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 第25章 逃避相亲
热门推荐:
开局1937成特务,杀疯了夺宝
华夏谜案录
星际叛徒
开局被逼造反,召唤华夏名将争霸
火影大蛇丸之这一次我一定要赢
鹰眼侦探故事集
完蛋!在恋综岛被各大龙王包围了
升龙纪
乖乖女一抬眼,暴戾大佬跪地宠
父母一头雾水:“难道他十六、七岁了,还不醒事吗?”新兵还没走,叫艾书还是再出去玩几天。他舅舅家那里,几家都有姑娘,在他的老表中,比他大的,比他小的,和他差不多的都有,并且还不差。父母急忙把糯米泡起,当晚蒸熟,打了几个大糍粑。要收汗快,怕粘连,粑粑的二面都撒了些面。
第二天早晨,父母担心艾书去打访当兵的事,早早起来等候。“艾书,对舅舅家,是小时候带你去过的,怕路你都找不到了?”艾书是个好强的人,不知父母是激将法。他说“怎么会找不到,经常到横岩背煤炭,走近路有一小段,上下都是光石岩,是一根木棒搭的,人若踩滑掉下去,要粉身碎骨,所以宁愿转点路。转的那一段路,就是到外公舅舅去的必经之路。虽然几年没走了,但我闭起眼睛都不会走错。”“那就好。几年没有人去舅舅家拜年,今年你代表我们一家去向大舅、二舅、幺舅拜年。一家一个大米粑,另外拿两块钱给你揣着,若要给老表买点东西,也方便些。”艾书春节玩意未尽,满口答应。“如果大舅还没回来,你就给他家大儿子、也就是大表哥拜年。”父母的用意:因大舅家有个姑娘,年龄和艾书差不多,属艾书表妹,是随大表哥居住。没有讲出用意。
艾书的到来,二舅二舅妈、幺舅幺舅妈无比高兴。二舅家还有两个拜年的女婿和姑娘,幺舅的有个侄儿子来拜年,他们正要走。都一齐留住同艾书玩。这回可热闹了,请客重新来过:幺舅家一天,二舅家一天,大表哥家一天,大舅家的三儿子,三老表哥也来一天。二舅家要宽敞些,玩耍、娱乐都在二舅家。年龄大的和老的打经牌、打大二、打啄子牌,年轻男子打扑克、踢草毽子。哪家请客都是一天四餐,早晨吃汤圆,中午吃饭、晌午吃汤圆,晚上喝酒吃饭。二舅家,先后接了两个儿媳妇,艾书称大表嫂、二表嫂,年龄比艾书大两、三岁。那寄居哥家的表妹,天天和这两个嫂嫂在一起,纳袜底做针线,相互切磋。比艾书小的两个表弟和几家合起来的一群表妹,天天簇拥着艾书。
多数时候,是把艾书揪到两个新表嫂哪里。在那里,年龄相差不大,有说有笑。她们请艾书帮忙抄《四季歌》、《洪湖水、浪打浪》、《白毛女》东北民歌《送情郎》,江苏民歌《孟姜女》,江西民歌《送郎当红军》等歌曲并一起咏唱。表嫂们还故意推艾书撞表妹,逗乐取笑。艾书心里也是喜欢的。但艾书思忖:既然大舅、二舅、幺舅的排列,那就是说是外公生的舅舅和妈妈是一代,我们老表们是第二代,当在三代血亲之内,血亲是不能开亲的,直系血亲结婚,以后的孩子会出现弱智、缺陷。不行,坚决不行!这个关系不能深入。艾书愉快地玩了一个星期,一众亲戚已走完了,自己必须回家。
艾父艾母见儿子去舅舅家,明拜年,暗相亲,这么多天没有回来,高兴极了。
艾书回家屁股还没坐稳,母亲就急忙问:“这一回去怎么样?”“玩得很高兴啊。”艾书似乎所问非所答。父亲说:“你装糊涂,你妈是问你看见姑娘了没有?”艾书:“看见了啊,几个家的,大的小的天天拦着玩啊。”艾父:“是问你有喜欢的没有?”艾书:“有啊,和我差不多的那个还悄悄送我一双袜垫垫。”“那你送她点什么没有?”“没有,想送也找不到买处。”
“哪天找个介绍人去说说。”艾父对艾母用商量的口气。
“不行,不行!你们谈的是说媳妇啊,绝对不行!”艾书口气坚定。
“既然看得起人家,为什么说做媳妇不行?”艾父质问。
“是三代血亲,不能结婚。”艾书说出理由。
“管他血‘轻’血‘重’,侄女赶姑妈的多得很,有没有听说那个的血‘轻’血‘重’点。”艾母反驳的啼笑皆非。
“妈!不是血轻血重,是“血亲”。艾书解释。
“哪个的血不是一样?还分什么‘清’‘干’。是你的‘清’还是她的‘清’,是你的‘干’,还是她的‘干’干?哪个烂嘴皮子乱说,老娘找他去!”艾母发火了。
“哎呀,妈,你们懂不倒,懒得给你们讲!”艾书气冲冲上楼去了。
“哎,读一些书,反而读糊涂了。你看,与他同年还是弟弟的那个,人家都生娃儿了,他还在不懂事!”艾母继续念叨。
艾父:“是读了一些书,心高气傲,怕要找的是天仙?”
艾母:“那个,就好了,不把老的放在眼中,你一句,她10句,我们只有等到死了!”说完哽咽起来。
“别怄气,一会老病又发了,老子有办法收拾他!”艾父安慰老伴说。
艾书把两块钱交还父亲。父亲不接。
艾书要了当月的煤油票,到龙河供销分社去打煤油。晚上点灯,不亮。一看煤油瓶,里面装的液体上下两层,界限分明,上少下多,分明水重。第二天,他提着油瓶去找售油人理论。“是你把油换了加了水,还来找我的麻烦!”售货员倒打一耙。“是你们加水来坑害百姓!”艾书大声还击。艾书与售货员越吵越激烈,他坚持要进店检验,售货员坚决不准进去:“经济重地,你敢进来,我敢打你!”
他俩争吵未完,一老妇也是提着同样的一瓶水油,来找售货员麻烦。
住在隔壁的吕老师听见吵闹,过来圆场。看见瓶中液体,知道是售货员搞鬼,又不便当面揭穿。叫售货员把钱和油票退给他们。退得钱票,艾书仍不依不饶。
“艾书,有个好事,来我给你说。”吕老师解围。
艾书跟随吕老师进屋:“哟,你地下这么干净,我脚有泥,不进来了,隔着门坎,有哪样事,你说吧。”“鬼样子,还讨嫌,进来我再说。”她说。“我告诉你一个事:大山脚民办小学,现在统称耕读小学,去年教的老师,今年不来了。到处都开学一个多月了。这里没人教,订的课本没人去取,区中心校会计追取书很紧。如果你想教,我给他们推荐你。我也要向公社领导报告。”
“好得很,好得很。”这是艾书求之不得的事。
公社任社长安排艾书在公社信用社当主任的艾超带艾书去大山脚帮助落实。
第二天早晨,父母担心艾书去打访当兵的事,早早起来等候。“艾书,对舅舅家,是小时候带你去过的,怕路你都找不到了?”艾书是个好强的人,不知父母是激将法。他说“怎么会找不到,经常到横岩背煤炭,走近路有一小段,上下都是光石岩,是一根木棒搭的,人若踩滑掉下去,要粉身碎骨,所以宁愿转点路。转的那一段路,就是到外公舅舅去的必经之路。虽然几年没走了,但我闭起眼睛都不会走错。”“那就好。几年没有人去舅舅家拜年,今年你代表我们一家去向大舅、二舅、幺舅拜年。一家一个大米粑,另外拿两块钱给你揣着,若要给老表买点东西,也方便些。”艾书春节玩意未尽,满口答应。“如果大舅还没回来,你就给他家大儿子、也就是大表哥拜年。”父母的用意:因大舅家有个姑娘,年龄和艾书差不多,属艾书表妹,是随大表哥居住。没有讲出用意。
艾书的到来,二舅二舅妈、幺舅幺舅妈无比高兴。二舅家还有两个拜年的女婿和姑娘,幺舅的有个侄儿子来拜年,他们正要走。都一齐留住同艾书玩。这回可热闹了,请客重新来过:幺舅家一天,二舅家一天,大表哥家一天,大舅家的三儿子,三老表哥也来一天。二舅家要宽敞些,玩耍、娱乐都在二舅家。年龄大的和老的打经牌、打大二、打啄子牌,年轻男子打扑克、踢草毽子。哪家请客都是一天四餐,早晨吃汤圆,中午吃饭、晌午吃汤圆,晚上喝酒吃饭。二舅家,先后接了两个儿媳妇,艾书称大表嫂、二表嫂,年龄比艾书大两、三岁。那寄居哥家的表妹,天天和这两个嫂嫂在一起,纳袜底做针线,相互切磋。比艾书小的两个表弟和几家合起来的一群表妹,天天簇拥着艾书。
多数时候,是把艾书揪到两个新表嫂哪里。在那里,年龄相差不大,有说有笑。她们请艾书帮忙抄《四季歌》、《洪湖水、浪打浪》、《白毛女》东北民歌《送情郎》,江苏民歌《孟姜女》,江西民歌《送郎当红军》等歌曲并一起咏唱。表嫂们还故意推艾书撞表妹,逗乐取笑。艾书心里也是喜欢的。但艾书思忖:既然大舅、二舅、幺舅的排列,那就是说是外公生的舅舅和妈妈是一代,我们老表们是第二代,当在三代血亲之内,血亲是不能开亲的,直系血亲结婚,以后的孩子会出现弱智、缺陷。不行,坚决不行!这个关系不能深入。艾书愉快地玩了一个星期,一众亲戚已走完了,自己必须回家。
艾父艾母见儿子去舅舅家,明拜年,暗相亲,这么多天没有回来,高兴极了。
艾书回家屁股还没坐稳,母亲就急忙问:“这一回去怎么样?”“玩得很高兴啊。”艾书似乎所问非所答。父亲说:“你装糊涂,你妈是问你看见姑娘了没有?”艾书:“看见了啊,几个家的,大的小的天天拦着玩啊。”艾父:“是问你有喜欢的没有?”艾书:“有啊,和我差不多的那个还悄悄送我一双袜垫垫。”“那你送她点什么没有?”“没有,想送也找不到买处。”
“哪天找个介绍人去说说。”艾父对艾母用商量的口气。
“不行,不行!你们谈的是说媳妇啊,绝对不行!”艾书口气坚定。
“既然看得起人家,为什么说做媳妇不行?”艾父质问。
“是三代血亲,不能结婚。”艾书说出理由。
“管他血‘轻’血‘重’,侄女赶姑妈的多得很,有没有听说那个的血‘轻’血‘重’点。”艾母反驳的啼笑皆非。
“妈!不是血轻血重,是“血亲”。艾书解释。
“哪个的血不是一样?还分什么‘清’‘干’。是你的‘清’还是她的‘清’,是你的‘干’,还是她的‘干’干?哪个烂嘴皮子乱说,老娘找他去!”艾母发火了。
“哎呀,妈,你们懂不倒,懒得给你们讲!”艾书气冲冲上楼去了。
“哎,读一些书,反而读糊涂了。你看,与他同年还是弟弟的那个,人家都生娃儿了,他还在不懂事!”艾母继续念叨。
艾父:“是读了一些书,心高气傲,怕要找的是天仙?”
艾母:“那个,就好了,不把老的放在眼中,你一句,她10句,我们只有等到死了!”说完哽咽起来。
“别怄气,一会老病又发了,老子有办法收拾他!”艾父安慰老伴说。
艾书把两块钱交还父亲。父亲不接。
艾书要了当月的煤油票,到龙河供销分社去打煤油。晚上点灯,不亮。一看煤油瓶,里面装的液体上下两层,界限分明,上少下多,分明水重。第二天,他提着油瓶去找售油人理论。“是你把油换了加了水,还来找我的麻烦!”售货员倒打一耙。“是你们加水来坑害百姓!”艾书大声还击。艾书与售货员越吵越激烈,他坚持要进店检验,售货员坚决不准进去:“经济重地,你敢进来,我敢打你!”
他俩争吵未完,一老妇也是提着同样的一瓶水油,来找售货员麻烦。
住在隔壁的吕老师听见吵闹,过来圆场。看见瓶中液体,知道是售货员搞鬼,又不便当面揭穿。叫售货员把钱和油票退给他们。退得钱票,艾书仍不依不饶。
“艾书,有个好事,来我给你说。”吕老师解围。
艾书跟随吕老师进屋:“哟,你地下这么干净,我脚有泥,不进来了,隔着门坎,有哪样事,你说吧。”“鬼样子,还讨嫌,进来我再说。”她说。“我告诉你一个事:大山脚民办小学,现在统称耕读小学,去年教的老师,今年不来了。到处都开学一个多月了。这里没人教,订的课本没人去取,区中心校会计追取书很紧。如果你想教,我给他们推荐你。我也要向公社领导报告。”
“好得很,好得很。”这是艾书求之不得的事。
公社任社长安排艾书在公社信用社当主任的艾超带艾书去大山脚帮助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