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 第267章 农场的希望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第267章 农场的希望

    卫国脚步匆匆迈进朱副场长的办公室。

    只见朱副场长一下子就从办公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满是焦急急切地说道:

    “小卫,你可总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去秦城那边了呢。

    把电话都打到秦诚那儿了,这才知道你回老家去了。这两天可把我给急坏了。”

    卫国忙问道:“出什么事了?是不是有人打算大批出售手里的山货?”

    朱副场长摆了摆手,神情凝重地说:

    “不是你个人的事儿,是咱们农场面临的一个大挑战。

    前几天我回总部开了个重要会议,上面要求咱们几个军区农场搞一场比赛,

    每个农场得提供两到三个水稻新品种,而且每个品种要提供种子一千斤 ,还要求下个星期一就得交到上面去。”

    说着,朱副场长脸上的愁容愈发明显,

    “今天都已经星期四了,可咱们农场一个新品种都没有,别说三个了。

    黄副省长出主意,让我来找你,他说你肯定有办法。”

    卫国一听,不禁立马双脚跳了起来,大声说道:

    “这个老黄可真会坑人,这么短的时间,我上哪儿去弄水稻新品种啊?”

    朱副场长见卫国这般反应,赶忙转身打开后边的柜子,

    从里面掏出来两条华子,满脸堆笑地递过去,说道:

    “这两条烟还是秦诚送给我的,我一直都没舍得抽,现在就送给你。

    要是这事儿成了,咱们能评上一等奖,还有丰厚的奖励呢。”

    “什么奖励?”卫国好奇地问道。

    朱副场长听到卫国这么问,心里明白有希望了,故意卖了个关子,神秘兮兮地说: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包你满意。”

    卫国心里琢磨着,这问题看似棘手,可在这四十年间,农业发展日新月异,也不知道出现了多少个新品种。

    随便拿出一个,说不定就比现在的强。

    不过,上一世卫国从来没有种过地,也没怎么关注过农业这方面的事情,于是便问朱副场长:

    “现在咱们这儿水稻的产量大概是一亩地多少?你大概估计一下,他们提供的水稻产量会是多少呢?”

    朱副场长思索片刻,回答道:

    “现在咱们农场的水稻,一亩地大概在四百到六百斤,他们提供的新品种肯定要比这个产量高一些。”

    听朱副场长这么一说,卫国心里便有了主意,对场长说道:

    “你把咱场原来种的水稻,给我拿两亩地的种子,星期日我给你送来两个水稻品种的种子。”

    一听这话,朱副场长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感觉今晚也能睡个好觉了。

    他匆匆来到仓库,按照卫国的要求,给卫国拿了两亩地的水稻种子。

    卫国拿着这两亩地的水稻种子,回到自己的住室。

    一进屋,便锁上门,进到空间里。

    卫国找到有福,问道:

    “有福,咱们现在种的水稻品种,现在一亩地能产多少斤?”

    有福恭敬地回答:“一亩地应该是两千斤左右。”

    卫国接着说:

    “我现在急需两个水稻品种。你从咱们现有的水稻品种当中,进行优选优育,

    选出两个水稻品种,每个品种各需要一千斤,我星期日就要用。”

    说完,卫国又递给有福两亩地的水稻种子,说道:

    “你把这两亩地的种子种上,看看产量到底有多高。”

    “好的,主人。明天这个时候我把产量报给你。”有福爽快地答应道。

    到了晚上,闲来无事的卫国又进到空间里。

    只见有福正带领着他的十个人,在一片水稻田中忙碌着。

    他们专注地在一整片水稻里,把那些长得比较壮实、已经成熟的水稻挑了出来。

    因为这个空间里的水稻一个小时就能成熟一次,所以想要收获一千斤水稻种子也不是难事。

    这时候,有福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两株水稻,说道:

    “主人 你看我手里的这两棵水稻,这一棵是咱们原来的品种,另外一棵是你让我种的。”

    卫国仔细观察,发现空间里种的水稻不仅棵架大,水稻穗也长多了。

    再看农场里原来的水稻,棵架小,穗儿也短,产量明显要低很多。

    星期六早上,卫国再次来到空间里。

    有福一看到卫国走来,赶忙迎上去说:“主人,你看这四垛水稻。

    上面标着1号的,是我优选出来的水稻品种,这个水稻品种一亩地能产两千二百斤。

    这个上面标着2号的,是我育出来的水稻2号品种,亩产两千斤。

    这两个标着3号的是你给我的两亩地水稻种子,一亩地产量在一千斤。”

    听有福这么一说,卫国心里便有了底。

    他知道,有福优选优育出来的水稻新品种,经过种植验证,产量绝对能在比赛中拿到第一。

    到了下午,卫国来到农场外面,在四下无人的地方,把车放了出来。

    然后他上到汽车上,将标着1号的水稻种子装了一千斤,2号种子也装了一千斤,之后便又回到农场里。

    他刚把种子卸到仓库,朱副场长听到动静就走了过来。

    卫国见状,便把1号种子拆开了一袋,抓出来一把种子。

    朱副场长本就是农民出身,又在农场里做了这几年场长,对水稻那是颇有研究。

    可他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水稻种子,只见种子色泽金黄,粒粒饱满。

    这时,卫国又从另外一个包装里,把整棵水稻拿了出来。

    朱副场长一见到这水稻标本,脸上乐开了花,

    笑得满脸除了褶子就是牙,不仔细看都看不见眼睛。

    他心想,就凭这种子和标本,估计明年的比赛冠军非咱们农场莫属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农场里的人们都满怀期待,他们精心筹备着即将上交的水稻种子。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关乎农场荣誉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

    为了确保种子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工作人员们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包装好,还专门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司机负责运送。

    比赛的日子终于来临,现场气氛紧张而又热烈,

    评委们仔细地查看每一个品种的种子,从外观、饱满度到发芽率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评估。

    当轮到卫国所在农场的种子时,评委们的目光一下子被那金黄饱满的种子吸引住了。经过一番细致的检验和数据分析,结果终于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