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四十二章 收获李岩,曹化淳在江南发了大财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四十二章 收获李岩,曹化淳在江南发了大财

    眨眼间就要进入六月了。

    朱由检组织京城附近的州县进行春耕不说,还天天练兵。

    在京城的日子非常忙碌,朱由检要把自己的人安插进官员系统,尤其是武官。

    此次三战三捷,夺取山海关,很多官兵都立了大功,要给予封赏,朱由检趁机把他们安插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位置上。

    其次对那些认为有东林嫌疑的官员,逐步进行罢免调离。

    关于春耕,朱由检提供了不少优质的种子,尤其是土豆和红薯,展开试种,准备全国推广。

    土豆和红薯产量高,可以有效解决大明粮食不足的问题。

    其余的优质麦种和稻种,时间短,产量高。可以提高每亩单产。

    朱由检认为要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暂时减免了京城附近百姓的农业税,只是开征了新的工商税。

    这是重要的一步,以后逐渐全国开展,大明的财政收入将渐渐以工商税为主,农业税为辅。

    未来的岁月里,将开展海外贸易,放开海禁,收取重要的关税。

    在闲暇的日子里,朱由检提审的李岩。

    这个时间点把握的非常好,李自成被满清和大明打败,逃回陕西,声望和人气一落千丈,在百姓的心中已经失去了问鼎天下的资格。

    不仅仅京城附近的州县重新归降了大明,就连山西河南很多州县都降而复叛,重回大明的怀抱,朱由检声望正隆。

    就是这个时候,朱由检会见了李岩。

    此时的李岩得知了朱由检的战绩,很是震惊,对朱由检是刮目相看,不再坚持为李自成效力。

    李岩,河南开封人,其父亲原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也是一方大员。只是因为替百姓出头,得罪官府,故而加入李自成的队伍。

    此人富有远见,曾提醒李自成进京不要骚扰百姓,缓拷银追饷,未被李自成采纳。

    反而因收买人心,被李自成忌惮,故而山海关大战没有带在身边,留守北京。

    此时天下的形势已经明了,李自成兵败山海关,退守陕西,难有作为。

    满清已经被赶出山海关,只要朱由检稳定了江南,随时可以灭了满清。

    此时的朱由检对李岩发出了邀请。

    “朕听闻李公子名满天下,何不效力于孤?朕以魏征待之。”

    魏征者,唐瓦岗名将,后从太子李建成,最后跟随唐太宗李世民,成就一段君臣佳话。

    闻听朱由检以魏征待自己,李岩也不敢托大。李岩早就有报国之心,只是报国无门,才跟了李自成。

    如今能一步登天,施展心中的抱负,如何会不接朱由检扔来的橄榄枝。

    君臣两人彻夜长谈,朱由检提出自己治国的方向和蓝图,李岩则提出自己治国的方略,君臣二人相见恨晚。

    朱由检要提拔李岩为内阁首辅兼礼部尚书。

    李岩则认为自己寸功未建,不适合。主动提出去山西陕西,对李自成的大顺军官兵进行招降纳叛,安抚民心。

    朱由检听了非常高兴,任命李岩为山陕总督,兼山西巡抚。节制山西兵马,剿抚并用,收复山西陕西,及河南三地。

    并许诺功成之后,入阁取代周延儒。

    朱由检问李岩带多少人马去山西,李岩表示只要有粮食,加上山西本部兵马就足够了。

    朱由检自然是喜出望外,先行拨付一万吨粮食,和李岩一同出发。并且要求姜镶一个月训练完毕,回山西听候李岩调遣。

    至于李过,也认清了现实,转变了对朱由检的看法。

    毕竟能为国效力,建功立业才是正路,做贼不是长久的事情。

    因为是李自成的侄子,投诚后不愿意和李自成作战,朱由检就把李过放在了身边,随时可以调遣。

    受降李岩李过后,朱由检很是开心,但是南方传来消息,让朱由检很是吃惊。

    曹化淳在金陵抓了马世英,把福王朱由崧投入天牢,并且把马世英、阮大铖、钱谦益、陈弘范等人抄家问斩。

    这些都没有问题,只是朱由检要求曹化淳收集所有拥立福王官员的名单,只要是巨富,就抄家问斩。

    这样一来,牵连的官员非常多。整个金陵的小朝廷几乎一大半人牵连了进去。总计几千人之多。

    这些人非富即贵,又是东林一党,在江南拥有大量的财富和产业,良田美宅商铺矿山无数。

    朱由检就是要借这个机会把东林党连根拔起,彻底断了他们的经济基础,产业根基。

    从此大明再也没有东林的存在,也警示后人,在大明结党营私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曹化淳不遗余力的抄家,获得了海量的财富,仅仅一个多月,曹化淳就从抄家一项,收获了四亿两白银,六千万两黄金。

    这还不算完,珍宝古玩字画还没有估价,房产地契也没有估价,如果这些东西也算上的话,保守估计大概总量超过十六亿两白银。

    可见江南之富有,东林之贪婪。

    大明典型的是民富国穷。不纳工商税和常年的海上走私,使得江南和沿海士族们暴富。

    通过福王朱由崧的倒台,朱由检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未来的大明财政将非常宽松,不再入不敷出,捉襟见肘。

    但这一切得罪了东林把持的南明小朝廷。

    结果根深蒂固的东林党们集体反弹,开始对抗曹化淳的抄家问斩,这些人开始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蛊惑江北四镇拥兵作乱。

    而这时,史可法的态度又模棱两可了,对支持抄家问斩也不是很热心,开始观望。

    曹化淳和方正德不得不暂缓抄家问斩,毕竟就他们带的那几个人,一百多条枪,也就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没有史可法的坚决配合,曹化淳是无法彻底贯彻朱由检的主张。

    这种情况下,朱由检决定带兵亲自走一趟江南,彻底端掉东林党老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