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85章 与君一别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85章 与君一别

    袁绍人高马大,刘辩够不着。

    袁绍眼疾手快,单膝跪了下来。

    刘辩上前,为他披好,用力系上,上下打量几眼,满意的点头,笑道:

    “诸卿都来看看,像不像个大将军?”

    众人纷纷附和称赞,袁绍忽然眼睛一酸,重重的抱拳,“谢陛下赐袍。”

    这一刻,他心里的所有情绪,都烟消云散。

    心态也发生改变。

    此去凉州,他不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为了大汉。

    刘辩笑意加深,后退一步,“公达,宣旨吧。”

    荀攸拿着圣旨上前,“袁绍接旨。”

    “臣袁绍听旨。”

    “着袁绍为凉州刺史,统筹凉州一切军政,赐袁绍假节,加录尚书事。”

    袁绍浑身巨颤,惊愕的抬起头。

    三权归一!

    此去凉州,军政大权归他。

    还可在不上奏朝廷的情况下,斩杀凉州大小官吏。

    还能代替尚书台及朝廷,对凉州的新官吏进行任命。

    极大的方便他行事。

    凉州混乱不堪,唯有如此,他才能取得一席之地。

    他现在的权力,已经远远大于曹操三人。

    袁绍重重的叩下去,“臣领旨!”

    刘辩将他再次扶起,又道:

    “朕听说,你跟曹操他们定了一个三年之约?”

    袁绍的声音有些沙哑,“嗯,臣三年内一定会回来,带回一个安定的凉州。”

    “好!朕今日也跟你定个约定。”

    刘辩认真的看着袁绍,严肃道:

    “一年,朕一年内没有能力出西关,一年后,卿若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写封奏疏回来,朕点兵十万,亲自去给你找回场子,若是一年后,朕收到的是噩耗,就是举倾国之兵,也会将卿的尸骨带回故土。”

    刘辩的语气很沉重。

    单枪匹马出故乡,为给汉廷收复故土,踏上一条九死一生的路,这份壮志,满朝文武,又有几人能做到?

    灵帝耗资三百二十亿打的羌胡战争,如今重担竟全压在一人身上。

    这不仅是平叛,还是对外的仗。

    他亲封的凉州刺史,要是死在三十六部的叛乱中也罢,只能怪袁绍无能。

    可要是死在羌胡手里,这个场子,无论如何也得找回来。

    袁绍死死的咬着牙关,眼眶渐红,努力不让泪水落下来。

    “臣不会让陛下失望。”

    刘辩的表情缓和了些,最后嘱咐道:

    “去吧,宜阳守将段煨,还未被丁原带走,他手里有三千兵马,你把他领走,也算有些助力。”

    “喏。”

    袁绍用力拱手,强忍泪意,决然的转身。

    刘辩轻叹一口气,三年时间,莫说是收复凉州,能收回来一个郡都难。

    这时候,来人汇报,孙坚出城了。

    刘辩收回心神,让人把孙坚也领了过来,嘱咐一番过后,又为他披上了锦袍。

    孙坚同样感动的下跪,刘辩将他扶起,叮嘱道:

    “若进入并州,要时常与朝廷保持联络,朕对你就一个要求,并州朕只要上党一个郡就好,若有能力可相机取太原,之后以防御为主,主动出击需上奏朝廷。”

    孙坚感觉胸腔里热血翻涌,认真道:“臣不会让匈奴、羌胡有任何南下的可能。”

    “去吧。”

    “喏!”

    孙坚父子也上马离开。

    刘辩整个人放松不少,总算是把事办完了。

    他想起曹操刘备,向荀攸吩咐道:

    “曹操刘备出城前,让他们自己到章德殿见朕。”

    荀攸应下。

    刘辩不能出来太久,于是摆驾回宫。

    接下来,还有一大堆事要办。

    位置空出来一大堆,刘辩已经准备好了调整。

    首先,河南尹由荀攸担任,钟繇被调为新的执金吾,贾诩继续暂掌司隶校尉,刘和成为大鸿胪丞。

    他的身边,能随时随地参谋的就剩郭嘉一人。

    郭嘉也忙,并、兖、豫三个方向的战事,他得在最近几日拿出战略计划,并交由尚书台拟定旨意。

    另外,华佗没等来,太师王允自己就好了。

    元服大典的操办也接近尾声。

    曹操刘备参加不了了,他们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

    各路大军都在朝预定地点汇聚,曹仁、夏侯渊、关羽三人在三辅地区募兵,要赶往预定地点正好途经洛阳。

    浩浩荡荡的大军,成批的从洛阳一侧而过,闹出不小的轰动,百姓们激动万分,说啥的都有。

    今日,曹操两人都穿上铠甲,好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

    他们来向刘辩辞行。

    见到刘辩,规矩的拜了下去。

    刘辩放下奏疏,故技重施,给他们二人一人赐了一件锦袍。

    着二人平身以后,他严肃道:

    “雪初化,黄巾军便已开始躁动,你二人时间紧迫,朕就不让百官相送,此去一路多加小心,到达预定位置后,需尽快将各军整合完毕。”

    “臣领命!”

    刘辩送别两人,站在台阶上,目视着他们的背影。

    两个喜欢闹腾的家伙走了,他有点不习惯。

    不过他们之前的闹腾,为朝廷打下了一个极其稳固的基本盘。

    募兵之后,现在武库告罄,钱也花了不少,他该大刀阔斧的开始做自己的事了。

    这时候,来人汇报:“陛下,您要找的人到了!”

    “哦?”刘辩打起精神。

    他找郭嘉诏回来三人,最后一人终于到了。

    “快宣!”

    ……

    刘备曹操两人,各自上马出了城。

    不多时,就追上了行军的队伍。

    绵长的队伍除了打着汉军的大旗外,还有一面刘字旗和关字旗。

    这是关羽募的兵,行军井然有序,让曹操开了一眼。

    不远处,关羽驾马而来,离近了,他勒住缰绳,稳稳的停下马匹。

    关羽朝二人拱手:“大哥,曹公。”

    刘备点头,现在他身为一军统帅,气势陡变,表情也比任何时候都严肃。

    “翼德的人马呢?现在何处?”

    “三弟两日前便从河内出发,已在宛陵集结。”

    好快的响应速度!

    曹操更加讶然,刘备他们应该是第一次掌如此庞大的军队才是,竟然能做到这般?

    尤其是那张飞,最让他意外。

    刘备不假思索的下令:

    “传令全军,即刻急行军,早一日赶到宛陵,就能在旨意到之前多集中操练一日。”

    “好。”

    关羽立刻调转马头回去传令,大军没过一会儿就开始哒哒的奔跑起来。

    吩咐完之后,刘备望向曹操,拱手询问:

    “孟德,你的人马应该在前面,先与备同行如何?”

    曹操没有拒绝,两人策马走在一起,果然没走几里路,远处出现另一支正在向东行进的军队。

    除了那一杆杆举的最高的汉旗外,还有曹字旗。

    军队行进同样是紧密有序。

    有两名将领快马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