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72章 陛下,何不去问问陈掌柜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72章 陛下,何不去问问陈掌柜

    御书房。

    下朝后的朱棣正在大发脾气。

    “混账东西!”

    朱棣暴怒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发出‘彭’的一声闷响。

    “陛下息怒,为了一个日本使臣不值当。”郑和站在一旁劝慰道。

    下朝之后,朱棣单独召见了郑和。

    朱棣看着郑和,沉声说道:

    “朕不是生日本使臣的气,朕知道间中闺密的意思,无非就是说大明皇帝得位不正,估计这不是间中闺密一个人看法,而是南洋周遭所有国家的看法。”

    “这也是朕支持你下西洋的目的,一定要将永乐一朝的事情,传遍南洋,宣扬永乐一朝国威!”

    郑和郑重的点了点头:

    “陛下,臣哪怕是死,也会完成这个旨意!”

    郑和跟着朱棣身边,一路从北平砍到南京。

    知道朱棣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得位不正!

    洪武年间,朱元璋就已告知南洋诸国,大明下一代继承人是建文帝。

    朱元璋的影响力,在南洋不弱。

    所以,朱棣最开始想下西洋的目的,就是宣扬大明的强盛,让海外的国家知道,大明永乐一朝很强。

    朱棣欣慰的看着郑和,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开口道:

    “郑和,你认为生擒陈祖义的事情怎么样?”

    郑和犹豫片刻之后,道:

    “生擒陈祖义难度很大!”

    “很大?”

    朱棣有些好奇,要知道郑和出生航海世家,从小就接触航海事务,各方面能力都没得说。

    可郑和依然说出了难度很大几个字,显然陈祖义不简单。

    郑和点了点头道:“陈祖义在洪武年间就已经活跃在南洋一带,早已习惯海上的艰苦,这人也确实有能力,性格大胆,心思细密,敢打敢拼,组建的海上力量,驻守在马六甲海峡的重要位置,专门埋伏和掠夺经过的商船和使船,势力范围覆盖,南海、印度洋等地。”

    “据臣收到的消息,陈祖义的战船数量超过一百艘,部属人数达到上万人。”

    朱棣闻言,皱起了眉头。

    一百多艘舰船,上万人的海军!

    这样的力量,已经接近大明这一次下西洋出行队伍的一半。

    第一次下西洋如今就将剿灭陈祖义作为首要目标,很有可能损失惨重!

    到那时,没有盈利的消息传回大明,不要说接下来海上丝绸之路与’永乐公司‘建设不下去。

    就连大明舰船打造的地方市舶司,都要大砍预算。

    朱棣思索片刻之后,问道:

    “大明剿灭陈祖义的海上力量,能得到什么?”

    朱棣问的很直白,但往往国家的重大决议,就是如此。

    一件亏本的买卖,一个人有可能去干。

    但是一个国家必须慎之又慎。

    毕竟牵扯的已经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那么简单,而是成千上万个人在其中。

    而这里面核心就是‘利益’二字。

    如果利益足够诱人,那么一定的损失是可以接受的。

    郑和拱了拱手,并没有直接说好处,而是讲解起了陈祖义在南洋的战绩:

    “陛下,臣自从得到下西洋的任务之后,就一直在学习与搜集各种海上知识。”

    “也早早了解到了陈祖义此人,他的战船像鲨鱼一样,四处寻找过往的商船,一旦发现,就会毫不留情地拦截,然后肆无忌惮地抢劫,劫掠对象包括了来自大明、日本、印度、波斯、阿拉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商船和使船。”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东亚和南亚的海上贸易秩序,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恐惧,甚至有些南洋小国还会出现主动向陈祖义进贡,以此来免于被抢劫的荒唐事情。”

    “南洋所有国家只要提到陈祖义的名字,都会谈之色变。”

    话落,朱棣的手指敲击着桌案,良久之后,沉声道:

    “也就是说,如果大明将陈祖义剿灭,那以后大明将会彻底制霸南洋!”

    南洋诸国对陈祖义恐惧,如果大明剿灭了陈祖义,那么下西洋的目的已经远超预期。

    南洋诸国彻底臣服,以后贸易畅通无阻。

    相应的,代价很大!

    朱棣犹豫再三之后,沉声道:

    “郑和,以你对大明目前海军的了解,剿灭陈祖义有几成把握!”

    郑和道:“战胜把握有十成!”

    “可剿灭的把握不足三成!”

    朱棣眉毛一挑,问道:“为何相差这么多?”

    郑和有些无奈的说道:“陛下,陈祖义在南洋经营多年,他的海盗集团不仅是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也是一个庞大的人员网络。”

    “陈祖义与各国的商人和官员进行贸易与交涉,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南洋诸国甚至有的国王都与陈祖义有关联。”

    “而且陈祖义率领的海盗还曾攻打沿海的国家,据说打下了五十多座城镇,作为陆地后勤补给点。”

    “如果正面相遇,臣坚信大明必胜,可想要在南洋剿灭陈祖义的力量,很难。”

    朱棣听后站起身来,一只手撑在桌案上,一只手叉着腰,低着头看着桌案上的两份国书,生气的开口说道:

    “间中闺密的用意无非就是想让大明满南洋的剿海盗,不断消耗大明资源与国库!”

    “好啊,原来在这里等着朕呢!”

    朱棣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处理政务与漠北的事情上,南洋的事情几乎全权交给了郑和负责。

    现在看来,南洋的事情,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与陈祖义打决战还好,如果打持久战,大明真会吃不消。

    毕竟陈祖义打的是以战养战,可大明不行。

    南洋在开辟一个漠北战场,许多事情都要因此耽搁了。

    可若是不开辟,陈祖义那些海盗以后必定是一个祸害。

    朱棣叹了一口气,心情有些烦躁。

    就在此时,郑和突然开口说道:

    “陛下,剿灭甚至生擒陈祖义,有一个人有可能会有办法。”

    “陛下何不去问问陈掌柜,他的才能与见识臣已见识过了,世间罕见。”

    “哪怕陈掌柜想不到剿灭陈祖义的办法,可若想出一个应对日本使者第二份‘假国书’的办法,也是极好。”

    刹那间,朱棣豁然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