不足。柏林爱乐乐团虽已联合柏林市及周边的其他乐团、广播公司等,除了路德维希厅和威廉厅之外,尽可能地安排了更多可供观赏格兰披治大赛的场地,但还是无法将所有游客都安排进室内舞台观看演出。

    卡米拉·安德森常务匆忙联系了曾在演出《图兰朵》时有过交流的赫塔bSc,与其签订合同,得以使用他们位于柏林的主场奥林匹亚体育场。

    在贝贝以及柏林爱乐乐团的努力下,这场吸引了史上最多观众的柏林格兰披治大赛,终于能够让众多观众在设施完备的场地尽情享受大赛了。

    得知相关情况后,贝贝不住地点头,还向卡米拉·安德森和伊莎贝尔·莫尔芬表达了感谢。

    “辛苦你们了。”

    “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呀。”卡米拉·安德森理所当然地回应道。

    过去几年每当遇到问题时,她都是贝贝可以依靠的人,对此贝贝心中满是感激。

    莫尔芬也站了出来。

    “在演出开始前,我会想尽办法再完善一下各项事宜。所以呢……”

    贝贝微微一笑。

    “那我只要专心演出就好了呀。”

    “嗯。”

    听了贝贝的话,莫尔芬用力地点了点头。

    一切准备就绪。

    就连乐团成员们原本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大交响曲》,也已按照贝贝所期望的理想形态完成了,而且发表这部作品的场所还是比任何舞台都更为熟悉的路德维希厅。

    全世界的音乐粉丝们都在拭目以待,所以此次演奏《大交响曲》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只是,演奏结束后无法看到观众们的表情,这让贝贝稍感遗憾。

    此刻,他不禁想起了当初首演那首被称为《合唱》的第九交响曲之时的情景。仔细想来,现在和那时有诸多相似之处。

    和以往的曲子不同,那时因为需要众多乐器和优秀的演奏者,所以必须单独进行选拔,就如同这次的《大交响曲》一样,需要由244种乐器和世界顶尖水平的演奏者共同来完成演奏。

    他曾一度渴望能再次指挥如此规模的演奏阵容,但又觉得这或许很难再有机会了。可话说回来,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和过去在维也纳时不同,如今在我身边的,是相识最短5年、最长10年以上的顶尖演奏者们。

    只要和他们在一起,即便不是今天,即便不是演奏《大交响曲》,完成比这更了不起的事情也显然是有可能的。

    这么一想,又发现了一个相似点。

    当时因为完全丧失了听力,无奈之下只能安排助理指挥,而现在则是眼睛出了问题。

    不过,就算独自站在指挥台上又何妨呢?

    即便看不见,只要和乐团成员们在一起,就能准备演出,也能进行指挥。

    和过去只能通过眼睛来确认是否演奏正确的时候相比,如今这健康又敏锐的耳朵,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啊。

    虽然无法直接校正乐谱,但在过去的20个月里,一直和乐团成员们共同努力,所以这也不成问题。

    “虽然看不到观众的表情有些遗憾。”

    但即便看不到观众们的脸,不也能听到他们发出的欢呼声和掌声吗?

    而且,和当初局限在克恩特纳托尔剧院不同,如今我们的演奏将响彻柏林乃至全世界,想想就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环境呢。

    现在看来,虽然情况有些相似,但和那时相比,一切都变得更好了。

    有乐团成员们的齐心协力,又有卡米拉、伊莎贝尔、乔尔等工作人员的助力,我们的音乐能够传播得更广,夫复何求呢?只管尽情演奏就好了。

    “乔尔。”

    “在呢。”

    “请开下门。”

    可还没等乔尔去开门,富尔特文格勒和坂本龙一就已经推开门走了进来。

    “来了呀?”

    “这还用问是谁来了吗?”

    “是富尔特文格勒和坂本龙一嘛。”

    “哈哈,居然能通过脚步声分辨出是谁,可真是神了。”坂本龙一哈哈笑着说。

    “坂本龙一比较文静,不太好分辨,不过富尔特文格勒太有特点了,所以很容易就能听出来。”

    “我吗?”

    “你那种神经质的脚步声可不多见呢。”

    “这家伙……”

    “哈哈哈哈。”

    我和坂本龙一都笑了起来。

    乔尔很有眼力见地让出了位置,于是我便得以和两人聊了起来。

    “身体怎么样了?”

    “好得很呢。”

    “……那就好。”

    富尔特文格勒回应坂本龙一的询问时,显得有些无力。

    他俩心里在想什么,实在是太明显了,让人忍俊不禁。

    富尔特文格勒率先开口说道:“要是没有柏林爱乐乐团,也就不会有今天了。”

    这是真心话。

    “要是没遇到坂本龙一,要是没有富尔特文格勒、巴格雷、斯坦因、冯·普斯基、里希特、诺伊尔、胜熙姐以及大家的话,恐怕这曲子也完成不了。”

    富尔特文格勒停顿了一下,又指出了一点。

    “以后别再让雷蒙那家伙掺和了。”

    “会的。那家伙的气还没消呢。”

    要是吃顿饭道个歉就能解决问题,那之前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嘿嘿。”

    他莫名地笑了笑,又接着聊了起来。

    “还记得那个约定吗?”

    也不知道他们俩是否还记得那个要演奏出世上从未有过的音乐的约定。

    富尔特文格勒哼了一声,回答道:“不就是说要演奏出让人惊艳的曲子嘛。”

    “嗯,就是今天了。”

    “很有自信嘛。”

    他耸了耸肩。

    虽然现在不知道富尔特文格勒和坂本龙一脸上是什么表情,但我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在演奏《大交响曲》之前来找我。

    “就是想让你高兴高兴呀。”

    “坂本龙一的错也好,富尔特文格勒的错也好,都不是我的错,那只是个意外罢了。”

    虽然两人都没有说话,但坂本龙一曾因为我去探望他时发生的那场意外而自责,富尔特文格勒则后悔因为疲劳和压力导致我失明,觉得给我带来了太多负担。

    我最爱的这两个人对我怀有愧疚之情,这让我心里别提多别扭、多憋闷了。

    但一想到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大交响曲》的自己以及柏林爱乐乐团,就不该这么想了。

    “贝贝啊。”

    “太吵了。”

    我打断了富尔特文格勒的话。

    “乖乖在观众席上鼓掌就行。听听你们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曲子,高兴高兴就好了。”

    “……贝贝啊。”

    “我从来没有埋怨过坂本龙一,也没有埋怨过富尔特文格勒。要是没有你们俩,这曲子恐怕也完成不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把事情办好,虽说没什么可骄傲的,但你们还想说什么呢?”

    “……哈哈,贝贝说得对。比尔,别说了。”

    富尔特文格勒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深吸一口气后,双手搭在了我的双肩上。

    “嘿呀。你都把这曲子打造得这么厉害了,连我都进不了排练室观摩了,可得好好听听看。”

    “可别被惊到摔倒了哦。”

    “这家伙,真是的。”

    “很期待呢,希望能听到一场精彩的演奏。”

    我还和坂本龙一握了握手。

    “不过,这一点你得明白。”坂本龙一用温和的声音说道。

    “新时代的音乐已经奏响了,别受那个约定的束缚,就按照自己想的那样尽情演奏吧。”

    坂本龙一还真是让人没法拒绝呀。

    两人出去后,乔尔走了进来。

    “老板,时间到了。”

    “走吧。”

    我站起身来。

    乔尔把指挥棒递给我,在她的引导下,我朝舞台后方走去。

    这条走过数百次,不,数千次的路,今天走起来莫名地让人倍感亲切。

    能听到乐团成员们交谈的声音越来越近,乔尔推开了那扇厚重的门。

    原本叽叽喳喳聊天的乐团成员们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休息了两天,今天早上又集合进行了检查,所以此刻大家的状态再好不过了。

    准备工作已经完美无缺。

    “让大家久等了。”

    我对乐团成员们说道。

    “从去年3月开始,我们就全力以赴,突破了诸多极限。如今我们已经到达了从未有人到达过的地方。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是向观众们展示我们的成果了。”

    这真是一段漫长的等待啊。

    “今天你们要演奏的曲子,是我创作的。”

    是我贝贝耗费十年心血创作出来的曲子。

    “今天指挥你们的人,也正是我贝贝。”

    我紧紧握住这根指挥棒,没有交给任何人。

    “而你们,正是主角。西蒙、卡拉扬、富尔特文格勒以及从始至终都稳坐顶尖位置从未跌落的世界顶级乐团——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将按照我的指挥,演奏我创作的曲子。”

    我提高了音量说道。

    “我们是谁?”

    “柏林爱乐乐团!”

    听到了马努埃尔·诺伊尔响亮的回答。我朝着他指了指指挥棒,以此表示感谢。

    “没错。我们就是世界顶级乐团——柏林爱乐乐团。”

    虽然看不见,但仅凭他们所散发出来的气势,就能感受到他们此刻是多么的斗志昂扬。

    “那就去进行一场顶级的演奏吧。”

    “好嘞!”

    乐团成员们各自鼓足了劲,朝着舞台走去。

    所有成员都在舞台上就座。

    我一边安抚着自己激动的心情,一边挪动脚步,但听到观众们的欢呼声,我实在是无法平静下来。

    这种紧张感。

    只有在完成所有演奏之后的那种喜悦之情,才能与演出前的这种兴奋相媲美。

    我用双手捋了捋头发,主持人开始进行介绍了。

    “各位先生、女士们,大家好。欢迎来到2027年管弦乐大赛第11场——柏林格兰披治大赛。”

    观众们的掌声刺激着我的内心。

    “本次格兰披治大赛的主题是原创。从今天起的四天里,各个乐团都将用各自的原创曲目展开角逐。真期待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动呢。那么,首先有请我们的柏林爱乐乐团登场。”

    “柏林!柏林!柏林!柏林!”

    “柏林!柏林!柏林!柏林!”

    幕布还没拉开,观众们的欢呼声就已响彻全身。那股刺激就像唤醒身体的活力一般,让人热血沸腾。

    大师、希望、魔王、神、先知、救世主。

    虽然有过很多称谓,但如今那已彻底固定下来的“柏林”这个称呼,还是让我满心欢喜。

    任何词汇都无法准确形容它。

    因为只有贝贝这个名字才能代表,所以我欣然接受这些了不起的人们的欢呼声。

    我向观众们致意后,转身回到了后台。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熟悉的空气和味道让我感到安心。

    一片寂静。

    没有交谈声,也没有嘈杂声。

    甚至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我慢慢抬起头,只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一丝光亮。那种仿佛被遗弃在荒郊野外、独自留守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呢?

    不过,只要我挥动指挥棒,他们肯定会立刻开始演奏的。

    它是我的荣耀,我的盾牌,我的避风港。

    那些一直支持我的人们,肯定会和我一起的。

    在那遥远的光亮之下,我用力地垂下双臂。

    管乐器将路德维希厅填得满满当当。

    伴随着如闪电般响起的鼓声,绝望之感油然而生。

    失去了母亲。

    送走了兄弟。

    与恋人分别。

    即便失去了声音,也未曾放弃。

    将心中涌起的悲愤宣泄在乐谱之上,一次又一次。

    若不如此,恐怕就要发疯了。

    在无数次的失望和被背叛之后,依然描绘着温柔的洛尔亨、正直的贝格勒以及如夕阳般闪耀的莱茵河,没有放弃希望的纽带。

    坚信光明的时刻终会到来。

    那时,一定会高唱喜悦之歌。

    然而,生命却如此短暂。

    日益衰弱的身体甚至阻碍了创作的意志,最终留下了无数未完成的作品。

    只能无奈地闭上眼睛,连倾诉委屈的机会都没有。

    激烈舞动的弦乐器描绘着那时的凄惨,而打击乐器和管乐器则更加热烈地压制着。

    那个被命运压迫的人,

    最终还是放弃了希望。

    一切都结束了。

    我握紧拳头,所有乐器都安静了下来。

    刹那间。

    我挥动指挥棒,查尔斯·布劳恩的“火鸟”发出了最为美妙的声音。

    “贝贝啊。”

    还会有如此悦耳的声音吗?

    在如母亲怀抱般温暖回荡的“火鸟”声后,大钟奏响了神秘的旋律。

    与长笛相得益彰的华夏之音,展现出了从未体验过的奇妙魅力。

    其间,太平鼓格外突出。

    华夏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吗?

    在小小的盒子里,展开着不知名音乐家们的精彩演奏,在更大的盒子里,小小的人们说着不知名的话语。

    那种奇妙之感,

    想必和此刻与管弦乐队相遇的人们的心境并无不同。

    “就是现在。”

    我举起指挥棒,小鼓仿佛一直在等待这一刻,立刻敲响起来。

    轻柔敲响的小鼓,就像母亲的抚摸一般,将管弦乐队温柔地包裹起来。

    那楚楚可怜的音色,

    描绘出了虽然贫穷却温柔的母亲、深情的父亲以及在狭小房间里幸福生活的我们一家人。

    由定音鼓组成的定音鼓组、小鼓以及小提琴的多元结构,竟能如此美妙吗?

    以绝望和挫折开始的第一乐章,在爱与幸福中落下帷幕。

    我伸出手,小号强烈地吹响起来。

    希望的序幕。

    与外表看似干瘪无趣的希姆拉和中村不同,我所遇到的他们比任何人都要坚强。

    为了创作出更好的曲子,让更多的人听到,

    就像在长笛和大鼓的交错节奏中也能清晰歌唱的小号一样,努力地去做。

    我弹动指挥棒,崔志勋的钢琴清脆地响起。

    就像当初向我介绍这个时代的音乐、成为我朋友的坂本龙一的声音一样清澈。

    既不快速也不激烈的旋律,有着和他那平和的语调一样的魅力。

    高朗登场了。

    两台钢琴就像在对话一般,你来我往地传递着旋律。

    一点一点地相互理解。

    相互代替着彼此的话语。

    通过交替按下琴键,融合成了一个旋律。

    一想到高朗和崔志勋为了完美完成这部分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不禁微微上扬了嘴角。

    “完美。”

    中提琴、低音提琴以及古典吉他环绕在周围,两位钢琴家朝着高潮迈进。

    紧接着便直接进入了第三乐章。

    我用力地垂下双臂。

    圆号和大号再次有力地吹响。

    打击乐器筑起了一道音墙。

    所有弦乐器一同热烈奏响,形成了和声。

    “小鼓。”

    原本应该由李胜熙负责的大提琴独奏部分。

    由于和小鼓一起准备,她的手指尖都磨破了,所以原本想用其他乐器代替这部分,但她却凭借自己的力量出色地完成了演奏。

    李胜熙的坚持释放出了她一直压抑着的渴望演奏的冲动。

    以威廉·富尔特文格勒般的威严,用低沉而雄壮的声音引领着其他乐器。

    在大提琴独奏之后,

    柏林爱乐乐团一同登场。

    “贝多芬的继承人啊。”

    虽是个让人发笑的绰号,但他真的在很多方面都和我很相像。

    那种充满活力的热情。

    疯狂的执着。

    顽固不化的性格。

    最重要的是,为了触动情感,他能不顾一切地抛弃任何规则和习俗,这种果敢。

    所以,

    我被他吸引了。

    和他以及柏林爱乐乐团在一起,我才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归属。

    在如富尔特文格勒指挥般威严的管弦乐队演奏停止后,

    短暂的离别。

    崔志勋的钢琴奏响了。

    坦率而毫无修饰的真实触键,就像在琴键上奔跑的天使一样。

    我的太阳,我的光芒化作流星落下。

    无数的星星坠落之时,

    那些希望的碎片让内心变得温暖。

    这次是高朗登场了。

    接着是毫无节制的暴力演奏。那毫无犹豫的傲慢,甚至超越了极限。

    不只是我,肯定还有很多人都看不到他的手是如何移动的。

    他以快到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敲击琴键,那演奏出来的声音连贯得让人无法想象这是打击乐器发出的。

    不过,要是论技巧的话,那可真是相当不错的。

    查尔斯·布劳恩气势汹汹地登场,和高朗开始了较量。

    两人交替演奏着相同的旋律。

    就像在比试谁更快、谁更敢于尝试大胆的变形一样,不断地向前推进。

    可不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这完美的和声。

    我挥动指挥棒发出信号,所有乐器立刻一起为两人助威。

    为了配合查尔斯的旋律敲响鼓点,为了跟上高朗的旋律,包括诺亚和马尔科在内的管乐器演奏者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啊呀。”

    这是多么美妙的瞬间啊。

    我抬起头,那隐隐约约能感觉到的光亮,就如同终于寻找到的光明一样,将我、我的伙伴、我的乐器、我的声音以及我的旋律都包裹了起来。

    我觉得,

    我是为了这个瞬间而活的。

    我是为了这个瞬间而重生的。

    我曾大声呼喊着,我要为了延续这个瞬间而活下去。

    在经历了失去与苦难的痛苦之后,我依然坚强地走了过来,难道不就是为了迎来这样喜悦的瞬间吗?

    此刻,我想对正在聆听我和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人们说。

    不要放弃。

    你们一定可以做到的。

    那无数次重复过的坚定话语,一定会通过柏林爱乐乐团,通过我身边的人们,清晰地传达给大家的。

    我用力地举起双臂。

    顺着脊背攀升上来的激动让我的身体微微颤抖。

    “铃铃——铃铃——”

    “真吵啊。”

    许久未出现的 “神的玩笑” 在这令人激动的时刻冒了出来,对这感人的瞬间进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