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侠五义 第二十二回 金銮殿包相参太师 耀武楼南侠封护卫
热门推荐:
率土之滨:五千年各国武将大混战
我有一剑可斩天
重生之宠妃当道
万人迷属性爆表,表小姐逆袭团宠
人在星铁,但是p社活阎王
六零养仔仔从心开始
先婚后宠的妻
娘子征服世界,我征服娘子!
妖女请自重!
包公顺利审明谈月的案子后,吩咐道:“把黄寡妇母女三人带上来!”不一会儿,三人被带上堂。只见金香果然长得奇丑无比,仿佛是被命运随意捏就的模样,五官像是杂乱无章地拼凑在一起;而玉香虽说面容俏丽,可浑身却散发着一股妖冶淫荡之气,就像娇艳却有毒的花朵。
包公目光如炬,直视黄寡妇,严肃问道:“你收了谈月三百两银子,藏在什么地方?”黄寡妇见谈月已经招供,知道再也隐瞒不住,只好老实交代:“就藏在家中柜子的底层。”包公立刻派人前去起获赃银。随后,包公命人给黄寡妇母女每人上了一拶子,那拶子就像恶魔的爪子,紧紧夹住她们的手指,让她们疼痛难忍。之后,将她们母女发落至教坊司,黄寡妇本就贪财卖奸,正好让她做虔婆,这就像把鱼儿放进了泥沼,正中下怀;玉香生性轻浮,就去做娼妓,也随了她倚门卖俏的心思。金香自觉容貌丑陋,一直无人愿意聘娶,便心甘情愿地选择遁入空门,做了尼姑。赃银起获后,包公判罚拿出五十两赔偿给赵国盛,让他另娶他人。谈明平日里品行端正、行事谨慎,便让他担任通真观的观主。谈月则被判处边远充军,等参奏的批复下来,与相关人证对质清楚后,再押解出发。
案件审判完毕,包公退堂,回到书房。此时,公孙先生已经把参奏的折子底稿准备妥当,前来请示。包公仔细看过,又在上面补充了几句谈月的口供,才让公孙策抄写清楚,预备第二天五更上朝时参奏。
到了第二天,天子临朝听政。包公走出大臣队列,俯身跪在金色的台阶下。仁宗皇帝一见到包公,顿时满心欢喜,一眼便知他病体已经痊愈,急忙传旨宣他上殿。包公先谢过圣恩,然后双手高高捧着折子,恭恭敬敬地呈给皇帝御览。圣上看完,又有桃木人儿等物证,心中不禁暗自思量:“难怪包卿突然得病,还不知病因,原来是有人在暗中陷害。”又转念一想:“庞吉你身为堂堂国戚,怎么能做出这种小人的暗昧之事?真是岂有此理!”想到这儿,便立刻宣庞吉上殿,仁宗将参奏的折子扔到他面前。庞吉见皇帝龙颜大怒,心中一惊,赶忙捧起折子阅读,读完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像被抽去了魂魄,“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只能低头认罪。
圣上严厉地斥责了他一番,念在他是皇亲国戚,下令从宽处理,罚俸三年。随后,天子又温言安慰了包公一番,还当场让庞吉向包公当面赔罪。庞贼不敢违抗圣旨,只得乖乖走到包公跟前,低头谢罪。包公心里也清楚庞吉是国戚,深受皇上眷顾,而且已经罚了他的俸禄,便不再追究。这件事幸亏有善于调和的天子从中周旋,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人重新谢过圣恩,随后众人退朝,天子回宫。
包公已经五六天没能上朝,便在内阁处理这几日积压的公事。这时,圣上亲自派内辅出来宣旨:“圣上在修文殿宣召包公。”包公听闻,立刻跟随内辅进入宫中,来到修文殿,向皇帝行朝拜之礼。天子赐座,包公谢恩后坐下。
天子关切地问道:“爱卿六日未上朝,朕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心中郁闷不已。今日见到爱卿,才觉得心情舒畅。”包公赶忙上奏道:“臣突然患病,劳烦圣上挂怀,臣实在担当不起。”天子又问:“爱卿参奏折子上提到的义士展昭,他是个怎样的人?”包公奏道:“此人是个侠义之士,臣多次承蒙他的救护。”接着便详细讲述:“当初臣赶考时路过金龙寺,遭遇凶僧陷害,多亏展昭将臣救出;后来臣奉旨前往陈州放赈,路过天昌镇时擒拿刺客项福,也是他出手相助;就像前几日在庞吉花园破除妖魔邪术,还是他的功劳。”
天子听后,龙颜大悦,赞叹道:“如此说来,此人不仅对爱卿有恩,他的武艺更是超群啊。”包公接着奏道:“若论展昭的武艺,他有三绝:第一,剑法精妙绝伦,犹如蛟龙出海,灵动又威猛;第二,袖箭百发百中,好似流星赶月,精准无比;第三,他的纵跃之法,当真具备飞檐走壁的本领,仿佛是一只敏捷的灵猿,在楼宇间自由穿梭。”
天子听到这里,忍不住鼓掌大笑,说道:“朕早就想选拔武艺超群之人,一直未能如愿。今日听爱卿所言,正合朕意。此人现在何处?”包公奏道:“此人现在臣的衙内。”天子道:“既然如此,明日爱卿将此人带入朝堂,朕要亲自前往耀武楼观看他试艺。”
包公领旨,叩拜辞别圣驾,出了修文殿,又来到内阁。处理完公事,便乘轿回到开封府。在公堂落轿后,又把府中的事务处理了一番。退堂后,走进书房。包兴递上茶水,包公吩咐:“请展爷。”
没过多久,展爷来到书房。包公便将今日圣上的旨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还说:“明早你就要随我入朝,参见圣驾。”展爷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虽不太愿意,但包公已经领旨,他也只好谦逊地说:“我只怕武艺不够惊人,反而辜负了相爷的一番美意。”两人又交谈了许久,展爷才辞别包相,回到公所。
此时,公孙策和四勇士都已经知道展爷明日要被引见给皇上,一个个见到他,都纷纷道喜。大家又聚在一起,畅饮了一番。
到了第二天五更,包公乘轿,展爷骑马,一同入朝等候。皇上前往耀武楼,满朝文武都随行护驾。天子来到耀武楼,登上宝座。包公带着展昭来到宫殿前的台阶下,展昭跪地参拜圣驾。圣上见他年纪在三十岁以内,气宇轩昂,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人群中熠熠生辉,举止又十分得体,心中十分欢喜。
天子简单询问了他的家乡籍贯,展昭一一清晰地回答,声音洪亮,条理分明。天子便让他舞剑,展爷谢恩后,走下台阶。早有公孙策和四勇士悄悄地跟过来,把宝剑递给他。展爷将宝剑抱在怀中,稳步走上台阶,先向皇上叩了头,然后将袍襟稍稍掖起,摆出一个开门式,只见寒光一闪,宝剑出鞘,仿佛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长空。起初,展爷的身体随着剑的舞动而转动,众人还能看得清招式;到后来,只见银光闪烁,剑影翻飞,让人眼花缭乱,仿佛进入了一片银色的迷雾之中。
他的剑法中,削砍劈剁、勾挑拨刺,每一招都精妙无比,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满朝文武以及台阶下的众人,无不暗暗喝彩,其中四勇士更是格外关注,他们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展爷,紧张得捏着一把汗,仿佛自己也在参与这场比试。看到展爷舞到精妙之处,他们也不禁打心底里佩服:“真不愧‘南侠’二字,这剑法简直出神入化!”
展爷施展着平生所学,每一招都饱含深意,处处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懈怠。舞完剑后,他仍以怀中抱月的姿势收住,再次向上磕头。只见他面不改色,气息平稳,就像刚刚只是进行了一场轻松的散步。
天子十分高兴,便问包公道:“这剑法真是绝妙!怪不得爱卿如此夸赞。那他的袖箭又要如何试法呢?”包公奏道:“展昭曾说,他在夜间能打灭香头之火。如今是白昼,只好用较射的木牌,上面糊上白纸,圣上随意点上三个朱点,来试他的袖箭。不知圣意如何?”天子道:“正合朕意。”
谁知包公早已吩咐人准备好了,自有执事人员将木牌拿了过来。天子验看,只见木牌上糊着洁白的纸,平整得连个小黑点、小皱纹都没有,便提起朱笔,随意点了三个大大的红点,然后让执事人员跟随展昭,任凭他自己选择合适的位置站立。因为袖箭是展昭自己练就的,对步数和远近的把握与别人使用的兵刃不同。
展昭深知圣上的心意,便跟着执事人员走下台阶,斜着走了大约二三十步远,估量着圣上肯定能看得见,才让人把木牌立稳。左右的人都退到一旁。展昭又在木牌前,对着耀武楼遥遥下拜。拜完后,站起身来,瞄准红点,转身朝着耀武楼跑去。跑了大概二十步,只见他左手一扬,右手便迅速递出,只听木牌上“啪”的一声;他立刻停住脚步,再次瞄准,又是一扬手,那边木牌上又传来“啪”的一声;展爷此时突然变换姿势,变成一个卧虎势,将腰一弯,脖子一扭,从胳肢窝内将右手往外一推,只听“啪”的一声,木牌被打得剧烈摇晃。展爷一俯身,来到台阶下,向上叩头。
此时,已经有人将木牌拿了过来,请圣上验看。只见三枝八寸长短的袖箭,都稳稳地钉在朱红点上,最后一枝更是直接将木牌钉透。天子看了,感到十分惊奇,连连称赞:“真是绝技啊!”
包公又上奏道:“启禀吾主,展昭的第三项绝技是纵跃法,必须登高才能展示,而且需要脱去长衣,动作才能更加灵活。就让他上对面五间高的楼阁,陛下可以登上高楼远望,这样才能看得真切。”天子道:“爱卿所言极是。”
圣上起身,刚登上扶梯,便传旨:“所有大臣都随朕登楼,其余人等都留在楼下。”随事内监立刻回身传了圣旨。包公带领众臣,缓缓登上高楼。天子凭栏入座,众臣环绕在左右。
展昭此时已经脱去袍服,把自己扎缚得整整齐齐,准备一展身手。四爷赵虎不知从哪里热了一杯酒过来,说道:“大哥,且饮一杯,助助兴,提提气!”展爷感激地说:“多谢贤弟费心。”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赵爷还想再斟酒时,展爷已经走出好几步了。愣爷赵虎自己悄悄饮了三杯,然后跷着脚,伸长脖子,往对面的楼阁上观看,那模样就像一只好奇的长颈鹿 。
只见展爷来到楼阁之下,转身面向耀武楼,恭恭敬敬地叩拜。随后站起身来,在平地上仿若一只优雅的鹭鸟或是灵动的仙鹤,轻盈地徘徊了几步。刹那间,他身体猛地一缩,腰背如满弓般一躬,“嗖”的一声,就像一只穿梭在云层间的飞燕,身姿轻盈,眨眼间便轻轻落在了高阁之上。这边的天子惊喜得瞪大了眼睛,不禁惊叹道:“卿等快看,他怎么一转眼间就登上高阁了呢?”众臣纷纷附和,齐声夸赞。
此时的展爷就像一位舞台上的超级巨星,尽情展示着自己的超凡本领。他走到高阁的柱子旁,双手紧紧搂住柱子,身体如同一片随风飘动的树叶,轻盈地一飘,两腿快速一飞,只听“嗤、嗤、嗤、嗤”的声音,顺着柱子飞速倒爬而上。爬到柁头时,他用左手稳稳把住,左腿盘在柱子上,虎虎生威地将身体一挺,右手潇洒地一扬,摆出了一个极具气势的探海势。天子看到这一幕,连声称赞:“好!好!”群臣以及楼下围观的众人也都忍不住大声喝彩,那声音就像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
紧接着,又见展爷右手敏捷地抓住椽头,身体滴溜溜一转,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把众人吓得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仿佛一颗心随时都会蹦出来。然而,他不慌不忙,迅速转过左手,找准椽头,脚尖稳稳蹬定檀方,上面双手交替倒把,下面两脚稳步拢步,如同一只敏捷的猿猴,从东边飞速窜到西边,又从西边窜回东边。如此来回窜动,窜到中间时,他突然把双脚猛地一蜷,身体像一个弹簧般快速卷身,往上奋力一翻,脚跟稳稳蹬定瓦陇,就这样平平稳稳地将身子翻上了房顶。
天子看到这儿,不禁脱口而出:“奇哉!奇哉!这哪里是人,分明是朕的御猫一般灵活敏捷!”谁能想到,展爷在高处耳尖,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这句话,便在房上朝着圣上叩头谢恩。众人既为他的精彩表现感到欢喜,又暗暗为他捏着一把汗。就因为圣上这金口一开,说出了“御猫”二字,南侠从此便得了这个绰号,此后人人都称他为御猫。这名号一传开,看似没什么大不了,却如同在江湖的平静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惹来了无数英雄好汉。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人人堪称豪杰。若不是这些非凡的人才出仕为官,又怎能平定襄阳的重大事件呢?这些故事,我们以后再慢慢讲述。
当日,仁宗天子亲自观看了展昭的三项绝技展示,之后便起驾回宫,并且立刻传下圣旨:“封展昭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就在开封府任职。”包公带领展昭面向皇宫方向叩头谢恩。诸事完毕后,一行人回到开封府。
包公走进书房,马上吩咐包兴准备四品武职的官服,送给展爷。展爷赶忙穿上崭新的官服,跟随包兴来到书房,要向包公行礼致谢。包公哪里肯接受,两人推辞谦让了许久,最后包公只接受了半礼。展爷又让包兴到内宅,在夫人面前代为转达,说展昭向夫人磕头问安。包兴去了好一会儿,回来禀报说:“夫人说,老爷多次承蒙展老爷护救,实在是感激不尽。日后还希望展老爷能时常帮助相爷。给展老爷道喜,这礼是万万不敢当的。”展爷恭恭敬敬地连连称是。
包公又叮嘱展爷:“明天早上都要穿着公服上朝,本阁替你代奏谢恩。”展爷感激地谢道:“卑职一定谨遵您的吩咐。”说完,便退出书房,来到公所。公孙策和四勇士纷纷上前道喜,大家相互谦让一番后,便围坐下来。不一会儿,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肴,这是众人特意为展爷贺喜准备的。
公孙策作为代表,正要安排座次敬酒,展爷连忙阻拦,说道:“咱们都是知己好兄弟,要是这样客气,可就把我当外人了。”大家见展爷如此真诚,便共同商议,一起敬展爷三杯。展爷欣然领受,谢过众人后,大家才纷纷就座。饮酒的时候,众人又聊起今天展爷试艺的精彩场景,赞不绝口。展爷却再三谦逊,丝毫没有自满的样子,这让大家对他更加佩服,就像敬重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
众人正喝着酒,只见包兴走进来,大家纷纷起身让座。包兴说道:“实在没办法陪大家了,相爷叫我来请公孙先生。”众人好奇地询问是什么事。包兴说:“刚才老爷进内宅吃完饭出来,就到了书房,让人请公孙先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公孙策便暂时向众人告辞,和包兴一起进了内宅,前往书房。
这边众人满心疑惑,怎么也猜不透相爷找公孙策到底有什么事。没过多久,公孙策出来了,大家急忙问道:“相爷叫你去,有什么吩咐?”公孙策回答:“没别的事,一来是给展大哥办理谢恩的折子;二来是因为之前在修文殿被召见的时候,圣上曾说几天没见咱家相爷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相爷由此想到国家应以选拔人才为重中之重。况且马上有太后入宫的大庆典礼,正适合增加一次科举考试,为国家招揽贤才。所以叫我起草一个条陈折子的底稿,请求开设恩科。”
展爷听后说道:“这可是一件大好事。既然如此,咱们赶紧吃饭吧,可别耽误了贤弟的正事。”公孙策说:“写一个折子底稿很容易,不用太着急。”展爷却说:“话虽如此,可相爷既然吩咐了,想来肯定是等着看呢。咱们天天都能聚在一起,也不差这一会儿时间。”公孙策觉得展爷说得在理,便要了饭菜。大家吃完后,离席散开,坐着喝茶。公孙先生趁机回到自己房间,稍微思索了一下,便提笔一挥而就,写好了折子底稿。他把底稿交给包兴,让他拿去给相爷过目,相爷看过没问题后,立刻抄写清楚,准备第二天呈递给皇上。
到了第二天五更,包公带着展爷来到朝房,等候谢恩。众人看到展爷,都忍不住小声议论,纷纷夸赞。再看展爷身着崭新的四品武职官服,整个人越发显得气宇轩昂,威风凛凛,那气质仿佛是一把出鞘的宝剑,令人既羡慕又敬畏,可远观又觉可亲。
等到圣上升殿,展爷谢过恩后,包公便将请求开设恩科的奏章递了上去。天子看了十分高兴,朱笔批示同意,将奏章发到内阁,内阁立刻抄录并颁布到各省。各地的文书一传达下去,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包公目光如炬,直视黄寡妇,严肃问道:“你收了谈月三百两银子,藏在什么地方?”黄寡妇见谈月已经招供,知道再也隐瞒不住,只好老实交代:“就藏在家中柜子的底层。”包公立刻派人前去起获赃银。随后,包公命人给黄寡妇母女每人上了一拶子,那拶子就像恶魔的爪子,紧紧夹住她们的手指,让她们疼痛难忍。之后,将她们母女发落至教坊司,黄寡妇本就贪财卖奸,正好让她做虔婆,这就像把鱼儿放进了泥沼,正中下怀;玉香生性轻浮,就去做娼妓,也随了她倚门卖俏的心思。金香自觉容貌丑陋,一直无人愿意聘娶,便心甘情愿地选择遁入空门,做了尼姑。赃银起获后,包公判罚拿出五十两赔偿给赵国盛,让他另娶他人。谈明平日里品行端正、行事谨慎,便让他担任通真观的观主。谈月则被判处边远充军,等参奏的批复下来,与相关人证对质清楚后,再押解出发。
案件审判完毕,包公退堂,回到书房。此时,公孙先生已经把参奏的折子底稿准备妥当,前来请示。包公仔细看过,又在上面补充了几句谈月的口供,才让公孙策抄写清楚,预备第二天五更上朝时参奏。
到了第二天,天子临朝听政。包公走出大臣队列,俯身跪在金色的台阶下。仁宗皇帝一见到包公,顿时满心欢喜,一眼便知他病体已经痊愈,急忙传旨宣他上殿。包公先谢过圣恩,然后双手高高捧着折子,恭恭敬敬地呈给皇帝御览。圣上看完,又有桃木人儿等物证,心中不禁暗自思量:“难怪包卿突然得病,还不知病因,原来是有人在暗中陷害。”又转念一想:“庞吉你身为堂堂国戚,怎么能做出这种小人的暗昧之事?真是岂有此理!”想到这儿,便立刻宣庞吉上殿,仁宗将参奏的折子扔到他面前。庞吉见皇帝龙颜大怒,心中一惊,赶忙捧起折子阅读,读完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像被抽去了魂魄,“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只能低头认罪。
圣上严厉地斥责了他一番,念在他是皇亲国戚,下令从宽处理,罚俸三年。随后,天子又温言安慰了包公一番,还当场让庞吉向包公当面赔罪。庞贼不敢违抗圣旨,只得乖乖走到包公跟前,低头谢罪。包公心里也清楚庞吉是国戚,深受皇上眷顾,而且已经罚了他的俸禄,便不再追究。这件事幸亏有善于调和的天子从中周旋,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人重新谢过圣恩,随后众人退朝,天子回宫。
包公已经五六天没能上朝,便在内阁处理这几日积压的公事。这时,圣上亲自派内辅出来宣旨:“圣上在修文殿宣召包公。”包公听闻,立刻跟随内辅进入宫中,来到修文殿,向皇帝行朝拜之礼。天子赐座,包公谢恩后坐下。
天子关切地问道:“爱卿六日未上朝,朕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心中郁闷不已。今日见到爱卿,才觉得心情舒畅。”包公赶忙上奏道:“臣突然患病,劳烦圣上挂怀,臣实在担当不起。”天子又问:“爱卿参奏折子上提到的义士展昭,他是个怎样的人?”包公奏道:“此人是个侠义之士,臣多次承蒙他的救护。”接着便详细讲述:“当初臣赶考时路过金龙寺,遭遇凶僧陷害,多亏展昭将臣救出;后来臣奉旨前往陈州放赈,路过天昌镇时擒拿刺客项福,也是他出手相助;就像前几日在庞吉花园破除妖魔邪术,还是他的功劳。”
天子听后,龙颜大悦,赞叹道:“如此说来,此人不仅对爱卿有恩,他的武艺更是超群啊。”包公接着奏道:“若论展昭的武艺,他有三绝:第一,剑法精妙绝伦,犹如蛟龙出海,灵动又威猛;第二,袖箭百发百中,好似流星赶月,精准无比;第三,他的纵跃之法,当真具备飞檐走壁的本领,仿佛是一只敏捷的灵猿,在楼宇间自由穿梭。”
天子听到这里,忍不住鼓掌大笑,说道:“朕早就想选拔武艺超群之人,一直未能如愿。今日听爱卿所言,正合朕意。此人现在何处?”包公奏道:“此人现在臣的衙内。”天子道:“既然如此,明日爱卿将此人带入朝堂,朕要亲自前往耀武楼观看他试艺。”
包公领旨,叩拜辞别圣驾,出了修文殿,又来到内阁。处理完公事,便乘轿回到开封府。在公堂落轿后,又把府中的事务处理了一番。退堂后,走进书房。包兴递上茶水,包公吩咐:“请展爷。”
没过多久,展爷来到书房。包公便将今日圣上的旨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还说:“明早你就要随我入朝,参见圣驾。”展爷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虽不太愿意,但包公已经领旨,他也只好谦逊地说:“我只怕武艺不够惊人,反而辜负了相爷的一番美意。”两人又交谈了许久,展爷才辞别包相,回到公所。
此时,公孙策和四勇士都已经知道展爷明日要被引见给皇上,一个个见到他,都纷纷道喜。大家又聚在一起,畅饮了一番。
到了第二天五更,包公乘轿,展爷骑马,一同入朝等候。皇上前往耀武楼,满朝文武都随行护驾。天子来到耀武楼,登上宝座。包公带着展昭来到宫殿前的台阶下,展昭跪地参拜圣驾。圣上见他年纪在三十岁以内,气宇轩昂,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人群中熠熠生辉,举止又十分得体,心中十分欢喜。
天子简单询问了他的家乡籍贯,展昭一一清晰地回答,声音洪亮,条理分明。天子便让他舞剑,展爷谢恩后,走下台阶。早有公孙策和四勇士悄悄地跟过来,把宝剑递给他。展爷将宝剑抱在怀中,稳步走上台阶,先向皇上叩了头,然后将袍襟稍稍掖起,摆出一个开门式,只见寒光一闪,宝剑出鞘,仿佛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长空。起初,展爷的身体随着剑的舞动而转动,众人还能看得清招式;到后来,只见银光闪烁,剑影翻飞,让人眼花缭乱,仿佛进入了一片银色的迷雾之中。
他的剑法中,削砍劈剁、勾挑拨刺,每一招都精妙无比,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满朝文武以及台阶下的众人,无不暗暗喝彩,其中四勇士更是格外关注,他们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展爷,紧张得捏着一把汗,仿佛自己也在参与这场比试。看到展爷舞到精妙之处,他们也不禁打心底里佩服:“真不愧‘南侠’二字,这剑法简直出神入化!”
展爷施展着平生所学,每一招都饱含深意,处处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懈怠。舞完剑后,他仍以怀中抱月的姿势收住,再次向上磕头。只见他面不改色,气息平稳,就像刚刚只是进行了一场轻松的散步。
天子十分高兴,便问包公道:“这剑法真是绝妙!怪不得爱卿如此夸赞。那他的袖箭又要如何试法呢?”包公奏道:“展昭曾说,他在夜间能打灭香头之火。如今是白昼,只好用较射的木牌,上面糊上白纸,圣上随意点上三个朱点,来试他的袖箭。不知圣意如何?”天子道:“正合朕意。”
谁知包公早已吩咐人准备好了,自有执事人员将木牌拿了过来。天子验看,只见木牌上糊着洁白的纸,平整得连个小黑点、小皱纹都没有,便提起朱笔,随意点了三个大大的红点,然后让执事人员跟随展昭,任凭他自己选择合适的位置站立。因为袖箭是展昭自己练就的,对步数和远近的把握与别人使用的兵刃不同。
展昭深知圣上的心意,便跟着执事人员走下台阶,斜着走了大约二三十步远,估量着圣上肯定能看得见,才让人把木牌立稳。左右的人都退到一旁。展昭又在木牌前,对着耀武楼遥遥下拜。拜完后,站起身来,瞄准红点,转身朝着耀武楼跑去。跑了大概二十步,只见他左手一扬,右手便迅速递出,只听木牌上“啪”的一声;他立刻停住脚步,再次瞄准,又是一扬手,那边木牌上又传来“啪”的一声;展爷此时突然变换姿势,变成一个卧虎势,将腰一弯,脖子一扭,从胳肢窝内将右手往外一推,只听“啪”的一声,木牌被打得剧烈摇晃。展爷一俯身,来到台阶下,向上叩头。
此时,已经有人将木牌拿了过来,请圣上验看。只见三枝八寸长短的袖箭,都稳稳地钉在朱红点上,最后一枝更是直接将木牌钉透。天子看了,感到十分惊奇,连连称赞:“真是绝技啊!”
包公又上奏道:“启禀吾主,展昭的第三项绝技是纵跃法,必须登高才能展示,而且需要脱去长衣,动作才能更加灵活。就让他上对面五间高的楼阁,陛下可以登上高楼远望,这样才能看得真切。”天子道:“爱卿所言极是。”
圣上起身,刚登上扶梯,便传旨:“所有大臣都随朕登楼,其余人等都留在楼下。”随事内监立刻回身传了圣旨。包公带领众臣,缓缓登上高楼。天子凭栏入座,众臣环绕在左右。
展昭此时已经脱去袍服,把自己扎缚得整整齐齐,准备一展身手。四爷赵虎不知从哪里热了一杯酒过来,说道:“大哥,且饮一杯,助助兴,提提气!”展爷感激地说:“多谢贤弟费心。”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赵爷还想再斟酒时,展爷已经走出好几步了。愣爷赵虎自己悄悄饮了三杯,然后跷着脚,伸长脖子,往对面的楼阁上观看,那模样就像一只好奇的长颈鹿 。
只见展爷来到楼阁之下,转身面向耀武楼,恭恭敬敬地叩拜。随后站起身来,在平地上仿若一只优雅的鹭鸟或是灵动的仙鹤,轻盈地徘徊了几步。刹那间,他身体猛地一缩,腰背如满弓般一躬,“嗖”的一声,就像一只穿梭在云层间的飞燕,身姿轻盈,眨眼间便轻轻落在了高阁之上。这边的天子惊喜得瞪大了眼睛,不禁惊叹道:“卿等快看,他怎么一转眼间就登上高阁了呢?”众臣纷纷附和,齐声夸赞。
此时的展爷就像一位舞台上的超级巨星,尽情展示着自己的超凡本领。他走到高阁的柱子旁,双手紧紧搂住柱子,身体如同一片随风飘动的树叶,轻盈地一飘,两腿快速一飞,只听“嗤、嗤、嗤、嗤”的声音,顺着柱子飞速倒爬而上。爬到柁头时,他用左手稳稳把住,左腿盘在柱子上,虎虎生威地将身体一挺,右手潇洒地一扬,摆出了一个极具气势的探海势。天子看到这一幕,连声称赞:“好!好!”群臣以及楼下围观的众人也都忍不住大声喝彩,那声音就像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
紧接着,又见展爷右手敏捷地抓住椽头,身体滴溜溜一转,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把众人吓得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仿佛一颗心随时都会蹦出来。然而,他不慌不忙,迅速转过左手,找准椽头,脚尖稳稳蹬定檀方,上面双手交替倒把,下面两脚稳步拢步,如同一只敏捷的猿猴,从东边飞速窜到西边,又从西边窜回东边。如此来回窜动,窜到中间时,他突然把双脚猛地一蜷,身体像一个弹簧般快速卷身,往上奋力一翻,脚跟稳稳蹬定瓦陇,就这样平平稳稳地将身子翻上了房顶。
天子看到这儿,不禁脱口而出:“奇哉!奇哉!这哪里是人,分明是朕的御猫一般灵活敏捷!”谁能想到,展爷在高处耳尖,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这句话,便在房上朝着圣上叩头谢恩。众人既为他的精彩表现感到欢喜,又暗暗为他捏着一把汗。就因为圣上这金口一开,说出了“御猫”二字,南侠从此便得了这个绰号,此后人人都称他为御猫。这名号一传开,看似没什么大不了,却如同在江湖的平静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惹来了无数英雄好汉。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人人堪称豪杰。若不是这些非凡的人才出仕为官,又怎能平定襄阳的重大事件呢?这些故事,我们以后再慢慢讲述。
当日,仁宗天子亲自观看了展昭的三项绝技展示,之后便起驾回宫,并且立刻传下圣旨:“封展昭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就在开封府任职。”包公带领展昭面向皇宫方向叩头谢恩。诸事完毕后,一行人回到开封府。
包公走进书房,马上吩咐包兴准备四品武职的官服,送给展爷。展爷赶忙穿上崭新的官服,跟随包兴来到书房,要向包公行礼致谢。包公哪里肯接受,两人推辞谦让了许久,最后包公只接受了半礼。展爷又让包兴到内宅,在夫人面前代为转达,说展昭向夫人磕头问安。包兴去了好一会儿,回来禀报说:“夫人说,老爷多次承蒙展老爷护救,实在是感激不尽。日后还希望展老爷能时常帮助相爷。给展老爷道喜,这礼是万万不敢当的。”展爷恭恭敬敬地连连称是。
包公又叮嘱展爷:“明天早上都要穿着公服上朝,本阁替你代奏谢恩。”展爷感激地谢道:“卑职一定谨遵您的吩咐。”说完,便退出书房,来到公所。公孙策和四勇士纷纷上前道喜,大家相互谦让一番后,便围坐下来。不一会儿,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肴,这是众人特意为展爷贺喜准备的。
公孙策作为代表,正要安排座次敬酒,展爷连忙阻拦,说道:“咱们都是知己好兄弟,要是这样客气,可就把我当外人了。”大家见展爷如此真诚,便共同商议,一起敬展爷三杯。展爷欣然领受,谢过众人后,大家才纷纷就座。饮酒的时候,众人又聊起今天展爷试艺的精彩场景,赞不绝口。展爷却再三谦逊,丝毫没有自满的样子,这让大家对他更加佩服,就像敬重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
众人正喝着酒,只见包兴走进来,大家纷纷起身让座。包兴说道:“实在没办法陪大家了,相爷叫我来请公孙先生。”众人好奇地询问是什么事。包兴说:“刚才老爷进内宅吃完饭出来,就到了书房,让人请公孙先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公孙策便暂时向众人告辞,和包兴一起进了内宅,前往书房。
这边众人满心疑惑,怎么也猜不透相爷找公孙策到底有什么事。没过多久,公孙策出来了,大家急忙问道:“相爷叫你去,有什么吩咐?”公孙策回答:“没别的事,一来是给展大哥办理谢恩的折子;二来是因为之前在修文殿被召见的时候,圣上曾说几天没见咱家相爷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相爷由此想到国家应以选拔人才为重中之重。况且马上有太后入宫的大庆典礼,正适合增加一次科举考试,为国家招揽贤才。所以叫我起草一个条陈折子的底稿,请求开设恩科。”
展爷听后说道:“这可是一件大好事。既然如此,咱们赶紧吃饭吧,可别耽误了贤弟的正事。”公孙策说:“写一个折子底稿很容易,不用太着急。”展爷却说:“话虽如此,可相爷既然吩咐了,想来肯定是等着看呢。咱们天天都能聚在一起,也不差这一会儿时间。”公孙策觉得展爷说得在理,便要了饭菜。大家吃完后,离席散开,坐着喝茶。公孙先生趁机回到自己房间,稍微思索了一下,便提笔一挥而就,写好了折子底稿。他把底稿交给包兴,让他拿去给相爷过目,相爷看过没问题后,立刻抄写清楚,准备第二天呈递给皇上。
到了第二天五更,包公带着展爷来到朝房,等候谢恩。众人看到展爷,都忍不住小声议论,纷纷夸赞。再看展爷身着崭新的四品武职官服,整个人越发显得气宇轩昂,威风凛凛,那气质仿佛是一把出鞘的宝剑,令人既羡慕又敬畏,可远观又觉可亲。
等到圣上升殿,展爷谢过恩后,包公便将请求开设恩科的奏章递了上去。天子看了十分高兴,朱笔批示同意,将奏章发到内阁,内阁立刻抄录并颁布到各省。各地的文书一传达下去,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故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