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84章 贵人有请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84章 贵人有请

    时间回到上午。

    “袁绍要辞官?”

    刘辩吃惊的翻开奏疏,里面写的内容,果然与荀彧说的一般无二。

    荀彧猜测道:“他或许要去凉州。”

    “这不是瞎胡闹?”刘辩紧皱着眉头,凉州局势太过复杂,他暂时都对那生不起想法。

    凉州的羌胡之乱,先帝都没办法。

    另外要命的是,凉州的叛乱也已经持续多年。

    就比如王国之祸,凉州刺史被杀,王国率众数十万,叛军一度逼近长安,三辅地区告急。

    皇甫嵩的两万精锐,坚守陈仓八十余天,去年打了个大胜仗,斩杀敌军一万多人,将敌军打退后,他这才有机会回京参加宫宴。

    按照历史,王国应该就死在这个时候,但还有韩遂、马腾等三十六部叛军,依旧在不断作乱。

    其次,黄巾等也在凉州搅动风云。

    在刘辩的规划中,想要平定凉州,起码得准备十万人。

    袁绍此去,太冒险。

    郭嘉把话接过来,“臣观袁绍已是下定决心,昨日他忽然遣散家丁,贱卖资产,浑身上下,除了钱和干粮外,就收拾出一匹马一把剑。”

    看来是抱着必死之心去的。

    刘辩站起身,所有人都望向他。

    他冷静道:“尚书台拟诏,着袁绍为凉州刺史,现在就去,还能赶得上。”

    荀彧不敢耽搁,立马动身。

    刘辩又望向郭嘉,语速飞快道:

    “把荀攸、贾诩、戏志才都喊来,对了,再备锦袍一件,朕去送送他,算了,备两件吧,孙坚今日也得出城。”

    郭嘉应下,又追问一句,“是否要通知百官相送?”

    刘辩略一思索,摇头道:

    “不折腾他们了,朕出宫的事,保密。”

    “臣马上办。”

    ……

    袁绍背着包袱,牵着马走在街道上。

    不用一直躲在家里的感觉真好。

    四周商贩的吆喝声不断,他也在四处张望。

    好久没见到洛阳这般热闹,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还记得年前天子班师回朝时的动静,他虽并未出现,也在关注着外面的事。

    他还听说曹操陪在天子身边,一同接受了百官和百姓们的喝彩。

    可惜缺少了他。

    “有一天,我袁绍回来时,定会比那日还热闹。”

    袁绍脸上挂着淡笑,他走的很慢,一生中除了守孝的那段日子,就数现在最慢。

    他得把洛阳的热闹景象,都记在脑海里,因为他要踏上一条不归路。

    可越是放慢脚步,城门就离他越近,眨眼之间,就近在眼前。

    袁绍深吸一口气,脸上的笑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凌厉。

    曹操五万兵取兖州,孙坚两万精锐取并州,刘备四万人马取豫州。

    而他,单枪匹马取凉州,孰胜孰劣,高下立判!

    袁绍停下脚步,拍了拍马背,正欲翻身上马。

    这时候,一名小厮眼睛一亮,隔着老远便喊道:

    “来人可是袁绍袁本初?”

    袁绍停下动作,顺着声音望了过去。

    他疑惑道:“你是何人?”

    小厮走了过来,拱手道:

    “无名之辈,我家贵人有请,请往偏处一叙。”

    贵人?

    袁绍意味深长的看着他。

    看得出来,这小厮是宫里人。

    那么那贵人又是何人?

    袁绍带着疑惑,决定跟上瞧一瞧。

    宫里与他交好的人不知有多少,或许有人想来为他送行吧。

    袁绍跟着小厮,来到一处偏僻之地。

    能看到不远处,有一名青年背着身,负手于护城河边眺望着大好江山。

    而他的背后两侧,五名打扮成书生模样的人,一起揣着手站着那。

    几步远的地方,一名铁塔般的男子,正抱胸斜靠着城墙,目光警惕的扫向四周。

    再仔细看,周围有百姓打扮的人,漫无目的的走动着,从他们健硕的身躯不难看出,都是军中精锐。

    这是何人,不言而喻。

    袁绍反应过来,心中大震,赶紧将缰绳递给小厮,随后走了过去。

    “臣袁绍参见陛下。”

    袁绍拱手一拜。

    刘辩听到身后的声音,缓缓转过身,带着笑容将袁绍扶起。

    “本初,朕听闻卿要走,特地来送送。”

    “谢陛下厚爱,臣此去,一定为朝廷建功。”

    “卿身体如何?”

    “臣身体尚好。”

    “如此朕就放心了,来,本初随朕到这来。”

    刘辩抓住了袁绍的胳膊,拉着他来到自己刚刚站立的地方。

    刘辩抬手,指着远处道:

    “你看那。”

    袁绍顺着刘辩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望无际的山河中,积雪融化,郁郁葱葱正在冒头。

    百姓们挥舞着农具,在田间劳作,由近及远,越往远处看,人影就越小。

    刘辩又负起手,微笑道:

    “遥想去年朕与卿一起还都之日,所见之处尽是荒凉,田间杂草丛生,一路遍地尸骸,本初,你说其他州郡,是否也如同那日朕所见那般?”

    袁绍回神,摇头低声道:

    “臣不知。”

    刘辩肯定道:“一定是那般。”

    黄巾之祸,已有数十年,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谁会参加黄巾军?

    能逼的各州郡造反人数动辄几十万,都不敢想,在叛乱之下,累着多少白骨。

    袁绍叹了口气,没有接话。

    刘辩也叹了口气,迷茫道:

    “朕从未想跟谁作对,只想让天下人都过上眼前百姓简单的日子,至少有地可种,有衣可穿,有粟米可果腹,仅仅如此朕就满足了,可朕的面前拦着无数人,逼着朕举起屠刀。”

    袁绍双拳紧握,袁家就是其中之一。

    他庆幸自己那日走出了袁家,否则见不到如今洛阳的景象。

    此刻,就连五大谋士,内心都开始悸动。

    荀彧劝慰道:“以陛下的圣明,汉室定可中兴,各州百姓安居乐业的那一天,不会遥远。”

    安居乐业?

    刘辩没说,让天下归于安定,仅仅只是第一步。

    他舒口气,脸上又带上笑容,“公达,将东西拿来。”

    荀攸立马递上一件锦袍到他手里。

    刘辩掂量了一下,和之前送吕布的那件一样,都是上好的材质。

    “本初,此去凉州,夜间寒冷,朕赐你锦袍一件,用以御寒。”

    袁绍心里悸动更加激烈,上前一步,想要接过,刘辩却笑道:

    “朕帮你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