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77章 君臣二人研究起了货币论和银本位的弊端
热门推荐:
转生萝莉,被病娇女主绑在身边
大隐
重生复仇,不耽误强吻腹黑霸总
重生八零,开局破了刑侦一号案
直播算命:你五行缺德
重生之龙耀星辰
胎穿古代农家,农门女将名满天下
盘龙神剑
末世:多子多福,从傲娇校花开始
李岩对于农业税的见解,让朱由检非常佩服。
尽管是穿越之人,但朱由检是主修建筑专业。修个大楼,修个铁路公路的这些还行。
你让他把税收搞明白,还真不行,朱由检和 大多数人一样,没钱就开税种。
咱也来个工业税,增值税,海关税,遗产税,个人所得税!
如果真的在大明王朝搞这么多花样,大明恐怕早就亡了,也轮不到朱由检来穿越了。
仅仅一个农业税,大明都收不上来,谈其他的税种,就是纸上谈兵。
就拿海关税来说吧,禁海这么多年了,不开展海外贸易,东林带着大家搞走私,怎么收海关税。
现代人都知道海关税的重要 ,一般都占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但是东林党不交税,全民玩走私,你还不能说他偷税漏税,因为就没这个税。有这个税,你也收不了。
朱由检非常好奇,李岩为啥懂的这么多。
李岩自然是言无不尽。
原来这李岩的父亲李经白是山东巡抚,李岩自小就在山东长大。
山东这地方有传教士,比汤若望来的还早,李家当时很富有,就给李岩请了洋外教。
李岩也可以说是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第一人。接触过西方的很多历史和现实的风土人情,人家懂的多。
就拿李自成队伍来说吧,一共就一个半举人,一个是李岩,另一个就是半吊子举人牛金星。
李岩如果不是对当时的大明心已死,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又怎会参加李自成的大顺军。
如果不是遇到朱由检,也许李岩就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默默无闻了。
李岩告诉朱由检,西方的一些真实的事情。
其实作为穿越到大明的人,朱由检也知道这些事情,只不过朱由检并没有理解其中的意义。
李岩说道:“我听说西方有一个国家叫做西班牙,因为当地物产贫瘠,国中之人好航海。因而有人发现了南美的秘鲁。”
“秘鲁有一个波托西银矿,盛产大量的白银,而西班牙就把大量的白银,通过海运运到大明沿海。”
“秘鲁白银何其之多,难以用千万两来计数。但是这些从没有进入过大明财政的一分一毫。因为大明禁止沿海贸易,这些银子都被走私的东林党商人赚走了。大明又没有关税。这些银子和大明朝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这些银子被东林商人埋入地下,造成大明财政紧张,无银可用。而东林们一个个富可敌国。坐看大明灭亡,也不肯出一两白银。”
“而海外白银挖之不竭,用来换取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纸张以及东南亚的香料。西班牙越来越富有,而大明越来越贫穷。”
“这就相当于我大明在给西班牙打工。我大明赚的银子,不能换吃的,也不能换穿的,只能埋在地下,如石头一般。”
“就算能换来粮食,因为白银的大量涌入,价格也翻了好几倍。”
“而我大明错就错在不是白银的主产地,长此以往,大明必将亡国。”
朱由检问道:“有如此严重?朕可是有上亿两白银。谁能灭我?”
李岩深鞠一躬继续说道:“白银就是如今的国家货币,货币制造权利应该掌握在大明王朝的手里,但是白银这东西,不受大明控制,相当于西班牙在为大明制造货币。这是非常危险的。”
“国力强盛的时候,还看不出来危害。一旦帝国衰微,国力弱小,打了败仗,被迫赔款的时候就难办了。”
“比如大清被大明王朝打败,大明要求大清赔偿9.8亿两白银。而大清国国内存银总共就10亿两白银,如果全部赔了出去,大清岂不是财政彻底崩溃,连仗都不用打,大清就亡了。”
“大清国没有了这9.8亿两白银,国家就得瘫痪。为了国家运转,财政开支,大清就得向各国借银子。而借银子就得接受人家的提出的种种条件,就得出卖主权。这样一来,大清就得亡国。”
“其实这国家的强大不强大,就在于有没有货币主导权。不在于胜负,输了可以再赢回来,但是没有货币主导权,输了就别想翻身了。”
朱由检听了,觉得言之有理,毕竟他也是大学生嘛!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理解能力超强,否则的话,就算穿越成皇帝,也活不过第一章。
“那么,以卿之见,我大明该怎么办?”
朱由检急忙问道。
“很简单,发行纸币,就算国际上打了败仗,也没有关系,影响不了国内的经济运转。该咋玩,就咋玩。”
朱由检突然想起后世大清签订的卖国条约《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需向列强各国赔款 ,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 。
结果这以后大清彻底崩了,大清为了借银子,几乎给所有列强都跪了。如果大清发行的是纸币,或许就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因为有了纸币,国内经济运转不必依赖白银,这就有了喘息之机。
但是。
“纸币滥发物价可是会暴涨的。”
朱由检担忧的说。
“那就要控制发行货币的欲望了,不能无限制的滥发。超发的货币量应该以粮食总产量挂钩,如果本年度粮食增产一倍,咱就多印一倍的纸币,咱不就赚了吗?,如果你非要印十倍的纸币,就当我没说。”
“好主意,哈哈哈,我懂了,我有一个想法,我大明把白银作为抵押物控制在大明的手里,然后依据这个发行纸币。这样我大明王朝就有用不完的钱了。李岩,你觉得我这个想法怎样?”
李岩笑了,
“陛下,这正是我想说的,你怎么就知道了,这是咋回事?”
朱由检也笑了,我可是后世穿越过来的,我也懂,只是没人提醒罢了。
“我也是受李爱卿的启发,才突然灵光一现的,哈哈哈。”
“今日,你我君臣二人推心置腹的交流,我大明受益匪浅,等到合适的时候,就把纸币提上议程,李爱卿,你看可好??”
李岩称善。
尽管是穿越之人,但朱由检是主修建筑专业。修个大楼,修个铁路公路的这些还行。
你让他把税收搞明白,还真不行,朱由检和 大多数人一样,没钱就开税种。
咱也来个工业税,增值税,海关税,遗产税,个人所得税!
如果真的在大明王朝搞这么多花样,大明恐怕早就亡了,也轮不到朱由检来穿越了。
仅仅一个农业税,大明都收不上来,谈其他的税种,就是纸上谈兵。
就拿海关税来说吧,禁海这么多年了,不开展海外贸易,东林带着大家搞走私,怎么收海关税。
现代人都知道海关税的重要 ,一般都占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但是东林党不交税,全民玩走私,你还不能说他偷税漏税,因为就没这个税。有这个税,你也收不了。
朱由检非常好奇,李岩为啥懂的这么多。
李岩自然是言无不尽。
原来这李岩的父亲李经白是山东巡抚,李岩自小就在山东长大。
山东这地方有传教士,比汤若望来的还早,李家当时很富有,就给李岩请了洋外教。
李岩也可以说是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第一人。接触过西方的很多历史和现实的风土人情,人家懂的多。
就拿李自成队伍来说吧,一共就一个半举人,一个是李岩,另一个就是半吊子举人牛金星。
李岩如果不是对当时的大明心已死,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又怎会参加李自成的大顺军。
如果不是遇到朱由检,也许李岩就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默默无闻了。
李岩告诉朱由检,西方的一些真实的事情。
其实作为穿越到大明的人,朱由检也知道这些事情,只不过朱由检并没有理解其中的意义。
李岩说道:“我听说西方有一个国家叫做西班牙,因为当地物产贫瘠,国中之人好航海。因而有人发现了南美的秘鲁。”
“秘鲁有一个波托西银矿,盛产大量的白银,而西班牙就把大量的白银,通过海运运到大明沿海。”
“秘鲁白银何其之多,难以用千万两来计数。但是这些从没有进入过大明财政的一分一毫。因为大明禁止沿海贸易,这些银子都被走私的东林党商人赚走了。大明又没有关税。这些银子和大明朝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这些银子被东林商人埋入地下,造成大明财政紧张,无银可用。而东林们一个个富可敌国。坐看大明灭亡,也不肯出一两白银。”
“而海外白银挖之不竭,用来换取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纸张以及东南亚的香料。西班牙越来越富有,而大明越来越贫穷。”
“这就相当于我大明在给西班牙打工。我大明赚的银子,不能换吃的,也不能换穿的,只能埋在地下,如石头一般。”
“就算能换来粮食,因为白银的大量涌入,价格也翻了好几倍。”
“而我大明错就错在不是白银的主产地,长此以往,大明必将亡国。”
朱由检问道:“有如此严重?朕可是有上亿两白银。谁能灭我?”
李岩深鞠一躬继续说道:“白银就是如今的国家货币,货币制造权利应该掌握在大明王朝的手里,但是白银这东西,不受大明控制,相当于西班牙在为大明制造货币。这是非常危险的。”
“国力强盛的时候,还看不出来危害。一旦帝国衰微,国力弱小,打了败仗,被迫赔款的时候就难办了。”
“比如大清被大明王朝打败,大明要求大清赔偿9.8亿两白银。而大清国国内存银总共就10亿两白银,如果全部赔了出去,大清岂不是财政彻底崩溃,连仗都不用打,大清就亡了。”
“大清国没有了这9.8亿两白银,国家就得瘫痪。为了国家运转,财政开支,大清就得向各国借银子。而借银子就得接受人家的提出的种种条件,就得出卖主权。这样一来,大清就得亡国。”
“其实这国家的强大不强大,就在于有没有货币主导权。不在于胜负,输了可以再赢回来,但是没有货币主导权,输了就别想翻身了。”
朱由检听了,觉得言之有理,毕竟他也是大学生嘛!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理解能力超强,否则的话,就算穿越成皇帝,也活不过第一章。
“那么,以卿之见,我大明该怎么办?”
朱由检急忙问道。
“很简单,发行纸币,就算国际上打了败仗,也没有关系,影响不了国内的经济运转。该咋玩,就咋玩。”
朱由检突然想起后世大清签订的卖国条约《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需向列强各国赔款 ,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 。
结果这以后大清彻底崩了,大清为了借银子,几乎给所有列强都跪了。如果大清发行的是纸币,或许就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因为有了纸币,国内经济运转不必依赖白银,这就有了喘息之机。
但是。
“纸币滥发物价可是会暴涨的。”
朱由检担忧的说。
“那就要控制发行货币的欲望了,不能无限制的滥发。超发的货币量应该以粮食总产量挂钩,如果本年度粮食增产一倍,咱就多印一倍的纸币,咱不就赚了吗?,如果你非要印十倍的纸币,就当我没说。”
“好主意,哈哈哈,我懂了,我有一个想法,我大明把白银作为抵押物控制在大明的手里,然后依据这个发行纸币。这样我大明王朝就有用不完的钱了。李岩,你觉得我这个想法怎样?”
李岩笑了,
“陛下,这正是我想说的,你怎么就知道了,这是咋回事?”
朱由检也笑了,我可是后世穿越过来的,我也懂,只是没人提醒罢了。
“我也是受李爱卿的启发,才突然灵光一现的,哈哈哈。”
“今日,你我君臣二人推心置腹的交流,我大明受益匪浅,等到合适的时候,就把纸币提上议程,李爱卿,你看可好??”
李岩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