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情满四合院之傻柱重生 > 第212章 美食评论家的到访与四合院的小风波

情满四合院之傻柱重生 第212章 美食评论家的到访与四合院的小风波

    第二百一十二章:美食评论家的到访与四合院的小风波

    在众人满心期待与紧张筹备中,美食评论家到访的日子终于来临。天还未完全亮,城市仍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晨雾里,傻柱和娄晓娥就已早早来到分店。娄晓娥身着干练的职业装,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期待,她仔仔细细地擦拭着餐厅的每一张桌椅,哪怕是一点细微的灰尘都不放过,力求给客人呈现出最整洁舒适的用餐环境。傻柱则穿着崭新且整洁的厨师服,穿梭在厨房与餐厅之间,脚步匆忙却又透着十足的干劲。

    厨房中,厨师们个个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最后的菜品准备工作。炉灶上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锅里的食材在熟练的翻炒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是一道道饱含着心血与期待的美味即将诞生的信号。傻柱走到灶台前,看着厨师们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但随即又神色严肃起来,他拿起一把勺子,亲自尝了尝锅中的汤汁,微微皱了下眉,对身旁的厨师说道:“这味道还得再调调,香料的比例稍微再调整一下,咱们可不能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

    娄晓娥在门口迎接陆续到来的客人,脸上始终挂着热情而又不失分寸的微笑,每一位客人她都热情问候、贴心引导,那亲切的态度让客人们一进门就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美食评论家王老先生准时出现,他身着一身儒雅的中山装,剪裁得体,显得格外精神。一副黑框眼镜下,是一双透着对美食的挑剔与热爱的眼睛,仿佛能洞察每一道菜品背后的奥秘。傻柱和娄晓娥连忙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一个伸手相请,一个热情寒暄,小心翼翼地将王老先生请进餐厅,仿佛迎接的是一位尊贵无比的皇室成员。

    第一道菜上桌,是傻柱精心改良的招牌菜 “秘制红烧肉”。这道菜选用的是上等的五花肉,每一块都肥瘦相间,恰到好处。经过多道工序烹制而成,色泽红亮诱人,仿佛被一层晶莹的琥珀包裹着,香气扑鼻,瞬间弥漫了整个餐厅。王老先生轻轻拿起筷子,动作优雅而缓慢,夹起一块放入口中,开始细细咀嚼。傻柱和娄晓娥站在一旁,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紧盯着王老先生的表情,仿佛他脸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关乎着餐厅的生死存亡。

    “嗯……” 王老先生缓缓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开口,“肉质鲜嫩,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味道醇厚,能尝出厨师的用心。只是这酱汁的甜度,若是再稍微降低一点,让肉本身的香味更加纯粹地散发出来,或许会更完美,口感层次也会更加丰富。” 傻柱和娄晓娥听后,如获至宝,连忙用力点头,将建议一字不落地记在心里,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关键要点。

    接下来的几道菜,王老先生都给出了专业而又细致入微的评价。当那道融合了南北风味的 “海鲜烩面” 端上桌时,王老先生眼前一亮。面条劲道十足,根根分明,咬起来富有弹性;海鲜新鲜得仿佛还带着大海的气息,虾肉饱满、贝肉鲜嫩;汤汁浓郁鲜香,是用多种海鲜和骨头精心熬制而成,喝上一口,仿佛能感受到大海与陆地的奇妙交融。王老先生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说道:“这道菜将南北风味融合得恰到好处,既有南方的细腻鲜美,又有北方的豪爽大气,实在是难得!” 而对于一道素菜,王老先生则指出火候掌握得稍有欠缺,青菜的口感不够脆嫩,少了些清爽的感觉。

    就在大家专注于美食评论时,四合院那边却起了小风波。正值午后,阳光正好,是晾晒衣物的好时机。秦京茹在院子里忙碌地晾晒着刚洗好的床单,五颜六色的床单在晾衣绳上随风飘动,像是一片五彩的旗帜。贾张氏抱着一堆衣服慢悠悠地走出来,看到晾衣绳上已经密密麻麻挂满了秦京茹的床单,顿时脸色一沉,不乐意了。

    “我说京茹啊,你这晾这么多,别人还怎么晾啊?” 贾张氏扯着她那尖锐的嗓子大声说道,声音在院子里回荡,惊飞了枝头的小鸟。秦京茹正忙着整理衣物,头也没抬地回应:“大妈,我这不是着急嘛,今天太阳好,想赶紧把床单晾干,明天家里要来客人呢。”

    “你着急,别人就不着急啦?” 贾张氏一听,更加不依不饶,伸手就去扯秦京茹的床单,嘴里还嘟囔着,“我不管,你得给我腾个地儿,我这衣服也等着晒呢。” 秦京茹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衣物,伸手去阻止贾张氏,着急地说道:“大妈,您别扯,我这刚晾好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争吵声越来越大,引得院子里的邻居纷纷探出头来观望。

    一大妈听到声音,从屋里快步走出来劝解:“都别吵了,多大点事儿啊。京茹,你看看能不能收几件,给贾大妈腾个地方。大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互相体谅着点。” 秦京茹心里虽然十分不情愿,但又不好驳一大妈的面子,犹豫了片刻后,只好不情不愿地收了几件床单。可贾张氏还是不满足,嘴里嘟囔个不停:“就收这几件,哪够啊,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这让秦京茹心里委屈极了,眼眶都微微泛红。

    回到餐厅这边,王老先生的评价已经结束。他看着傻柱和娄晓娥,语重心长地说:“总体来说,菜品和服务都很不错,看得出你们的用心和对美食的热爱。不过,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需要不断钻研、持续改进,才能在这行站稳脚跟。” 傻柱和娄晓娥连连称是,态度诚恳地表示一定会认真对待他的每一条建议,努力让餐厅变得更好。

    王老先生离开后,傻柱和娄晓娥立刻召集员工开会。会议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傻柱把王老先生的评价详细地传达给每一位员工,然后说道:“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咱们怎么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厨师们纷纷发言,表示会加强对菜品的研究,从食材的源头开始严格把控,仔细挑选每一块肉、每一把蔬菜,并且在烹饪火候上多下功夫,反复练习,力求每一道菜都能达到完美状态。服务员们也积极表态,承诺会提高服务质量,更加关注顾客的需求,从顾客进门的那一刻起,就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在四合院,秦京茹心里还是憋着一股气,她越想越委屈,于是找到秦淮茹诉苦:“姐,你说这贾大妈也太不讲理了,就为了个晾衣绳,跟我吵成那样,还不依不饶的。” 秦淮茹轻轻拍了拍秦京茹的肩膀,安慰道:“别往心里去,她就那脾气,咱们多担待点。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别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

    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第二天,阳光依旧灿烂。贾张氏像是故意的,在秦京茹晾衣服的时候,把自己的衣服晾在最外面,而且还特意把衣服抖得大大的,完完全全挡住了秦京茹衣服的阳光。秦京茹看到后,气得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她快步走到贾张氏面前,质问道:“大妈,您这是什么意思?昨天我都让您了,今天您还这样。” 贾张氏却装作一脸无辜,说道:“我怎么了?我晾我的衣服,谁让你晾得那么晚。” 两人又吵了起来,声音比昨天还大。

    这次,聋老太太也被惊动了。她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出来,咳嗽了几声,大声说道:“都别吵了!住在一个院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为这点小事闹得这么不愉快,像什么话?丢不丢人?” 贾张氏和秦京茹看到聋老太太,都立刻闭上了嘴,低着头,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

    聋老太太看着她们,语重心长地说:“咱们四合院是个大家庭,大家要互相体谅。京茹,你以后晾衣服的时候,多考虑下别人,别只顾着自己;贾张氏,你也别太计较,都是邻居,何必为了这点小事伤了邻里感情呢?” 两人听了,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纷纷点头表示以后会注意,不再因为这些小事争吵。

    在餐厅这边,经过几天日夜不停的努力,员工们按照王老先生的建议对菜品和服务进行了全面改进。为了检验改进的效果,傻柱和娄晓娥决定进行一次内部试吃。试吃当天,餐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围坐在一起,满怀期待地品尝着改进后的菜品。每一道菜上桌,大家都认真品尝,细细品味其中的变化。

    “嗯,这道红烧肉的味道确实比之前更好了,酱汁的甜度恰到好处,突出了肉的香味,口感更上一层楼。” 一位资深厨师品尝后,忍不住称赞道。其他员工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对改进后的菜品和服务都非常满意,大家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喜悦。

    就在餐厅的事情逐渐步入正轨时,大领导又带来了一个新的消息。市里要举办一场规模宏大的美食节,汇聚了各地的美食精英和知名餐厅,影响力极大。大领导亲自推荐,邀请傻柱的餐厅参加。这对傻柱来说,既是一个难得的展示自己、提升餐厅知名度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毕竟要在众多优秀餐厅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傻柱和娄晓娥得知消息后,立刻回到办公室商量。两人坐在办公桌前,表情严肃而又充满期待。傻柱沉思片刻后说:“晓娥,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不能错过。不过,这美食节上肯定高手如云,咱们得好好准备。” 娄晓娥点头表示同意,说道:“对,咱们要拿出看家本领,准备一些独特的特色菜品,还要设计一个吸引人的展位。”

    两人商量好后,开始着手准备。四合院的邻居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也纷纷表示愿意帮忙。许大茂主动承担起设计展位的任务,他对这个工作充满了热情,四处寻找灵感。他跑遍了城里的各个展览馆、艺术工作室,还查阅了大量的设计资料,绘制了多份设计草图。每一份草图他都精心构思,反复修改,力求设计出一个既独特又能体现餐厅特色的展位。

    秦淮茹和秦京茹则组织女邻居们帮忙准备食材。她们一大早就来到菜市场,在众多摊位中仔细挑选每一种食材。她们仔细查看蔬菜的新鲜度,轻轻捏一捏,看看是否饱满;检查肉类的色泽和纹理,闻一闻有没有异味。每挑选一种食材,她们都像是在挑选一件珍贵的宝物,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品质。

    易中海、刘海中和何大清等男邻居们也不甘示弱,主动帮忙搬运物品。他们一趟又一趟地搬运着食材、厨具和搭建展位的材料,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毫无怨言。大家齐心协力,为美食节的准备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傻柱的餐厅为美食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着美食节的日子越来越近,傻柱和娄晓娥以及四合院的邻居们都满怀期待,他们相信,在这次美食节上,傻柱的餐厅一定能够大放异彩,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为四合院争光。而四合院的邻里关系,也在这一次次的生活琐事和共同努力中,变得更加紧密和深厚,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