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水浒英雄传说 > 第146章 做出改变

水浒英雄传说 第146章 做出改变

    杨芝褚闻听童太尉派人巡视,面色凝重,率领几员大将疾驰而归。不想甫入军营,便目睹如此景象。他沉下脸,厉声道:“陈都监,宋国难道连官阶都不顾了吗?你若为文官,如此跋扈,今日这口气,杨某便忍下了!可你亦是武人,自相残杀,还算什么习武之人!”

    杨芝褚看都不看他一眼,手臂一挥,朗声道:“兄弟们,有人说咱们中看不中用,咱们该如何应对?”

    话未说完,史进已如离弦之箭般冲了过去:“哼,何方鼠辈,今日让你领教一下,我不用长枪,仅凭一根齐眉棍,三十回合内你若能胜我,史大郎自废一臂。”

    只见史进手中棍棒翻飞,棍影闪烁,恰似疾风骤雨,令人目不暇接。此套棍法乃其师父所传杀招,此刻史进显然怒不可遏,双眸中怒火熊熊。

    他将手中之棍犹如长枪般舞动,长杆猛然一抖,瞬间化为一道凌厉的长刺。正所谓远用枪尖近用把,王进所传授的这一杀招精髓,在于将手臂视作长兵器的自然延展,如此一来,一寸长则一寸强。尤其在与高手交锋之际,对距离的精准把控,往往能使对手产生误判。

    说时迟那时快,史进手中长枪猛地一弹,使出一招“梨花摆头”的绝技,顺势向上一挑,轻易地挑开了对方紧握的眉尖刀。见敌人中门大开,史进岂会错失良机?他当即纵身向前,双脚用力蹬墙借势,整个人如脱弦之箭般激射而出。紧接着,他双手紧握棍棒,在空中轮圆了狠狠地砸下。

    “啊!”一声惨厉的惊叫传来,众人定睛观瞧,那柄眉尖刀已然断为两截。而那沉重的一击,结结实实地砸在了敌人头上,可怜那人当即昏厥,不省人事。

    一旁观战的杨芝褚目睹此景,不禁微微摇头,轻声叹息:“我原以为此人有些能耐,不想竟是个外强中干的无能之辈,连区区十个回合都难以招架。师弟啊,你出手未免太重了些,我们还有其他兄弟等着一试身手呢。”

    众人默默离去,杨芝褚心中暗喜,决定今日犒劳三军。他从画中空间取出大量牛羊,又命人买来美酒,供众人享乐。

    然而,杨芝褚并未察觉,军营中有人始终沉默不语,悄然离去。直至次日清晨,军师拱手施礼,沉声道:

    “大人,实不相瞒,我等自少华山而来时,曾自以为是。杨春、陈达二位兄弟,当年也曾威震三乡五村,所向披靡。只是如今,实在羞于出手。昨日李忠兄弟落败之后,在营外喝得烂醉如泥,执意要走。大人,人力……终有穷尽之时。武人皆以霸王为楷模,然无人能成,文人皆欲为诸葛丞相,可我等确实相去甚远啊。”

    杨芝褚垂首无言,心中暗自懊恼,若非得遇奇缘,自己岂会有今日景象。平心而论,或许义父早已将他淡忘。而今竟然忘却了昔日那些兄弟。

    “军师,杨某知错,这些兄弟,杨某有负于他们。”杨芝褚深鞠一躬,自责为何会犯下如此大错。

    义父在他入京之后,曾郑重其事地告诫他:“欲成大事者,一需有财、二需有将,三须自身强、四要善纳谏、五要有贤内助,缺一不可。人之成败取决于天,努力不过是不辜负上天的一片苦心。”然而,不过短短数月,他竟然就遗忘了。

    “大人,这并非您的过错,而是兄弟们确实各有长短。未见鲁大哥之前,我难以置信有人如此厉害,未见林教头时,我也难以相信如此枪法。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柳元将军、栾教头、马将军,一个比一个勇猛。大帐之外那铁甲人如今已连残骸都寻觅不到了。被他们几个刺得无影无踪。朱武不才,此生之幸便是能加入大人麾下。今日所言,只求大人仁慈,他们也曾与大人一同走过来时路,日后能否给他们一个体面。”

    “杨某已知,军师尽可放心。”杨芝褚深施一礼,心中暗忖今日定要给众弟兄一个交代。

    “大人,切不可小觑他们,军阵之关键在于指挥。排兵布阵虽非难事,只需研读古籍数年即可学会。然要运用自如却极难,若无伍长、都头于阵中调度,大阵便如死蛇。我军当量才而用,如此方能大军无往不胜。”朱武抱拳说道。

    杨芝褚如梦初醒,方知自己只知建军,如今兵多将广,却忽视了管理。一将纵然勇武,亦需兵马辅佐,如此浅显之理怎可忘却。

    “军师所言甚是,明日杨某必全力整顿军队。演练阵法,各尽其职。”杨芝褚自此专心编练军队,忙于军务。

    与此同时,江州有一文人于浔阳楼饮酒。仰头观瞧,只见墙上密密麻麻皆是文人墨客之墨宝。

    “瑶琴抚断,且将相思托苍穹。甚妙甚妙。”

    “鸿雁传书至,难解我相思。颇有些书生气。”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此乃何人!”

    他悚然一惊,何人竟敢自比黄巢!莫非是要造反不成?再看落款郓城县宋江,他沉思片刻,此人不知是何来头,虽来自小地方,却也不可小觑。须得查清其底细再作计较。

    他再次诵读道:“‘自幼攻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屑地评论道:“此人真是自负不凡!”

    接着,他又继续念道:“‘就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他侧过头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说道:“这厮果然要反!”

    随后,他又读到:“‘不幸刺字双颊,那堪配在江州!’”读完这句,他又一次露出了嘲讽的笑容。

    “哈哈哈,原来是个贼配军,你是当死,就别怨我无情。”说罢将酒一饮而尽,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