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英雄传说 第153章 高人指点
闻焕章闻言,眉头微微一动,似乎有所顾虑。杨芝褚见状,摆了摆手,道:“先生但说无妨,我洗耳恭听。”
闻焕章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小人并非不愿说,只是此事太过阴险狡诈。倘若吴用真的使出这样的计谋,那他就不是普通的谋士,而是如同贾诩般的毒士了。”
杨芝褚闻言一惊,连忙问道:“先生此言何意?”
闻焕章仰天长叹,道:“江湖上的好汉最看重名声,名气越大,追随者自然越多。请山东呼保义宋江上山,无疑是一块活招牌,自然是要请的。只是宋江家中有老父在堂,他不敢做出有辱门楣之事,除非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否则他是不会轻易上山的。蔡太师是何等人物,他怎会因为儿子抓了一个醉酒的囚徒,写了几句反诗,就亲自上呈给官家呢?”
杨芝褚低头沉思,觉得闻焕章所言确实有理。官家向来以仁义道德自居,每当天下出现祥瑞之兆时,便会大赦天下。真要细究起文字来,天下读书人醉酒后所写的反诗多得是。蔡九太守完全可以自行判决,即便判了死罪,也可以派人劫法场。以宋国如今的地方卫戍力量来看,梁山要劫个法场并非难事,只需派个百八十人里应外合便可成功。
“大人,伪造公文无论是为了劝蔡九太守将宋江刺配流放,还是将其羁押送往京都,都如同玩火自焚。写反诗未必致死,但若有了同伙,再加上宋江的名声,那便等同于将他推向了死路。我原本不相信这位谋士会如此狠毒,但听了杨都头的回报后,我不禁感到胆寒。为了伪造书信,他们竟将人家的全家都带上了梁山。而据大人所说,他们还与宋江是旧相识,这人可真是狠毒至极!”
杨芝褚点头表示赞同,并接着问道:“我至今仍然不明白,这样做对他们究竟有什么好处?”
“他们这是为了名利双收。这样一来,宋江便走投无路,此时梁山再劫法场,既能彰显义气,又能收获名声。宋江被迫上了梁山,晁盖率众劫法场,显得义薄云天,这样的梁山,哪个好汉不想投靠?这就是毒士的作风,身边之人皆可成为棋子,只要利益足够丰厚便好!”
杨芝褚恍然大悟,自己只知道梦境中有宋江掀起腥风血雨,却未曾料到背后那个笑眯眯的吴用才是最狠毒之人。或者说,他们两人皆狠毒,且相辅相成。只是如今宋江还未被逼到绝境。这两人绝不能聚在一起!
于是,杨芝褚压低声音,郑重地问道:“先生,您可有什么妙计,既能阻止那些奸诈小人利用宋江,又能保证宋江的性命安全无忧?”
闻焕章微微颔首,沉声道:“自然是有的,然而在我看来,此举实无必要。宋江不过一介文人,居小吏之位,虽有几分小聪明,却无大才大略,留之何用?且其身为囚徒,恐有损大人声誉。又因其出身,未来之路必受局限,无非是借招安谋求出路罢了。小吏永难出头,然声势浩大之反贼或有转机。高太尉麾下有十节度,皆招安而来。山寨人众日增,所需银钱成一大难题,最终结局唯有不断劫掠。大人,您乃宋江为数不多之选择,且他人未必看重于他。”
杨芝褚闻后,心中略作思考,而后言道:“先生,我麾下花荣、周通与宋江关系匪浅。且李俊日后将负责商道,若无投名状,我实难信之。您意如何安排?”
闻焕章面沉似水,答道:“大人以仁义统众好汉,若不施援手,实难自圆其说。此事不难,可如此解决。大人麾下有周通所率百余私兵,皆无房无业之流浪者,走投无路时为大人收留,一路培育至今。今周通遣之办些私事,有何不可?只需数十人快马加鞭,往有漕运之地,购数艘快船。差李俊里应外合,接应梁山即可,其为艄公出身,宋江对其有恩,岂会拒绝。全员着黑衣,以黑布蒙面,如此既参与营救,又未露真容,大人岂不两全其美?”
杨芝储听完计划后深感敬佩,随即决定立即付诸行动。他毫不拖延,先命人将花容和周通召至营帐中,并屏退旁人,设置哨岗确保无人靠近。
杨芝储坐下后,对两人郑重说道:“两位兄弟,今日杨某有一件极其危险的任务需要你们去执行,不知二位是否愿意帮忙?”
花容立刻抱拳行礼道:“大人尽管吩咐,我身为武将,连上阵杀敌都不怕,怎会畏惧危险之事。”
周通也连忙抱拳回应:“大人,您对我恩重如山,让我从几乎沦为山匪的境地,到如今成为受人尊敬的军官。您一直把我当兄弟看待,从未亏待过我。今日就算大人要我去死,我也心甘情愿。”
见两人态度坚决,杨芝储这才缓缓开口:“宋押司被刺配江州,在浔阳楼醉酒后写下了反诗。如今蔡家是否杀他,只在一念之间。我若去求情,或许能救他一命,但这样一来,我一辈子都会被蔡京所控制。毕竟,我会被视为写反诗的同党,又如何能手握重兵呢?我与宋押司关系匪浅,若是不帮,我实在难以自处。因此,我想派二位去一趟江州,帮我办这件事——劫刑场!”
花荣倒地一拜,重重一磕说道:“哥哥,请受小弟一拜,今后在我心中你便是亲大哥,刀山去的火海下的。公明哥哥是我血脉相融般的兄长,不用你说我自然去救。”
周通也抱拳道:“宋公明哥哥刺配江州也是因我而起,今日去救才算不负道义,我也去,哥哥吩咐便是。”
杨芝储说道:“好,周通,你去老部下里调三十个可靠之人,都配好黑衣行动时个个蒙面,到了江州就找李俊,这点人手应该够了。花容,你军职较高切勿露面,带好面甲,还有不可射箭,只可使用枪棒。”
二人领命后匆忙离去,杨芝褚方得片刻闲暇,思考后续之事。已有多位不俗的好汉在麾下,谋士亦有三人,只待商路通畅,私兵训练有素,数千重甲骑兵一成,攻城略地易如反掌。然而兵贵精而不贵多,现如今其计划训练二三万能如臂使指之部队即足矣。所思虑者,奚胜能否将乡兵补齐,若不能补齐,又当如何处置。
闻焕章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小人并非不愿说,只是此事太过阴险狡诈。倘若吴用真的使出这样的计谋,那他就不是普通的谋士,而是如同贾诩般的毒士了。”
杨芝褚闻言一惊,连忙问道:“先生此言何意?”
闻焕章仰天长叹,道:“江湖上的好汉最看重名声,名气越大,追随者自然越多。请山东呼保义宋江上山,无疑是一块活招牌,自然是要请的。只是宋江家中有老父在堂,他不敢做出有辱门楣之事,除非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否则他是不会轻易上山的。蔡太师是何等人物,他怎会因为儿子抓了一个醉酒的囚徒,写了几句反诗,就亲自上呈给官家呢?”
杨芝褚低头沉思,觉得闻焕章所言确实有理。官家向来以仁义道德自居,每当天下出现祥瑞之兆时,便会大赦天下。真要细究起文字来,天下读书人醉酒后所写的反诗多得是。蔡九太守完全可以自行判决,即便判了死罪,也可以派人劫法场。以宋国如今的地方卫戍力量来看,梁山要劫个法场并非难事,只需派个百八十人里应外合便可成功。
“大人,伪造公文无论是为了劝蔡九太守将宋江刺配流放,还是将其羁押送往京都,都如同玩火自焚。写反诗未必致死,但若有了同伙,再加上宋江的名声,那便等同于将他推向了死路。我原本不相信这位谋士会如此狠毒,但听了杨都头的回报后,我不禁感到胆寒。为了伪造书信,他们竟将人家的全家都带上了梁山。而据大人所说,他们还与宋江是旧相识,这人可真是狠毒至极!”
杨芝褚点头表示赞同,并接着问道:“我至今仍然不明白,这样做对他们究竟有什么好处?”
“他们这是为了名利双收。这样一来,宋江便走投无路,此时梁山再劫法场,既能彰显义气,又能收获名声。宋江被迫上了梁山,晁盖率众劫法场,显得义薄云天,这样的梁山,哪个好汉不想投靠?这就是毒士的作风,身边之人皆可成为棋子,只要利益足够丰厚便好!”
杨芝褚恍然大悟,自己只知道梦境中有宋江掀起腥风血雨,却未曾料到背后那个笑眯眯的吴用才是最狠毒之人。或者说,他们两人皆狠毒,且相辅相成。只是如今宋江还未被逼到绝境。这两人绝不能聚在一起!
于是,杨芝褚压低声音,郑重地问道:“先生,您可有什么妙计,既能阻止那些奸诈小人利用宋江,又能保证宋江的性命安全无忧?”
闻焕章微微颔首,沉声道:“自然是有的,然而在我看来,此举实无必要。宋江不过一介文人,居小吏之位,虽有几分小聪明,却无大才大略,留之何用?且其身为囚徒,恐有损大人声誉。又因其出身,未来之路必受局限,无非是借招安谋求出路罢了。小吏永难出头,然声势浩大之反贼或有转机。高太尉麾下有十节度,皆招安而来。山寨人众日增,所需银钱成一大难题,最终结局唯有不断劫掠。大人,您乃宋江为数不多之选择,且他人未必看重于他。”
杨芝褚闻后,心中略作思考,而后言道:“先生,我麾下花荣、周通与宋江关系匪浅。且李俊日后将负责商道,若无投名状,我实难信之。您意如何安排?”
闻焕章面沉似水,答道:“大人以仁义统众好汉,若不施援手,实难自圆其说。此事不难,可如此解决。大人麾下有周通所率百余私兵,皆无房无业之流浪者,走投无路时为大人收留,一路培育至今。今周通遣之办些私事,有何不可?只需数十人快马加鞭,往有漕运之地,购数艘快船。差李俊里应外合,接应梁山即可,其为艄公出身,宋江对其有恩,岂会拒绝。全员着黑衣,以黑布蒙面,如此既参与营救,又未露真容,大人岂不两全其美?”
杨芝储听完计划后深感敬佩,随即决定立即付诸行动。他毫不拖延,先命人将花容和周通召至营帐中,并屏退旁人,设置哨岗确保无人靠近。
杨芝储坐下后,对两人郑重说道:“两位兄弟,今日杨某有一件极其危险的任务需要你们去执行,不知二位是否愿意帮忙?”
花容立刻抱拳行礼道:“大人尽管吩咐,我身为武将,连上阵杀敌都不怕,怎会畏惧危险之事。”
周通也连忙抱拳回应:“大人,您对我恩重如山,让我从几乎沦为山匪的境地,到如今成为受人尊敬的军官。您一直把我当兄弟看待,从未亏待过我。今日就算大人要我去死,我也心甘情愿。”
见两人态度坚决,杨芝储这才缓缓开口:“宋押司被刺配江州,在浔阳楼醉酒后写下了反诗。如今蔡家是否杀他,只在一念之间。我若去求情,或许能救他一命,但这样一来,我一辈子都会被蔡京所控制。毕竟,我会被视为写反诗的同党,又如何能手握重兵呢?我与宋押司关系匪浅,若是不帮,我实在难以自处。因此,我想派二位去一趟江州,帮我办这件事——劫刑场!”
花荣倒地一拜,重重一磕说道:“哥哥,请受小弟一拜,今后在我心中你便是亲大哥,刀山去的火海下的。公明哥哥是我血脉相融般的兄长,不用你说我自然去救。”
周通也抱拳道:“宋公明哥哥刺配江州也是因我而起,今日去救才算不负道义,我也去,哥哥吩咐便是。”
杨芝储说道:“好,周通,你去老部下里调三十个可靠之人,都配好黑衣行动时个个蒙面,到了江州就找李俊,这点人手应该够了。花容,你军职较高切勿露面,带好面甲,还有不可射箭,只可使用枪棒。”
二人领命后匆忙离去,杨芝褚方得片刻闲暇,思考后续之事。已有多位不俗的好汉在麾下,谋士亦有三人,只待商路通畅,私兵训练有素,数千重甲骑兵一成,攻城略地易如反掌。然而兵贵精而不贵多,现如今其计划训练二三万能如臂使指之部队即足矣。所思虑者,奚胜能否将乡兵补齐,若不能补齐,又当如何处置。