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第147章 年4月17日 “情报局”香港站
第一百四十七章
1966年4月17日
“情报局”香港站
一早,曹少武便到了站里,一脸沮丧地面对田佩瑜。
田佩瑜做了个手势,抢先说道:“先说我的事,我问你,上回让你派个人去上海送东西,送到了吗?”
“送到了呀,人都回了。”
“我给你实说,那可是总部交代下来的,马虎不得!”
“肯定送到了,货是伪装成注射针剂随身带的,送货的人是共产党的座上宾,一周前走的,昨天刚回来。一回来就打电话告诉说,带的东西已经交给上海那边的收货人了。”
田佩瑜轻轻松了口气,自言自语盘算着:“按时间算,应该已经动手了。”
俄顷,他回过神:“哦,哦,说说你的事吧。”
“昨晚失手了!” 曹少武满脸懊恼。
田佩瑜忙问:“什么失手了?”
“昨晚我跟小郑在监视点照例监视那个陈记鱼蛋粉的老头,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人和事。见时间还早,我们就赶到那个老头家里,小郑在巷口望风,我进屋搜查。没想到突然下起雷阵雨,那个老头提前收摊,恰好把我堵在他屋里,还抓住我衣服大吵大嚷……没办法,为了脱身,我捅了他一刀……”
“不是有小郑望风吗?怎么会让他把你堵住了?”
不问则已,这一问让曹少武破口大骂:“丢哪嘛,这个死仆街!老子回头跟他算这个账。”来香港时间不长,但粤语的骂人话他已经很熟练了。
“那人死了没?”田佩瑜急切追问。
曹少武摇摇头:“还不知道呢,幸亏当时正下着大雨,没有街坊邻居看到。不过,凶多吉少。”
田佩瑜叹了口气,身子重重往椅背一靠:“完了,这下线索断了!忙乎这么长时间,算是白忙乎了。”
曹少武瞟了瞟田佩瑜的脸色,小心问道:“哎,老兄,你说香港警察不会寻踪查到我们这儿吧?”
田佩瑜没好气地说道:“那可不好说,那要看你做的手脚干不干净了。”
曹少武不太有把握地答道:“昨晚回来后,我仔细回忆了,现场应该没留下什么痕迹,带血迹的衣服和那把刀我都处理掉了,屋里就算有几个模糊的脚印,香港警方也没那么大本事追查到我吧,我在香港又没有案底。只是楼下杂货店的那个哑巴见过小郑……咳,不行就把小郑弄回台湾去……”
田佩瑜突然直起腰问:“少武,在老头回来之前,你在他屋里呆了多长时间?”
“也就十来分钟吧,怎么了?”
“那你在屋里就没什么发现?”
“屋子里我都翻了,没什么可疑的东西。不过,我带回来这个……”说着曹少武从衣兜里掏出镶有阿秀照片的小镜框放在桌上。“我就是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个女的。”
田佩瑜拿着镜框仔细端详了一番,抬起头问:“你从哪里拿的?”
“里屋,书桌上摆着的。应该是老头的女儿。”
田佩瑜又看了看,一拍脑门,急匆匆从报纸堆里翻出本杂志,指着封面上的明星照:“你看看,是一个人吗?”
曹少武拿着杂志对照着镜框左看右看,“没错,就是她!可……这是……陈黛芳啊……我……我这一刀捅的是……陈黛芳她爸呀……”曹少武神情更加懊恼:“干伊娘,这下篓子捅大了!”
田佩瑜根本没注意到曹少武的懊恼和害怕,他兴奋地站起身,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你知道这个陈黛芳是谁吗?”
“她不就是那个《梁祝》的女主角吗?正当红的香港女明星。”
田佩瑜冷笑一声:“没错,她还是田之雄的女朋友!”
曹少武满脸惊愕:“啊?!”一瞬间,他收起惊愕的表情:“等等,等等……我想起来了,我在田之雄的住处看到过有两本电影杂志,封面就是她!”
田佩瑜一下黑了脸:“你怎么不早说啊?”
曹少武看田佩瑜又摆开架子,面露不悦:“那就是两本普通的八卦杂志,街上多得是,我又不知道她跟田之雄有一腿……”
田佩瑜连忙缓和气氛,重重一拍曹少武的肩头:“兄弟!线索还没断。我原先只知道田之雄泡了个明星,我还挺纳闷,这小子何德何能啊?这下明白了,他是打着谈恋爱的幌子啊!这个陈黛芳跟他爸一样,都是田之雄的上线,至少也是他的联系人。”田佩瑜自信满满下了结论。
倒是曹少武头脑慢慢冷静下来,提出疑问:“我倒觉得这给田之雄常去嘉咸街陈记鱼蛋粉吃东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理由,那是未来的老丈人啊。说他们是共产党.....,证据不足!反正我在老头屋里没发现什么有力的通共证据。”心里腹诽道:“潜伏的共产党找这么个显眼的明星做联系人,疯了?!”
一席话如一盆冷水浇在田佩瑜头上,他望着斗志尽失的曹少武,安慰道:“少武兄,不要泄气嘛。那个老头要是死了就死了,这事怪不到你头上,也追不到你头上。把注意力转移到那个小明星身上,持之以恒,终有所获。”
曹少武一伸手:“钱呢?电影明星可是整天出没于灯红酒绿之中的,经费要加码。”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叠长短不一的票据,“对了,先把这些报了吧。”一阵电话铃声让曹少武闭了嘴。
田佩瑜拿起电话,“哦,站长啊,好的,我马上过来,正好我有事情向您汇报。”
“这是监视点的房租,这些是餐费,这些是交通……”曹少武接着说。
田佩瑜急急忙忙从抽屉里拿出个文件夹说:“少武,我去趟站长那儿,咱们回头再说。”
“哎,哎……”
田佩瑜一进站长办公室,还没落座,刘楚源劈头便问:“给上海送的东西送到了吗?”
“我刚刚问了行动组曹组长,东西已经送到了,送货的人并不是我们的人,只是借用他的身份带货,昨天已经安全返回了。”
“东西用了吗?结果如何?”
“站长,行动组只是奉命把东西送过去,执行的事另行安排上海本地的同志去做了,按日子算,应该这几天有结果了。”
刘楚源仿佛没听他说什么,自顾自地说:“我刚上任时,叶局长专门召见我谈了有关西江一号的事情。西江一号的关系虽然已经交到我们站了,但那是叶局长当年亲自发展的,一直潜伏在共党的要害部门,堪称局座的得意之作!怎么用?何时用?实际上还都是局座说了算。”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折叠着的电报译文,递给田佩瑜,压低声音:“你看,这是局里发来的密电,催促尽快完成任务,确保西江一号的安全。看来西江一号与总部之间另有联络渠道啊,否则西江一号的求援信怎么就直接到了总部呢?佩瑜,你是分管派遣的业务官,对此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对西江一号的所有联系、使用都要提前向总部请示;对西江一号的要求都要尽可能地予以满足。”
“明白!”田佩瑜看完电报放回到桌上,语气郑重地说:“站长,我马上去了解那边的结果,一有消息立即向您汇报。”
刘楚源加重语气说:“为了他的安全,平时连局里都不常主动联系西江一号。而这次是西江一号紧急发出求援,并明确指明了目标,局长非常重视,命令不惜代价确保西江一号的安全,并专门调货到本站,紧急送往上海,可见此事非同小可……”
正说着,田之雄急匆匆推门而入,看见两个窃窃私语的人一愣:“你们有事啊……站长,我下午想请个假。”
“哦,罗组长啊,怎么了?”
“我的一个朋友,家中老人突然去世了,我去看看。”一夜没睡的田之雄目光萎靡,刻意没去看放在桌上的译电纸。
刘楚源一边说:“有事你就去忙吧,人手够吗?不够从行动组叫两个兄弟。”一边顺手收起译电纸。
田之雄的“大陆研究组”现在齐装满员,下面有三个编制内的研究员,一个负责从大陆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中摘抄有价值的文章,汇编成册,定期送局里参考;一个专门撰写有关大陆社会各方面情况的分析文章和报告;另一个专事联络香港的文化界、新闻界;还在本地发展了一批兼职研究员和外围社会关系,研究动态,制造舆情,扩张阵地,有几次还抢了中六组的风头,俨然有些新气象,为此屡次获得总部的称赞。
有了成绩,刘楚源也觉得脸上有光,对田之雄愈加赏识,乐得放手让他去做,田佩瑜看在眼里难免深有醋意。
“谢谢站长体恤,那我去了。”
田佩瑜留心着田之雄的情绪,想看出陈伯去世对他的反应,又唯恐田之雄会怀疑到他的头上,做出一副同情的样子,内心里却仔细观察着田之雄的反应。
1966年4月17日
“情报局”香港站
一早,曹少武便到了站里,一脸沮丧地面对田佩瑜。
田佩瑜做了个手势,抢先说道:“先说我的事,我问你,上回让你派个人去上海送东西,送到了吗?”
“送到了呀,人都回了。”
“我给你实说,那可是总部交代下来的,马虎不得!”
“肯定送到了,货是伪装成注射针剂随身带的,送货的人是共产党的座上宾,一周前走的,昨天刚回来。一回来就打电话告诉说,带的东西已经交给上海那边的收货人了。”
田佩瑜轻轻松了口气,自言自语盘算着:“按时间算,应该已经动手了。”
俄顷,他回过神:“哦,哦,说说你的事吧。”
“昨晚失手了!” 曹少武满脸懊恼。
田佩瑜忙问:“什么失手了?”
“昨晚我跟小郑在监视点照例监视那个陈记鱼蛋粉的老头,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人和事。见时间还早,我们就赶到那个老头家里,小郑在巷口望风,我进屋搜查。没想到突然下起雷阵雨,那个老头提前收摊,恰好把我堵在他屋里,还抓住我衣服大吵大嚷……没办法,为了脱身,我捅了他一刀……”
“不是有小郑望风吗?怎么会让他把你堵住了?”
不问则已,这一问让曹少武破口大骂:“丢哪嘛,这个死仆街!老子回头跟他算这个账。”来香港时间不长,但粤语的骂人话他已经很熟练了。
“那人死了没?”田佩瑜急切追问。
曹少武摇摇头:“还不知道呢,幸亏当时正下着大雨,没有街坊邻居看到。不过,凶多吉少。”
田佩瑜叹了口气,身子重重往椅背一靠:“完了,这下线索断了!忙乎这么长时间,算是白忙乎了。”
曹少武瞟了瞟田佩瑜的脸色,小心问道:“哎,老兄,你说香港警察不会寻踪查到我们这儿吧?”
田佩瑜没好气地说道:“那可不好说,那要看你做的手脚干不干净了。”
曹少武不太有把握地答道:“昨晚回来后,我仔细回忆了,现场应该没留下什么痕迹,带血迹的衣服和那把刀我都处理掉了,屋里就算有几个模糊的脚印,香港警方也没那么大本事追查到我吧,我在香港又没有案底。只是楼下杂货店的那个哑巴见过小郑……咳,不行就把小郑弄回台湾去……”
田佩瑜突然直起腰问:“少武,在老头回来之前,你在他屋里呆了多长时间?”
“也就十来分钟吧,怎么了?”
“那你在屋里就没什么发现?”
“屋子里我都翻了,没什么可疑的东西。不过,我带回来这个……”说着曹少武从衣兜里掏出镶有阿秀照片的小镜框放在桌上。“我就是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个女的。”
田佩瑜拿着镜框仔细端详了一番,抬起头问:“你从哪里拿的?”
“里屋,书桌上摆着的。应该是老头的女儿。”
田佩瑜又看了看,一拍脑门,急匆匆从报纸堆里翻出本杂志,指着封面上的明星照:“你看看,是一个人吗?”
曹少武拿着杂志对照着镜框左看右看,“没错,就是她!可……这是……陈黛芳啊……我……我这一刀捅的是……陈黛芳她爸呀……”曹少武神情更加懊恼:“干伊娘,这下篓子捅大了!”
田佩瑜根本没注意到曹少武的懊恼和害怕,他兴奋地站起身,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你知道这个陈黛芳是谁吗?”
“她不就是那个《梁祝》的女主角吗?正当红的香港女明星。”
田佩瑜冷笑一声:“没错,她还是田之雄的女朋友!”
曹少武满脸惊愕:“啊?!”一瞬间,他收起惊愕的表情:“等等,等等……我想起来了,我在田之雄的住处看到过有两本电影杂志,封面就是她!”
田佩瑜一下黑了脸:“你怎么不早说啊?”
曹少武看田佩瑜又摆开架子,面露不悦:“那就是两本普通的八卦杂志,街上多得是,我又不知道她跟田之雄有一腿……”
田佩瑜连忙缓和气氛,重重一拍曹少武的肩头:“兄弟!线索还没断。我原先只知道田之雄泡了个明星,我还挺纳闷,这小子何德何能啊?这下明白了,他是打着谈恋爱的幌子啊!这个陈黛芳跟他爸一样,都是田之雄的上线,至少也是他的联系人。”田佩瑜自信满满下了结论。
倒是曹少武头脑慢慢冷静下来,提出疑问:“我倒觉得这给田之雄常去嘉咸街陈记鱼蛋粉吃东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理由,那是未来的老丈人啊。说他们是共产党.....,证据不足!反正我在老头屋里没发现什么有力的通共证据。”心里腹诽道:“潜伏的共产党找这么个显眼的明星做联系人,疯了?!”
一席话如一盆冷水浇在田佩瑜头上,他望着斗志尽失的曹少武,安慰道:“少武兄,不要泄气嘛。那个老头要是死了就死了,这事怪不到你头上,也追不到你头上。把注意力转移到那个小明星身上,持之以恒,终有所获。”
曹少武一伸手:“钱呢?电影明星可是整天出没于灯红酒绿之中的,经费要加码。”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叠长短不一的票据,“对了,先把这些报了吧。”一阵电话铃声让曹少武闭了嘴。
田佩瑜拿起电话,“哦,站长啊,好的,我马上过来,正好我有事情向您汇报。”
“这是监视点的房租,这些是餐费,这些是交通……”曹少武接着说。
田佩瑜急急忙忙从抽屉里拿出个文件夹说:“少武,我去趟站长那儿,咱们回头再说。”
“哎,哎……”
田佩瑜一进站长办公室,还没落座,刘楚源劈头便问:“给上海送的东西送到了吗?”
“我刚刚问了行动组曹组长,东西已经送到了,送货的人并不是我们的人,只是借用他的身份带货,昨天已经安全返回了。”
“东西用了吗?结果如何?”
“站长,行动组只是奉命把东西送过去,执行的事另行安排上海本地的同志去做了,按日子算,应该这几天有结果了。”
刘楚源仿佛没听他说什么,自顾自地说:“我刚上任时,叶局长专门召见我谈了有关西江一号的事情。西江一号的关系虽然已经交到我们站了,但那是叶局长当年亲自发展的,一直潜伏在共党的要害部门,堪称局座的得意之作!怎么用?何时用?实际上还都是局座说了算。”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折叠着的电报译文,递给田佩瑜,压低声音:“你看,这是局里发来的密电,催促尽快完成任务,确保西江一号的安全。看来西江一号与总部之间另有联络渠道啊,否则西江一号的求援信怎么就直接到了总部呢?佩瑜,你是分管派遣的业务官,对此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对西江一号的所有联系、使用都要提前向总部请示;对西江一号的要求都要尽可能地予以满足。”
“明白!”田佩瑜看完电报放回到桌上,语气郑重地说:“站长,我马上去了解那边的结果,一有消息立即向您汇报。”
刘楚源加重语气说:“为了他的安全,平时连局里都不常主动联系西江一号。而这次是西江一号紧急发出求援,并明确指明了目标,局长非常重视,命令不惜代价确保西江一号的安全,并专门调货到本站,紧急送往上海,可见此事非同小可……”
正说着,田之雄急匆匆推门而入,看见两个窃窃私语的人一愣:“你们有事啊……站长,我下午想请个假。”
“哦,罗组长啊,怎么了?”
“我的一个朋友,家中老人突然去世了,我去看看。”一夜没睡的田之雄目光萎靡,刻意没去看放在桌上的译电纸。
刘楚源一边说:“有事你就去忙吧,人手够吗?不够从行动组叫两个兄弟。”一边顺手收起译电纸。
田之雄的“大陆研究组”现在齐装满员,下面有三个编制内的研究员,一个负责从大陆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中摘抄有价值的文章,汇编成册,定期送局里参考;一个专门撰写有关大陆社会各方面情况的分析文章和报告;另一个专事联络香港的文化界、新闻界;还在本地发展了一批兼职研究员和外围社会关系,研究动态,制造舆情,扩张阵地,有几次还抢了中六组的风头,俨然有些新气象,为此屡次获得总部的称赞。
有了成绩,刘楚源也觉得脸上有光,对田之雄愈加赏识,乐得放手让他去做,田佩瑜看在眼里难免深有醋意。
“谢谢站长体恤,那我去了。”
田佩瑜留心着田之雄的情绪,想看出陈伯去世对他的反应,又唯恐田之雄会怀疑到他的头上,做出一副同情的样子,内心里却仔细观察着田之雄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