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134章 观察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第134章 观察

    段昊初见三人都看向他,便微微一笑,流露诚恳的神情。

    “我听你们聊的思路,非常感兴趣。正好你们要找学生加入,我挺合适的。”

    随后轻咳一声,继续淡定地说道。

    “目前我在乙班,很快就要升到甲班,好歹也是一名廪生,应该符合你们选人的要求。”

    孙文石眼睛一亮,若是再来一个廪生,那他们讲习会的水平也能提高。

    但刚才聊好了规则,也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向安兄,杨辉兄,段兄想加入讲习会,你们意下如何?”

    毕竟杨辉这才只和段昊初见一面,还没有多交集,不好说什么,好歹是林向安的舍友,便将决定权交给了林向安。

    “我听你们的。”

    短暂的对话,段昊初明白了,孙文石、杨辉这两人是听林向安的,他实际是核心。

    三人便都等着林向安开口。

    既然是廪生,那就属于秀才中拔尖的人员,加入进来,肯定是有益的。

    不过既然他主动加入,还是得把话说清楚。

    “刚才商议规则时,你也在,加入需要遵守。”

    “我没问题。”

    林向安便点头说道,“我同意,你们呢?”

    孙文石大笑起来,一脸高兴,“当然我也没意见,段兄,欢迎你加入。”

    “以后常一起探讨,你们叫我子宴就好了。”

    见他挺随和,孙文石索性提议大家称呼随意些。

    “那行,以后大家就叫名字,别称兄了,听着怪生分的。”

    杨辉也点头附和,“行啊,我都可以。”

    接着又商量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事,一不小心就聊的有些晚,林向安和段昊初才离开。

    第二日,听到公鸡打鸣,林向安就起床了,见段昊初还在入睡,轻手轻脚穿衣,准备去校场锻炼。

    如今不用来回走,倒是节约一些时间。

    目前就练半个时辰,不至于让自己手生,想要成为高手,他这练习量根本不够,所以搭配其他手段,足够自保就够了。

    段昊初醒来,听到房间没动静,以为林向安还在入睡,结果起床后,发现对面床铺,已经整整齐齐摆放好了。

    一脸纳闷,这人何时起的,他怎么没听到动静?难道去吃早食了?

    等他收拾好,要出门的时候,碰到了孙文石和杨辉。

    “向安没和你们一起?”

    孙文石没反应过来,纳闷道,“他不在?”

    “嗯。”

    曾和林向安一起居住过的杨辉,知道他的习惯,想来去练武了,没想到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

    “别找他了,他应该找地方去练武了。向安常说,考科举,排第一位是身体,就从小练武了。”

    没看出来,这位舍友的想法还真不一样,段昊初越来越觉得他是个妙人。

    对于自己主动加入的决定,甚是满意,他有点好奇昨日林向安没说的那个想法了。

    反应过来林向安一直有这个习惯,并没有因为换一个地方就改变,孙文石挺敬佩的。

    “子宴,他就是这样的人,决定的事,就会一直做,后面打交道多了,你就明白了。我们俩要去吃早食,你要一起吗?”

    “好。”

    三人去吃伙房,在路上有人朝段昊初打招呼,顺带问了他身边的孙文石和杨辉。

    在段昊初的介绍下,倒也认识了一些‘老’秀才。

    之前大家对新秀才有些爱搭不理,毕竟这里面也有鄙视链的,前辈轻视后辈。

    和他们不一样,段昊初是有了一定地位名望的人,受到他的关照,别人也会给点面子。

    待林向安练完回来学舍,去了一趟浴堂,简单洗漱,换了干净衣服后,才去伙房。

    到伙房门口,碰到了三人出来,打了招呼,便独自去吃早食。

    ......

    和林向安同住了三天,段昊初发现他是个很规律的人。

    平日里段昊初自诩自己很刻苦读书,但到舍友的作息之后,心里感叹还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林向安卯时不到,就起床去练武。

    卯正二刻才去伙房吃早食。

    午时散学,饭后,就回学舍,大概看两刻钟的书,然后小憩一会,差不多未时,就去上选修课。

    回来后,就去藏书阁看书或者抄书。

    受到林向安的影响,杨辉和孙文石下午得空也会泡在藏书阁。

    然后到酉时才回来。

    结果回屋后,挑灯夜看温习,快到三更天,才会入睡。

    让旁人看了,忍不住咋舌。

    原先以为他是读书天赋好,结果人家很勤奋。

    在观察的过程中,段昊初想起了自家老爹去参加完林向安的庆功宴,回来赞不绝口。

    15岁考上秀才,在20岁获得了廪生,段昊初扪心自问,已经足够给家里争气了。

    但到了他爹口里,说他狂妄自大,不晓得谦虚,那是他心里不屑。

    突然听到县里出了个13岁的小三元,他愣了一下,他爹有挂在嘴上和他对比,心里就逆反了。

    他觉得林向安就是天分和运气,反正心里有些不以为然。

    这才刚接触,从他身边人,以及自己看到的,就不得不感叹,他老爹看人的眼光,真精准。

    ......

    对于舍友常观察他,林向安是知道的,但并不在意。

    他在构思小报的策划,若是要大范围发行,一定是需要官方支持的。

    毕竟文字类的传播,稍有不慎,容易引来腥风血雨。

    而且办小报,初期得申请资金,若是他家赞助也可以,到时候就在报纸上打广告,能有抽成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