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152章 陈浩厉害啊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第152章 陈浩厉害啊

    “主要是想收大棚里面的农产品吧?”陈浩稍微琢磨了一下,便问道。

    红旗生产队有名的农产品,就是大棚里面的东西,想收其他农产品收,不一定非得针对红旗生产队,其他的生产队也有,特别是每次赶集的时候,有不少生产队都会将农产品拿到集上卖换现金。

    换取的现金好购置一些农业生产资料,或者是买一些必须的产品,再或者是作为副业,提升村民的工分值。

    “是这个意思,其他的生产队也搞了些大棚,但总体的面积没有红旗生产队这么多。”杨治平点头。

    “这人就想着收一些红旗生产队大棚的农产品。”

    大棚里的农产品很赚钱,红旗生产队整体的生活水平上升了不少,这在整个大队内都传得很开。

    很多人都非常羡慕。

    红旗生产队的村民羡慕陈浩,陈东升,陈伟,而其他生产队则是羡慕红旗生产队。

    套娃一般。

    “这人是杨队长你家的亲戚?”陈浩问道。

    “不是亲戚,我跟他不是一个姓,只不过这人在公社那边有点关系,他一个亲戚在公社里面当干部。”杨治平道。

    “前段时间,他到我家里,跟我见了个面,说了这个想法,我没有答应,只是说这个事情得要问问红旗生产队的想法。”

    红旗生产队名义上的队长是陈自强,但是杨治平却清楚,实际上好多事情陈自强估摸着也做不了主了。

    陈浩说了才算。

    陈自强是小王,陈浩是大王。

    陈浩在红旗生产队才是话事人。

    “我是红旗生产队的副业队长,队长是陈自强同志,其他的几名队委干部比我的资历要深,这个事情我能下决定?能替红旗生产队拍板?”陈浩喝了口酒。

    抬头看了看陈自强,又看了一眼其他的几名队委。

    一旁的杨治平听的心里惊讶不已。

    陈平看着年轻,但是处事的手段当真是老辣!

    别人对红旗生产队不了解,可能不知道红旗生产队到底怎么回事,但他对红旗生产队比较了解,知道陈浩在生产队起着关键作用。

    哪怕是副业队长,但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陈浩做的。

    所以他这才过来询问红旗生产队队委,特别是陈浩的意见,可陈浩并没有马上说出心里的想法,反而询问陈自强等一众生产队队委的想法。

    以退为进!

    让一众队委主动挑明到底谁能拍板!

    “红旗生产队能将日子过的这么好,让其他生产队羡慕,这都是你的功劳,副业也都是你搞起来的,要上交的农产品,国家规定收购农产品,这些方面保证了,其他我们生产队自己处理的那部分,我觉得你比谁都有资格拍板做决定。”陈自强跟先前一样,毫不动摇的站在陈浩这一边。

    保证国家的,余下的怎么处理,陈浩说了算!

    “是这个意思。”

    “陈浩同志就能做决定,咱们在做生意,做副业方面不如你,只负责管好田地里的事,管好村里的事,其他的事情咱们管不好。”

    其他几名队委成员也附和陈自强。

    将事情的决定权交给了陈浩。

    哪怕有个别的人心里有想法,但至少在面上对陈浩保持着敬重,没有挑战陈浩的地位。

    “多谢各位同志对我的信任。”陈浩道。

    他拱了拱手,又端起酒杯跟几人抬了抬,而后对杨治平道,“这人要收购红旗生产队的农产品,原则上我是不反对的,这对红旗生产队来说是好事。”

    “不过这个事他不应该去大队说,应该直接到红旗生产队的队委办公室来谈,只要他给的价钱比其他人给的高,红旗生产队大棚里面种出的瓜果蔬菜,也不是不能批发给他。”

    细节方面,肯定要当面说。

    让人传话,实际上就是想要走后门,在某些地方想要通融,这一点陈浩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本来批发大棚里面的瓜果蔬菜,就是赚钱的行当,基本上就只对接孙苗苗,其他人想要过来分一杯羹,哪有那样的好事?

    跟大队打声招呼,就行了?就想拿勺子到碗里挖肉?

    那么多领导,那么多关系,每个人如果都只是打一声招呼,就过来批发大棚里的瓜果蔬菜,肯定会侵犯自己的利益。

    如今不止是工业产品是卖方市场,就是农产品,同样也是卖方市场!

    “没问题,等什么时候我碰见他了,跟他说一声,让他直接到红旗生产队队委这边来谈。”杨治平说道。

    这个事他其实也不想传话,自己从中并没有丝毫的利益,但是这个想要批发红旗生产队大棚瓜果蔬菜的人,在公社那边有关系,他不得不卖一个面子。

    “瓜果蔬菜不愁卖,只要种出来,就能卖出去,很受欢迎,就是塑料薄膜,竹子之类的比较难搞,村子后山上面的竹子全部都被砍光了,还得去别的地方砍竹子,别的地方又不让砍,还得花钱买。”陈自强道。

    “公社那边塑料薄膜也很受欢迎,非常紧缺,杨队长,你能不能跟公社那边协调协调,多给咱们红旗生产队搞一些塑料薄膜?”

    别的生产队也有一些搞了大棚种植,规模虽然没有红旗生产队这么大,但是原本就比较稀缺的塑料薄膜,包括竹子,都成了紧俏的农资产品。

    陈自强去了好几趟公社,都是空手而回,没有塑料薄膜了。

    “也不止你一家生产队跟我说过这个事,其他的生产队队长也跟我提到过,我也到公社那边跑了几次,每次都说塑料薄膜没了。”杨治平吃了口菜。

    “你们红旗生产队还算好的,早就买了不少塑料薄膜,盖了不少大棚,其他的生产队大棚面积没有像红旗生产队规模这么大,现在就是想要搞大棚,也没塑料薄膜。”

    他也没啥好办法。

    “回头我到县里找人问问,看县供销社那边有没有塑料薄膜。”陈浩说道。

    “县里那边要是有关系,能打听打听,是再好不过了,毕竟县里比公社要大得多,农业生产资料也更丰富。”陈自强高兴道。

    杨治平又看到陈浩两眼,心里很惊讶。

    陈浩厉害啊!

    去县里搞副业一段时间,人脉关系居然这么广。

    能搞到卡车,看这语气,塑料薄膜应该也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