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113章 平定金川之乱
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密谋造反,精心筹备多年,四处招募兵员,整备军队,大肆扩充并训练土司军,购置火枪、火炮、弓箭、甲胄等军备,妄图征服整个嘉绒藏区,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显然不甘心仅仅只做大金川的一个土司。
不过这把他遇到的是朱由检,而不是后世的乾隆。
这厮竟然敢袭击天龙军,被天龙军打的是落花流水,不敢出战。
朱由检派白杆兵攻击城寨,攀爬而上,都被土兵打退。
这藏区海拔四千多米,气候变化多端,前一天还温暖如春,过几天就雪花飘飘了。这两天又是多雨,攻击不得不停了下来。
等了十几天,孙可望和李定国、白文选的兵马到来,大家合兵一处。
大军云集,开始用炮火轰击土司的山寨,但是这土司的山寨是依山而建,土兵居高临下,大明这面大炮一轰,人就立刻躲了起来,等炮击结束,这土兵就又出来了,白白浪费了弹药。
大金川的主要据点一个在勒乌围,由莎罗奔亲自把守;另一个在刮耳崖,处于大金川要路。
此时这个据点就是刮耳崖,虽然宗室们的热情很高,但就是从正面强攻,打不进去。
这不是宗室们无能,而是这里的地势太险要了,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既然无计可施,朱由检只能高价悬赏,寻找当地的能人相助。最后有当地人猎人泄密,刮耳崖后面藤蔓颇多,可以攀爬。
于是朱由检赏银千两,令猎人带着李定国等六百官兵人,趁着夜色连夜去了刮耳崖后面,攀爬而上,到了此地,果然有密密麻麻的藤蔓,先锋攀缘而上,然后放下绳梯,全军依次爬了上去。
此时的土兵还浑然不觉,很多人仍在蒙头大睡,被李定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天龙军听到里面杀声震天,赶紧攻城,趁机里应外合,拿下了刮耳崖。
这一战打死小金川的土司扎旺,击毙土兵千余人,吓得土兵们闭门不出,深沟高垒。
朱由检原以为土兵会兵败如山倒,结果发现这困难才刚刚开始。因为他们遇到了“抗日战争中才有的庞然大物”——“鬼子炮楼”——金川军的战碉!
这些碉楼皆由条石垒砌而成,坚如磐石,高达十几丈,且立于山间。金川碉楼坚实的基础,即便是遭遇严重的地质灾害,亦能安然无恙。其上开有诸多了望孔与枪眼,既可确保视野开阔、射界无遮,又能为守兵提供坚实防护。
明军不仅遭受着头顶上方炮楼中土司军队持续不断的火力攻击(金川土司军大量配备火绳枪),而且在使用火炮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困扰——明军对碉楼的仰射,致使火炮的威力大幅削弱!
更令人心烦的是,里面还储存了足够的水和粮食,可以长久的和明军耗下去。
明军起初用60毫米迫击炮攻击这些炮楼,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明军一放炮,土兵就跑进更坚固的“天然避弹所”——由当地巨石制成的藏式民居,这些避弹所依据山体条件挖建,又用巨石做掩护,就如同一座座小型堡垒。
顺利的话,60毫米迫击炮要十几炮才能端掉一个碉楼,如果不顺利,就是几十炮也未必能打下一个碉楼。
既然60毫米迫击炮攻击效果不好,朱由检启用75毫米迫击炮和75毫米榴弹炮,瞬间就改变了局势。
攻击碉楼的效果很好,往往不到十炮就能打下一座碉楼。这让天龙军的宗室们很开心,他们原以为这次作战,闹不好要成为炮灰,看样子是当不成了。
但是这大小金川的碉楼实在是太多了,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碉楼,据事后统计,足足修建了七千多个。
而攻击大小金川的路途险峻,狭窄,根本就容不下许多的大炮,想来一个万炮齐发那是根本做不到的。
于是天龙军和李定国的部队,分别携带75毫米迫击炮、榴弹炮,日夜进攻。
一天攻下十多座碉楼,虽然速度有点慢。但是蚂蚁啃大象,架不住时间长,明军拿下大小金川只是早晚的问题。
拿下这些碉楼不能着急,只能一步步的来,根本不能投机取巧,如果想绕过去,四周都是碉楼,很快就会被土兵消灭。
一个月过后,明军拿下四百多座碉楼,也杀死几千土兵,原本以为这些土司会胆怯投降,却没有。
原来莎罗奔散布谣言,说是明军如果攻下大小金川,会杀掉所有族人。再加上明军攻击碉楼的时候,确实炸死不少土兵,反而激发了土兵凶悍的本性。
为了提高攻击碉楼的速度和火力,朱由检又把105毫米榴弹炮运到了山上。
这105毫米榴弹炮火力特别猛,一炮下去,就能把碉楼的头部掀开,两炮就能把碉楼拦腰炸断。
有了这种大杀器,守护碉楼的土兵再也不能嚣张了。以前他们还能在碉楼里面喝酒作乐,欣赏明军攻击的风采,嘲笑明军。
如今这些土兵一看105毫米巨炮上山,那是撒腿就跑。
有了105毫米巨炮,一个月拿下两千多座碉楼,炸死炸伤大批的土兵,这下子有些人坐不住了,开始有人偷偷的向明军投降。
莎罗奔杀了一些人,想阻止投诚明军,但无济于事。于是也派人找到朱由检,递上书信,说是自己轻信小人谗言,冒犯大明天威,恳请大明王朝网开一面,饶他一回。
朱由检不许,回信到:“你自诩成吉思汗,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如今怎么变成软骨虫了,朕喜欢看你刚强的一面。有种继续来战。”
莎罗奔自知难逃一死,于是每日里饮酒作乐,再也没有问鼎天下的气概了,只谋求做一富家翁而已,但是已不可得。
明军有105毫米榴弹炮火力做后盾,加上大批的75毫米迫击炮,过了不到半个月,又攻破一千多座碉楼,这下子土兵再也不想打下去了,于是绑了莎罗奔前来投降。
对于这莎罗奔,朱由检并无好感,决定拿他杀鸡儆猴,于是邀请众土司来到大金川,当着他们的面砍了莎罗奔的脑袋。
至此大小金川之乱被朱由检平定,总花费银子不过两千万两银子,但是大明王朝此举彻底打开了西藏的大门,加强了明朝和西藏的紧密联系。为日后大明的版图的扩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平定大小金川之乱以后,大明王朝决定改土归流,免去所有土司的头衔,除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土司能够担任土千户、土百户以外,其余的都丧失了权利,与普通富户相同。
这场战争对于大明来说,锻炼了明军山地作战的能力,也锻炼了炮兵,受益匪浅。
不过这把他遇到的是朱由检,而不是后世的乾隆。
这厮竟然敢袭击天龙军,被天龙军打的是落花流水,不敢出战。
朱由检派白杆兵攻击城寨,攀爬而上,都被土兵打退。
这藏区海拔四千多米,气候变化多端,前一天还温暖如春,过几天就雪花飘飘了。这两天又是多雨,攻击不得不停了下来。
等了十几天,孙可望和李定国、白文选的兵马到来,大家合兵一处。
大军云集,开始用炮火轰击土司的山寨,但是这土司的山寨是依山而建,土兵居高临下,大明这面大炮一轰,人就立刻躲了起来,等炮击结束,这土兵就又出来了,白白浪费了弹药。
大金川的主要据点一个在勒乌围,由莎罗奔亲自把守;另一个在刮耳崖,处于大金川要路。
此时这个据点就是刮耳崖,虽然宗室们的热情很高,但就是从正面强攻,打不进去。
这不是宗室们无能,而是这里的地势太险要了,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既然无计可施,朱由检只能高价悬赏,寻找当地的能人相助。最后有当地人猎人泄密,刮耳崖后面藤蔓颇多,可以攀爬。
于是朱由检赏银千两,令猎人带着李定国等六百官兵人,趁着夜色连夜去了刮耳崖后面,攀爬而上,到了此地,果然有密密麻麻的藤蔓,先锋攀缘而上,然后放下绳梯,全军依次爬了上去。
此时的土兵还浑然不觉,很多人仍在蒙头大睡,被李定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天龙军听到里面杀声震天,赶紧攻城,趁机里应外合,拿下了刮耳崖。
这一战打死小金川的土司扎旺,击毙土兵千余人,吓得土兵们闭门不出,深沟高垒。
朱由检原以为土兵会兵败如山倒,结果发现这困难才刚刚开始。因为他们遇到了“抗日战争中才有的庞然大物”——“鬼子炮楼”——金川军的战碉!
这些碉楼皆由条石垒砌而成,坚如磐石,高达十几丈,且立于山间。金川碉楼坚实的基础,即便是遭遇严重的地质灾害,亦能安然无恙。其上开有诸多了望孔与枪眼,既可确保视野开阔、射界无遮,又能为守兵提供坚实防护。
明军不仅遭受着头顶上方炮楼中土司军队持续不断的火力攻击(金川土司军大量配备火绳枪),而且在使用火炮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困扰——明军对碉楼的仰射,致使火炮的威力大幅削弱!
更令人心烦的是,里面还储存了足够的水和粮食,可以长久的和明军耗下去。
明军起初用60毫米迫击炮攻击这些炮楼,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明军一放炮,土兵就跑进更坚固的“天然避弹所”——由当地巨石制成的藏式民居,这些避弹所依据山体条件挖建,又用巨石做掩护,就如同一座座小型堡垒。
顺利的话,60毫米迫击炮要十几炮才能端掉一个碉楼,如果不顺利,就是几十炮也未必能打下一个碉楼。
既然60毫米迫击炮攻击效果不好,朱由检启用75毫米迫击炮和75毫米榴弹炮,瞬间就改变了局势。
攻击碉楼的效果很好,往往不到十炮就能打下一座碉楼。这让天龙军的宗室们很开心,他们原以为这次作战,闹不好要成为炮灰,看样子是当不成了。
但是这大小金川的碉楼实在是太多了,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碉楼,据事后统计,足足修建了七千多个。
而攻击大小金川的路途险峻,狭窄,根本就容不下许多的大炮,想来一个万炮齐发那是根本做不到的。
于是天龙军和李定国的部队,分别携带75毫米迫击炮、榴弹炮,日夜进攻。
一天攻下十多座碉楼,虽然速度有点慢。但是蚂蚁啃大象,架不住时间长,明军拿下大小金川只是早晚的问题。
拿下这些碉楼不能着急,只能一步步的来,根本不能投机取巧,如果想绕过去,四周都是碉楼,很快就会被土兵消灭。
一个月过后,明军拿下四百多座碉楼,也杀死几千土兵,原本以为这些土司会胆怯投降,却没有。
原来莎罗奔散布谣言,说是明军如果攻下大小金川,会杀掉所有族人。再加上明军攻击碉楼的时候,确实炸死不少土兵,反而激发了土兵凶悍的本性。
为了提高攻击碉楼的速度和火力,朱由检又把105毫米榴弹炮运到了山上。
这105毫米榴弹炮火力特别猛,一炮下去,就能把碉楼的头部掀开,两炮就能把碉楼拦腰炸断。
有了这种大杀器,守护碉楼的土兵再也不能嚣张了。以前他们还能在碉楼里面喝酒作乐,欣赏明军攻击的风采,嘲笑明军。
如今这些土兵一看105毫米巨炮上山,那是撒腿就跑。
有了105毫米巨炮,一个月拿下两千多座碉楼,炸死炸伤大批的土兵,这下子有些人坐不住了,开始有人偷偷的向明军投降。
莎罗奔杀了一些人,想阻止投诚明军,但无济于事。于是也派人找到朱由检,递上书信,说是自己轻信小人谗言,冒犯大明天威,恳请大明王朝网开一面,饶他一回。
朱由检不许,回信到:“你自诩成吉思汗,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如今怎么变成软骨虫了,朕喜欢看你刚强的一面。有种继续来战。”
莎罗奔自知难逃一死,于是每日里饮酒作乐,再也没有问鼎天下的气概了,只谋求做一富家翁而已,但是已不可得。
明军有105毫米榴弹炮火力做后盾,加上大批的75毫米迫击炮,过了不到半个月,又攻破一千多座碉楼,这下子土兵再也不想打下去了,于是绑了莎罗奔前来投降。
对于这莎罗奔,朱由检并无好感,决定拿他杀鸡儆猴,于是邀请众土司来到大金川,当着他们的面砍了莎罗奔的脑袋。
至此大小金川之乱被朱由检平定,总花费银子不过两千万两银子,但是大明王朝此举彻底打开了西藏的大门,加强了明朝和西藏的紧密联系。为日后大明的版图的扩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平定大小金川之乱以后,大明王朝决定改土归流,免去所有土司的头衔,除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土司能够担任土千户、土百户以外,其余的都丧失了权利,与普通富户相同。
这场战争对于大明来说,锻炼了明军山地作战的能力,也锻炼了炮兵,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