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47章 打掉东林党,营造江南新气象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47章 打掉东林党,营造江南新气象

    搞定江北四镇后,朱由检大军开拔,一路过扬州,进金陵。

    金陵者,龙盘虎踞,钟灵毓秀,有帝王之气。

    故为六朝古都,常为南方政权首选之地。

    朱由检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进了金陵城,军纪严明,衣甲鲜明,给金陵百姓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但是对于盘踞此地的东林党来说就不是一个好消息了。

    朱由检的性格,东林们再清楚不过了。

    于是有很多东林士族在私下里把金银送进了南直隶兵部尚书史可法的宅邸,希望老督师能在朱由检面前美言几句,以脱牢狱之灾。

    银子送到了,但是史可法不敢拿。

    如今的史可法也是自身难保。

    因为史可法参与了立福王,创立南明政权。

    后来废除福王的时候又犹豫不决,要不是曹化淳的的威逼,绝不会如此顺利。

    等抓了福王,东林党联络江北四镇,此人观望,并未坚决阻止。

    虽然造成的后果并不严重,但是以朱由检的性格,此人也决不能留了。

    由于东厂的密报,朱由检提前知道史可法的态度和东林党动作,但是朱由检并未令曹化淳出手阻止。

    而是放任东林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玩欲擒故纵这一招。

    现在的朱由检的对帝王之术已经玩的相当成熟了,已经不是昔日吴下阿蒙。

    到了金陵城,朱由检接受了南直隶文武百官的朝拜后,召集群臣上殿。

    上殿后,朱由检就把史可法罢了官,让其回家养老。

    谁让你史可法也是东林党人了,并且在朱由检和朱由崧之间态度暧昧,有首鼠两端之嫌疑。

    历史上史可法这个人在大事上也是犹豫不决,能力有限,无所作为。

    这种人还是让他离朝堂越远越好。

    朱由检第二件事就是宣布东林勾结江北四镇造反的人员名单,按图索骥,全部捉拿。

    如果没有这次东林勾结江北四镇的事情,朱由检只是打算惩戒这些家主而已。

    但是这些人越做越过分,朱由检打算斩草除根,男的全部问斩,一个不留,女的发送教坊司。

    既然已经抄家了,也别留着这些人日后嫉恨大明了。

    封建王朝就是应该狠一点,染指皇权就应该心狠手辣。

    第三件事,依然是抄家,这次更彻底,涉及人员更多。

    好不容易抓到东林党的把柄,不大赚一笔,朱由检怎么甘心。

    朱由检手拿名册账本,问道:“这个徐炳何人,田产竟然有五十万亩之多?”

    立刻有官员上报:“此乃故阁老徐阶大人的子孙。”

    朱由检怒道:“一个故阁老子孙,就有五十万亩的田产,还是在松江。这让松江的百姓怎么活?”

    “下旨,五十万亩良田全部充公。”

    “即日起,凡是名单上的官员,所有田产全部充公。”

    搞定东林党,朱由检又宣布福王朱由崧大逆不道,趁机谋国自立,立即赐其自尽。

    着司礼监曹化淳去天牢,送去自尽三件套,立即执行。

    现在的江南在朱由检的铁腕之下,东林党被彻底打残废了,就算没有波及到的士族也不敢出来挑衅了。

    可以说朱由检这一次之行已经赢麻了,本来曹化淳已经搜出十六亿两白银,如今朱由检又搜刮了一波,又搞出来五亿两白银,总计二十一亿两白银。

    这大明不是没有银子,而是这些银子都在东林党手里,他们又不纳税,还坐看大明的灭亡。

    如果不是朱由检这次穿越的时间点卡的好,这些钱都将便宜了李自成和满清。

    比如京城的一亿多两白银,最后便宜了李自成。

    金陵、扬州、松江等的几十亿两白银便宜了满清。

    朱由检不趁着这天赐良机,把白银弄到手,最后扬州十日屠,嘉定三日屠,还不是便宜了满清。

    与其白白便宜满清,还不如自己拿了。

    朕可不是白拿,是你们自己作乱,自愿送给我的。

    有了这些银子,朱由检就有了底气,做自己想干的事情了。

    朱由检宣布,此后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官绅一体纳粮。无论你是多大的官,都得纳粮上税。

    官员纳粮,才能有效避免土地挂靠的问题,否则很多土地挂靠在东林名下,土地税收不上来。

    对于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鼓励生育,不按人头收税了。

    其次就是朱由检宣布收取工商税。支持工商业的发展。并且成立皇家钱庄,开始放贷给商人。

    比如这次,朱由检就拿出十亿两白银,作为皇家钱庄的运营资本。

    这些资金就是用来扶持民间的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其次用来合资,投资某些行业。

    为了扶持民间手工业,朱由检把没收东林党纺线机,织布机免费发给织户,鼓励他们做大做强。

    矿山,林地,池塘全部承包给百姓经营,国家固定收取一部分收入。免得的被豪强霸占。

    最重要的是开放海禁,朱由检命令松江、泉州、福州、广州、天津、青岛等几处为通商贸易口岸。

    并设立大明的海关司,归布政使司管理,开始收取海关税。

    此外内廷有权派人做海关监督员,监督海关的税收活动。

    并且严厉打击民间和海外走私贸易,把海外贸易权抓在自己的手里。

    最后,朱由检在全国开办皇家学府,并且普及基础教育,设立普遍的乡学和县学,保证农家子弟的教育。

    教书先生都是国家从西洋雇佣,教授数学,物理,化学等,辅以汉学。这样从根基上断绝东林勾结的基础。

    咱不玩儒家那一套了。

    至于没收的土地,则分给江南无地的百姓,让其有偿耕种。如果有子女参军,为国立功后,则可以永久拥有。

    朱由检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削弱这些东林和士族的势力。

    反正这些人也不保大明,天天想着换皇帝,干脆趁机把他们削弱,以后大明就不指着东林过日子了。

    以后江南就是大明的税收基地,财政开支的来源。

    工商业才是大明的基础,农业的地位往后排,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初步发展工业文明。

    东林党那种靠着办私学,师徒相授,结党营私将被历史淘汰。

    这真是有钱好办事,以前朱由检想办这些事情难如登天。

    如今朱由检手握重兵,铲除了东林党这个障碍后,通过手里的海量白银,轻松的就把这些事情搞定了。

    未来可以想象,开放了海禁,开办了国学,放开民间工商业活动,收取工商税,大明的面貌一定会焕然一新,国家实力将引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