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118章 大明百官也用上了家用电器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118章 大明百官也用上了家用电器

    冬日的京城,寒风凛冽,枯黄的树叶在风中瑟瑟发抖。大理寺少卿周逸,身着绯色官服,怀揣着满心的忐忑,踏入了紫禁城那威严的宫门。

    周逸作为前首辅周延儒最小的儿子,如今在大明王朝也是混的小心翼翼,不敢结党营私,每日里奉公守法,恪尽职守。

    踏入乾清宫,远远的看见大殿里面摆着一个四四方方的,一米以上的明晃晃的大箱子,也不知道是何种材质造就的。

    “臣周逸,叩见圣上!”周逸赶忙跪地行礼,声音因紧张微微发颤。

    “免礼平身。”朱由检的声音透着几分愉悦,“周爱卿,今日唤你来,是想让你见识一件前所未有的奇物。”

    说罢,朱由检拍了拍身旁的物件,那是一台通体银白、泛着金属光泽的冰箱,上面还有“美的”两个大字。

    大理寺少卿 周逸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震惊与好奇,“陛下,这……这是何物?怎么还是美的?丑的又是何物?”

    朱由检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炫耀的的神情,“此乃美的冰箱。丑的没有。别看它模样古怪,用处可大了去了。夏日炎炎时,它能让瓜果酒水始终保持清凉;冬日里,又能储存新鲜的食材,使其久放不坏。”

    周逸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自惊叹,这等神物,简直闻所未闻!

    “这……这冰箱能在冬日藏纳新鲜果蔬,实在神奇!”

    朱由检得意洋洋的夸耀到,“此物乃东洋海军船厂技术部秘密研发,乃国际首创,独一无二的产品,朕有此物,不愿独享,特赐爱卿,分享朕之喜悦。”

    “陛下,如此神物,臣怕是无福消受啊。”周逸诚惶诚恐地说道。

    “爱卿不必推辞。”皇上摆了摆手,“朕知你为官清廉,一心为民。老首辅又为国效力多年,理应享受朕之厚爱,此冰箱虽珍贵,但若能为你家中添些便利,也算物有所值。至于价钱,朕也不要你的,如果真要给的话,价值千两白银,以你的俸禄,你也买不起。”

    听到这个冰箱价值千两白银,周逸心中也是吃惊不小,千两纹银,对他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说买周逸也是买的起的,毕竟人家可是首辅的儿子,家底也是很丰厚的。

    周逸打开冰箱,看见里面的水果和鸡蛋和新鲜的一样,心动了。朱由检又打开冷冻层,里面是冰冻的鱼类和肉类,看的周逸的心跳不已,思忖道,“太神奇了,有了这东西,在京城想吃四季的食品,那可是太方便了。一千两白银买了,也值得。”

    想到这里,周逸急忙跪地谢恩。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即日起,这冰箱便归你所有。有此等好物,记得要和百官分享,此物朕已经命宗人府销售,只要能花的起银子,就可以买到。”

    “臣定当与百官分享圣上赐下的宝物。”周逸已经明白朱由检的心思,肯定要把这个广告做下去。

    离开紫禁城时,周逸望着那被下人小心翼翼抬着的冰箱,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台冰箱不仅是一件稀罕物,更是皇上对他的一份特殊关照。从今往后,他唯有更加勤勉为官,才能不辜负皇上的这份厚爱。

    不过也不能忘记给皇上打广告,第二天大理寺少卿和老首辅周延儒邀请百官去家中吃酒,席中介绍了电冰箱,引得百官争先打听此物如何购买。

    第二日,满朝文武被宣上殿赏赐国宴,刚踏入大殿,就被眼前奇异又热闹的景象惊得合不拢嘴。只见朱由检手持长筷,在电炒锅里烹制烤肉,电饭锅中涮煮食材,吃得不亦乐乎。

    “陛下,这是……”内阁首辅李岩开口。朱由检兴致颇高,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介绍:“此乃大内研发的神器,煮饭炒菜快且便捷,还能做这冬日暖身火锅。”

    百官们面面相觑,心中震惊不已。想到家中繁琐的烹饪,又瞧着皇帝吃得满足,不少人心里开始盘算。兵部尚书雨青云率先拱手:“陛下,此等好物,若能传入民间,定能造福百姓,臣愿购一台。”众人纷纷附和求购。

    “宗人府有售,二百两银子一个,先到先得,智能控制,得心应手,还能煮粥煮饭。”

    朱由检宣布这是大内匠人秘密研究制造的,暂时只在高层贩卖,以后逐步推向民间市场。文武大臣带头购买,引导的富豪们争先攀比,不过这电饭锅,电炒锅确实好用,特别方便。就这样,电饭锅、电炒锅迅速在大明打开市场,百姓们新奇不已,抢购热潮席卷京城,让朱由检大赚特赚。

    这些手段被朱由检利用的相当纯熟,很快就打开了大明的市场。

    还有电视机,因为大明王朝没有电视台,朱由检的解决办法就是收购很多以前不值钱的Vcd和dVd,再收购很多库存的光碟,然后搭配卖给这些豪门贵族,也赚了一盆满钵满。

    Vcd和dVd如今基本都是垃圾货了,光碟更是如此,如今拿到大明,竟然能换来数百两银子。

    当然了,那些具有现代内容的光碟,不能给大明王朝的人看,朱由检只能选古代题材或者语言教学方面的光碟给大明的人观看。

    历史题材,就是秦一统六国,或者是《汉武大帝》,对于大明题材的坚决封杀,这对大家都有体面。

    至于《西游记》和《水浒》这种名着也大量提供,这在当时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谁家要是有了一台dVd和电视机,必定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人缘好的不得了。

    尤其是《水浒》,大家看完后恨死了潘金莲。

    总之就是,朱由检想尽各种办法,创造需求,把这些电器给卖出去。朱由检之所以这么费心,就是因为这些电器,在当时可是独一份的存在,没有任何人竞争,可以卖个很高的价格,而且大家还愿意掏钱,这样一来,朱由检就可以榨干这些官员的口袋。

    不过这些东西都是由宗人府率先销售,后期放开给皇家供销社,早期也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购买,其余的人购买必须凭户部和朱由检特批的条子才能供应。

    在当时能用的起电器的家庭,非富即贵,这些东西都是豪华的奢侈品,是身份的和地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