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41章 税收不收粮食!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41章 税收不收粮食!

    没过多久,陈羽就从后厨端上来了这一次他特意准备的硬菜卤猪蹄,外加几道小炒,然后又摆出了几坛酒。

    陈羽摆好碗筷之后,也不客气,坐了下来,对着老夏说道:

    “老夏,你算走了大运,一来就可以尝到我做的卤猪蹄,老朱之前都没有吃到过。”

    夏原吉满意的点了点头。

    桌上,一碟卤猪蹄色泽红亮,散发着诱人香气。

    光是这个卖相,就已经将夏原吉的胃口勾起来了。

    陈羽给老朱与老夏一人倒了一大杯酒之后,笑着笑道:

    “行了,开吃吧,等的也挺长时间的。”

    朱棣目光落在那碟卤猪蹄上,率先伸出手,夹起一块卤猪蹄,轻轻咬下一口。

    猪皮略带嚼劲,却又软糯弹牙,卤汁瞬间在口中爆开,浓郁的香味弥漫开来,咸香中带着微微的甜意,花椒与八角等香料的气息巧妙地融合其中,刺激着味蕾。

    他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此卤猪蹄滋味,倒是独特。”

    夏原吉见状,也夹起一块放进口中,轻咬一口,细细品味,随后点头笑道:

    “确实别有风味,掌柜的不仅才识渊博,想不到还有这样一副好手艺,之前没有发现这间酒馆,实在可惜!”

    陈羽听见老夏的评价,心中惊喜。

    他清楚,这是成功拿捏住了老夏的胃。

    明朝的时候,卤猪蹄对于富贵人家来说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是陈羽采用的是二十一世纪的做法。

    以盐、酱油、酒、葱、姜、花椒、八角等常见调料为主,这些调料多为天然食材制成,味道相对纯粹。

    尤其是其中的盐,自然用的是超越这个时代的细盐。

    味道当然更好。

    他也拿夹起一块,说道:

    “现在发现也不晚,老夏,你以后有空可以常来我这间酒馆捧捧场,我会做的可不止这些。”

    说话间,陈羽咬了一大口,脸上满是享受。

    “那当然,我观测掌柜的以后一定能够飞黄腾达,这间小小的酒馆可容不下掌柜的。”

    “如果不趁着你没有功成名就之前来多吃几次,只恐怕以后都吃不到这样可口的饭菜,喝到这样的美酒。”

    夏原吉说话的语气非常诚恳,对于提出这样造福天下百姓计策的陈羽,在他的心中评价很高。

    而且夏原吉清楚陈羽在市井之中待的时间,注定不会太长。

    如果以后陈羽真的步入朝堂,以他那样的能力,怎么还会再进入后厨做饭?

    陈羽一愣,这老夏看人挺准!

    他举起酒杯,道:

    “那就借你吉言,老朱,老夏,来碰一个,希望我们以后都能心想事成!”

    朱棣笑了笑,有人敢找他喝酒碰一个?

    这倒是一件稀奇事。

    但是,朱棣还是配合的举起来酒杯。

    古有‘周公吐哺天下归真’,今有他永乐帝对待人才,自然也会更加宽容。

    夏原吉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

    识趣的将自己杯子放低一些。

    随后,三人一饮而尽!

    “好酒!”

    夏原吉喝了一口酒,舒坦的吐出一口浊气。

    怪不得永乐帝每隔一段时间就出来一次,这样的好酒好人好才,如何不让人眷恋。

    朱棣渐渐放松了身姿,不再有朝堂之上的威严紧绷。

    开始与陈羽与夏原吉推杯换盏。

    这碟卤猪蹄与这几坛酒,竟成了拉近君臣距离的奇妙媒介。

    让永乐帝这位大明最尊贵的人,在这烟火气息浓厚的小酒馆中,暂享片刻宁静与自在。

    这样的惬意感觉,

    比之前在老和尚姚广孝那里喝茶的时候,还要好。

    酒过三巡之后,夏原吉出言道:

    “掌柜的,我想问一下,就是每一年关于朝廷收税中的贪污问题,你怎么看?”

    陈羽对夏原吉提这样的问题,已经见怪不怪。

    老朱的这些朋友每一次过来,不问一点政治上的问题,陈羽都会怀疑此人不是老朱的朋友。

    陈羽闻言轻轻的摇了摇头:

    “自古以来百姓都是生活在最底层,遭受各种剥削,就比如交税的时候会遇到‘大斗进,小斗出’,‘刮平’等,无一不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但是这些钱却没有进入朝廷国库,反而进入了某些人的口袋。”

    朱棣疑惑的问道:

    “什么‘大斗进,小斗出’,‘刮平’?”

    陈羽解释道:“‘大斗进,小斗出’就是官吏在征收粮食时,会使用特制的粮具,收粮斗会比标准斗容积大,使得农民不得不多交粮食;而在发放粮食(如赈灾、军粮发放等情况)时,却使用容积较小的斗,这样一来,中间的差额就被官吏贪污。”

    “刮平则是更加的侮辱智商,就是欺负老实人。”

    夏原吉再次震惊了,没有想到陈羽一个小小的掌柜,身为商贾之列,但是对于下面如何敷衍朝廷了解的如此清楚。

    朱棣看着陈羽的意思,看来下面的官员还真不老实啊!

    他沉声道:

    “果然,永乐帝登基之后,对于治理贪官污吏上的一些手段,还是太仁慈了。”

    “有时候剥皮萱草的法子,还是应该时不时的拿出来震慑一下,才能让那些人管住手!”

    陈羽摆了摆手:“老朱,不是治理手段仁慈的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只要有人就会存在贪腐,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你应该也听过。”

    “而且,洪武帝手段够残忍血腥吧,但是贪官不一样杀了一茬又一茬。”

    朱元璋对贪官之严酷,可谓历史上罕见。

    洪武帝想的是利用严酷的刑罚,来锻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

    但没想到最后,

    朱元璋的做法不仅没有断绝贪官污吏的存在,反而还让明朝成为了贪官最多的一个王朝。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夏原吉喃喃自语,细细品读着这句话。

    良久,夏原吉无奈的说道:

    “掌柜的,说的很精辟啊,只是哪怕把这些田税有一天转移到了商税那边,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难道每一年税收这样大额亏损的局面,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

    “朝廷可派遣专员,巡粮御史监督。”朱棣提出了他的解决办法。

    毕竟每一年各地方如果出现巨额的贪腐案件,都是朝廷派遣巡按御史去查案。

    这样一来,也可以设置一个巡粮御史,去监督每一年收粮情况。

    陈羽摇了摇头,直接否定道:

    “全国各个州县都要收粮,巡粮御史数量一多,那么里面人员的质量能够保障吗?”

    “如果所派遣的巡粮御史与当地官吏同流合污,是不是还要再派遣专员去督查巡粮御史呢?”

    “这……”朱棣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个办法行不通。

    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问题又绕回来了。

    治标不治本。

    陈羽看着老朱与老夏二人都在低头思索,不再说话,

    于是说道:

    “其实很简单,税收的时候不收粮食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